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纵向展开论证范文 纵向展开式议论文范文(九篇)

纵向展开论证范文 纵向展开式议论文范文(九篇)

时间:2021-01-16 09:16:23

相关推荐

纵向展开论证范文 纵向展开式议论文范文(九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纵向展开论证范文一

20xx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推进国内高校及其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该方案提出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坚持以绩效为杠杆,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争取到20xx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1]。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川大校长谢和平认为一流大学需要培养拥有全球视野的人才。而上海交通大学的校长张杰认为,拥有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

只有全面、深入把握研究生群体和培养过程的特点才能更有效开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前期笔者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的研究生群体中进行了调研,得出相关数据和特点,并总结了以下经验启示。

一、研究生教育管理重在思想引领,坚定理想。

从教育活动的类型来看,研究生接受度最高的是校园文化类活动。如何让将思政教育的内涵融入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成为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当代研究生以90后居多,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实验室”。在提到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这样的话题时,远远不如一份实习、一场网络游戏有吸引力,这是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困惑和挑战,需要使用一些策略来克服这些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从根本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类似传播学中传播主体把传播内容传给传播客体的一个过程。在传播学中,传播对象的心理、利益诉求及其性格特征会对其接受信息的效果造成直接影响。从教育学和调查研究的视角,我们发现90后到95后的大学生有一些共性特点:他们认为对其有所用的东西更愿意接受,他们认为有意思的东西更愿意接受,他们认为有面子的东西更容易接受,他们自己参与完成的东西更愿意接受。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唤醒其内在的利益需求,不是强行地灌输;应该是饶有兴致地讲故事,不是僵化刻板地讲道理;应该是双向互动,不是单向说教。所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巧妙融入思想引领的内涵,选取爱国荣校、航空报国等主题,配以新媒体、音乐、微电影、舞台剧、舞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形式,创作和开发文化产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让学生有信念、有信仰、有正确的价值追求。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效的载体,它重在潜移默化的进行渗透和教育,它就像是一直无形的手,在推动,引领着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二、研究生需要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从研究生的培养角度,近70%的研究生认为“学术氛围”是培养过程中最大的影响因素,营造学术氛围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学术氛围的灵魂和本质是学术精神。学术精神作为大学生心理面貌和教育水平的反应,是评价研究生思想、理念、价值观、道德观水平的标志。学术精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学术精神体现为专注于本学科的具体遵循,而广义的学术精神应该有两种,即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的学者指出21世纪的学术精神主要体现为“诚实、自由、创新、献身精神”,其中诚实、献身精神即可理解为人文精神,而自由、创新可理解为科学精神。诚实可以理解为坚定自己的理念,追寻理想的指引,杜绝弄虚作假。自由即具有独立的人格,发散自己的思维。创新指学生不能局限于现有的书本,技术,应该具有自主思考的能力。而献身精神可以理解为学生不应关注一己之利,不应沉迷于现阶段取得的成就。学生应该把学术精神看成是自己的追求,是道德的最高层次。

培养科学精神,就是着力于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和理性的态度,让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懂得求真。作为一名研究生,做学问搞科研,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和工具等运用的表层上面,应懂得科学之科学,学会培养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理念。而教育管理的职责是想办法给学生提供科学精神形成和培植的土壤,同时,让最大多数的同学都在这个土壤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养分,自由生长,形成森林。高校应多开展大师名家进校园进课堂、学术沙龙、主题论坛等形式,引领研究生探讨科学的终极原理和追求,明确科学研究的最初目的。

另一方面,应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自由、向上的精神,核心意义是教育人坚持理性,追求理想的人格、理想世界和自身的完善,充满对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的向往。追溯到大学的本源,古希腊人希望每个公民都能得到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德育、美育、智力和体育等全方位发展的合格公民,古希腊的诸多学者,像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先哲为此还专门建立了学园,就是大学的前身,可见他们是很有远见的。从那以后,大学就成为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摇篮。高校应开展读书交流会、思辨会、诗会、演讲等文化活动,回归大学的本源,为学生创造人文精神呼吸和翱翔的天空,让学生有信念和信仰,成为一个内心丰富、精神充盈、热爱生活的人。

三、研究生培养坚持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从研究生的管理方式来看,75%的学生认为自我管理最有效。黑格尔曾说:“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性的自由。”中国文化中用“以人为本”来阐释这层含义。大学是培养人的地方,大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应是教育的主体。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当今教育管理面临的新课题。在教育管理中,应是双向互动,而不是单向说教;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将舞台还给学生,将机会让给学生,将成长留给学生”的原则,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中收获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们普遍有自我发现的潜能、自我选择的能力,应当给予学生自我认识的机会,赋予他们为自己的成长、发展负责任的意识与能力。

教育培养的首要任务在于激发学生为自己负责的内在动力,为了学习生涯阶段的自己负责,更是为了持续一生的生涯发展负责,为了学习负责,更是为了自身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负责,既有长远眼光,又有天下情怀,是理想境界。具体到研究生群体的特点,研究生群体相比本科生,心智相对成熟,自治自立能力强。高校应打造以硕博士生纵向交流的小微平台,博士生提升自己的同时带动硕士生,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体现传帮带的作用,激发学生发展自觉,营造“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学相长、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同时应该发挥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的作用,研究生会作为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一个群众性的学生组织,在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多元的校园生活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活动,研究生会应该发挥自己群众性的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学生活动。

四、做好师生沟通的桥梁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关于对导师的期待,调查结果显示,83%的研究生最看重的是导师的师德典范。中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负责制,教育管理工作的目的是协助导师开展研究生的教学科研任务,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同样需要导师的理解与支持。更好地服务导师与学生,要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对于研究生来说,与导师的相处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学习生活模式,面对就业的焦虑、课题的压力、师生矛盾也时常出现,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五、启示

总之,鉴于研究生群体较为多样化、个性化、大众化的特点,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学术为本”引领研究生教育管理,明确学术科研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学术为本”,树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着力提升研究生素质能力;同时,充分尊重导师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坚持“育人为本”,凝聚研究生教育管理合力,让研究生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提供有效支持和可靠保证。

关于纵向展开论证范文二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当前,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文明的发展的确有倒向过度物质化的倾向,这是一个可见的事实。它的威胁在于,人类社会“在物质进步的祭坛上牺牲了诸多道德和精神价值”.毫无疑问,这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而始作俑者则是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这一文明对于物质的极力追求,使得他们渐渐偏离了启蒙运动时期所确立的文化方向,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技术和消费的层面,而较少顾及那些事关人类社会真正福祉的问题。

(一)全球设计的危机。

当代世界仍然处在巨变之中,其速度之迅捷、规模之盛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而这一现象并非无源之水,而是以发轫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作为基础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设计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动因,也是果实。作为极其重要的社会现象,设计的进化受到社会力量的塑造和鼓动。与此同时,它也反过来为社会带来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这个世界即使从总体上来看更加趋于平等和民主,但是我们也无法忽略这样的现实,即这里还存在着相当严峻的贫困、不公正、残酷和_的事件。因此,我们仍然很有必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个越来越拥挤的世界上生存下去。因此,设计也就十分自然地有了更多的承担,设计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理由使生活变得更美丽、更舒适,同时也更安全、更人道。

(二)当下国内的设计现实。

在全球化的当下,中国迎来了它最为繁荣和活跃的时期,改革如今已经到达“深水区”,我们一方面需要积极因应新的国际趋势,进行富有创造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检视当前的境况和不足,反思我们走过的道路。这种姿态应当是全方位的,它将在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各个层面逐一展开。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设计发展之路,我们看到,在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的设计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国人对于设计的了解和期待也在不断加深。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设计还有严重的不足,总体说来,我们还很缺乏原创性的设计,以及负责任、有品质的设计,我们距离“设计大国”、“创新大国”、“软实力大国”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在实践当中,则有这样这样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批评乏力,二是_缺失,它们实际上又是一体的。

就当下而言,发掘设计的道德力量,对于增进我国社会的凝聚力,提升大众生活的福祉和个体的内在幸福感,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很多证据都已显示,一个社会的道德败坏往往与城市、社区功能的弱化有直接联系,反之亦然。因此,我们有理由加紧推动中国设计的批评规范化,推进_议题的常态化。它们将会在今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变得更加生动、人性化,会逐一体现在设计实务当中。

(三)初步的看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是在下意识地使用产品、适应于产品,产品对于人而言,慢慢地成为了一种习惯。然而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到设计内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设计和商业的密切交融,这就更加使我们容易忽略设计的“全景图”,一个正在逐渐生成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而当前越来越细化的设计教育分科,这就进一步模糊了人们本已经不太清晰的视野,而忽略了作为这个概念、这个行为的某些真正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马格林指出,“将设计作为一种广义的人类活动来讨论便会处于低层次的发展阶段”.

中国设计之弊虽与批评缺失有关,但从根本来看,却是因为当前的社会缺少应有的价值观念。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生活和设计才显得残缺不全,并造成了设计和批评的双重失落:它们无法产生互动(与此同时,虚浮的设计和伪劣的批评却在大行其道)。

因此,迫在眉睫的是,我们需要着手阐述设计的本质,尤其是充分论证设计与_议题的关系,而这不仅是推动设计健康发展的必需,更是事关家国命运的现实命题。

从_角度切入对设计批评的研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尽管还远不够成熟,但当前国内的设计批评研究还是显示出了多种可能性,如果从_角度切入设计批评研究,在方法层面具有特殊意义。它们虽分属不同层面,却具有明显的共同指向性。前者是设计活动接受社会反馈的过程,是健康有序的设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或者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设计生产;而后者则是隐藏在一切社会活动(当然也包括设计)背后的根本动力,是设计的价值观所在--笔者认为,它们都关乎设计活动的本质--我们姑且可以把前者看作是设计的外在形式,而后者则是设计的内在动因,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中外文献综述。

(一)设计批评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众所周知,设计理论和建筑、艺术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建筑学,由于它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都对其他门类的设计学建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建筑和设计形成了一种极为紧密而又微妙的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设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设计学的独立性也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

1.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设计批评的行为很早就已产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梁思成在1955年对北京城市规划的质疑和行动就是知名的历史公案,是非常重要的批评事件,显示出建筑界当时对于历史文脉保存的批判性思考。就总体而言,设计批评的真正起步却要等到改革开放之后,从那时起,设计批评的活动才逐渐展开,而相关的设计批评研究则在此后跟进。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批评开始随着中国社会发展中设计议题的逐渐展露而变得愈发急迫,另一方面,设计批评与设计史、设计理论的互动也越来越频密。在此过程中,一些中青年学者也开始进入到这个领域。就总体而言,国内的设计批评和设计_的研究都是起步不久,大约从20__年前后起,论文和专着进一步有了数量和品质的提升,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也在大大加深。

就目前情况来看,设计批评对于大多数设计圈内人来说,它已经由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慢慢发展成为一个较为熟悉的的概念。当然,和现实相比这还远远不够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批评传统、批评氛围比较稀薄的国家来说,深入扎实地探讨设计批评,对其相关基础概念进行挖掘、梳理,将会是一份长期的工作。

因此,还有许多基础性的工作有待去完成。针对设计批评的学科概念的界定、相关框架的构建,对其相关历史源流的梳理,都还需要从头做起。因此,在该学科方向内,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仍然显得十分重要。换句话说,我们对于设计批评到底是什么?它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目前这方面的探索还只是一个开始,诞生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以建筑批评为例,郑时龄的《建筑批评学》(20__)就从批评的主体论、价值论、符号论、方_、批评意识,以及建筑师的身份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建筑批评这一问题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其中既有相当篇幅的有关国外设计批评历史的介绍,同时也有许多当下国内建筑设计的案例,内外印证,联系紧密。由于作者长期从事专业教学和各类建筑实践,因此得以比较透彻地剖析批评的各个层面;而在设计批评方面,目前有这样两本教材,即杜军虎的《设计评论》(20__)和黄厚石的《设计批评》(20__),二者都较为全面地评述了设计批评的框架,对其的历史、本体、价值、范畴等概念均有谈及,为这一学科的构建铺设了道路。而李丛芹的《设计批评论纲》(20__)也是一部较为重要的、非教材类型的专业论着,该书从人与物的关系着手,以设计批评的立足点、范式、原则、主体等几个方面作为抓手,阐述了人与物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变迁。作者结合大量实例,以轻松自如的叙述方式,揭示了人与物之间的深刻联系。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于“造物”和“生生”关系的思考,清楚地表明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设计文化的深远影响,当然这也必然影响人们对于设计的批判和认识。

此外,关于设计批评的本体研究,还出现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例如,“批评是一种学术立场而非道德骂场”(田萌)、“关于设计批评的身份焦虑”(芦影,20__年)、“建构一种批评的本质”(李凯生)、“设计批评的类型研究”(刘震,20__年学位论文)、“从设计批评的现状谈起”(陶安蕙)等等。

到目前为止,针对设计批评也在进行着带有具体指向性的思考和总结,将设计批评与设计文化立场、设计的价值倾向、设计的哲学维度等等进行融合、并置的趋势,开始引发更多的关注。这一方法表明了设计批评研究的开放性,目前这方面的专着还不算多,其中比较代表性的有张犇的《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20__),该书将设计批评放在设计文化的背景下,进行观察和思考,较为清晰地还原了设计的文化属性,既有历史的纵向叙述,也有对本体问题的横向思考,具有相当的说服力。设计批评是对设计价值的一种判断,因此对于设计价值的阐述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李立新的《设计价值论》(20__)一书中,就从设计价值的角度出发,专门就设计批评与设计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这是为对设计批评的一种本体论性质的思考。在价值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设计批评所涉及的价值原则的多样性。从设计价值与批评的关系、设计价值的类型、设计价值判断的原则和标准出发,将设计批评和价值判断关系的内在逻辑层次做了清晰的梳理。其中还特别指出,设计批评不仅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同时它也应该反映出社会整体的价值思考。此外,李乐山的《工业设计思想基础》(1997)一书把设计放在了文化的整体背景下进行观察,体现出和其他相关着作不同的立意,体现出作者视野的独特性和责任意识。该书最后一章着力于对西方现代性的回顾,用了相当篇幅来探讨现代设计的思想历史根源。这一部分看似脱略于该书的总体结构,实际上确有其必要性,这将设计背后的文明危机呈现出来。李乐山人认为西方的现代性本身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它实际上掩盖了西方工业文明内在的巨大缺陷,正是这种现代性造成了严重的_危机、社会危机,该书的具体表述虽然值得商榷,但是对于破除西方迷信,却是很好的提示。而青年学者李向锋的《寻求建筑的_话语:当代西方建筑理论及其反思》(20__),是对建筑_问题进行系统阐述的一本重要着作。该书对西方建筑_的历史、体系、研究模式、当代的实践操作以及中国当下的回应,进行了思考。其中既有历史叙述的纵线,又有横向的、并列的概念阐述。不仅深入探究了西方建筑_发展的线索,它的演化,核心议题的扩展,同时,又将这些问题同中国当下的现实加以连接,从而建立起一种结构坚实、体例完备的立体式叙述。

批评从来都不曾被局限于设计专业之内,从它诞生之日起,直到今天,这一活态的、外向的、多元多义的面貌,就一直保持着。就这一特征而言,它和历时更为久远的艺术批评、建筑批评、文艺批评一样,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允许,甚至有赖于设计之外的各类知识的积极融入。这些知识来源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的多个学科,例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_学等等。这些专家所思考的视觉未必一致,但他们往往能有许多相重叠的结论和观念。在我国,这种跨领域的、多学科的批评实践总是与理论的建构并肩展开。消费社会就是关注的“靶子”之一,社会学学者郑也夫的《后物欲时代的来临》(20__年)就是一部重要的着作,本书从消费的角度着手,对当前国内的社会景况做出分析。可以预见的是,设计批评走向多学科的交流,这不仅是学科发展的自然态势,而且也将成为设计学自身的一种要求。

