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美育教学的策略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美育教学的策略

时间:2019-04-05 20:03:31

相关推荐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美育教学的策略

我国从古至今就具有“以诗教化”的教育理念,并成了我国的一种传统教育方式。在当前的新语文课程标准当中,尤其注重彰显出诗歌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性。随着语文教材中诗歌所占的比例持续提升,在这样的教学发展趋势下,怎样有效地开展诗歌教学,重点是要科学合理地采取诗歌教学的策略。

一、高中语文诗歌美育教学的意义

高中语文教科书收录了大量的诗歌,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到唐诗宋词,学生通过学习诗歌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与社会习俗。通过诗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健全人格。将美育教学方法融入诗歌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而定学习兴趣,有利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顺利开展。从美学角度来看,诗歌中的每一个词都充满人性之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到传统诗歌中的美,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高中语文诗歌美育教学的策略

1.进行背景介绍。

诗歌大多短小精悍,写作手法精妙,蕴含着作者浓厚的情感。根据笔者的经验,在正式教学前对诗歌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旨。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说法不一,部分学者认为徐志摩于1920年远渡重洋前往英国留学,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度过了真正悠闲的时光。在离开伦敦前夕,徐志摩在黄昏时来到康桥流连忘返,写下了《再别康桥》。然而,部分学者认为,这首诗歌写作于诗人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朋友、亲人不再身边,陪伴诗人的只有熟悉的康桥。因此,徐志摩在归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但无论哪一种说法,这首诗歌都是徐志摩离别英国时所创作的,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无可奈何的离愁融入诗中。教师在讲述完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后,学生才会真正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的内涵。

2.注重审美教学。

在诗歌教学中,虽然教师的讲解可以降低诗歌学习的难度,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体会会直接影响诗歌教学效果。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要对学生过多的干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真”、“善”、“美”。合作学习固然是学科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并非每一知识点都适用合作教学模式。诗歌学习、诗词鉴赏本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人文素养进行鉴赏,主观性较强,如果过于追求合作学习可能会使学生的观点难以表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不利于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因此,在诗歌美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审美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发表观点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关注朗诵。

朗诵是帮助学生记忆知识、将知识内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诗歌中蕴含许多自然风光、饱满的人物形象、浓厚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学生可以了解诗词的寓意,把握主旨。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诗歌美育教学中第一步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语言、动作带领学生走进诗歌中的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的判断力,进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早读是学习与巩固诗歌的有利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早读时间带领学生朗读,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对诗歌加深认识,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诗歌朗诵中体验美好,激发学生对诗歌美的感应。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既要朗读出诗人描绘的景色,也要朗读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4.揣摩内容。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要充分重视诗歌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可以体现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之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关键词的解读,最后再由教师进行补充。其次,教师还应该重视整体内容的教学。例如《沁园春·长沙》中大量四词的联用仿佛广阔的湘江就在读者的眼前,江水清澈、船只众多、树林如画,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中的豪迈之情,品味意境,进而培养学生的现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除此之外,在讲解诗歌内容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辅以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改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诗歌融入美育中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高中语文诗歌美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诵等形式品味诗歌内容与意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学习中感受到诗歌中的“美”,在学习中获得启迪。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