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有人认为闽西畲族自古有之 事实真的如此吗?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有人认为闽西畲族自古有之 事实真的如此吗?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时间:2022-10-23 11:02:43

相关推荐

有人认为闽西畲族自古有之 事实真的如此吗?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在中国少数民族当中,畲族是典型的散居式分布,在闽、浙、赣、粤、皖等省都有,但以福建最为集中, 90%以上畲族定居在此。关于畲族族源的问题,至今没有完全统一的观点。其中一种说法在综合外来说和土著说等论据之后,得出畲族的祖先应为山越人与隋唐时期外迁至闽西的“洞庭苗蛮"之结合体的结论。

畲族自称为"山哈", "哈"在畲语意为“客”,即意指居住在山里的客户,这主要是随了越人自己“外来是客”的思想意识,这种称呼与中原人迁入闽西以后形成的客家民系有一定关系,但“山哈”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唐代称为 “蛮” “蛮獠” "峒蛮"或“峒僚”的,实际就是当时生活在闽西畲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统称。南宋末年, “畲民”一词开始在史书中出现,并用“刀耕火种"对其予以描述。20世纪50年代后,确定为畲族。

尽管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对于畲族的演变历程却少有记载,一方面是当时畲汉沟通甚少,更关键的因素却是因为畲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畲汉的联系一般认为是起于唐王朝的“靖边方”,这一政策不仅实现了第一次畲汉的融合,汉人还在畲区开始实施封建制度统治,强迫畲民“纳贡赋”。到了宋元时期,封建制度的强化,凸显了贫富差距,畲民多半成为向汉族地主租赁土地的佃户,甚至被迫成为汉人官吏和豪绅的雇工。在与汉人融合的过程中,畲族生存的地域空间也在发生着变化,隋唐时期主要集中在闽西,但到了宋元、明清时期,已经遍布福建甚至江西、浙南、粤东等地。这种地域空间的变动与客家人的迁移不无关系,甚至在与客家民系的长期融合后,畲语与客家方言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只是在语音上稍有差别。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