事实证明,设计批评的发展往不仅需要从现实当中汲取养分,而且针对自身的文明基因,设计批评也需要有属于我国自身的理论建构。因此,回顾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从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当中去寻找设计发展的逻辑,建构其中的社会、文化、_维度,探索具有本土意义的批评范式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这一方面,柳冠中的“事理学”理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尽管作为一种理论模型,它的实践性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论证。但这一范式对于完善我们的设计批评,建立中国设计批评的_标准而言,却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针对设计史以及重要设计流派的研究中,往往有许多是关于设计批评的发展研究。例如,“乌尔姆设计学院教育思想研究”(徐昊,20__年学位论文)、“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设计思想研究”(廖前兰,20__年)、“都市乌托邦的批评理论:读威尼斯学派的三本着作”(李翔宁,20__年)、“雷纳班汉姆及其设计批评观”(关玲,20__年学位论文)、“批评包豪斯”(翟墨,20__年)、“事实与价值:卢斯装饰批判的批判”(黄厚石,20__年学位论文)等等。

针对那些专门的设计领域、设计专业,批评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以往的研究当中,设计批评的思考几乎都是下意识地围绕着工业设计展开,严格地说来,这当然和设计史研究历来偏重工业设计的倾向不无关系,但这种以工业设计“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在渐渐得到改观,在服装、景观,平面甚至动画专业当中,相关的批评研究正配合着批评实践的展开而得到深入的发展。例如由李超德、张蓓蓓共同撰写的《服装评论》(20__),该书针对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批评研究,对于当下的服装设计批评的发展倾向有着全局式的认识,同时又不乏对历史的回望、关照,不失对服装设计自身专业特性的冷静思考。而在景观设计领域,俞孔坚也凭借着他一系列的专业实践和带有明显批评思考的着作而推动了设计的发展,他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岐江公园案例》(20__)、《回到土地》(20__)都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作品。

2.国外研究情况。

就设计批评在国外的发展、研究发展情况来看,它要早于国内。就工业设计的批评来看,它应以19世纪中叶作为起点,但其雏形又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而在建筑学领域,批评的行为和范式形成的时间还要更早。在经历了这种漫长的发展之后,批评在西方设计领域已经不只是一种学科的的概念,更已经成为一种人们的自觉意识,熔铸到人们的设计意识当中。在建筑师、设计师和大众的思考当中,处处显示出这种批评意识的存在。

早期的设计批评和建筑批评联系紧密,批评家往往代行设计批评的职责,这和当时的设计尚未走向独立化有关,而早期的设计也总是被看作是附属于建筑和室内环境的,因此,设计总是被习惯性地放在总体的环境当中进行观察。在当时的设计史、设计理论的研究当中,也常常会将批评意识融入其中。历史写作本身有时就会映射出作者个人的价值立场。由于时代的局限,历史写作往往成为一种表达立场和批判性的载体。这在佩夫斯纳和吉迪翁的历史研究中,就体现出这一点,作为现代主义的拥趸,他们借助于历史研究表达出这样的一种立场。

设计批评早已经超出了旧有的框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一种文化与社会力量,它在信奉激进主义的设计师与创作者手中,更是成为一种直接干预社会生活的利器,用设计的语言去批判社会。1964年,英国设计师肯·加兰德(kengarland)发表了着名的《要事第一》(《thefirstthingsfirstmanifesto》),这是一部设计宣言。加兰德通过这样一种行为,号召设计师回归设计的人文主义精神当中,以此来对抗一个商业氛围浓烈的时代。这份宣言是当时的英国设计师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回应,呼吁社会重新回归到一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模式。1971年,德国沃尔夫冈豪格(wolfganghaug)的《商品美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外观、性和广告》,这是代表兰克福学派社会批评的经典作品,对于充斥在商品社会当中的广告展开了尖锐批判,对于大量充斥在市场上的商品产生的不良社会效应进行了消费文化的批判。

1970年代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是维克多·帕帕奈克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1972),作为横跨设计批评和_两大领域的一部经典着作,该书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对于资本主义设计问题的_和环境思考。首次提出设计_概念的一部着作。从生态道德、社会道德等方面对现代设计进行了深度的反省,设计_从这时起,展示了设计_思考的多元性。书中还以大量的实例,证明了设计_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展示了设计的局限性,以及设计发展有可能达到的水平。

英国学者爱丽丝·劳丝瑟恩的《设计:为更好的世界》(20__),也以一种较为通俗、流畅的书写方式,对设计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批评。针对正身处技术化时代的设计加以思考和想象。在各个专门的设计领域中,有着专业指向性的设计批评也在迅速展开。例如,《lookingcloser》是一套不定期出版的学术刊物(编辑者包括迈克尔·别拉特、威廉·德兰特和斯蒂文·海勒等人)。其中的《lookingcloser4:criticalwrittingsongraphicdesign》汇集了自1997年到20__年这三年间一些重要的、和平面设计批评有关的文章,它们发表在各类专业性或者具有普及性质的刊物当中,涉及到和平面设计有关的各类话题:例如,号召平面设计师们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或者是探讨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不断壮大的视觉文化力量。

(二)设计_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1.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设计_问题的思考在最近数十年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最近的十年里,学术界的思考一步步落到了实处,这是可喜的现象。在此过程当中,一些专业杂志为设计_讨的讨论搭建了话语平台,一些重要的学术讨论、学术会议先后进行。例如,20__年,《美术观察》第6期,就以“设计_:从人机适合到人际和谐”为专题,在“观察家”栏目对这一问题做过最初的讨论。

由《装饰》杂志社和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共同主办的“20__全国设计_教育论坛”在杭州举行,此次大会以“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设计_教育问题”为主题,围绕设计_的内涵、设计_与职业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_和设计_教育问题等议题展开讨论,论坛结束后通过了《杭州宣言--关于设计_反思的倡议》.

一些重要的设计展览也开始针对设计的_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这类活动并不只限于图片、展品本身,往往还囊括了论坛、会议等活动,从而增进了_议题思考的深度。20__年度10月26日到30日,在北京召开了“北京世界设计大会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为“信”(象征「信息」的沟通与「信念」的传递,以谋求透明与互信的对话及跨界的全球合作)。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信”,下设四个专题,分别是“获益”、“和谐”、“交流”、“定义”,其中的主题演讲涉及到这样一些具体的内容,例如“为更多人的设计”、“可持续发展与设计师的当下责任”、“生态政策:义务或者负担”、audrabuck-coleman、markbiddle等美国学者则提出“连接多样性:设计教育中的_思考”.

此外,一些大型展览、博览会也在中国相继召开,这不仅有力地拓展了国内设计界的专业视野,增进了他们对某些普适的设计价值的认识,同时也有力地加强了专业内外人士的沟通交流,使得设计_这类看似枯燥的议题也能够为大众所了解,进而促进他们的认同。例如,20__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次大型的博览会以“和谐城市”作为理念,对中国文化的和谐、中庸理念进行全新的、鲜活的诠释,将设计_议题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议题结合到了一起,从而推动了设计_学和设计实践的结合。

除了这些规模较大的专业会议和论坛活动之外,一些较小规模的学术沙龙活动也在不断涌现,反映出_思考的多层次性和议题的多元。例如,20__年9月17日,北京市级人才强教项目建筑_学学术创新团队举办“建筑_与城市文化”学术沙龙。需要指出的是,_问题已经不光是学术活动的目标,它正在成为社会各界受关注的焦点;同时作为一个全球性议题,它也激发起跨领域、跨文化、跨民族的对话、思考。例如,作为策划周密的专题性展览的一部分,会议论坛构成了一个目标极为明确的整体,往往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在20__年成功举办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是近年来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设计活动,本次活动以“仁:设计的善意”为主题--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鲜明的信号,无论是“仁爱”,还是“善意”,都直接指向_问题的内核--.它关注的问题很多,在分论坛部分:社会、能源、环境保护、城市化和全球化、弱势群体,消费批评和设计_等等都被。对于“仁”、“善意”这类概念的提出,表明了中国设计界对于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再度肯定。

随着设计_逐渐在国内引发关注,对于其中的代表人物,如帕帕奈克也渐渐为人关注,对这个人物思想所做的系统性研究也正在拉开序幕,其中杨莹(中国美术学院)的硕士论文就颇有代表性,论文题为“维克·帕帕奈克及其设计理论研究”(20__)。

该文从战后设计的消费社会背景出发,追述帕帕奈克的人生,并对其思想,即设计师责任体系加以研究,从而呈现了_议题与设计师职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当前国内的设计师责任思考,建立了理论的高度。

周博的《现代设计思想史》(20__)是近年来相关着作中颇为扎实、稳健的一部。对西方设计_做了总体性的回顾,对二战后的设计_发展,尤其是帕帕奈克的设计思考进行了评述,将帕帕奈克的设计_思考放在了学科发展的历史当中,脉络清晰,结构合理。该书将帕帕奈克的思想放在设计_的历史脉络当中,进行梳理和考察,这一方面表明了_议题的历史性,和某些稳固、坚实的核心理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帕帕奈克前瞻性的、独特性的设计思考。

近年来,以“设计_”为主题进行申报的高层次的课题也有不少,其中更包括:“20世纪西方设计思想研究”(20__年,周博)、“19世纪后半叶英国设计思想述评”(20__年,周志)、“中国节约型社会的造物设计思想研究”(20__年,杨先艺)等等。

_议题也常常和性别议题相关,所以女性主义设计、建筑的研究也自然归属于这个领域。在这方面,滕静茹的博士论文《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较有代表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该文以女性主义的发展历史作为视角,分别对女性在建筑专业、建筑环境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思考。其中涉及女性建筑师的角色、女性建筑设计、女性的建筑设计教育、女性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关系等多个问题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思考。较为深入地展示了女性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_境遇。这种将女性主义作为切入点的研究方法,融合了理论与现实,是对以男性为主导的教育模式、社会环境的全面反思,具有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的重要意义。

2.国外研究情况。

由德国建筑史学家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撰写的《建筑理论史》初版于1985年,这是关于建筑理论和建筑批评史研究的经典之作。该书的内容上迄古罗马,下至20世纪70、80年代,内容浩瀚庞杂,作者却能条分缕析,从容道来。其中既有历史的纵向梳理,也有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作并置的、呼应的研究。将文艺复兴以来西欧建筑、规划、园林等方面的理论、批评做了清晰、整体,而又不失情节的描述。并且始终保持前后的贯通,对建筑理论的关键性价值概念的发展、演化进行了陈述。

建筑批评和建筑理论、建筑史的紧密逻辑关系在该书中有清楚的呈现。

由美国设计学者维克多·马格林和理查德·布坎南合作编辑的《发现设计--设计研究探讨》出版于1995年,其中的“价值与责任”部分专门辑录了三篇论文,代表着1990年代设计_研究发明的较高水平成果。其中由卡尔·米查姆撰写的“设计中的_学”一文,从哲学和_学的视角,对设计的_本质做了清晰的陈述,对_在设计体系中存在的必然性做了诠释。作者认为,设计不单纯是技术和审美的问题,它同样也无法脱开_学的本质。而_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要把设计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观察,而不能任由设计沦为孤立的、自私的社会现象。而托尼·弗莱的“神圣设计--再创造理论”则从神圣信念的角度谈到设计的发展,认为设计肩负有重新联系自然与文化的责任。这些思考都将设计的_思考摆在了_学和人类文化建设的高度,拓宽了设计思维。《essaysondesign1:agisdesignersofinfluence》是一本论文集,一部由平面设计师(agi会员)所提供的一部思想汇编,这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关于平面设计的社会角色的。作者们多为拥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其中很多人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谈到设计的责任问题。但就平面设计这一载体而言,相比于工业设计和室内设计,它的社会价值往往受到忽略,而对于设计师而言,重新树立起对于这一专业方向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美国学者哈尔·福斯特出版于20__年的《设计之罪》,既包括设计和艺术的批评文章8篇,福斯特认为,设计已经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体系之下膨胀起来,其中的“设计与罪恶”、“建筑大师”等文章,早期的设计批评和建筑批评联系紧密,批评家往往代行设计批评的职责,这和当时的设计尚未走向独立化有关,而早期的设计也总是被看作是附属于建筑和室内环境的,因此,设计总是被习惯性地放在总体的环境当中进行观察,这种特征无论是在19世纪的英国,还是20世纪初的德国,都体现出这一点。

在近来的许多设计史着作中,有许多都会很自然地涉及到对设计批评和_问题的描述,因为在现代设计史的写作过程中,这些内容几乎总是会十分自然地融汇进来。

比如乔纳森·m·伍德姆所着的《20世纪的设计》一书,就有“设计与社会责任”一章。全面地回顾了二战后以来西方各国设计与设计的社会责任的互动关系。显示出二战之后,设计界和制造业对于消费者群体利益的思考和认识。诸如战后的英国、美国设计界对于消费者权益的关心、设计师对于大众健康,以及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

从历史的角度,反映出二战以来设计道德责任的逐渐复苏,此外也包括设计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回应,同时还探讨了绿色设计。

而在《真实的设计:荷兰现代主义与视觉识别》一书中,针对荷兰在20设计的平面设计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荷兰的平面设计中的现代主义的发展历程,对于它在战后阶段同荷兰企业的合作与矛盾着墨较多,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荷兰设计师对于自身设计文化的反思,以及关于设计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展开的诸多思考。例如,保罗·贝茨(paulbetts)的《日常用品的_:一部西德工业设计的文化史》(20__)(《theauthorityofeverydayobjects:aculturalhistoryofwestgermanindustrialdesign》)在关于西德设计发展的历史的记录当中,有着对于德国设计思潮发展的相关记录,其中在关于乌尔姆学校的发展、变迁历史当中,记录了设计设计理念发展的相关情况。虽然不是专门的设计批评论着,但有助于我们了解德国设计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批评的意识也就自然地融入其中。

此外也有专门的设计评论集出版。维克多·马格林的设计论文集《人造世界的策略》(20__年),其中有多篇文章涉及_议题,对在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如何进行设计_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他指出了设计_发展的滞后性,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人们仅仅停留在批评的层面,就会使得议题变得空泛无力。真正重要的是,要积极推动_议题朝着现实的方向去发展,令_议题与当下的现实环境相互结合。譬如,对于设计师来说,他们需要思考的也许是,能否在主流的消费文化之外构想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设计实践模式,从而超越当前的商业局限。因此,马格林认为,_的思考需要结合实际的设计项目进行,方才具有实质意义。

新泽西州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莱斯利·凯恩斯·魏慈曼(lesliekanesweisman)的《设计的歧视:「男造」环境的女性主义批判》(1992),从公共空间和家庭空间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女性在其中的弱势地位,而女性在其中的问题又和阶层、种族等问题掺杂在一起,作者不仅从女性主义视角审视和女性在这样不同的空间结构中所处的劣势地位,而且试图去探究如何建构起一种新的更加平等、更加符合不同种族和阶层期待的新型的空间关系,该书从大量时间案例当中推进了理论思考的深度。

在近年来的很多设计研究文献中,也都会针对设计的“社会价值”、设计的“_价值”、“道德”等展开相关的研究,这个部分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对设计_问题的相关研究。例如,荷兰设计师、作家基斯·杜思特(keesdorst)的《了解设计》(《understandingdesign》)一书,就对设计的道德价值和设计师的责任问题进行了论述。

此外,设计_也在今天西方的设计实践当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美国学者唐纳德·诺曼既是设计教育家,同时也是设计师和理论家。他的着作关注于设计的人性化服务,并且在设计研究中注入了对“人-机”情感问题的思考。他的着作《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就重点探讨了这个问题,他在该书书中,将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设计、行为层次设计和反思层次设计。这三个层次的设计从根本上看,共同满足了我们对于设计的需求,设计的体验就建立在这样三个层次当中,人和设计之间的交流就是通过这样三个层次建立起来。人对于设计的多层级的需求,实际上就已经表明了人潜在的多种需求,例如、愉悦、美感、兴奋以及其他的各类因素,而设计理所因当地能够回应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对于当下和未来的许多商品,特别是那些智能产品而言,设计将要全面地回应这些问题。因此,这实际上也就通过具体的案例,说明了人的_问题的多种需求。诺曼通过大量的实例和论述,向我们表明,设计需要在情感层面回应我们的需求。

