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族侄毛远翔工作不顺心 写信诉说想调来北京 伟人:不要来京

族侄毛远翔工作不顺心 写信诉说想调来北京 伟人:不要来京

时间:2024-02-24 16:46:22

相关推荐

族侄毛远翔工作不顺心 写信诉说想调来北京 伟人:不要来京

1976年9月,毛主席溘然长逝。

而在得知此噩耗后,远在湖南的毛远翔陷入了无限的伤感之中。虽然他与毛主席的交集并不算太多,但想起曾经毛主席对自己敦敦教诲,他仍旧是感激涕零,想再一次去看看毛主席。

于是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他特意抽空来到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而在返回韶山后,他还写下了三首《浪淘沙》来寄托对毛主席的思念之情。

其中一篇为:汽笛划长空,一线沉沉,缅怀往事记忆新。此次重来酬夙愿,瞻仰遗容。苦海闹翻身,笑语融融,故园怅望竹林情。忆昔屡聆亲教诲,热泪沾襟。

而我们从他的诗词中,也不难看出毛远翔对于毛主席这个长辈的逝世有多悲痛。

1、

毛远翔,是毛主席的族侄。

对于现代人来说,或许大家对族侄的概念比较陌生。

其实族侄的起源与我国的文化有关,我国古代存在聚族而居的情况。所谓聚族而居,我们可以理解成一个大家族,连续几代人生活在一个地区不断繁衍生息的情况。

事实上,时至今日,在很多农村,这种情况依旧存在,并且官方将这种情况、这种势力,归纳为“宗族势力”。电视剧《破冰行动》中的塔寨,就是这其中的典型。

当然,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以及工业社会的冲击,这种聚族而居的现象也在不断地瓦解。而族侄,其实正是古代聚族而居的家族中,本家的一个侄儿。

一般来说,族侄儿的关系要远过堂侄儿。

毛远翔是毛主席的族侄儿,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毛远翔和毛主席的血缘关系并不近。但是,即便如此,在毛远翔很小的时候,还是对这个传说中的族叔十分崇拜。

毛远翔生于1924年。

在毛远翔3岁的时候,毛主席就领导了秋收起义,并且还在井冈山开拓了革命根据地。

起初蒋介石对秋收起义的情况没太关心和在意。原因很简单:因为秋收起义的部队,有不少是农民武装,甚至在装备上还存在一些冷兵器;而在人数方面,秋收起义也不过四千多人。

并且,秋收起义之初,由于上级要求起义军攻打长沙等城市,结果起义军蒙受了不少损失。以至于起义军刚到井冈山的时候,甚至连当地肖家壁的民团都难以一举歼灭,甚至还因为肖家壁的伏击,队伍一度被冲散。

不过,随着井冈山根据地的开拓,蒋介石不淡定了。

于是蒋介石开始三番五次派兵进攻井冈山。而在军事讨伐没占到便宜以后,蒋介石选择在毛主席的老家——湘潭地区制造恐怖气氛。

而毛家的进步人士很多——比如毛主席的族兄毛新梅,就是典型的革命者。

因此,蒋介石决定好好修理一下毛家人。

此时的毛远翔虽然三岁,但未必没有朦胧的印象。

但蒋介石疯狂的杀戮与压迫,并没有能够吓住毛远翔,相反,毛远翔反而还更加的崇拜毛主席,他非常渴望在未来能够跟着毛主席一起干大事儿。

不过,对于小时候的毛远翔来说,这种想法很难付出实际:因为莫说毛远翔,即便是连蒋介石,都未必知道毛主席在哪儿。

——话说起初毛主席在瑞金的时候,蒋介石派了大量的“蓝衣社”特务(既中统前身)前往苏区从事破坏工作,其中就包括去瑞金搞破坏。而瑞金的安保部门为了防止敌人破坏,因此十分注意保密问题。

而随着红军长征以后,红军到处转战,蒋介石也多次想拦截中央红军,但始终没弄清楚中央红军的主力在哪。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毛远翔当然也无法和毛主席取得联系了。

2、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因为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蒋介石许可我党在国统区的公开场合活动,而我党也通过这个机会,得以进行抗日方面的宣传。

其实在旧中国,大多数老百姓的参与意识并不强,对抗战队伍有时候也不怎么了解,因此有些老百姓对于抗战并不是十分上心。

而我党则洞若观火,认为抗战想要胜利,必须发动起群众,进行人民战争。

因此,1938年的时候,随着八路军进入山西乃至整个华北进行抗战工作,很多党组织也在全国各地组织抗日力量,进行抗战工作。

这时候,14岁的毛远翔,也得以和红色力量取得了联系,并且在这一年,他参加了抗日进步组织。而在随后没多久,他又光荣入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为抗日活动而奔走。

