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新疆非遗」濒临失传的古老角弓制作技艺 在他手中复活

「新疆非遗」濒临失传的古老角弓制作技艺 在他手中复活

时间:2020-12-02 13:55:05

相关推荐

「新疆非遗」濒临失传的古老角弓制作技艺 在他手中复活

新疆网讯(记者许爱云)“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角弓,伴随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和岑参的诗句穿越了几千年时光,曾经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而载入史册。但制作角弓的技术曾经一度濒临失传。伊春光,这位普通锡伯族老人,他用毕生经历复原了失传近一个世纪的锡伯族角弓制作技艺。因此他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上个世纪70年代起,伊春光踏上工作岗位,从事经济工作。在平时繁忙的工作间隙,透过一组组冰冷的数字,父辈们制作锡伯族角弓的场景时不时会在脑海浮现。这个温暖的场景成为枯燥工作中的调剂。

他全身心投入角弓的制作和研究,源于前的一场医疗事故,患有糖尿病的妻子在一次手术后突然失明。他放下手中的工作,照顾妻子,一日三餐之余,他的视线聚焦在了锡伯族角弓上,同时萌发了传承民族技艺的念头。

弓箭既是伊春光的童年记忆,也承载着一份历史使命。

很小的时候,他看到过自己的爷爷制作过弓箭,小小少年,弯弓搭箭,英雄气节顿时焕发,至今,他很怀念那种有仪式感的童年。后来他查阅历史资料,知道先祖们是背着弓箭来守卫边疆的。射箭是锡伯男人必备的本领,过去,察布查尔的锡伯人家,谁家生了男孩,一大早孩子父亲就会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射四支箭,寓意让儿子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长大成为保家卫国的勇士。在男孩蹒跚学步时,父亲还会亲手制作一把小弓箭,用红绳悬在门口,蕴含着无限祝福。

童年时,父亲曾经为自己做的小弓箭时不时会闯入伊春光的梦境中,可是,那把弓箭在文革中不知所踪。他常常感到惋惜和失落。2001年,伊春光得知察布查尔县有一把200多岁的老弓箭,是先祖们西迁时带来的。在这把老弓箭身上,他仿佛看到了先祖们从白山黑水的东北一路扶老携幼,艰难行军的画面。这把弓箭激活了伊春光的匠心和英雄情节。他迫切地想“复活”角弓,为锡伯族的弓箭文化赋予更丰富内涵。通过走访察布查尔80岁以上的老人,并且查阅《天工开物》和《考工记》,凭借着幼年时期看父亲和爷爷做弓箭的依稀回忆。他用了大约一年时间复制出了这把文物。国内外射艺研究专家对此评价是:这是解放后新疆制造出的第一把传统角弓,具有“活化石”的意义。

考古工作者曾在尼雅遗址发掘出一把距今1800多年的角弓。后来有关方面特批了北山羊角,让伊春光复制了一把尼雅弓,这把弓得到了原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领导认可。有一次展出时,一位国外商人跟了伊春光三天,想购买尼雅弓,老人婉言拒绝了。

凭借着娴熟的技艺和严谨的做工,伊春光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锡伯族角弓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虽已近古稀,他仍在传承并延续着祖辈的家国情怀和弓箭文化。在采访间隙,老人告诉记者:“我的理想和我的梦想都在我的微信相册里”记者打开他的微信朋友圈,内容大多与角弓有关,有时候是一篇科普文章,有时候是他制作弓箭的进展。有时候是他研究古代皇帝用过的弓箭特点,并做好笔记:“这是清朝高祖御用牛角金桃皮弓”,“制作角弓,必须每个连接处,角片和牛骨的贴接,弓稍和稍头牛角裁片的粘贴,角片和弓胎粘贴处无缝对接。”

伊春光的弓箭是依靠时光和技艺打磨出来了,一个弓箭往往需要用一年的时光。冬天做弓胎,春天加工牛角,夏天加工牛筋。秋天把所有这些加工完,用传统胶全部组合起来。手工制作弓箭这门传统手艺,用现在化学制剂的胶是无法粘牢固的,必须用动物骨头熬胶,仅熬胶也是一门学问。他还给弓箭做艺术装饰,用整张牛皮制成弓壶和箭壶,上面还雕刻各种图像。再加上制作弓壶、弓箭、扳指和护臂等,将近一百来道工序完成后,还要带领子孙们到郊外空旷的地方挽弓搭箭,测试弓箭的性能。一个弓箭从设计到准备材料,到完成各种工序,整个过程充满了仪式感。将最冷的兵器握在手掌心,这或许就是一个匠人对于传统工艺的情怀,也是对时光的敬畏。

,为了便于老伴治疗,伊春光夫妇从察布查尔县搬到乌鲁木齐。次子伊陈永帮他创办了“锡力旦”(锡伯语“箭”的意思)弓箭制作社,设置了工作室。老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仍然可以醉心于他钟爱的弓箭技艺,他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这门技艺,不让他受到半点污染和伤害。他不断给自己的弓箭事业添加现代元素:申请了外观、结构等6项国家专利、注册了“锡力旦”、“嘎善宝”两个商标,并于成立新疆锡力旦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非遗保护和传承。

