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她是杨开慧的闺蜜 丈夫死后请求到毛泽东身边工作 主席写信婉拒

她是杨开慧的闺蜜 丈夫死后请求到毛泽东身边工作 主席写信婉拒

时间:2018-06-30 08:41:43

相关推荐

她是杨开慧的闺蜜 丈夫死后请求到毛泽东身边工作 主席写信婉拒

引言

1957年5月的一天,湖南长沙市第二女子中学初三的一个教室里,一个女老师疯狂地跑了进来,手里举着一个偌大的信封,她声音有点发颤地对着学生说:毛主席给我写信了!这个女老师正是李淑一。其实,这并不是李淑一第一次收到毛主席的信,早在7年前,她丈夫去世的时候,毛主席就给她回过信,而且当时李淑一曾表示想到北京,让毛主席给安排个工作,但毛主席婉拒了,而这次,尽管李淑一非常高兴可以收到毛主席的信,而且还给同学们显摆,但她心里还是有些许遗憾的。

李淑一和毛泽东的关系

李淑一和毛泽东可以相识,只因为一人,那便是杨开慧。

19,李淑一在长沙福湘女中和杨开慧相识,当时两个人是同班同学,更巧的是,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和李淑一的父亲李肖聃是老相识,而且彼此常年有来往。所以,杨开慧成了李淑一的闺蜜,两个人形影不离,无话不谈。

当时,杨开慧已经和毛泽东相恋,李淑一称毛泽东为“润之哥”。在毛泽东眼里,李淑一性格活泼,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李淑一是不可多得的话唠子,她有才,有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会到了话题终结的时候。

但是,杨开慧告诉李淑一,年底就和毛泽东结婚了,这让李淑一显得失落了许多。自从杨开慧结婚后,就从学校的宿舍搬走了,即便是这样,李淑一也会抽空来看杨开慧,一起参加学生运动,一起在学生队伍里公开发言。

虽然李淑一和杨开慧整天腻在一起,但她成了“电灯泡”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杨开慧决定给李淑一介绍个对象。

那天,李淑一高高兴兴地去见杨开慧,除了毛泽东,她看到杨开慧身边还站着一个男子,那男子伟岸帅气,让李淑一眼睛里瞬间放了光。

“他叫柳直荀,你俩谈谈吧,如果合得来,就……”

对杨开慧的贸然介绍,李淑一并没有生气,因为她确实看上了这个少年,柳直荀。柳直荀当时也是学生,常常参与学生运动,他的父亲柳午亭是长沙赫赫有名的名士,可谓家大业大,面对这样好的条件,李淑一自然是青睐不已。

从那以后,李淑一找杨开慧的次数越来越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两个人的感情日渐升温。

令杨开慧和毛泽东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交往还没有两年之久,就决定结婚。

1924年10月30日,在两个人的婚礼上,李淑一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她告诉杨开慧,以后怕有了丈夫,就和闺蜜的关系疏远了。杨开慧笑着摸了摸李淑一的头,还说李淑一是个傻孩子。

实际上,在李淑一的心里,她是愿意和杨开慧成为朋友的,早在福湘女中的时候,杨开慧就和毛泽东往来,受毛泽东的革命思想影响,杨开慧留起了短发,常常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排斥,李淑一是唯一一个愿意靠近杨开慧的人。

李淑一和柳直荀结婚以后,也受到了柳直荀的影响,渐渐接受了革命思想,还曾掩护过郭亮、夏曦、李维汉等同志活动,可那时候的李淑一并不知道革命要流血的道理。

直到1927年,“马日事变”发生后,柳直荀被国民党通缉,下落不明。李淑一也落得“共产党之妻”的名声,那时候的李淑一就有点抱怨自己的婚姻,但她是也是爱着柳直荀的,坚信丈夫柳直荀会回来,为柳直荀写了大量诗篇。

李淑一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她的父亲李肖聃是清朝的秀才,小时候就去过日本留学,杨树达、陈衡恪等著名学者都是李肖聃的好友,在李肖聃的培养下,李淑一从小就奠定了深厚的文学修养,这一点毛泽东都夸赞不已。

当她背负上“共产党之妻”的压力后,找工作成为了难中之难,好在当时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给予怜悯,知道李淑一是个大才女,就让她到学校任教,以微薄的收入维持自己和孩子的生活,等待丈夫的归来。

当时,杨开慧和李淑一的来往就已经非常少,甚至大半年都不会见上一面,李淑一对杨开慧也是日益思念。

1930年10月,29的杨开慧牺牲。

听到杨开慧的死讯,李淑一彻夜泪流,不到30岁一晚上就哭出了白头发,第二天她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她止不住内心的酸楚,在课堂上突然嚎啕大哭。

