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李白听说日本友人遇风暴而死 痛哭后写下一首诗 感动无数人

李白听说日本友人遇风暴而死 痛哭后写下一首诗 感动无数人

时间:2019-07-17 23:50:08

相关推荐

李白听说日本友人遇风暴而死 痛哭后写下一首诗 感动无数人

“留学生”并不是我们近现代才出现的,早在唐朝时便有遣唐使。

公元630年,日本舒明天皇派出了第一批遣唐使,前往中国学习文化。

此后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日本一共派出了19批遣唐使,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这些遣唐使中,有一位留学生因仰慕“中国之风”,不肯离去,长留大唐,甚至还改了个中国名字。

此人日本名为阿倍朝臣仲麻吕,出生于奈良附近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曾官至中务大辅。

他从小勤奋好学,尤其喜欢汉唐文学。

公元7,19岁的阿倍仲麻吕作为第八批遣唐使的一员,来到了唐朝长安。

他到了长安后,深深地被唐朝文化所吸引,以致不肯离去,于是给自己取了中国名字,晁衡(字巨卿)。

后来他还进入了唐朝最高学府——国子监,在那里他先后研习了四书五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太学毕业后,他又参加了当时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有多难,我们都知道,“五十少进士”,真真正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孟郊一直到了46岁才中进士,晚唐的罗隐“十上不第”。

可是晁衡,一个日本留学生,居然一举中第,足见其才学。

此后他官运亨通,历任卫尉少卿、秘书监兼卫尉卿,左散骑常侍。

除了仕途得意,他交游也十分广阔,在唐朝的上流社会混得风生水起。

李白、王维、储光羲都和他交情匪浅。

传说他曾送给李白一件日本裘,李白十分珍爱。

晚年的他思乡念归,终于在56岁时,踏上了回日本的征途。

当时的王维还曾写下《送秘书晁监还日该国》“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晁衡归国的船只遇到了风浪,被吹到越南海岸,全船170多人遇难,而晁衡却很幸运地活了下来。

但是当时他在长安的那些好友都以为他遭了劫难,伤心痛苦。

李白还因此写下一首哀痛至极的诗歌,此诗名为《哭晁卿衡》,全文如下: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诗歌开头便提到晁衡离开长安,想必当时的诗人一定是想起友人离别那天的情景。

如此直抒胸臆,点出姓名,就像他的那首《赠汪伦》,也是直呼姓名“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可见诗人对日本友人的深情厚意。

接着的一句是他想象友人在海上远航漂泊的情景。

“征帆”一词是离别中常见的意象,就如孟浩然的“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而“蓬壶”本是指传说中仙山蓬莱和方壶,它们位于东海之上,而晁衡返国走的也是东海,两相契合。

接下来的三四句是在悼念晁衡的遇难。

他就像明月一样沉入了碧海之中,天上的愁云笼罩着远处的青山,正如诗人此时的心情。

李白似乎一直偏爱明月,连他最后的死亡也和明月有关,而他这里以“明月”来比喻友人,不仅是对友人高洁品质的夸赞,更令人感受到了他无限的惋惜之情。

如此皎如明月又令他钦佩欢喜的友人就此离去,怎能不伤感呢?

最后他以漫天白云来表达他的无限哀思,深情婉转,余韵悠长。

全诗虽然只有四句,短短28字,却将诗人对友人逝去的哀思悲痛写到了极致,读来令人感动。

不过比较搞笑的是,其实晁衡并没有在那场灾难中逝去,而后他又返回了长安。

不知这位日本留学生看到李白如此沉痛的悼亡诗,会做何感想呢?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