古老弓箭是戍边的武器,也是民族记忆的传承。

锡伯族的祖先,最早住在大兴安岭,渔猎为生、能骑善射,清朝时期,锡伯族被编入八旗,在沈阳驻扎,是清政府强有力的作战军队。乾隆年间清廷军务空虚。遥远的新疆漫长边界常常受到沙俄侵扰。边疆告急,清政府决定派遣善于骑射的锡伯军人到新疆伊犁驻防。

1764年的四月十八日,1018名锡伯官兵,连同家眷共3275人告别亲人,在沈阳家庙祭拜祖先后,在村庄的浓雾中,赶着牛马,背着弓箭踏上西迁征程。三千多锡伯军民跟着太阳走,战胜了饥饿、寒冷、干渴、疾病,过草地、穿戈壁、爬雪山、渡过冰冷的额尔吉斯河,走了15个月,从祖国的东北,来到了最西北新疆伊犁,先辈西迁的历史和锡伯族角弓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

伊春光在传承锡伯族角弓制作技艺的同时,这种情怀自然也传递给子孙们,二儿子伊陈永也逐渐传承了父亲的弓箭技艺。除了忙于商贸业务外,他平日就翻看相关制作弓箭技艺,跟随父亲制作弓箭。对这位脚步遍布世界各地的商人而言,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是兄弟们相聚在父亲的工作室。他和哥哥边聊天,边锤打已经风干的牛筋,牛筋必须要捶打成头发丝那么细的纤维。大嫂和爱人用工具在牛皮上雕、烫、烙上各种图案。上小学的儿子不时的拉开爷爷做好的弓箭。繁忙的时光在浓郁的匠人氛围中被打磨得富有情调,充满亲情。

“制作弓箭是一门古老的技艺,是个成本极高、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为做弓箭,伊春光老人先后花费了100多万元,这或许就是圆梦的代价。 好在,儿子们都比较支持父亲的这项事业,次子伊陈永带父亲参加国内外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在他眼中,孝顺不仅仅是让父母亲吃好住好,还要尽可能的帮他实现梦想。他说,父亲是一位称职的好父亲和好丈夫,他对患病母亲的照顾和不离不弃,也感染了晚辈,某种意义而言,弓箭研发过程也是父母亲爱情的见证。有次伊老要去南方参加活动,他带着老伴一起前往。老伴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嗅觉和听觉特别敏感。在路上闻见一股花香。伊老告诉她是桂花,老伴兴奋得像个孩子,很是喜欢。回新疆后,伊老浪漫地托人运来一株桂花种在窗外的菜地里。因为新疆过于干燥,桂花虽然没有种活,可是岁月经常给这位有情有义的老人福利,乏味的日子被他过成了童话和诗。有时候他在制作弓箭时,老伴在沙发上睡着了,伊老会用手机偷拍各种有趣的照片,自己看着乐,老伴醒来后也是哈哈大笑。失明之后,老太太的其他感觉开始变得敏锐。试探着走完一级台阶后,就能踩着节奏下楼梯。家中的摆设在固定的情况下,她也可以帮忙和面、洗碗、浇花。岁月也没有辜负这对相濡以沫的老人。

前几年无论在乌鲁木齐的大街上,还是察布查尔的小城,你总会看到一对古稀老人,手牵手,遇到路上有障碍物时,他会拉着老伴绕开,如果遇到上坡路时,她会用力拉他。几十年来,这对相濡以沫的老人从不分离,他是她的眼睛,她是他的腿。这幅温馨的画面,留在周围居民的眼中,也留在孩子们的心中。后来,两位老人相互搀扶着游览了长江三峡等国内许多著名景点。

在伊陈永看来,父亲是一位了不起的匠人,也是一位好的家风传承人。

伊陈永说,父亲和母亲无论什么时候都在一起,就连住院调理身体都会带着母亲,父亲是他们的榜样。因此,自己要不惜余力地帮助父亲,让他在发扬弓箭文化中走得更远。父子俩一直有一个梦想:在美丽新疆水草丰茂的地方,开一家弓箭文化生态园,里面聚骑射、餐饮、购物多功能于一身,让人们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感受传统骑射文化的魅力。

今年,这个梦想初步落地:伊春光父子准备在乌鲁木齐周边开一家弓箭博物馆,连同射艺俱乐部,让男孩子们通过开弓射箭,唤起他们身体内的勇敢基因。现在孩子大多比较娇惯,通过射箭这种方式让平时被作业包裹的“小豆芽”们体会到男子汉的豪迈。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弓箭文化,为新疆本土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尽一份力。

让伊春光老人唯一遗憾的是老伴还没等到弓箭博物馆开业,于病逝了。习惯了大半生的相濡以沫一度被搁浅,老人一度无法接受,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独自制作弓箭,排遣失去亲人的苦闷。最终,还是这些弓箭让他焕发起生命的意义和使命。

听到“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家门口举办的消息后,老人特别激动,随后告诉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五千年文明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我们生逢一个最好的时代,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是我的义务和责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