20__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威廉·麦唐诺(williammcdonough)和德国吕内堡大学化学教授迈克尔·布朗嘉(michaelbraungart)(前者是“永续建筑运动”的棋手,而后者则是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合作出版了《从摇篮到摇篮:绿色经济的设计提案》(《cradletocradle:remakingthewaywemakethings》),这也标志着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已经开始着手推动可持续设计的发展。该书通过回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发展模式,深刻反思人类的贪欲,指出应该从新经济的角度入手,以设计作为引擎,来推动社会良性、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该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从自身的产业实践出发,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案例作为依据。

三、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

作为我国设计学科的新兴议题,“设计批评”的研究可以有多种路径、多重选择。

事实上,设计批评和设计_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因此,将二者并列起来研究,将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路径,因为它们都关乎设计的本质。批评是推动设计的方法、手段,而_则是设计的立场、内核。而从当前的研究成果看,尽管对于设计批评和设计_的研究都在不断推进当中,但却鲜有将这二者并列起来作专题讨论的。

研究意义:

(一)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西方设计批评和设计_议题的全面理解,这也是对惯常的设计史研究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我们推动国内设计学科的建设和完善。现代设计本质上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从设计学科的发展来看,我们很有必要加强现有资源的整合力度。为了推动当下“设计批评”的实践和研究,我们有必要从“设计_”入手,进一步思考设计批评的理论构建。

(二)本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设计学本体的认识。有力地增强设计批评与设计_、设计史、环境议题、社会学的横向交流,从而夯实当前设计学研究的基础。这就证明设计自身具有和各类社会议题进行横向交流的可能,证明了设计学科自身的发展潜能。设计批评始终受到来自各种社会文化、经济因素的主导。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课题的研究或将有助于推动当下国内设计批评的发展。通过对西方设计批评在历史和学理的回溯,我们将可以深化对于当前国内设计批评发展状况的把握,提升我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因此,我们需要从眼下的现实情境中有所超脱,通过回溯现代设计产生的原点,梳理其发展脉络以总结经验。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通过技术、审美、社会和生态这四个基本维度,课题对现代西方设计批评的面貌做出整体的勾勒,呈现出设计与西方社会充满矛盾的二元关系。如果把它们比作“同路人”也未尝不可,它们无法相互分离,彼此之间有时嘘寒问暖,有时也龃龉不断。

可以说,在设计发展的目标和人类真实需求之间,总是存有差距。尽管这二者的总体方向一致,但它们并不是始终重合的、默契的。人类在膨胀的_驱动下,有时可能制造出不合格的设计、“坏设计”,甚至是_的设计,而这已经为历史所证实。

此外,这里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思考:

首先,当前的研究有一种趋势,似乎谈论_,试图否认人类的中心地位。对于这种论调,在笔者看来,不仅显得不诚实,而且也是自欺欺人的。对“人类-世界”这一主客关系的重新调整,并不能够回避人类作为主体的事实,对这一主体的任何弱化,都将造成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目标的模糊--这就如同一个没有主语的句子一样,它无法准确传递信息--任何企图否定这一事实的思考,那种虚化的“区去中心化”,倒是既有可能导致逻辑和实践层面的困境。因此,不用回避人类中心论的问题,我们应当坦率地承认,人类自身的存在、延续和永续的发展是我们关心的根本问题,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与之同时出现的。

其次,研究设计_,为了防止这个议题变得空泛化、概念化,因此,课题始终将“人”作为核心,由此辐射状地连接到各个不同的话题当中,譬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自我与他者等等。试图呈现“人”的矛盾性、多元性、复杂性,这个“人”既可以是指作为整体的人、具有共同属性的人、有着相同诉求的人,同时也可以是作为个体的人、具体的人、有着特殊要求的人。围绕着“人”这个核心来展开思考,但尽可能用超脱于西方的立站到场来思考设计批评与设计_问题,由于一体的宽泛,这里的论述必定也是运动的、发展的、开放的。

再次,应以尽可能客观、理性的态度去思考技术文明和消费社会带给人类的影响,倘若无视、或者回避人类在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成就,那就等于是彻底否定了启蒙运动以来的人类成果,那么这不仅武断,而且也愚不可及。同时也要以敏锐的直觉,去判断技术理性带来的异化。

最终,本课题所探讨的设计批评指向了_的议题,设计在_这个层面上的意义得到凸显。这会触及不同层面的问题和现象,其中既要呈现具体的“物”,又要梳理出“物”对人类个体、社会和自然等造成的直接后果、潜在影响。随着目标的扩大,其结果也必然由“人类中心”延伸为“去中心化”的_思考,这就是由微观而宏观,由具体而抽象,由“小善”而致“大善”的过程。

五、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西方设计批评的历史追溯

第一节由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物质文明的观念变迁

一、_的价值:造物与_的和谐统一

二、对待技术的态度

三、对待奢侈品与消费的态度

四、理性的原则

第二节启蒙运动时期

一、理性主义的崛起:批评的基础

二、批评与_价值

第三节现代设计的多元维度

第二章设计批评的技术维度

第一节工业革命与社会进步

第二节人性化议题:人与机器的抗争、妥协

一、技术革新和现代工业

二、19世纪英国对待工业化和设计的反思

三、穆特修斯的选择:个性化,还是标准化?

四、美国工业的选择:欢迎机器,但要适度

第三节乌托邦议题:人与社会的融合

一、设计与“的善”

二、格罗皮乌斯的教育尝试和_思考

三、纳吉的教育与思考:以人为中心

第三章设计批评的审美维度

第一节个人主义、审美与消费社会

第二节装饰议题:诚实与虚伪

一、不合时宜的装饰

二、装饰之罪

第三节风格议题:被物驱使的人

一、个人主义与商业活动

二、消费社会的矛盾性:个人与社会的分离

三、对广告和商业文化的批判

四、对废止和“流线型”的迷狂

第四章设计批评的社会维度

第一节平等与安全的议题

一、时尚与女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二、安全:由“消费者”转向“用户”

三、设计师的觉醒

第二节设计师的责任议题:乌尔姆观念的变迁

一、包豪斯的影响

二、要求理性的声音

三、在科学之外寻求人性

第三节帕帕奈克的历史贡献

一、对消费社会的批评

二、对设计师的定位

第五章设计批评的生态维度

第一节生态议题的紧迫

一、过度膨胀的技术文明

二、越演越烈的环境压力

第二节人-社会-自然:从分离到统一

一、现代主义者的生态设计观

二、由“个体”走向“共同体”

第三节回归整体的设计批评

一、新的_思考与可持续发展

二、回归整体的设计批评

三、面向大众的设计批评

第六章设计批评的主体

第一节设计批评与设计改革者

第二节设计批评与设计教育

第三节设计批评与职业设计师

第四节设计批评与大众

六、写作计划

(略)

七、参考文献

一、专着

1.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之于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__年

2.杜维明,《对话与创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__年

3.杜军虎,《设计评论》,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__年

4.黄厚石,《设计批评》,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__年

5.海军,《设计之重》,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__年

6.何怀宏,《_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__年

7.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__年

8.邵宏主编,颜勇,黄虹,等编着,《西方设计:一部为生活制作艺术的历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__年

9.李超德,《设计美学》,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__年

10.李超德,《服装评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__年

11.李丛芹,《设计批评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__年

12.李立新,《设计价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__年

13.金观涛,《历史的巨镜》,北京:法律出版社,20__年

14.袁熙旸,《非典型设计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__年

15.(台)杨冠政,《环境教育》,台北: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16.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__年

17.姚民义编着,《德国现代设计教育概述--从20世纪至21世纪初》,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__年

18.张犇着,《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__年

19.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史论部编译,《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经典文选》,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__年

20.陈嘉明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__年

……

二、论文

1.李超德,从亚历山大·麦昆的设计看设计_[j].中国服饰,20__(1)

2.周宪,现代性的张力--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j].文学评论,1999(1)

3.李超德,绿色生态设计观--服饰文化内涵的新注解[j].江苏纺织,20__(8):18-20

4.阿马蒂亚·森,斯密的市场从来不单独存在[j].社会学家茶座,20__(1):87-88

5.于文杰,杨玲,英国19世纪情感社会主义及其历史演进[j].史学集刊,20__(2):21-27

6.(英)彭妮·斯帕克着,汪芸译,英国设计,从威廉·莫里斯到今天[j].装饰,20__(11):14-20

7.李向锋着,寻求建筑的_话语[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__(7):278-280

8.陈喆,艾英旭着,西方关于建筑_问题的研究[j].建筑师,20__(12):96-99

9.滕静茹,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__

10.杨莹,维克多·帕帕奈克及其设计理论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__

11.王书道,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反思与整合[j].《天中学刊》,20__(12):20-25

12.陈炜,提出设计_概念的必要性[j].《美术观察》,20__(6):103-103

13.江牧,设计_之道[j].《包装工程》,20__,27(6):318-320

14.李砚祖,从功利到_--设计艺术的境界与哲学之道[j].《文艺研究》,20__(10):100-109

15.王慧然,理性主义与西方现代性危机[j].《学术交流》,20__(6):21-24

16.尤西林,“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梳理[j].《思想战线》,20__(5):81-83

17.文兵,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j].《暨南学报》,20__(1):22-28

18.崔雪茹,西方个人主义源流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__(4):162-170

19.黄显中,个人主义与市民社会--关于个人主义的一种解释[j].《_学研究》,20__(11):86-90

20.储智勇,近代个人主义的兴起及其品性[j].《浙江社会科学》,20__(8):76-81

……

三、外文文献资料

thschild,designandfeminism:re-visioningspaces,nswick:rutgersuniversitypress,1999

lark,davidbrody,designstudies::bloomsburyacademic,20__

_coles,designandar::whitechapelgalleryandthemitpress,20__

ming,:routledge,20__

arsack,essaysondesign1::booth-clibborneditions,1997

thdavis,graphicdesigninconte_t::thameshudsonltd,20__

,humanfactorsinproductdesign::taylorfrancis,1999

skett,:thamesandhudsonltd,1980

dloewy,k:theoverlookpress,1988

ynsleyandcharlottegrant,imaginedinteriors::vapublications,20__

inapassuth,:thamesandhudson,1985

iedgiedion,mechanizationtakescommand:acontributiontoanonymous-histor.o_ford:o_forduniversitypress,1969

conrads,:mitpress,1971

opha·hoesch,siemensindustrialdesign:antz

fallan,scandinaviandesign::berg,20__

pegarner,e:taschengmnh,20__

margolin,thestruggleforutopia:rodchenko,lissitzky,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7

tts,theauthorityofeverydayobjects:rnia:theregentsoftheuniversity,20__

orman,k:allworthpress,20__

ees-maffei,rebeccahouze,:berg,20__

gropius,:faberandfaberlimited,1965

ye,:herbertpress,1978

ess,rachelcooper,thedesigne_perience::ashgatepublishinglimited,20__

heller,,te_tsontype:k:allworthpress,20__

tts,theauthorityofeverydayobjects:rni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20__

dam:bispublishers,20__

ingpornotopia:k: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20__

o:academychicagopublishers,1981

关于纵向展开论证范文三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一)对毕业生的要求 1、熟悉桥梁设计的整个过程,加强对规范手册的了解和应用; 2、掌握桥梁的基本概念,增强综合运用各种所学知识的能力; 3、提高桥梁结构分析能力和运用电算能力,使用商业软件或者其他计算程序; 4、熟练掌握word、excel操作,提高cad绘图水平和运用桥梁计算软件的水平; 5、培养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技术参数要求 1.按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桥位河床地质断面图进行设计; 2.设计跨径:309m; 3.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三)总体设计原则: 结合本项目的主要控制因素及人文、生态环境等特点,桥梁设计遵循技术先 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要求,利于环保、便于施工和养护的原则 进行综合考虑,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采用新结构、工艺,反映新世纪建桥 水平,体现“节约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桥梁的功能性是本桥设计的根本指 导思想,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注重桥梁美观。 设计的总体思想为: 1)根据地形、地物、地质条件,路线平纵线形等因素合理进行桥孔布置, 桥梁孔跨及基础布置因地制宜,使桥梁整体线形与地形协调,尽量减少对环境的 扰动; 2)采用合理的桥梁结构形式及新技术、新材料,保证桥梁的使用性能; 3)依据本地区的运输能力,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拟定合理、可行的桥梁 主体结构构件规模; 充分考虑桥梁结构耐久性及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减少施工环节,确 保大桥快捷、优质建成; 4)注重桥梁的景观效果。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桥梁也是飞速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桥梁 工程无论在建设规模上,还是在科技水平上,均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各种功能 齐全、造型美观的立交桥、高架桥,横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特大跨度桥梁, 如雨后春笋频频建成。本设计共涉及到了连续刚构桥、连续梁种桥梁结构,下面 就对这三种桥梁结构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连续钢构桥 (a)特点 连续刚构桥实际上是一种墩梁固结的连续连桥,其特点是:跨越能力大,受 力合理,结构整体性能好,抗震能力强,抗扭潜力大,造型简单,维护方便。主 梁连续、梁墩固结,既保持了连续梁无伸缩缝、行车平顺的优点,又保持了 t 型 刚构桥不设支座、施工时不需临时固结的优点,便于悬臂施工,且具有很大的顺 桥向抗弯刚度和横向抗扭刚度,能很好地满足较大跨径桥梁的受力要求。另外, 双薄壁墩的柔性对桥梁承受温度变形、减小墩身材料、削减墩顶负弯矩及增加施 工稳定性都有一定的益处。跨径在 200m~300m 范围内,连续梁桥在跨越能力方面 (目前国内外跨径超过 200m 的连续梁寥寥无几) 、拱桥在施工简易方面以及斜拉 桥和吊桥在经济指标方面都明显不如连续刚构桥。因此,尽管其起步较晚,但近 二十年来却得到了较大发展。

(b)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各国修建 pc 连续刚构桥很多,随着世界经济发展,pc 连续刚构桥 将得到更快发展。1998 年挪威建成了世界第一 stolma 桥(主跨 301 米)和世界 第二拉夫特桥(主跨 298 米) ,将 pc 连续刚构桥跨径发展到顶点。我国于 1988 年建成的广东洛溪大桥(主跨 180 米) ,开创了我国修建大跨径 pc 连续刚构桥的 先例,十多年来,pc 梁桥在全国范围内已建成跨径大于 120 米的有 74 座。世界 已建成跨度大于 240 米 pc 梁桥 17 座, 中国占 7 座, 其中西部地区占 5 座 (表五) 。 1997 年建成的虎门大桥副航道桥(主跨 270 米)为当时 pc 连续刚构世界第一。 近几年相继建成了泸州长江二桥(主跨 252 米) 、重庆黄花园大桥(主跨 250 米) 、 黄石长江大桥(主跨 245 米) 、重庆高家花园桥(主跨 240 米) 、贵州六广河大桥(主跨 240 米) ,近期还将建成一大批大跨径 pc 连续刚构桥。我国大跨径 pc 连 续刚构桥型和 pc 梁桥型的建桥技术,已居世界领先水平。连续刚构桥一般不设 铰也不设挂梁,除桥面 连续行车平顺外更重要的是梁体的内力分布更加合理能充分发挥高强材料 的作用,有利于增大跨径。 但是,刚构桥也有其自身的缺陷。目前一些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够桥 出现的病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主梁的跨中下挠问题,二是箱梁的开裂问 题,包括主梁腹板边跨靠近现浇段及中跨 1/4l—3/8l 段腹板出现的斜裂缝、主 梁箱梁地板跨中部分预应力张拉锚固后出现的纵向裂缝及墩顶横隔板的竖向和 横向裂缝等。 连续刚构病害的产生,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设计、施工、材料、 运营管理等四个方面。这里主要谈设计方面的原因。

(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a) 特点 两跨或两跨以上连续的梁桥,属于超静定体系。连续梁在恒活载作用下,产 生的支点负弯矩,对跨中正弯矩有卸载的作用,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因而 梁高可以减小,由此可以增大桥下净空,节省材料,且刚度大,整体性好,超载 能力大,安全度大,桥面伸缩缝少,并且因为跨中截面的弯矩减小,使得桥跨可 以增大。 连续梁桥在结构重力和汽车荷载等恒、活载作用下,主梁受弯,跨