可噩耗接踵而至,1933年,毛泽东托人告诉李淑一,她的丈夫已经证实牺牲了。

知道丈夫也牺牲的李淑一,直接泪奔,守望了丈夫近十年,到头来是一场空,她含泪写了一首悼亡词《菩萨蛮·惊梦》:

兰闺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愁多少。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这首词毛泽东见到的时候,已是1957年。

李淑一和毛泽东的书信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李淑一因为经济拮据,鼓起勇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她委婉地说明了是自己现在特殊情况,她说现在家里开销到处都是钱,希望毛主席怀念旧情,允准自己到北京工作,找个机会学习学习也行。

毛主席知道李淑一的意思,便言简意赅地回复道:

直荀牺牲,抚孤成立,艰苦备尝,极为佩慰。学习马列主义,可于工作之暇为之,不必远道来京,即可达到目的。

意思就是想要学习,在学校就可以学习,不必要专门来北京。

李淑一对毛主席这个意思并不是很满意,在李淑一的心里,自己和杨开慧曾有最好的闺蜜情,如今新中国成立,北京城朝气蓬勃,作为旧友,请毛主席安排个工作,应该不过分。

但李淑一是没有想到毛主席是拒绝的。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办公桌上的信件早已堆成山,内容和李淑一的意思大同小异,并不是拒绝了她一个人。

当时毛主席处理的信件中,有一封远方侄子毛远悌寄来的信件,意思就是希望毛主席给安排个工作,毛主席回信道:你做印厂工作很好,应将此项工作做好,不要来京。学习的事将来有机会再说。

还有一封是来自毛主席少年时候的朋友张四维,他对毛主席表示祝贺,同时希望到北京工作。毛主席回复道:吾兄已在盐业公司获得职业,应就此项工作努力,取得成绩与信任,不要来北京,北京人浮于事,不好安置。

实际上给毛主席写信希望到京工作的信件非常多,除了安排共工作,还有到京叙旧,治病,有的请求推荐入学的,从毛主席的回信中就可以看出,毛主席是不希望见到这种拉关系安排工作的事情,但还是认真回复了大量信件。

但相比李淑一的请求,毛主席是上了心的,在1954年给秘书田家英的信中说过这件事,毛主席曾给文史馆推荐过李淑一,但是文史馆要求严格没有录取李淑一,毛主席说,如果实在不行,就拿出我的稿费给予资助。

李淑一收到毛主席的回复,没有再次请求,但是毛主席婉拒别人,唯一资助了她的事情,她并不知情。

1957年1月,毛泽东的十八首旧体诗词在《诗刊》创刊号发表,李淑一看到后,想起来当年毛泽东写给杨开慧的一首《虞美人》,但并没有发表。

李淑一忍不住再次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其中就追问到了为什么没有发表《虞美人》。

李淑一表示,当年那首《虞美人》自己想不起来了,希望主席再一次告知。其中还有李淑一1933年写给丈夫的诗。

实际上,李淑一的意思很明显,把自己写的诗寄给毛主席,是希望给予指点,而重点是索要给杨开慧的词,以表示自己对杨开慧的思念,同时指责毛主席不发表“悼妻诗”之意。

李淑一提到的《虞美人》,指的是毛主席创作的《虞美人·枕上》,当年得知杨开慧牺牲后,毛主席感到天旋地转,脸色苍白得似大病一场。后来毛主席思念爱妻,写下了著名的《虞美人·枕上》。

李淑一把这封信写给毛主席的时候,并没有盼望着毛主席回信,毕竟此时毛主席已经步入晚年,公务繁忙,没有时间回复她。况且上一次写信是希望进京而被毛主席婉拒,李淑一没有抱有太大希望。

但毛主席还是认真读了李淑一的信件,并写了回信。他说,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另外有《游仙》一首为赠……(这首《游仙》改名为后来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在信件最后,还特意嘱咐李淑一,抽空去看一下杨开慧的墓。

《蝶恋花·答李淑一》全诗: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其实这封信有整整四张,这对于公务繁忙的毛主席来说,可以抽空写这么多是非常不易的。这也体现了是毛主席对曾是妻子闺蜜的李淑一多么的在乎。

实际上,从毛主席给李淑一的这封信中可以看出,毛主席是非常想念自己的妻子杨开慧的,而且也非常尊重李淑一的来信。

诗中“我失骄杨君失柳”表达了对杨开慧的赞美和思念。当年,李淑一在给同学们读这首诗的时候,泪流不止。刚才还是鼓掌祝贺的同学们,听到毛主席写的诗,也感动得不行,班里的几十个小姑娘在李淑一的感染下哭了整整一节课。