1949年7月前后,湖南处于和平解放的前夜。

毛远翔在这个时候突然接到组织上指令:负责策动湘乡县自卫总队旗下的第三大队进行革命起义。而毛远翔在得到组织上的指派以后,立刻又开始为策动起义而奔走。

其实,这份工作是充满了危险的。

当时,解放战争虽然进入了尾声,但是从全国局势来看,国民党的势力也并非完全被清除。

——比如在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还在国民党的统治之下;而西北地区马步芳的部队,虽然主力遭到了较为沉重的打击,但是马步芳的残余部队在马家军被击溃以后,充当了马匪。

因此,从这些情况来看,很多后知后觉的人并不能准确判断出大趋势的情况。尤其是像自卫总队这样的部门,存在很多冥顽不灵的人,所以,策反这样的武装,所要承担的风险是十分巨大的。

毕竟一旦消息走漏,那么,负责从事策反工作的同志,很可能被敌人杀害。

——典型的例子就是,解放战争期间,我党曾派人策反汤恩伯。起初汤恩伯的态度还比较暧昧,甚至一度产生了接受策反、愿意起义的想法,但后来因为消息被军统知道,反复无常的汤恩伯,选择了出卖我党的联络员。

所以,毛远翔策反湘乡的地方武装,其实担着很大的风险。但即便如此,毛远翔还是愿意去接受这个任务,并且出色完成了本职工作。

毛远翔策反的地方武装,后来随着湖南的解放,被编入到了解放军的序列中。而至于毛远翔本人,也被安排在地方,负责地方上的相关工作。

3、

1949年10月,毛远翔被安排到华中人民革命大学的湖南分校学习。

在旧中国,老百姓读书是非常奢侈的。

现代很多人认为民国出大师,当然不可否认,民国时期确实有过不少大师。

但是有些所谓的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主要的原因在于:因为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是文盲,所以大师能写几篇好文章的话,便立马能够得以脱颖而出。

其实民国真实的样子,往往是闰土、阿Q这些鲁迅笔下的小人物组成的。而毛远翔家里的条件谈不上好,因此毛远翔的文化程度并不高。

随着国家进入建设阶段,毛远翔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在革命胜利后,组织上自然要考虑提高干部的文化水平问题了。

于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毛远翔被安排到学校学习。

其实当时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为了解决老百姓的教育问题曾投入了很多精力: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就成了各种扫盲班。

——当然如今对于这个名字现代的年轻人可能比较陌生。所谓扫盲班,指的就是根据不认识字的老百姓,进行识字教育。

而毛远翔在入学不久,便给自己一直仰慕的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其实虽然毛远翔是毛主席的族侄儿,但是,因为革命年代的限制,毛远翔和毛主席两人在之前几乎是没有任何交集的。

因此,毛远翔才决定给毛主席写这封信,来介绍一下自己和家里的情况。

其实毛主席的日程繁忙,对这类信件,还真不一定有时间看:毕竟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论是新中国的对外政策还是对内生产发展情况,都需要毛主席一人进行定夺。

不过,即便如此,对于来信,毛主席能有时间亲自过目,就不会让秘书去代劳。于是毛主席在收到毛远翔的这封信以后,不仅看了,还顺便给毛远翔回信了。

即:十月十五日来信收到,很高兴。

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毛远翔在收到毛主席的回信后,仍旧是欢呼雀跃不已,甚至拿出来看了好几遍。

——其实毛远翔的心态可以理解:毕竟,毛主席那么忙的人,能看自己的信已经很不错了,更不用说回信了,而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毛主席的平易近人。

4、

1950年2月,毛远翔完成了学业。从时间线角度来看,毛远翔这次学习的周期大约是4个月。

或许按照现代的观念来说,这个周期连中小学的一个学期都不到。但是要知道,当时新中国的条件,能做到让干部脱产四个月学习,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而毛远翔在完成学业后,被安排到了湖南省政府的交际处做秘书工作。

很多人对秘书这个职务的理解,无非是写一写稿子而已。但是实际上,这只是秘书工作的一部分,其实秘书还起到辅助自己领导的作用。

而交际处的工作也很重要。

在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社会各界人士如果找省政府办事儿,少不得要和交际处进行联系——而毛远翔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自己受限于文化程度太低的缘故,因此很多工作都感觉力不从心。

于是,强烈的求知欲迫使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去北京学习、工作。

但那时候不比现在,想去北京工作和学习,需要申请很多部门,办理很多手续。甚至在我国的90年代之前,农村大学生考上大学以后,还需要办理粮油关系等事务。

所以,毛远翔虽然想到北京学习、工作,但面临着很多阻碍。

因此,毛远翔写信给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希望毛主席能帮助自己完成心愿。

在毛远翔看来,对于毛主席来说,如果动用手里的权力给自己办理个工作、学习调动,那基本上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很容易。