中截面承 受正弯矩, 中间支点截面承受负弯矩, 通常支点截面负弯矩比跨中截面正弯矩大。 作为超静定结构,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基础变位以及预加力等会使桥梁 结构产生次内力。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适宜于修建跨径从 30m 到 100 多 m 的中等跨径和大跨 径的桥梁。当跨径大于 70m 时,主梁应采用变截面形式,加大靠近支点附近的梁 高,能降低跨中的设计弯矩,又能适应抵抗支点处剪力很大的要求。 变截面形式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立面一般采用不等跨布置。一 般边跨为中跨的 0.6-0.8 倍左右,其底曲线可以采用二次抛物线、折线、和介于 折线和二次抛物线之间的 1.5-1.8 次抛物线变化形式。根据已建成桥梁的资料分 析,支点界面的梁高 h 支约为中跨的 1/16-1/18,跨中梁高约为 1/1.5-1/2.5h 支。

(b)现状及发展趋势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趋势随着预应力技术不断发展以及高强轻质 材料的相继问世,桥梁的发展方向应是新型、大跨、轻质和美观、环保、人性化。 而桥梁的每次重大技术发展都是和材料、施工工艺、结构体系等密切联系的。高 强轻骨料混凝土是今后建桥材料的主攻方向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桥梁工 程结构均采用混凝土材质,其原因除了混凝土材料本身优越的工程特点之外,主 要是其组成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而且生产的能源消耗少,成本低廉。但普 通混凝土材料有其固有的不足之处,最主要的缺点是比强度(材料强度/材料容 重)很小,以致混凝土桥梁恒载在总荷载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承载力利用系数很 低,无法适应大跨径桥梁的要求。为了克服普通混凝土的上述缺点,研制及应用 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是国内、外工程界共同的追求。高强轻骨料混凝土与同强度等 级的普通混凝土相比,自重可以减轻20%~25%,并且具有更高的耐久性、 很好的抗震性能且无碱集料反应危害等特点,适用于恒载占有较大比例的工程结 构,如大跨径桥梁和大跨度空间结构,尤其适合于在软土地基、地震区或碱骨料 反应多发区建造大跨径桥梁,是未来建桥材料的发展趋势。其次,工厂化、自动 化是桥梁施工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新规划桥梁建设或既有桥梁改造项目很多采 用大节段、大块件结构工厂预制,大吨位吊船或架桥机现场快速安装。一座数千 米长的特大桥的墩台、桥塔、梁体安装仅需半年左右即可完成,连续梁桥通常是 将 3~5 孔做成一联,在一联内没有桥面接缝,行车较为舒适。连续梁桥施工时, 可以先将主梁逐孔架设成简支梁,然后互相连接成为连续梁。或者从墩台上逐段 悬伸加长最后连成为连续梁。近一、二十年,在架设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时,成 功的采用了顶推法施工,即在桥梁一端(或两端)路堤上逐段连续制作梁体逐段 顶向桥孔,使施工较为方便。连续梁桥主梁内有正弯矩和负弯矩,构造比较复杂。 预应力体系采用钢绞线群锚,在工地预制,吊装架设。其发展趋势为:采用高强、 低松弛钢绞线群锚,混凝土标号 40~60 号;t 型梁的翼缘板加宽,25 米是合适的; 吊装重量增加;为了减少接缝,改善行车,采用工型梁;在桥面现浇混凝土中布 置负弯矩钢束,形成比桥面连续更进一步的“准连续”结构由于预应力结构可以 有效地避免混凝土开裂,能充分发挥高强材料的特性,促使结构轻型化,预应力 混凝土连续梁桥具有比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较大的跨越能力,加之它具有变形和缓、伸缩缝少、刚度大、行车平稳、超载能力大、养护简便等优点,所以在近代 桥梁建筑中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设计思路

桥梁方案比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各种桥型(如梁、拱、吊、组合体系等) 和跨径,拟定主要尺寸,绘出比选方案图,计算工程数量,主体工程费用。列出 各方案的优缺点,得出推荐方案。在分析方案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经济上的比较,包括工程施工阶段,运营阶段的各种费用; 2)劳动力数量、三大材料(钢材、木材和水泥)的消耗量比较; 3)施工难易程度比较。

3、设计方案

3.1 方案一: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梁桥 连续刚构桥常用于大跨、高墩的结构中,桥墩纵向刚度较小,在竖向荷载 作用下,基本上属于一种无推力的结构,而上部结构具有连续梁施工的一般 特点。连续刚构桥的另一个特点是主梁保持连续,这样既保持了连续梁无伸 缩缝、行车平顺的优点,有保持了 t 构不须设大吨位支座的优点,同时避免 了连续梁(存在临时固结和体系转换)和 t 构(存在伸缩缝问题)两者的缺 点,养护工作量小。 (1)桥型孔径布置 45+73*3+45=309m 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刚构桥。边跨与主跨的比值为0.57,主梁受力较为合理。 整体布置图见图 1 图 1 刚构桥方案纵截面设计面布置图(单位 cm) (2)上部结构 横断面布置采用 c 双悬臂矩形单箱单室的变高度箱形截面,箱梁宽 13 米, 为方便施工同时价低造价,采用大悬臂单箱单室结构。箱底宽 7.2 米,翼缘悬臂 长 2.9 米。 (3)下部结构 该桥属于高墩桥型,故可采用竖直单肢薄壁墩身,墩高为 27m,壁总厚为 3m, 横桥向总宽取与箱梁底同宽 7.2m,每片壁的横截面采用矩形空心截面,基础采用 直径为 2.0m 的钻孔灌注桩。 (4)施工工艺 上部构造在墩顶(0 号块)处以横向贯通的横隔板将两单桥连为整体,以提 高上部结构施工稳定性。上部构造使用挂篮悬浇施工。

3.2 方案二:变截面连续梁桥 上属当连续梁的主跨跨径接近或大于 70m 时,若主梁仍采用等截面布置,在恒 载和火灾作用下,主梁支点截面的负弯矩将比跨中截面的正弯矩大得多,从受力 上讲就显得不太合理且不经济,这时,采用变截面连续梁桥更符合受力要求,高 度变化基本上与 内力变化相适应。连续梁桥 (1)孔径布置 45+73*3+45=309m 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边跨与 主跨比为 0.616,主梁受力较为合理。之所以设置边主跨比为 0.616,是因为该 桥梁是怎海上施工,采用悬臂浇筑施工,为了方便边跨施工而采用的。 整体布置图见图 2. (2)上部结构 横断面布置采用 c 双悬臂矩形单箱单室的变高度箱形截面,箱梁宽 13 米,为方便施工同时价低造价,采用大悬臂单箱单室结构。箱底宽 7.2 米,翼缘悬臂 长 2.9 米。 (3)下部结构 该桥属于高墩桥型,故可采用竖直单肢薄壁墩身,墩高为 27m,壁总厚为 3m, 横桥向总宽取与箱梁底同宽 7.2m,每片壁的横截面采用矩形空心截面,基础采用 直径为 2.0m 的钻孔灌注桩。 (4)施工工艺 墩梁临时固结,上部构造在墩顶(0 号块)处以横向贯通的横隔板将两单桥 连为整体,以提高上部结构施工稳定性。上部构造使用挂篮悬浇施工。

关于纵向展开论证范文四

在锦州市,企业出资人(负责人)是否支持重视党建工作被列为推荐“两代表一委员”、评先评优的前置条件。“我们曾对申报‘两代表一委员’、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人选进行逐一核查,取消了3名人选的资格。有的民营企业家感慨‘以后,我们还真不能不把党建当回事儿了。’”2月11日,锦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如是说。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一个全新课题,没有成熟理论和可资借鉴的经验。面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存在的“党组织难设置、党建制度难落实、队伍作用难发挥”难题,锦州市创新工作机制,多措并举,逐一破解,亮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单。目前,锦州市有非公企业20xx多户,社会组织700余家,党组织应建尽建。对未建立党组织的,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组建群团组织开展工作等方式,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明确工作职能,破解“抓不住”问题

针对以往对非公领域党建工作重视不够、管理缺位等问题,锦州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双组长),30名市直单位“一把手”任组员的领导小组,出台了实施意见,建立了领导包保、定期调度、情况通报、督导指导、考核奖惩等制度,并成立了市民政局社会组织党委、市工商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市教育局民办教育党委和市卫计委民办医院党委,明确工作职能,细化职责任务,配备专职人员,构建以市县两级非公党建机构为主体、以四个领域党委为依托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解决“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

同时,锦州市持续加大对非公领域党建工作的投入力度。出台《关于落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的实施意见》,将非公领域党建经费按每名党员每年80元标准纳入财政预算,抓好为新建党组织提供启动经费、党费全额返还、党建工作经费税前扣除等政策落实,着力解决党组织开展活动缺经费、少场所等困难。

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光伏制造企业,现有职工3400人。按照锦州市委要求,公司建立了党委、分公司党支部和车间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选好配强20名基层支部委员,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主体;设立了党群工作部,配备1名专职党群工作部部长和1名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现在公司从产品研发、经营管理、企业决策的各个层面,都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管理结合起来,推行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管理层交叉任职,公司党委5名成员中有3名进入高管层,形成了适应企业工作开展的党组织领导体系,党建工作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量。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党建制度优势,落实民主集中制,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如,建立了周双例会制度,加强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的互动交流,做到生产与党建相辅相成;引入oa管理软件系统,把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理念导入党建工作中,提升了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 确保了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齐头并进。”公司党委宣传委员陆璐说。

锦州万得集团按照市委要求,完善了包括党员花名册、党费收缴记录等基础档案体系,在新办公大楼里设立了党群活动室,200平方米的活动室里既有集团党建工作成果展示,也有各种党建读物。“集团党委以此为阵地,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党性教育、理论学习、民主生活会,帮助党员职工加强政治修养,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几年来,这里开展各类党建活动50余场,参与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达千余人次。” 集团党委副书记尚嘉说。

延伸工作触角,破解“抓不实”问题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一度出现滞后状态,每月收一次党费、每年组织一次参观旅游似乎成了大多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全部。

锦州市委在实践中感到,这些年非公领域党建工作之所以存在无处着力、抓得不实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触角不长、底数不清、出资人重视不够。因此,必须延伸工作触角,把根须深扎下去。市、县两级全部成立非公党工委,7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全部成立专门工作机构,119个乡镇(街道)和园区全部成立综合党委进行兜底管理,35个党建工作指导站全部履行非公党建工作职能,使基层党组织接长了手臂、延伸了触角、激活了神经末梢,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地域、全领域、全要素、全时段、全功能有效覆盖。

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省沿海“五点一线”战略中的重要一点,是领跑锦州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目前,园区已入驻非公企业83户。

在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记者了解到,他们将83户非公企业全部纳入台账,并在党组织组建上,采取以上率下带头建、机关帮扶对接建、综合党委兜底建、指导站深入延伸建等方式,形成合力抓组建的工作格局。目前,纳入台账的83户非公企业,已全部单独建立党组织。与此同时,以强化教育培训为切入点,重点加强非公企业出资人、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

办实事、解难题是园区抓好非公党建的落脚点。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为企业搭建了培训、就业、服务、交流“四大平台”。精心设计了“送法律进企业”“机关企业结对共建”“送人才进企业”“培训大讲堂”“百个支部对接百名学子”“一月一主题”等六大载体活动。其中,“机关企业结对共建”活动效果显著,目前,结对党组织已联合开展党建活动90余次。

细化工作标准,破解“抓不好”问题

非公党建不好抓、抓不好,这个问题怎么破解?锦州给出的答案是细化工作标准。

20xx年,锦州市委创新出台了“1+8”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系列文件,将非公领域基层党建任务细化为6大项30小项,并严格按照标准,通过指导帮带、考核评比,在全市打造了130家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自市委下发规范化建设‘1+8’文件以来,公司党委累计投入资金17万元,建设了达到‘七有’标准的多功能党员活动室,实现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行规范、活动经常、档案齐全、作用突出的六大目标。” 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党委宣传委员陆璐说。

锦州市委还探索实施内选留任、外聘选任、回请能人委任、协商委派兼任、党政机关派任的“五任”模式,把党组织书记选优配强。采取市、县领导“专题专门”理论教学、走出去“实地实景”现场体验、请进来“真人真事”互动研讨等形式,对全市1400余名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员出资人、党务工作者进行专题培训,提升其工作能力。

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实施内部定岗培养、外部返聘能人相结合的模式,选优配强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把发展党员作为激发企业后续动力的重点,严把发展党员推荐关、考核关、表决关、审查关,着重将年轻有为、进取心强的经营管理者、科技人员和骨干员工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着眼破解非公领域党组织开展活动不经常的难题,锦州将每月第一个周五确定为党员活动日,坚持一月一主题。市、县、乡三级领导带头深入所联系企业,与党员共同过组织生活,强化制度约束,养成习惯自觉,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锦州万得集团党委书记曾庆东说:“党员活动让职工与领导之间关系更紧密,企业氛围更和谐。”集团一名工人师傅由于身体原因,干计件工作收入很少,很难维持家用,苦于集团工作要层层汇报的规定,其问题一直没机会向领导反映。然而,这名师傅是党员,在一次组织生活会上,他向曾庆东提出自己的困难,在党委的帮助下,他调换了岗位,收入增加了,工作也更积极了。

在万得集团,有100个“党员先锋岗”,100名党员公开亮出身份,接受群众监督。青年党员张洪是一名优秀的铣工。自从他的铣床被定为“党员先锋岗”后,他心中的责任感更强了。车铣一个工件需要不断更换工件位置,耗时费力,为此,张洪不断改进工艺,总结出一套“定位工作法”,大大提高了工效。通过先锋岗活动,万得集团切实增强了党员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有效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热情,为集团生产经营提供了强大动力。

不仅如此,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党日活动,也在集团14个支部有声有色地展开。帮扶孤寡老人、探访留守儿童、举办技能大赛、开展文体活动……集团党委通过阵地建设,用先进文化潜移默化影响80后、90后职工,防止他们思想道德滑坡。阵地建设有效地提升了职工的忠诚度,职工们舍不得离开,愿意在这样的氛围里工作。

关于纵向展开论证范文五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当前,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文明的发展的确有倒向过度物质化的倾向,这是一个可见的事实。它的威胁在于,人类社会“在物质进步的祭坛上牺牲了诸多道德和精神价值”.毫无疑问,这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而始作俑者则是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这一文明对于物质的极力追求,使得他们渐渐偏离了启蒙运动时期所确立的文化方向,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技术和消费的层面,而较少顾及那些事关人类社会真正福祉的问题。

(一)全球设计的危机。

当代世界仍然处在巨变之中,其速度之迅捷、规模之盛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而这一现象并非无源之水,而是以发轫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作为基础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设计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动因,也是果实。作为极其重要的社会现象,设计的进化受到社会力量的塑造和鼓动。与此同时,它也反过来为社会带来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这个世界即使从总体上来看更加趋于平等和民主,但是我们也无法忽略这样的现实,即这里还存在着相当严峻的贫困、不公正、残酷和*的事件。因此,我们仍然很有必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个越来越拥挤的世界上生存下去。因此,设计也就十分自然地有了更多的承担,设计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理由使生活变得更美丽、更舒适,同时也更安全、更人道。

(二)当下国内的设计现实。

在全球化的当下,中国迎来了它最为繁荣和活跃的时期,改革如今已经到达“深水区”,我们一方面需要积极因应新的国际趋势,进行富有创造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检视当前的境况和不足,反思我们走过的道路。这种姿态应当是全方位的,它将在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各个层面逐一展开。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设计发展之路,我们看到,在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的设计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国人对于设计的了解和期待也在不断加深。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设计还有严重的不足,总体说来,我们还很缺乏原创性的设计,以及负责任、有品质的设计,我们距离“设计大国”、“创新大国”、“软实力大国”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在实践当中,则有这样这样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批评乏力,二是*缺失,它们实际上又是一体的。

就当下而言,发掘设计的道德力量,对于增进我国社会的凝聚力,提升大众生活的福祉和个体的内在幸福感,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很多证据都已显示,一个社会的道德败坏往往与城市、社区功能的弱化有直接联系,反之亦然。因此,我们有理由加紧推动中国设计的批评规范化,推进*议题的常态化。它们将会在今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变得更加生动、人性化,会逐一体现在设计实务当中。

(三)初步的看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是在下意识地使用产品、适应于产品,产品对于人而言,慢慢地成为了一种习惯。然而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到设计内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设计和商业的密切交融,这就更加使我们容易忽略设计的“全景图”,一个正在逐渐生成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而当前越来越细化的设计教育分科,这就进一步模糊了人们本已经不太清晰的视野,而忽略了作为这个概念、这个行为的某些真正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马格林指出,“将设计作为一种广义的人类活动来讨论便会处于低层次的发展阶段”.