在信中,毛主席特地写道,代去杨开慧的墓上看一下,这足以说明了毛主席对杨开慧的深深怀念,没有丝毫忘记杨开慧的意思。后来这首词还专门刻在了杨开慧的墓碑后。

而这首诗,是毛主席含泪写下的,据毛岸青回忆,有一次他们请父亲把这首诗再写一遍,毛主席二话没说就拿起毛笔开始蘸墨,思索一会,他提笔写下“我失杨花”开头四个字。

毛岸青记得第一句不是“我失骄杨”四字吗?便想去询问父亲,却不想毛主席写下这四个字的时候,早已经泪流不止,在毛泽东的世界里,杨开慧始终是一朵凌寒娇美的花朵,永远绽放在他记忆的深处。

说杨开慧是“杨花”简直再好不过了。

李淑一收到毛主席的回信后,很快就请求毛主席,希望把这首诗也发表了,顺便提下自己的名字。

1957年11月,毛泽东给“十月诗社”张明霞社长写信,希望可以把这首诗发表在他们主办的刊物上,并且把《游仙》改《赠李淑一》。

但是当时十月诗社负责的诗刊《鹰之歌》已经在“反右”运动中被迫停刊,这首诗最后发表在了湖南师院的院刊上。

尽管是一个小刊,却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被各大报纸争相转载,李淑一也随着这首诗被大众熟知。

毛泽东接见李淑一

这首词出名后,李淑一也被全国人民所知道,但这并不是李淑一想要的。

在李淑一心中,自己生活拮据,还每月受到毛主席的“救济”,她心里已经满是遗憾。在她所在的长沙市第十中学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了李淑一和毛主席的情谊,在生活中和经济上也会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让李淑一有点受宠若惊了,很多老师都说:什么时候毛主席来看望你啊,我们也见一见主席。

在大多数的老百姓心中,只见过毛主席的照片,如果见到真人,那估计会幸福的不得了。

李淑一也专门给毛主席写过信,表示什么时候来长沙了,一定要来叙叙旧。

1959年6月27日,毛主席回韶山在长沙做短暂停留,通知李淑一在蓉园可以见一面。

当时李淑一就通知了很多朋友,知道毛主席要来长沙了,简直高兴的不得了。

但是李淑一刚见到毛主席就泪流满面,因为他看到的毛主席已经是个鬓显白发的老人,这是自1925年以来,再一次看到毛主席,她哭着感叹,时间匆匆啊。

毛主席对身边的人说道:你们还不知道她是谁吧,介绍一下,她就是李淑一,开慧的好朋友。她前年把怀念直荀的词寄给我,我就和了她这首《蝶恋花》,完全是按照她的意思和的。

毛主席的秘书等人都夸赞李淑一是个才女。

但是此时的才女也早已白发苍苍。

这次见面中,李淑一热泪盈眶地给大家讲述了很多和杨开慧和毛主席的往事,那些郁郁葱葱的少年故事也再一次呈现在了大家面前。

其实,毛主席是不太希望李淑一常常把杨开慧挂在嘴边的,毛主席对杨开慧的感情是不言而喻的,每一次提及到,都会让毛主席陷入无限的悲伤之中。

见面后,李淑一和毛主席合了一张影,从照片中也可以看出来,毛主席表情凝重,实际上是对杨开慧的深深怀念。

1962年11月,杨开慧的母亲逝世,当时毛主席就嘱咐过杨开智,去世后可以和夫人同穴。

一个69岁的老人可以说出来这样的话,可见对杨开慧的爱有多么深。如果杨开慧在天有灵,知道毛泽东对她如此痴情,也含笑九泉了。

李淑一晚年

李淑一的才气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她不屈于当一个老师,想要去毛主席身边工作,但是这个愿望到后来也没有实现。

单单去北京工作,就经历了之久,直到1977年,李淑一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才来到了北京。

毛主席并不是冷血无情,而是面对这个和杨开慧感情颇深的李淑一,实在不想走关系,况且李淑一是个非常重情的人,她对杨开慧的思念,对丈夫的思念,常常挂在嘴边,这也是毛主席不愿意看到的。

李淑一的儿子柳晓昂曾回忆:夜晚母亲由于思念父亲而暗自流泪,有时把他哭醒,母子抱头痛哭一场。

虽然李淑一命运多舛,但是她是师范毕业,学为人师为人师表,得到了学生很高的评价,李淑一的学生回忆说,李淑一教学十分的严格,有时还吟唱朗诵,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她是一个语文老师,写的一手好字,她教育出来的学生,大多数都有所作为。她也是一个自恋的人,常常会拿出来毛主席写的那首诗来炫耀。

实际上,毛主席对李淑一的期望也正是如此,教书育人本是一件好事,何必非要来到北京呢?

不仅她的学生都桃李满园,她的子女也都非常有出息,李淑一如今共有6个孙子(女),个个学业有成。她的一位朋友曾写诗评价她的晚年:报国无庸泪湿纱,死生不计党为家。“柳”枝虽折“李”犹在,千古争歌蝶恋花。

1997年6月13日凌晨,李淑一走完了她无愧的一生,在北京仙逝,享年96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