但是毛主席一直都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

毛主席对韶山亲友的赞助,其钱财完全是自己的个人工资、稿费等收入,而没有动用公家的一分钱。因此,对于毛远翔的请求,毛主席当然也不会坏了自己的原则。

于是毛主席给毛远翔回了一封信委婉的表示拒绝。

即:“两次来信收到,甚为高兴。你应在湖南设法求得工作,不要来京,这里人浮于事,不好安置。你的文字已通顺,用力学习,当会有更大的进益,此复。”

而这封信的意思就是:你应该尽力在湖南工作,因为现如今,北京的就业岗位已经有些吃紧了;而至于学习问题,你如今写的信已经做到了内容流畅,因此,只要自己多努力学习,就可以实现进步。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即坚持了自己公私分明的原则,但也没有对这位族侄不理不顾,而是给了他解决的方法。

比如在学习方面的改善,毛主席这封信中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基本上可以通过努力自学的手段,实现自我水平提高。

不得不承认:教育确实是毛主席的老本行。

其实毛主席当国家领导人,虽然是全中国人民的幸福,但也是教育界的损失——因为教育界少了一位不世出的教育家。

毛主席的理念在现代也不过时:因为,教育学认为,老师的作用只是起到学习加速的作用、引领的作用,学生应该不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

而对于毛主席给自己的教诲,毛远翔也是一直铭记于心。他也就此打住了去北京学习工作的想法,而是好好在湖南工作,并按照毛主席给的方法,不断改进自己。

5、

1953年的时候,毛远翔在长沙市公私合营协裕织布厂任厂长。

1956年11月,全国公私合营企业工会基层干部大会在北京召开,毛远翔作为代表之一,来到了北京出差。

毛远翔很想借助这个机会来见见毛主席,此时两人之前虽然有过通信,但毛远翔却从来没有见过毛主席本人。于是,毛远翔写信给毛主席提出了自己要求接见的想法,而毛主席看到有亲人要见自己,也是立马就答应了。

当时毛主席是在中南海接见毛远翔的,而看到毛远翔的来了,他立马走过去与他亲切的握了手。他虽然之前听说过自己的这个长辈一直都和蔼可亲,但他实在是没想到毛主席会这么热情对待自己,一时间激动的不知所措,后来才断断续续的做了自我介绍。

之后毛主席把他带到了客厅,两人进行了一番促膝长谈,一开始毛主席为了活跃气氛,先是开了开玩笑。

比如,两人在谈到家乡的情况时,毛主席忽然笑着说道:“我想回韶山看看,我去了,乡亲们得请客,请客又没那么大的地方,真难办啊!”

一时间,这个客厅都沉淀在两人爽朗的笑容之中。

之后谈话的内容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深入涉及到方方面面——这其中包括党史,也包括哲学。

或许是毛主席想到了毛远翔因为文化低,而工作碰过壁的事情,于是他还给毛远翔讲起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事情。

毛主席表示:这个世界上,任何事业都会遇到挫折,但是,遇到挫折以后,不要气馁,要学会总结和迎难而上才好。

在最后,毛主席还语重心长的告诫毛远翔:“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人在世上要多做点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事情。要懂得,每个人天天都在写着自己的历史。这历史的好坏全在于自己,不在于他人。”

当时毛主席和毛远翔的谈话一直聊到了第二天的凌晨三点,总之两个人都十分投入,而这一次谈话,也让毛远翔铭记了一辈子,因为毛主席的每一句话都曾让他受益终生。

6、

从毛主席和毛远翔之间的事迹,其实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毛主席的高度自律。

其实平心而论,毛远翔想去北京学习,这也是一种追求进步的体现。

但是,毛主席仍旧考虑到了原则问题。

对于私人感情来说,毛远翔是自己的侄儿,因此自己能帮忙,肯定会帮;但是从公家的角度来说,毛远翔是一个普通干部。

普通干部想要来北京学习,需要上级组织觉得存在这个必要,并且之后和北京的部门沟通才可以。

这其中是存在着一些程序与规章制度。

毛主席觉得:如果毛远翔确实符合来京学习的条件,他的主管部门肯定也会为他办理,如果不符合的话,那自己如果帮忙,就是以权谋私了。

因此,毛主席拒绝了毛远翔的工作调动请求。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毛主席没有帮助毛远翔:毛主席对毛远翔的鼓励,其实就是最大的帮助。

毕竟学习是需要自觉性的。

如果喜欢学习,即便是在湖南,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如果不喜欢学习,那么即便是到了清华、北大,其实也是无济于事的。

毛主席说明了学习的本质,也让毛远翔懂得了学习的真谛。

最终,毛远翔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干部,并且也胜任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当然,相信毛远翔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付出了不少努力,毕竟,学习不少三分钟热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