中国设计之弊虽与批评缺失有关,但从根本来看,却是因为当前的社会缺少应有的价值观念。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生活和设计才显得残缺不全,并造成了设计和批评的双重失落:它们无法产生互动(与此同时,虚浮的设计和伪劣的批评却在大行其道)。

因此,迫在眉睫的是,我们需要着手阐述设计的本质,尤其是充分论证设计与*议题的关系,而这不仅是推动设计健康发展的必需,更是事关家国命运的现实命题。

从*角度切入对设计批评的研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尽管还远不够成熟,但当前国内的设计批评研究还是显示出了多种可能性,如果从*角度切入设计批评研究,在方法层面具有特殊意义。它们虽分属不同层面,却具有明显的共同指向性。前者是设计活动接受社会反馈的过程,是健康有序的设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或者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设计生产;而后者则是隐藏在一切社会活动(当然也包括设计)背后的根本动力,是设计的价值观所在--笔者认为,它们都关乎设计活动的本质--我们姑且可以把前者看作是设计的外在形式,而后者则是设计的内在动因,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中外文献综述。

(一)设计批评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众所周知,设计理论和建筑、艺术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建筑学,由于它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都对其他门类的设计学建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建筑和设计形成了一种极为紧密而又微妙的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设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设计学的独立性也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

1.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设计批评的行为很早就已产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梁思成在1955年对北京城市规划的质疑和行动就是知名的历史公案,是非常重要的批评事件,显示出建筑界当时对于历史文脉保存的批判性思考。就总体而言,设计批评的真正起步却要等到改革开放之后,从那时起,设计批评的活动才逐渐展开,而相关的设计批评研究则在此后跟进。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批评开始随着中国社会发展中设计议题的逐渐展露而变得愈发急迫,另一方面,设计批评与设计史、设计理论的互动也越来越频密。在此过程中,一些中青年学者也开始进入到这个领域。就总体而言,国内的设计批评和设计*的研究都是起步不久,大约从20xx年前后起,论文和专着进一步有了数量和品质的提升,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也在大大加深。

就目前情况来看,设计批评对于大多数设计圈内人来说,它已经由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慢慢发展成为一个较为熟悉的的概念。当然,和现实相比这还远远不够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批评传统、批评氛围比较稀薄的国家来说,深入扎实地探讨设计批评,对其相关基础概念进行挖掘、梳理,将会是一份长期的工作。

因此,还有许多基础性的工作有待去完成。针对设计批评的学科概念的界定、相关框架的构建,对其相关历史源流的梳理,都还需要从头做起。因此,在该学科方向内,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仍然显得十分重要。换句话说,我们对于设计批评到底是什么?它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目前这方面的探索还只是一个开始,诞生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以建筑批评为例,郑时龄的《建筑批评学》(20xx)就从批评的主体论、价值论、符号论、方*、批评意识,以及建筑师的身份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建筑批评这一问题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其中既有相当篇幅的有关国外设计批评历史的介绍,同时也有许多当下国内建筑设计的案例,内外印证,联系紧密。由于作者长期从事专业教学和各类建筑实践,因此得以比较透彻地剖析批评的各个层面;而在设计批评方面,目前有这样两本教材,即杜军虎的《设计评论》(20xx)和黄厚石的《设计批评》(20xx),二者都较为全面地评述了设计批评的框架,对其的历史、本体、价值、范畴等概念均有谈及,为这一学科的构建铺设了道路。而李丛芹的《设计批评论纲》(20xx)也是一部较为重要的、非教材类型的专业论着,该书从人与物的关系着手,以设计批评的立足点、范式、原则、主体等几个方面作为抓手,阐述了人与物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变迁。作者结合大量实例,以轻松自如的叙述方式,揭示了人与物之间的深刻联系。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于“造物”和“生生”关系的思考,清楚地表明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设计文化的深远影响,当然这也必然影响人们对于设计的批判和认识。

此外,关于设计批评的本体研究,还出现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例如,“批评是一种学术立场而非道德骂场”(田萌)、“关于设计批评的身份焦虑”(芦影,20xx年)、“建构一种批评的本质”(李凯生)、“设计批评的类型研究”(刘震,20xx年学位论文)、“从设计批评的现状谈起”(陶安蕙)等等。

到目前为止,针对设计批评也在进行着带有具体指向性的思考和总结,将设计批评与设计文化立场、设计的价值倾向、设计的哲学维度等等进行融合、并置的趋势,开始引发更多的关注。这一方法表明了设计批评研究的开放性,目前这方面的专着还不算多,其中比较代表性的有张犇的《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20xx),该书将设计批评放在设计文化的背景下,进行观察和思考,较为清晰地还原了设计的文化属性,既有历史的纵向叙述,也有对本体问题的横向思考,具有相当的说服力。设计批评是对设计价值的一种判断,因此对于设计价值的阐述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李立新的《设计价值论》(20xx)一书中,就从设计价值的角度出发,专门就设计批评与设计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这是为对设计批评的一种本体论性质的思考。在价值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设计批评所涉及的价值原则的多样性。从设计价值与批评的关系、设计价值的类型、设计价值判断的原则和标准出发,将设计批评和价值判断关系的内在逻辑层次做了清晰的梳理。其中还特别指出,设计批评不仅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同时它也应该反映出社会整体的价值思考。此外,李乐山的《工业设计思想基础》(1997)一书把设计放在了文化的整体背景下进行观察,体现出和其他相关着作不同的立意,体现出作者视野的独特性和责任意识。该书最后一章着力于对西方现代性的回顾,用了相当篇幅来探讨现代设计的思想历史根源。这一部分看似脱略于该书的总体结构,实际上确有其必要性,这将设计背后的文明危机呈现出来。李乐山人认为西方的现代性本身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它实际上掩盖了西方工业文明内在的巨大缺陷,正是这种现代性造成了严重的*危机、社会危机,该书的具体表述虽然值得商榷,但是对于破除西方迷信,却是很好的提示。而青年学者李向锋的《寻求建筑的*话语:当代西方建筑*理论及其反思》(20xx),是对建筑*问题进行系统阐述的一本重要着作。该书对西方建筑*的历史、体系、研究模式、当代的实践操作以及中国当下的回应,进行了思考。其中既有历史叙述的纵线,又有横向的、并列的概念阐述。不仅深入探究了西方建筑*发展的线索,它的演化,核心议题的扩展,同时,又将这些问题同中国当下的现实加以连接,从而建立起一种结构坚实、体例完备的立体式叙述。

批评从来都不曾被局限于设计专业之内,从它诞生之日起,直到今天,这一活态的、外向的、多元多义的面貌,就一直保持着。就这一特征而言,它和历时更为久远的艺术批评、建筑批评、文艺批评一样,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允许,甚至有赖于设计之外的各类知识的积极融入。这些知识来源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的多个学科,例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学等等。这些专家所思考的视觉未必一致,但他们往往能有许多相重叠的结论和观念。在我国,这种跨领域的、多学科的批评实践总是与理论的建构并肩展开。消费社会就是关注的“靶子”之一,社会学学者郑也夫的《后物欲时代的来临》(20xx年)就是一部重要的着作,本书从消费的角度着手,对当前国内的社会景况做出分析。可以预见的是,设计批评走向多学科的交流,这不仅是学科发展的自然态势,而且也将成为设计学自身的一种要求。

事实证明,设计批评的发展往不仅需要从现实当中汲取养分,而且针对自身的文明基因,设计批评也需要有属于我国自身的理论建构。因此,回顾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从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当中去寻找设计发展的逻辑,建构其中的社会、文化、*维度,探索具有本土意义的批评范式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这一方面,柳冠中的“事理学”理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尽管作为一种理论模型,它的实践性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论证。但这一范式对于完善我们的设计批评,建立中国设计批评的*标准而言,却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针对设计史以及重要设计流派的研究中,往往有许多是关于设计批评的发展研究。例如,“乌尔姆设计学院教育思想研究”(徐昊,20xx年学位论文)、“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设计思想研究”(廖前兰,20xx年)、“都市乌托邦的批评理论:读威尼斯学派的三本着作”(李翔宁,20xx年)、“雷纳班汉姆及其设计批评观”(关玲,20xx年学位论文)、“批评包豪斯”(翟墨,20xx年)、“事实与价值:卢斯装饰批判的批判”(黄厚石,20xx年学位论文)等等。

针对那些专门的设计领域、设计专业,批评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以往的研究当中,设计批评的思考几乎都是下意识地围绕着工业设计展开,严格地说来,这当然和设计史研究历来偏重工业设计的倾向不无关系,但这种以工业设计“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在渐渐得到改观,在服装、景观,平面甚至动画专业当中,相关的批评研究正配合着批评实践的展开而得到深入的发展。例如由李超德、张蓓蓓共同撰写的《服装评论》(20xx),该书针对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批评研究,对于当下的服装设计批评的发展倾向有着全局式的认识,同时又不乏对历史的回望、关照,不失对服装设计自身专业特性的冷静思考。而在景观设计领域,俞孔坚也凭借着他一系列的专业实践和带有明显批评思考的着作而推动了设计的发展,他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岐江公园案例》(20xx)、《回到土地》(20xx)都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作品。

2.国外研究情况。

就设计批评在国外的发展、研究发展情况来看,它要早于国内。就工业设计的批评来看,它应以19世纪中叶作为起点,但其雏形又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而在建筑学领域,批评的行为和范式形成的时间还要更早。在经历了这种漫长的发展之后,批评在西方设计领域已经不只是一种学科的的概念,更已经成为一种人们的自觉意识,熔铸到人们的设计意识当中。在建筑师、设计师和大众的思考当中,处处显示出这种批评意识的存在。

早期的设计批评和建筑批评联系紧密,批评家往往代行设计批评的职责,这和当时的设计尚未走向独立化有关,而早期的设计也总是被看作是附属于建筑和室内环境的,因此,设计总是被习惯性地放在总体的环境当中进行观察。在当时的设计史、设计理论的研究当中,也常常会将批评意识融入其中。历史写作本身有时就会映射出作者个人的价值立场。由于时代的局限,历史写作往往成为一种表达立场和批判性的载体。这在佩夫斯纳和吉迪翁的历史研究中,就体现出这一点,作为现代主义的拥趸,他们借助于历史研究表达出这样的一种立场。

设计批评早已经超出了旧有的框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一种文化与社会力量,它在信奉激进主义的设计师与创作者手中,更是成为一种直接干预社会生活的利器,用设计的语言去批判社会。1964年,英国设计师肯·加兰德(kengarland)发表了着名的《要事第一》(《thefirstthingsfirstmanifesto》),这是一部设计宣言。加兰德通过这样一种行为,号召设计师回归设计的人文主义精神当中,以此来对抗一个商业氛围浓烈的时代。这份宣言是当时的英国设计师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回应,呼吁社会重新回归到一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模式。1971年,德国沃尔夫冈豪格(wolfganghaug)的《商品美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外观、性和广告》,这是代表兰克福学派社会批评的经典作品,对于充斥在商品社会当中的广告展开了尖锐批判,对于大量充斥在市场上的商品产生的不良社会效应进行了消费文化的批判。

1970年代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是维克多·帕帕奈克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1972),作为横跨设计批评和*两大领域的一部经典着作,该书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对于资本主义设计问题的*和环境思考。首次提出设计*概念的一部着作。从生态道德、社会道德等方面对现代设计进行了深度的反省,设计*从这时起,展示了设计*思考的多元性。书中还以大量的实例,证明了设计*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展示了设计的局限性,以及设计发展有可能达到的水平。

英国学者爱丽丝·劳丝瑟恩的《设计:为更好的世界》(20xx),也以一种较为通俗、流畅的书写方式,对设计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批评。针对正身处技术化时代的设计加以思考和想象。在各个专门的设计领域中,有着专业指向性的设计批评也在迅速展开。例如,《lookingcloser》是一套不定期出版的学术刊物(编辑者包括迈克尔·别拉特、威廉·德兰特和斯蒂文·海勒等人)。其中的《lookingcloser4:criticalwrittingsongraphicdesign》汇集了自1997年到20xx年这三年间一些重要的、和平面设计批评有关的文章,它们发表在各类专业性或者具有普及性质的刊物当中,涉及到和平面设计有关的各类话题:例如,号召平面设计师们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或者是探讨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不断壮大的视觉文化力量。

(二)设计*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1.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设计*问题的思考在最近数十年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最近的十年里,学术界的思考一步步落到了实处,这是可喜的现象。在此过程当中,一些专业杂志为设计*讨的讨论搭建了话语平台,一些重要的学术讨论、学术会议先后进行。例如,20xx年,《美术观察》第6期,就以“设计*:从人机适合到人际和谐”为专题,在“观察家”栏目对这一问题做过最初的讨论。

由《装饰》杂志社和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共同主办的“20xx全国设计*教育论坛”在杭州举行,此次大会以“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设计*教育问题”为主题,围绕设计*的内涵、设计*与职业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和设计*教育问题等议题展开讨论,论坛结束后通过了《杭州宣言--关于设计*反思的倡议》.

一些重要的设计展览也开始针对设计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这类活动并不只限于图片、展品本身,往往还囊括了论坛、会议等活动,从而增进了*议题思考的深度。20xx年度10月26日到30日,在北京召开了“北京世界设计大会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为“信”(象征「信息」的沟通与「信念」的传递,以谋求透明与互信的对话及跨界的全球合作)。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信”,下设四个专题,分别是“获益”、“和谐”、“交流”、“定义”,其中的主题演讲涉及到这样一些具体的内容,例如“为更多人的设计”、“可持续发展与设计师的当下责任”、“生态政策:义务或者负担”、audrabuck-coleman、markbiddle等美国学者则提出“连接多样性:设计教育中的*思考”.

