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从新闻人到小说家——评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

从新闻人到小说家——评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

时间:2021-04-14 13:13:09

相关推荐

从新闻人到小说家——评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

陈敏

因为看过根据张恨水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金粉世家》,很是喜欢,所以想找来纸质版的原著,打算仔细完整地阅读。月余前,我在中国图书网搜索关键字“《金粉世家》/张恨水”,界面弹出了张先生的多部著作。其中一本《写作生涯回忆》引起我的极大兴趣,张先生著作等身,作品曾经风靡一时,轰动文坛,盛况空前。恰巧这本书可以填补我想系统了解张恨水生平和写作心路的求知欲,收到此书快递后,我便饶有兴致的从头通读起来。

《写作生涯回忆》的前半部分收录了张恨水从13岁初次试笔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公开发表的关于创作的回忆文章若干。

张先生是职业文人,卖文为生,是一位丰产的作家。他在一边从事报纸编辑和新闻记者的同时,一边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通俗小说,还做过电影编剧。《春明外史》、《啼笑因缘》、《金粉世家》、《剑胆琴心》、《五子登科》、《夜深沉》……这些小说单从雅俗共赏的书名就足以吸引我去阅读。难怪近年来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会原封不动的沿用原著书名,看来民国时期的张先生在给小说命名的功夫上是多么地具有长足眼光和市场意识。

《写作生涯回忆》袒露了张恨水何以因父亲的去世以及时代大背景的萧条而家道中落,因交不起学费不得不在学业吃紧的年龄与留学英国失之交臂。尽管如此,因经济困顿而有过一段流浪小史的张恨水却能在小说界异军突起,崭露头角。

张恨水出自前清武门之后,张家至张恨水父亲一代已逐渐嬗变为弃武尊文的书香门第。家中藏书颇丰,年少时期的张恨水便已读遍家中藏书和市面上的名著。

先生原名张心远,他在书中澄清了笔名“恨水”的由来,盖因先生早年喜爱吟诵南唐李后主“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名句而得来。先生自幼好学精进,深受中国传统文学的熏陶,对章回小说情有独钟,在词章方面造诣精微,用先生自己的话说“今生是注定以小说为生的”。

家住安徽的张恨水在留学英国的计划落空后原本北上打算投考北京大学,一来迫于生计,二来时局动荡,张恨水放弃了报考北大,因缘际会下进了报馆,成为了一名编辑。在采写大量新闻稿件之余,也为报纸副刊撰写连载小说。日日坚持,年年坚持,毕生逐渐累积出版了二三千万言的著作,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小说这片文学园地。时至今日,长盛不衰,是我们了解民国年轻人恋爱、婚姻、归途的青春读本。

或许因为先生多年从事新闻工作,与社会各层人物均有交集,先生的小说覆盖面广泛,笔调轻松伤感。以社会各种变化情形为经,以爱情为纬,被归为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小说虽是虚构的,人物结局也大多是悲凉的,但通过先生的妙笔所折射出的社会观察和冷峻思考的广度深度,不啻为民国普罗大众生活卷轴的缩影,又岂是“鸳鸯蝴蝶”、“才子佳人”概括得了的。

此书中,先生自诉了新闻工作的苦力,以及国统区法币失控时期稿酬的菲薄和文人生活的艰辛——“一周前千字的稿费还能买到两三斤米,一周后半斤米都买不到了”。即便有这样的艰难岁月,张先生以其文字的高产仍然以一人之力荷但起了一家十余人的家业。

张先生作为报人,南来北往去过中国的不少省份,曾在北平、上海、南京、重庆等地办报,也目睹过中国西北农民生活的赤贫。当年,西北农村的凋敝与贫瘠让先生痛心疾首,促成了他写作抗战文艺作品,并因此进入了日本人想要抓捕的文人黑名单,不过,先生是智慧的、幸运的,做到了超然度外,在乱世中保全了自身。

50岁后,先生便逐渐从新闻界抽身,结束了三十年的新闻生涯。

在我的意识层面里,民国时期的知名文人个个国学根基深厚,又接受了欧风美雨新思想的洗礼,往往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张先生在繁忙的写作之余仍坚持自修英文,还常常拿起自来水笔为小说绘图插画,才艺芳馨。

茅盾说过,文艺作品不可忽视其娱乐性,一部好的小说,既要使人看得懂,更要使人喜欢看。张恨水的小说便符合了这一文学审美法则。先生的小说“创造人生”的同时又“叙述人生”,不光有风花雪月,还有风云激荡。

《写作生涯回忆》的后半部分主体是独具先生个性的小说艺术论和小说作品的序跋集,对有志于阅读先生小说的读者来说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读作用,其平实诚恳的作风与干净利落的文风可见一斑。先生常常在序跋中答谢读者和出版方的推爱,小说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字,但序跋却从不拖泥带水,寥寥两三页的文字交代完写作缘由或想要与读者分享的话语后便戛然止住,并且序跋集中多有表露发自肺腑的写作初衷与难得一见的箴语良言,从来没有一点自许的意思,引发我想要步步深入地了解先生和先生的小说。

五四运动之后,白话文成为文章写作主流,张恨水也不列外,先生文笔浅近通俗,百年后读来也不感到滞涩。窥斑知豹,通过阅读张恨水的《写作生涯回忆》,我得知了先生是如何担负起新闻人与小说家的双重角色,二者并驾齐驱,并行不悖。作为小说家,他不用刻意去搜集素材便可以从新闻工作的见闻中获得灵感而糅进小说创作;作为新闻人,写小说无疑可以弥补在那个年代采写触目惊心的社会新闻的失望心境。

回望卅秋写作史,革新异代不同时。忠于事实,忠于客观。翻开《写作生涯回忆》,便翻开了一部沉淀丰厚的创作史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