此外,一些大型展览、博览会也在中国相继召开,这不仅有力地拓展了国内设计界的专业视野,增进了他们对某些普适的设计价值的认识,同时也有力地加强了专业内外人士的沟通交流,使得设计*这类看似枯燥的议题也能够为大众所了解,进而促进他们的认同。例如,20xx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次大型的博览会以“和谐城市”作为理念,对中国文化的和谐、中庸理念进行全新的、鲜活的诠释,将设计*议题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议题结合到了一起,从而推动了设计*学和设计实践的结合。

除了这些规模较大的专业会议和论坛活动之外,一些较小规模的学术沙龙活动也在不断涌现,反映出*思考的多层次性和议题的多元。例如,20xx年9月17日,北京市级人才强教项目建筑*学学术创新团队举办“建筑*与城市文化”学术沙龙。需要指出的是,*问题已经不光是学术活动的目标,它正在成为社会各界受关注的焦点;同时作为一个全球性议题,它也激发起跨领域、跨文化、跨民族的对话、思考。例如,作为策划周密的专题性展览的一部分,会议论坛构成了一个目标极为明确的整体,往往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在20xx年成功举办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是近年来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设计活动,本次活动以“仁:设计的善意”为主题--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鲜明的信号,无论是“仁爱”,还是“善意”,都直接指向*问题的内核--.它关注的问题很多,在分论坛部分:社会、能源、环境保护、城市化和全球化、弱势群体,消费批评和设计*等等都被。对于“仁”、“善意”这类概念的提出,表明了中国设计界对于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再度肯定。

随着设计*逐渐在国内引发关注,对于其中的代表人物,如帕帕奈克也渐渐为人关注,对这个人物思想所做的系统性研究也正在拉开序幕,其中杨莹(中国美术学院)的硕士论文就颇有代表性,论文题为“维克·帕帕奈克及其设计理论研究”(20xx)。

该文从战后设计的消费社会背景出发,追述帕帕奈克的人生,并对其思想,即设计师责任体系加以研究,从而呈现了*议题与设计师职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当前国内的设计师责任思考,建立了理论的高度。

周博的《现代设计*思想史》(20xx)是近年来相关着作中颇为扎实、稳健的一部。对西方设计*做了总体性的回顾,对二战后的设计*发展,尤其是帕帕奈克的设计思考进行了评述,将帕帕奈克的设计*思考放在了学科发展的历史当中,脉络清晰,结构合理。该书将帕帕奈克的思想放在设计*的历史脉络当中,进行梳理和考察,这一方面表明了*议题的历史性,和某些稳固、坚实的核心理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帕帕奈克前瞻性的、独特性的设计思考。

近年来,以“设计*”为主题进行申报的高层次的课题也有不少,其中更包括:“20世纪西方设计*思想研究”(20xx年,周博)、“19世纪后半叶英国设计*思想述评”(20xx年,周志)、“中国节约型社会的造物设计*思想研究”(20xx年,杨先艺)等等。

*议题也常常和性别议题相关,所以女性主义设计、建筑的研究也自然归属于这个领域。在这方面,滕静茹的博士论文《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较有代表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该文以女性主义的发展历史作为视角,分别对女性在建筑专业、建筑环境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思考。其中涉及女性建筑师的角色、女性建筑设计、女性的建筑设计教育、女性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关系等多个问题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思考。较为深入地展示了女性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境遇。这种将女性主义作为切入点的研究方法,融合了理论与现实,是对以男性为主导的教育模式、社会环境的全面反思,具有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的重要意义。

2.国外研究情况。

由德国建筑史学家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撰写的《建筑理论史》初版于1985年,这是关于建筑理论和建筑批评史研究的经典之作。该书的内容上迄古罗马,下至20世纪70、80年代,内容浩瀚庞杂,作者却能条分缕析,从容道来。其中既有历史的纵向梳理,也有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作并置的、呼应的研究。将文艺复兴以来西欧建筑、规划、园林等方面的理论、批评做了清晰、整体,而又不失情节的描述。并且始终保持前后的贯通,对建筑理论的关键性价值概念的发展、演化进行了陈述。

建筑批评和建筑理论、建筑史的紧密逻辑关系在该书中有清楚的呈现。

由美国设计学者维克多·马格林和理查德·布坎南合作编辑的《发现设计--设计研究探讨》出版于1995年,其中的“价值与责任”部分专门辑录了三篇论文,代表着1990年代设计*研究发明的较高水平成果。其中由卡尔·米查姆撰写的“设计中的*学”一文,从哲学和*学的视角,对设计的*本质做了清晰的陈述,对*在设计体系中存在的必然性做了诠释。作者认为,设计不单纯是技术和审美的问题,它同样也无法脱开*学的本质。而*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要把设计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观察,而不能任由设计沦为孤立的、自私的社会现象。而托尼·弗莱的“神圣设计--再创造理论”则从神圣信念的角度谈到设计的发展,认为设计肩负有重新联系自然与文化的责任。这些思考都将设计的*思考摆在了*学和人类文化建设的高度,拓宽了设计思维。《essaysondesign1:agisdesignersofinfluence》是一本论文集,一部由平面设计师(agi会员)所提供的一部思想汇编,这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关于平面设计的社会角色的。作者们多为拥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其中很多人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谈到设计的责任问题。但就平面设计这一载体而言,相比于工业设计和室内设计,它的社会价值往往受到忽略,而对于设计师而言,重新树立起对于这一专业方向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美国学者哈尔·福斯特出版于20xx年的《设计之罪》,既包括设计和艺术的批评文章8篇,福斯特认为,设计已经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体系之下膨胀起来,其中的“设计与罪恶”、“建筑大师”等文章,早期的设计批评和建筑批评联系紧密,批评家往往代行设计批评的职责,这和当时的设计尚未走向独立化有关,而早期的设计也总是被看作是附属于建筑和室内环境的,因此,设计总是被习惯性地放在总体的环境当中进行观察,这种特征无论是在19世纪的英国,还是20世纪初的德国,都体现出这一点。

在近来的许多设计史着作中,有许多都会很自然地涉及到对设计批评和*问题的描述,因为在现代设计史的写作过程中,这些内容几乎总是会十分自然地融汇进来。

比如乔纳森·m·伍德姆所着的《20世纪的设计》一书,就有“设计与社会责任”一章。全面地回顾了二战后以来西方各国设计与设计的社会责任的互动关系。显示出二战之后,设计界和制造业对于消费者群体利益的思考和认识。诸如战后的英国、美国设计界对于消费者权益的关心、设计师对于大众健康,以及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

从历史的角度,反映出二战以来设计道德责任的逐渐复苏,此外也包括设计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回应,同时还探讨了绿色设计。

而在《真实的设计:荷兰现代主义与视觉识别》一书中,针对荷兰在20设计的平面设计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荷兰的平面设计中的现代主义的发展历程,对于它在战后阶段同荷兰企业的合作与矛盾着墨较多,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荷兰设计师对于自身设计文化的反思,以及关于设计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展开的诸多思考。例如,保罗·贝茨(paulbetts)的《日常用品的*:一部西德工业设计的文化史》(20xx)(《theauthorityofeverydayobjects:aculturalhistoryofwestgermanindustrialdesign》)在关于西德设计发展的历史的记录当中,有着对于德国设计思潮发展的相关记录,其中在关于乌尔姆学校的发展、变迁历史当中,记录了设计设计理念发展的相关情况。虽然不是专门的设计批评论着,但有助于我们了解德国设计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批评的意识也就自然地融入其中。

此外也有专门的设计评论集出版。维克多·马格林的设计论文集《人造世界的策略》(20xx年),其中有多篇文章涉及*议题,对在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如何进行设计*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他指出了设计*发展的滞后性,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人们仅仅停留在批评的层面,就会使得议题变得空泛无力。真正重要的是,要积极推动*议题朝着现实的方向去发展,令*议题与当下的现实环境相互结合。譬如,对于设计师来说,他们需要思考的也许是,能否在主流的消费文化之外构想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设计实践模式,从而超越当前的商业局限。因此,马格林认为,*的思考需要结合实际的设计项目进行,方才具有实质意义。

新泽西州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莱斯利·凯恩斯·魏慈曼(lesliekanesweisman)的《设计的歧视:「男造」环境的女性主义批判》(1992),从公共空间和家庭空间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女性在其中的弱势地位,而女性在其中的问题又和阶层、种族等问题掺杂在一起,作者不仅从女性主义视角审视和女性在这样不同的空间结构中所处的劣势地位,而且试图去探究如何建构起一种新的更加平等、更加符合不同种族和阶层期待的新型的空间关系,该书从大量时间案例当中推进了理论思考的深度。

在近年来的很多设计研究文献中,也都会针对设计的“社会价值”、设计的“*价值”、“道德”等展开相关的研究,这个部分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对设计*问题的相关研究。例如,荷兰设计师、作家基斯·杜思特(keesdorst)的《了解设计》(《understandingdesign》)一书,就对设计的道德价值和设计师的责任问题进行了论述。

此外,设计*也在今天西方的设计实践当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美国学者唐纳德·诺曼既是设计教育家,同时也是设计师和理论家。他的着作关注于设计的人性化服务,并且在设计研究中注入了对“人-机”情感问题的思考。他的着作《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就重点探讨了这个问题,他在该书书中,将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设计、行为层次设计和反思层次设计。这三个层次的设计从根本上看,共同满足了我们对于设计的需求,设计的体验就建立在这样三个层次当中,人和设计之间的交流就是通过这样三个层次建立起来。人对于设计的多层级的需求,实际上就已经表明了人潜在的多种需求,例如、愉悦、美感、兴奋以及其他的各类因素,而设计理所因当地能够回应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对于当下和未来的许多商品,特别是那些智能产品而言,设计将要全面地回应这些问题。因此,这实际上也就通过具体的案例,说明了人的*问题的多种需求。诺曼通过大量的实例和论述,向我们表明,设计需要在情感层面回应我们的需求。

20xx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威廉·麦唐诺(williammcdonough)和德国吕内堡大学化学教授迈克尔·布朗嘉(michaelbraungart)(前者是“永续建筑运动”的棋手,而后者则是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合作出版了《从摇篮到摇篮:绿色经济的设计提案》(《cradletocradle:remakingthewaywemakethings》),这也标志着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已经开始着手推动可持续设计的发展。该书通过回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发展模式,深刻反思人类的贪欲,指出应该从新经济的角度入手,以设计作为引擎,来推动社会良性、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该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从自身的产业实践出发,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案例作为依据。

三、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

作为我国设计学科的新兴议题,“设计批评”的研究可以有多种路径、多重选择。

事实上,设计批评和设计*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因此,将二者并列起来研究,将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路径,因为它们都关乎设计的本质。批评是推动设计的方法、手段,而*则是设计的立场、内核。而从当前的研究成果看,尽管对于设计批评和设计*的研究都在不断推进当中,但却鲜有将这二者并列起来作专题讨论的。

研究意义:

(一)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西方设计批评和设计*议题的全面理解,这也是对惯常的设计史研究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我们推动国内设计学科的建设和完善。现代设计本质上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从设计学科的发展来看,我们很有必要加强现有资源的整合力度。为了推动当下“设计批评”的实践和研究,我们有必要从“设计*”入手,进一步思考设计批评的理论构建。

(二)本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设计学本体的认识。有力地增强设计批评与设计*、设计史、环境议题、社会学的横向交流,从而夯实当前设计学研究的基础。这就证明设计自身具有和各类社会议题进行横向交流的可能,证明了设计学科自身的发展潜能。设计批评始终受到来自各种社会文化、经济因素的主导。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课题的研究或将有助于推动当下国内设计批评的发展。通过对西方设计批评在历史和学理的回溯,我们将可以深化对于当前国内设计批评发展状况的把握,提升我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因此,我们需要从眼下的现实情境中有所超脱,通过回溯现代设计产生的原点,梳理其发展脉络以总结经验。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通过技术、审美、社会和生态这四个基本维度,课题对现代西方设计批评的面貌做出整体的勾勒,呈现出设计与西方社会充满矛盾的二元关系。如果把它们比作“同路人”也未尝不可,它们无法相互分离,彼此之间有时嘘寒问暖,有时也龃龉不断。

可以说,在设计发展的目标和人类真实需求之间,总是存有差距。尽管这二者的总体方向一致,但它们并不是始终重合的、默契的。人类在膨胀的*驱动下,有时可能制造出不合格的设计、“坏设计”,甚至是*的设计,而这已经为历史所证实。

此外,这里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思考:

首先,当前的研究有一种趋势,似乎谈论*,试图否认人类的中心地位。对于这种论调,在笔者看来,不仅显得不诚实,而且也是自欺欺人的。对“人类-世界”这一主客关系的重新调整,并不能够回避人类作为主体的事实,对这一主体的任何弱化,都将造成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目标的模糊--这就如同一个没有主语的句子一样,它无法准确传递信息--任何企图否定这一事实的思考,那种虚化的“区去中心化”,倒是既有可能导致逻辑和实践层面的困境。因此,不用回避人类中心论的问题,我们应当坦率地承认,人类自身的存在、延续和永续的发展是我们关心的根本问题,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与之同时出现的。

其次,研究设计*,为了防止这个议题变得空泛化、概念化,因此,课题始终将“人”作为核心,由此辐射状地连接到各个不同的话题当中,譬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自我与他者等等。试图呈现“人”的矛盾性、多元性、复杂性,这个“人”既可以是指作为整体的人、具有共同属性的人、有着相同诉求的人,同时也可以是作为个体的人、具体的人、有着特殊要求的人。围绕着“人”这个核心来展开思考,但尽可能用超脱于西方的立站到场来思考设计批评与设计*问题,由于一体的宽泛,这里的论述必定也是运动的、发展的、开放的。

再次,应以尽可能客观、理性的态度去思考技术文明和消费社会带给人类的影响,倘若无视、或者回避人类在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成就,那就等于是彻底否定了启蒙运动以来的人类成果,那么这不仅武断,而且也愚不可及。同时也要以敏锐的直觉,去判断技术理性带来的异化。

最终,本课题所探讨的设计批评指向了*的议题,设计在*这个层面上的意义得到凸显。这会触及不同层面的问题和现象,其中既要呈现具体的“物”,又要梳理出“物”对人类个体、社会和自然等造成的直接后果、潜在影响。随着目标的扩大,其结果也必然由“人类中心”延伸为“去中心化”的*思考,这就是由微观而宏观,由具体而抽象,由“小善”而致“大善”的过程。

五、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西方设计批评的历史追溯

第一节由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物质文明的观念变迁

一、*的价值:造物与*的和谐统一

二、对待技术的态度

三、对待奢侈品与消费的态度

四、理性的原则

第二节启蒙运动时期

一、理性主义的崛起:批评的基础

二、批评与*价值

第三节现代设计的多元维度

第二章设计批评的技术维度

第一节工业革命与社会进步

第二节人性化议题:人与机器的抗争、妥协

一、技术革新和现代工业

二、19世纪英国对待工业化和设计的反思

三、穆特修斯的选择:个性化,还是标准化?

四、美国工业的选择:欢迎机器,但要适度

第三节乌托邦议题:人与社会的融合

一、设计与“的善”

二、格罗皮乌斯的教育尝试和*思考

三、纳吉的教育与思考:以人为中心

第三章设计批评的审美维度

第一节个人主义、审美与消费社会

第二节装饰议题:诚实与虚伪

一、不合时宜的装饰

二、装饰之罪

第三节风格议题:被物驱使的人

一、个人主义与商业活动

二、消费社会的矛盾性:个人与社会的分离

三、对广告和商业文化的批判

四、对废止和“流线型”的迷狂

第四章设计批评的社会维度

第一节平等与安全的议题

一、时尚与女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二、安全:由“消费者”转向“用户”

三、设计师的觉醒

第二节设计师的责任议题:乌尔姆观念的变迁

一、包豪斯的影响

二、要求理性的声音

三、在科学之外寻求人性

第三节帕帕奈克的历史贡献

一、对消费社会的批评

二、对设计师的定位

第五章设计批评的生态维度

第一节生态议题的紧迫

一、过度膨胀的技术文明

二、越演越烈的环境压力

第二节人-社会-自然:从分离到统一

一、现代主义者的生态设计观

二、由“个体”走向“共同体”

第三节回归整体的设计批评

一、新的*思考与可持续发展

二、回归整体的设计批评

三、面向大众的设计批评

第六章设计批评的主体

第一节设计批评与设计改革者

第二节设计批评与设计教育

第三节设计批评与职业设计师

第四节设计批评与大众

六、写作计划

(略)

七、参考文献

一、专着

1.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之于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xx年

2.杜维明,《对话与创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

3.杜军虎,《设计评论》,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xx年

4.黄厚石,《设计批评》,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xx年

5.海军,《设计之重》,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xx年

6.何怀宏,《*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

7.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年

8.邵宏主编,颜勇,黄虹,等编着,《西方设计:一部为生活制作艺术的历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年

9.李超德,《设计美学》,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xx年

10.李超德,《服装评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xx年

11.李丛芹,《设计批评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年

12.李立新,《设计价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年

13.金观涛,《历史的巨镜》,北京:法律出版社,20xx年

14.袁熙旸,《非典型设计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

15.(台)杨冠政,《环境教育》,台北: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16.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年

17.姚民义编着,《德国现代设计教育概述--从20世纪至21世纪初》,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年

18.张犇着,《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xx年

19.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史论部编译,《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经典文选》,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xx年

20.陈嘉明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

……

二、论文

1.李超德,从亚历山大·麦昆的设计看设计*[j].中国服饰,20xx(1)

2.周宪,现代性的张力--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j].文学评论,1999(1)

3.李超德,绿色生态设计观--服饰文化内涵的新注解[j].江苏纺织,20xx(8):18-20

4.阿马蒂亚·森,斯密的市场从来不单独存在[j].社会学家茶座,20xx(1):87-88

5.于文杰,杨玲,英国19世纪情感社会主义及其历史演进[j].史学集刊,20xx(2):21-27

6.(英)彭妮·斯帕克着,汪芸译,英国设计,从威廉·莫里斯到今天[j].装饰,20xx(11):14-20

7.李向锋着,寻求建筑的*话语[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7):278-280

8.陈喆,艾英旭着,西方关于建筑*问题的研究[j].建筑师,20xx(12):96-99

9.滕静茹,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xx

10.杨莹,维克多·帕帕奈克及其设计理论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xx

11.王书道,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反思与整合[j].《天中学刊》,20xx(12):20-25

12.陈炜,提出设计*概念的必要性[j].《美术观察》,20xx(6):103-103

13.江牧,设计*之道[j].《包装工程》,20xx,27(6):318-320

14.李砚祖,从功利到*--设计艺术的境界与哲学之道[j].《文艺研究》,20xx(10):100-109

15.王慧然,理性主义与西方现代性危机[j].《学术交流》,20xx(6):21-24

16.尤西林,“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梳理[j].《思想战线》,20xx(5):81-83

17.文兵,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j].《暨南学报》,20xx(1):22-28

18.崔雪茹,西方个人主义源流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4):162-170

19.黄显中,个人主义与市民社会--关于个人主义的一种解释[j].《*学研究》,20xx(11):86-90

20.储智勇,近代个人主义的兴起及其品性[j].《浙江社会科学》,20xx(8):76-81

……

三、外文文献资料

thschild,designandfeminism:re-visioningspaces,nswick:rutgersuniversitypress,1999

lark,davidbrody,designstudies::bloomsburyacademic,20xx

les,designandar::whitechapelgalleryandthemitpress,20xx

ming,:routledge,20xx

arsack,essaysondesign1::booth-clibborneditions,1997

thdavis,graphicdesignincontext::thameshudsonltd,20xx

,humanfactorsinproductdesign::taylorfrancis,1999

skett,:thamesandhudsonltd,1980

dloewy,k:theoverlookpress,1988

ynsleyandcharlottegrant,imaginedinteriors::vapublications,20xx

inapassuth,:thamesandhudson,1985

iedgiedion,mechanizationtakescommand::oxforduniversitypress,1969

conrads,:mitpress,1971

opha·hoesch,siemensindustrialdesign:antz

fallan,scandinaviandesign::berg,20xx

pegarner,e:taschengmnh,20xx

margolin,thestruggleforutopia:rodchenko,lissitzky,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7

tts,theauthorityofeverydayobjects:rnia:theregentsoftheuniversity,20xx

orman,k:allworthpress,20xx

ees-maffei,rebeccahouze,:berg,20xx

gropius,:faberandfaberlimited,1965

ye,:herbertpress,1978

ess,rachelcooper,thedesignexperience::ashgatepublishinglimited,20xx

heller,,textsontype:k:allworthpress,20xx

tts,theauthorityofeverydayobjects:rni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20xx

dam:bispublishers,20xx

ingpornotopia:k: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20xx

o:academychicagopublishers,1981

关于纵向展开论证范文六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当前,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文明的发展的确有倒向过度物质化的倾向,这是一个可见的事实。它的威胁在于,人类社会“在物质进步的祭坛上牺牲了诸多道德和精神价值”.毫无疑问,这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而始作俑者则是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这一文明对于物质的极力追求,使得他们渐渐偏离了启蒙运动时期所确立的文化方向,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技术和消费的层面,而较少顾及那些事关人类社会真正福祉的问题。

(一)全球设计的危机。

当代世界仍然处在巨变之中,其速度之迅捷、规模之盛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而这一现象并非无源之水,而是以发轫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作为基础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设计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动因,也是果实。作为极其重要的社会现象,设计的进化受到社会力量的塑造和鼓动。与此同时,它也反过来为社会带来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这个世界即使从总体上来看更加趋于平等和民主,但是我们也无法忽略这样的现实,即这里还存在着相当严峻的贫困、不公正、残酷和_的事件。因此,我们仍然很有必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个越来越拥挤的世界上生存下去。因此,设计也就十分自然地有了更多的承担,设计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理由使生活变得更美丽、更舒适,同时也更安全、更人道。

(二)当下国内的设计现实。

在全球化的当下,中国迎来了它最为繁荣和活跃的时期,改革如今已经到达“深水区”,我们一方面需要积极因应新的国际趋势,进行富有创造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检视当前的境况和不足,反思我们走过的道路。这种姿态应当是全方位的,它将在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各个层面逐一展开。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设计发展之路,我们看到,在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的设计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国人对于设计的了解和期待也在不断加深。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设计还有严重的不足,总体说来,我们还很缺乏原创性的设计,以及负责任、有品质的设计,我们距离“设计大国”、“创新大国”、“软实力大国”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在实践当中,则有这样这样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批评乏力,二是_缺失,它们实际上又是一体的。

就当下而言,发掘设计的道德力量,对于增进我国社会的凝聚力,提升大众生活的福祉和个体的内在幸福感,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很多证据都已显示,一个社会的道德败坏往往与城市、社区功能的弱化有直接联系,反之亦然。因此,我们有理由加紧推动中国设计的批评规范化,推进_议题的常态化。它们将会在今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变得更加生动、人性化,会逐一体现在设计实务当中。

(三)初步的看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是在下意识地使用产品、适应于产品,产品对于人而言,慢慢地成为了一种习惯。然而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到设计内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设计和商业的密切交融,这就更加使我们容易忽略设计的“全景图”,一个正在逐渐生成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而当前越来越细化的设计教育分科,这就进一步模糊了人们本已经不太清晰的视野,而忽略了作为这个概念、这个行为的某些真正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马格林指出,“将设计作为一种广义的人类活动来讨论便会处于低层次的发展阶段”.

中国设计之弊虽与批评缺失有关,但从根本来看,却是因为当前的社会缺少应有的价值观念。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生活和设计才显得残缺不全,并造成了设计和批评的双重失落:它们无法产生互动(与此同时,虚浮的设计和伪劣的批评却在大行其道)。

因此,迫在眉睫的是,我们需要着手阐述设计的本质,尤其是充分论证设计与_议题的关系,而这不仅是推动设计健康发展的必需,更是事关家国命运的现实命题。

从_角度切入对设计批评的研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尽管还远不够成熟,但当前国内的设计批评研究还是显示出了多种可能性,如果从_角度切入设计批评研究,在方法层面具有特殊意义。它们虽分属不同层面,却具有明显的共同指向性。前者是设计活动接受社会反馈的过程,是健康有序的设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或者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设计生产;而后者则是隐藏在一切社会活动(当然也包括设计)背后的根本动力,是设计的价值观所在--笔者认为,它们都关乎设计活动的本质--我们姑且可以把前者看作是设计的外在形式,而后者则是设计的内在动因,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中外文献综述。

(一)设计批评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众所周知,设计理论和建筑、艺术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建筑学,由于它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都对其他门类的设计学建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建筑和设计形成了一种极为紧密而又微妙的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设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设计学的独立性也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

1.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设计批评的行为很早就已产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梁思成在1955年对北京城市规划的质疑和行动就是知名的历史公案,是非常重要的批评事件,显示出建筑界当时对于历史文脉保存的批判性思考。就总体而言,设计批评的真正起步却要等到改革开放之后,从那时起,设计批评的活动才逐渐展开,而相关的设计批评研究则在此后跟进。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批评开始随着中国社会发展中设计议题的逐渐展露而变得愈发急迫,另一方面,设计批评与设计史、设计理论的互动也越来越频密。在此过程中,一些中青年学者也开始进入到这个领域。就总体而言,国内的设计批评和设计_的研究都是起步不久,大约从20__年前后起,论文和专着进一步有了数量和品质的提升,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也在大大加深。

就目前情况来看,设计批评对于大多数设计圈内人来说,它已经由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慢慢发展成为一个较为熟悉的的概念。当然,和现实相比这还远远不够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批评传统、批评氛围比较稀薄的国家来说,深入扎实地探讨设计批评,对其相关基础概念进行挖掘、梳理,将会是一份长期的工作。

因此,还有许多基础性的工作有待去完成。针对设计批评的学科概念的界定、相关框架的构建,对其相关历史源流的梳理,都还需要从头做起。因此,在该学科方向内,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仍然显得十分重要。换句话说,我们对于设计批评到底是什么?它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目前这方面的探索还只是一个开始,诞生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以建筑批评为例,郑时龄的《建筑批评学》(20__)就从批评的主体论、价值论、符号论、方_、批评意识,以及建筑师的身份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建筑批评这一问题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其中既有相当篇幅的有关国外设计批评历史的介绍,同时也有许多当下国内建筑设计的案例,内外印证,联系紧密。由于作者长期从事专业教学和各类建筑实践,因此得以比较透彻地剖析批评的各个层面;而在设计批评方面,目前有这样两本教材,即杜军虎的《设计评论》(20__)和黄厚石的《设计批评》(20__),二者都较为全面地评述了设计批评的框架,对其的历史、本体、价值、范畴等概念均有谈及,为这一学科的构建铺设了道路。而李丛芹的《设计批评论纲》(20__)也是一部较为重要的、非教材类型的专业论着,该书从人与物的关系着手,以设计批评的立足点、范式、原则、主体等几个方面作为抓手,阐述了人与物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变迁。作者结合大量实例,以轻松自如的叙述方式,揭示了人与物之间的深刻联系。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于“造物”和“生生”关系的思考,清楚地表明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设计文化的深远影响,当然这也必然影响人们对于设计的批判和认识。

此外,关于设计批评的本体研究,还出现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例如,“批评是一种学术立场而非道德骂场”(田萌)、“关于设计批评的身份焦虑”(芦影,20__年)、“建构一种批评的本质”(李凯生)、“设计批评的类型研究”(刘震,20__年学位论文)、“从设计批评的现状谈起”(陶安蕙)等等。

到目前为止,针对设计批评也在进行着带有具体指向性的思考和总结,将设计批评与设计文化立场、设计的价值倾向、设计的哲学维度等等进行融合、并置的趋势,开始引发更多的关注。这一方法表明了设计批评研究的开放性,目前这方面的专着还不算多,其中比较代表性的有张犇的《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20__),该书将设计批评放在设计文化的背景下,进行观察和思考,较为清晰地还原了设计的文化属性,既有历史的纵向叙述,也有对本体问题的横向思考,具有相当的说服力。设计批评是对设计价值的一种判断,因此对于设计价值的阐述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李立新的《设计价值论》(20__)一书中,就从设计价值的角度出发,专门就设计批评与设计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这是为对设计批评的一种本体论性质的思考。在价值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设计批评所涉及的价值原则的多样性。从设计价值与批评的关系、设计价值的类型、设计价值判断的原则和标准出发,将设计批评和价值判断关系的内在逻辑层次做了清晰的梳理。其中还特别指出,设计批评不仅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同时它也应该反映出社会整体的价值思考。此外,李乐山的《工业设计思想基础》(1997)一书把设计放在了文化的整体背景下进行观察,体现出和其他相关着作不同的立意,体现出作者视野的独特性和责任意识。该书最后一章着力于对西方现代性的回顾,用了相当篇幅来探讨现代设计的思想历史根源。这一部分看似脱略于该书的总体结构,实际上确有其必要性,这将设计背后的文明危机呈现出来。李乐山人认为西方的现代性本身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它实际上掩盖了西方工业文明内在的巨大缺陷,正是这种现代性造成了严重的_危机、社会危机,该书的具体表述虽然值得商榷,但是对于破除西方迷信,却是很好的提示。而青年学者李向锋的《寻求建筑的_话语:当代西方建筑理论及其反思》(20__),是对建筑_问题进行系统阐述的一本重要着作。该书对西方建筑_的历史、体系、研究模式、当代的实践操作以及中国当下的回应,进行了思考。其中既有历史叙述的纵线,又有横向的、并列的概念阐述。不仅深入探究了西方建筑_发展的线索,它的演化,核心议题的扩展,同时,又将这些问题同中国当下的现实加以连接,从而建立起一种结构坚实、体例完备的立体式叙述。

批评从来都不曾被局限于设计专业之内,从它诞生之日起,直到今天,这一活态的、外向的、多元多义的面貌,就一直保持着。就这一特征而言,它和历时更为久远的艺术批评、建筑批评、文艺批评一样,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允许,甚至有赖于设计之外的各类知识的积极融入。这些知识来源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的多个学科,例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_学等等。这些专家所思考的视觉未必一致,但他们往往能有许多相重叠的结论和观念。在我国,这种跨领域的、多学科的批评实践总是与理论的建构并肩展开。消费社会就是关注的“靶子”之一,社会学学者郑也夫的《后物欲时代的来临》(20__年)就是一部重要的着作,本书从消费的角度着手,对当前国内的社会景况做出分析。可以预见的是,设计批评走向多学科的交流,这不仅是学科发展的自然态势,而且也将成为设计学自身的一种要求。

事实证明,设计批评的发展往不仅需要从现实当中汲取养分,而且针对自身的文明基因,设计批评也需要有属于我国自身的理论建构。因此,回顾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从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当中去寻找设计发展的逻辑,建构其中的社会、文化、_维度,探索具有本土意义的批评范式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这一方面,柳冠中的“事理学”理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尽管作为一种理论模型,它的实践性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论证。但这一范式对于完善我们的设计批评,建立中国设计批评的_标准而言,却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针对设计史以及重要设计流派的研究中,往往有许多是关于设计批评的发展研究。例如,“乌尔姆设计学院教育思想研究”(徐昊,20__年学位论文)、“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设计思想研究”(廖前兰,20__年)、“都市乌托邦的批评理论:读威尼斯学派的三本着作”(李翔宁,20__年)、“雷纳班汉姆及其设计批评观”(关玲,20__年学位论文)、“批评包豪斯”(翟墨,20__年)、“事实与价值:卢斯装饰批判的批判”(黄厚石,20__年学位论文)等等。

针对那些专门的设计领域、设计专业,批评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以往的研究当中,设计批评的思考几乎都是下意识地围绕着工业设计展开,严格地说来,这当然和设计史研究历来偏重工业设计的倾向不无关系,但这种以工业设计“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在渐渐得到改观,在服装、景观,平面甚至动画专业当中,相关的批评研究正配合着批评实践的展开而得到深入的发展。例如由李超德、张蓓蓓共同撰写的《服装评论》(20__),该书针对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批评研究,对于当下的服装设计批评的发展倾向有着全局式的认识,同时又不乏对历史的回望、关照,不失对服装设计自身专业特性的冷静思考。而在景观设计领域,俞孔坚也凭借着他一系列的专业实践和带有明显批评思考的着作而推动了设计的发展,他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岐江公园案例》(20__)、《回到土地》(20__)都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作品。

2.国外研究情况。

就设计批评在国外的发展、研究发展情况来看,它要早于国内。就工业设计的批评来看,它应以19世纪中叶作为起点,但其雏形又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而在建筑学领域,批评的行为和范式形成的时间还要更早。在经历了这种漫长的发展之后,批评在西方设计领域已经不只是一种学科的的概念,更已经成为一种人们的自觉意识,熔铸到人们的设计意识当中。在建筑师、设计师和大众的思考当中,处处显示出这种批评意识的存在。

早期的设计批评和建筑批评联系紧密,批评家往往代行设计批评的职责,这和当时的设计尚未走向独立化有关,而早期的设计也总是被看作是附属于建筑和室内环境的,因此,设计总是被习惯性地放在总体的环境当中进行观察。在当时的设计史、设计理论的研究当中,也常常会将批评意识融入其中。历史写作本身有时就会映射出作者个人的价值立场。由于时代的局限,历史写作往往成为一种表达立场和批判性的载体。这在佩夫斯纳和吉迪翁的历史研究中,就体现出这一点,作为现代主义的拥趸,他们借助于历史研究表达出这样的一种立场。

设计批评早已经超出了旧有的框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一种文化与社会力量,它在信奉激进主义的设计师与创作者手中,更是成为一种直接干预社会生活的利器,用设计的语言去批判社会。1964年,英国设计师肯·加兰德(kengarland)发表了着名的《要事第一》(《thefirstthingsfirstmanifesto》),这是一部设计宣言。加兰德通过这样一种行为,号召设计师回归设计的人文主义精神当中,以此来对抗一个商业氛围浓烈的时代。这份宣言是当时的英国设计师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回应,呼吁社会重新回归到一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模式。1971年,德国沃尔夫冈豪格(wolfganghaug)的《商品美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外观、性和广告》,这是代表兰克福学派社会批评的经典作品,对于充斥在商品社会当中的广告展开了尖锐批判,对于大量充斥在市场上的商品产生的不良社会效应进行了消费文化的批判。

1970年代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是维克多·帕帕奈克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1972),作为横跨设计批评和_两大领域的一部经典着作,该书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对于资本主义设计问题的_和环境思考。首次提出设计_概念的一部着作。从生态道德、社会道德等方面对现代设计进行了深度的反省,设计_从这时起,展示了设计_思考的多元性。书中还以大量的实例,证明了设计_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展示了设计的局限性,以及设计发展有可能达到的水平。

英国学者爱丽丝·劳丝瑟恩的《设计:为更好的世界》(20__),也以一种较为通俗、流畅的书写方式,对设计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批评。针对正身处技术化时代的设计加以思考和想象。在各个专门的设计领域中,有着专业指向性的设计批评也在迅速展开。例如,《lookingcloser》是一套不定期出版的学术刊物(编辑者包括迈克尔·别拉特、威廉·德兰特和斯蒂文·海勒等人)。其中的《lookingcloser4:criticalwrittingsongraphicdesign》汇集了自1997年到20__年这三年间一些重要的、和平面设计批评有关的文章,它们发表在各类专业性或者具有普及性质的刊物当中,涉及到和平面设计有关的各类话题:例如,号召平面设计师们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或者是探讨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不断壮大的视觉文化力量。

(二)设计_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1.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设计_问题的思考在最近数十年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最近的十年里,学术界的思考一步步落到了实处,这是可喜的现象。在此过程当中,一些专业杂志为设计_讨的讨论搭建了话语平台,一些重要的学术讨论、学术会议先后进行。例如,20__年,《美术观察》第6期,就以“设计_:从人机适合到人际和谐”为专题,在“观察家”栏目对这一问题做过最初的讨论。

由《装饰》杂志社和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共同主办的“20__全国设计_教育论坛”在杭州举行,此次大会以“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设计_教育问题”为主题,围绕设计_的内涵、设计_与职业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_和设计_教育问题等议题展开讨论,论坛结束后通过了《杭州宣言--关于设计_反思的倡议》.

一些重要的设计展览也开始针对设计的_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这类活动并不只限于图片、展品本身,往往还囊括了论坛、会议等活动,从而增进了_议题思考的深度。20__年度10月26日到30日,在北京召开了“北京世界设计大会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为“信”(象征「信息」的沟通与「信念」的传递,以谋求透明与互信的对话及跨界的全球合作)。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信”,下设四个专题,分别是“获益”、“和谐”、“交流”、“定义”,其中的主题演讲涉及到这样一些具体的内容,例如“为更多人的设计”、“可持续发展与设计师的当下责任”、“生态政策:义务或者负担”、audrabuck-coleman、markbiddle等美国学者则提出“连接多样性:设计教育中的_思考”.

此外,一些大型展览、博览会也在中国相继召开,这不仅有力地拓展了国内设计界的专业视野,增进了他们对某些普适的设计价值的认识,同时也有力地加强了专业内外人士的沟通交流,使得设计_这类看似枯燥的议题也能够为大众所了解,进而促进他们的认同。例如,20__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次大型的博览会以“和谐城市”作为理念,对中国文化的和谐、中庸理念进行全新的、鲜活的诠释,将设计_议题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议题结合到了一起,从而推动了设计_学和设计实践的结合。

除了这些规模较大的专业会议和论坛活动之外,一些较小规模的学术沙龙活动也在不断涌现,反映出_思考的多层次性和议题的多元。例如,20__年9月17日,北京市级人才强教项目建筑_学学术创新团队举办“建筑_与城市文化”学术沙龙。需要指出的是,_问题已经不光是学术活动的目标,它正在成为社会各界受关注的焦点;同时作为一个全球性议题,它也激发起跨领域、跨文化、跨民族的对话、思考。例如,作为策划周密的专题性展览的一部分,会议论坛构成了一个目标极为明确的整体,往往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在20__年成功举办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是近年来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设计活动,本次活动以“仁:设计的善意”为主题--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鲜明的信号,无论是“仁爱”,还是“善意”,都直接指向_问题的内核--.它关注的问题很多,在分论坛部分:社会、能源、环境保护、城市化和全球化、弱势群体,消费批评和设计_等等都被。对于“仁”、“善意”这类概念的提出,表明了中国设计界对于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再度肯定。

随着设计_逐渐在国内引发关注,对于其中的代表人物,如帕帕奈克也渐渐为人关注,对这个人物思想所做的系统性研究也正在拉开序幕,其中杨莹(中国美术学院)的硕士论文就颇有代表性,论文题为“维克·帕帕奈克及其设计理论研究”(20__)。

该文从战后设计的消费社会背景出发,追述帕帕奈克的人生,并对其思想,即设计师责任体系加以研究,从而呈现了_议题与设计师职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当前国内的设计师责任思考,建立了理论的高度。

周博的《现代设计思想史》(20__)是近年来相关着作中颇为扎实、稳健的一部。对西方设计_做了总体性的回顾,对二战后的设计_发展,尤其是帕帕奈克的设计思考进行了评述,将帕帕奈克的设计_思考放在了学科发展的历史当中,脉络清晰,结构合理。该书将帕帕奈克的思想放在设计_的历史脉络当中,进行梳理和考察,这一方面表明了_议题的历史性,和某些稳固、坚实的核心理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帕帕奈克前瞻性的、独特性的设计思考。

近年来,以“设计_”为主题进行申报的高层次的课题也有不少,其中更包括:“20世纪西方设计思想研究”(20__年,周博)、“19世纪后半叶英国设计思想述评”(20__年,周志)、“中国节约型社会的造物设计思想研究”(20__年,杨先艺)等等。

_议题也常常和性别议题相关,所以女性主义设计、建筑的研究也自然归属于这个领域。在这方面,滕静茹的博士论文《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较有代表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该文以女性主义的发展历史作为视角,分别对女性在建筑专业、建筑环境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思考。其中涉及女性建筑师的角色、女性建筑设计、女性的建筑设计教育、女性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关系等多个问题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思考。较为深入地展示了女性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_境遇。这种将女性主义作为切入点的研究方法,融合了理论与现实,是对以男性为主导的教育模式、社会环境的全面反思,具有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的重要意义。

2.国外研究情况。

由德国建筑史学家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撰写的《建筑理论史》初版于1985年,这是关于建筑理论和建筑批评史研究的经典之作。该书的内容上迄古罗马,下至20世纪70、80年代,内容浩瀚庞杂,作者却能条分缕析,从容道来。其中既有历史的纵向梳理,也有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作并置的、呼应的研究。将文艺复兴以来西欧建筑、规划、园林等方面的理论、批评做了清晰、整体,而又不失情节的描述。并且始终保持前后的贯通,对建筑理论的关键性价值概念的发展、演化进行了陈述。

建筑批评和建筑理论、建筑史的紧密逻辑关系在该书中有清楚的呈现。

由美国设计学者维克多·马格林和理查德·布坎南合作编辑的《发现设计--设计研究探讨》出版于1995年,其中的“价值与责任”部分专门辑录了三篇论文,代表着1990年代设计_研究发明的较高水平成果。其中由卡尔·米查姆撰写的“设计中的_学”一文,从哲学和_学的视角,对设计的_本质做了清晰的陈述,对_在设计体系中存在的必然性做了诠释。作者认为,设计不单纯是技术和审美的问题,它同样也无法脱开_学的本质。而_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要把设计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观察,而不能任由设计沦为孤立的、自私的社会现象。而托尼·弗莱的“神圣设计--再创造理论”则从神圣信念的角度谈到设计的发展,认为设计肩负有重新联系自然与文化的责任。这些思考都将设计的_思考摆在了_学和人类文化建设的高度,拓宽了设计思维。《essaysondesign1:agisdesignersofinfluence》是一本论文集,一部由平面设计师(agi会员)所提供的一部思想汇编,这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关于平面设计的社会角色的。作者们多为拥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其中很多人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谈到设计的责任问题。但就平面设计这一载体而言,相比于工业设计和室内设计,它的社会价值往往受到忽略,而对于设计师而言,重新树立起对于这一专业方向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美国学者哈尔·福斯特出版于20__年的《设计之罪》,既包括设计和艺术的批评文章8篇,福斯特认为,设计已经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体系之下膨胀起来,其中的“设计与罪恶”、“建筑大师”等文章,早期的设计批评和建筑批评联系紧密,批评家往往代行设计批评的职责,这和当时的设计尚未走向独立化有关,而早期的设计也总是被看作是附属于建筑和室内环境的,因此,设计总是被习惯性地放在总体的环境当中进行观察,这种特征无论是在19世纪的英国,还是20世纪初的德国,都体现出这一点。

在近来的许多设计史着作中,有许多都会很自然地涉及到对设计批评和_问题的描述,因为在现代设计史的写作过程中,这些内容几乎总是会十分自然地融汇进来。

比如乔纳森·m·伍德姆所着的《20世纪的设计》一书,就有“设计与社会责任”一章。全面地回顾了二战后以来西方各国设计与设计的社会责任的互动关系。显示出二战之后,设计界和制造业对于消费者群体利益的思考和认识。诸如战后的英国、美国设计界对于消费者权益的关心、设计师对于大众健康,以及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

从历史的角度,反映出二战以来设计道德责任的逐渐复苏,此外也包括设计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回应,同时还探讨了绿色设计。

而在《真实的设计:荷兰现代主义与视觉识别》一书中,针对荷兰在20设计的平面设计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荷兰的平面设计中的现代主义的发展历程,对于它在战后阶段同荷兰企业的合作与矛盾着墨较多,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荷兰设计师对于自身设计文化的反思,以及关于设计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展开的诸多思考。例如,保罗·贝茨(paulbetts)的《日常用品的_:一部西德工业设计的文化史》(20__)(《theauthorityofeverydayobjects:aculturalhistoryofwestgermanindustrialdesign》)在关于西德设计发展的历史的记录当中,有着对于德国设计思潮发展的相关记录,其中在关于乌尔姆学校的发展、变迁历史当中,记录了设计设计理念发展的相关情况。虽然不是专门的设计批评论着,但有助于我们了解德国设计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批评的意识也就自然地融入其中。

此外也有专门的设计评论集出版。维克多·马格林的设计论文集《人造世界的策略》(20__年),其中有多篇文章涉及_议题,对在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如何进行设计_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他指出了设计_发展的滞后性,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人们仅仅停留在批评的层面,就会使得议题变得空泛无力。真正重要的是,要积极推动_议题朝着现实的方向去发展,令_议题与当下的现实环境相互结合。譬如,对于设计师来说,他们需要思考的也许是,能否在主流的消费文化之外构想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设计实践模式,从而超越当前的商业局限。因此,马格林认为,_的思考需要结合实际的设计项目进行,方才具有实质意义。

新泽西州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莱斯利·凯恩斯·魏慈曼(lesliekanesweisman)的《设计的歧视:「男造」环境的女性主义批判》(1992),从公共空间和家庭空间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女性在其中的弱势地位,而女性在其中的问题又和阶层、种族等问题掺杂在一起,作者不仅从女性主义视角审视和女性在这样不同的空间结构中所处的劣势地位,而且试图去探究如何建构起一种新的更加平等、更加符合不同种族和阶层期待的新型的空间关系,该书从大量时间案例当中推进了理论思考的深度。

在近年来的很多设计研究文献中,也都会针对设计的“社会价值”、设计的“_价值”、“道德”等展开相关的研究,这个部分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对设计_问题的相关研究。例如,荷兰设计师、作家基斯·杜思特(keesdorst)的《了解设计》(《understandingdesign》)一书,就对设计的道德价值和设计师的责任问题进行了论述。

此外,设计_也在今天西方的设计实践当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美国学者唐纳德·诺曼既是设计教育家,同时也是设计师和理论家。他的着作关注于设计的人性化服务,并且在设计研究中注入了对“人-机”情感问题的思考。他的着作《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就重点探讨了这个问题,他在该书书中,将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设计、行为层次设计和反思层次设计。这三个层次的设计从根本上看,共同满足了我们对于设计的需求,设计的体验就建立在这样三个层次当中,人和设计之间的交流就是通过这样三个层次建立起来。人对于设计的多层级的需求,实际上就已经表明了人潜在的多种需求,例如、愉悦、美感、兴奋以及其他的各类因素,而设计理所因当地能够回应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对于当下和未来的许多商品,特别是那些智能产品而言,设计将要全面地回应这些问题。因此,这实际上也就通过具体的案例,说明了人的_问题的多种需求。诺曼通过大量的实例和论述,向我们表明,设计需要在情感层面回应我们的需求。

20__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威廉·麦唐诺(williammcdonough)和德国吕内堡大学化学教授迈克尔·布朗嘉(michaelbraungart)(前者是“永续建筑运动”的棋手,而后者则是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合作出版了《从摇篮到摇篮:绿色经济的设计提案》(《cradletocradle:remakingthewaywemakethings》),这也标志着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已经开始着手推动可持续设计的发展。该书通过回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发展模式,深刻反思人类的贪欲,指出应该从新经济的角度入手,以设计作为引擎,来推动社会良性、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该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从自身的产业实践出发,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案例作为依据。

三、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

作为我国设计学科的新兴议题,“设计批评”的研究可以有多种路径、多重选择。

事实上,设计批评和设计_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因此,将二者并列起来研究,将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路径,因为它们都关乎设计的本质。批评是推动设计的方法、手段,而_则是设计的立场、内核。而从当前的研究成果看,尽管对于设计批评和设计_的研究都在不断推进当中,但却鲜有将这二者并列起来作专题讨论的。

研究意义:

(一)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西方设计批评和设计_议题的全面理解,这也是对惯常的设计史研究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我们推动国内设计学科的建设和完善。现代设计本质上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从设计学科的发展来看,我们很有必要加强现有资源的整合力度。为了推动当下“设计批评”的实践和研究,我们有必要从“设计_”入手,进一步思考设计批评的理论构建。

(二)本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设计学本体的认识。有力地增强设计批评与设计_、设计史、环境议题、社会学的横向交流,从而夯实当前设计学研究的基础。这就证明设计自身具有和各类社会议题进行横向交流的可能,证明了设计学科自身的发展潜能。设计批评始终受到来自各种社会文化、经济因素的主导。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课题的研究或将有助于推动当下国内设计批评的发展。通过对西方设计批评在历史和学理的回溯,我们将可以深化对于当前国内设计批评发展状况的把握,提升我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因此,我们需要从眼下的现实情境中有所超脱,通过回溯现代设计产生的原点,梳理其发展脉络以总结经验。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通过技术、审美、社会和生态这四个基本维度,课题对现代西方设计批评的面貌做出整体的勾勒,呈现出设计与西方社会充满矛盾的二元关系。如果把它们比作“同路人”也未尝不可,它们无法相互分离,彼此之间有时嘘寒问暖,有时也龃龉不断。

可以说,在设计发展的目标和人类真实需求之间,总是存有差距。尽管这二者的总体方向一致,但它们并不是始终重合的、默契的。人类在膨胀的_驱动下,有时可能制造出不合格的设计、“坏设计”,甚至是_的设计,而这已经为历史所证实。

此外,这里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思考:

首先,当前的研究有一种趋势,似乎谈论_,试图否认人类的中心地位。对于这种论调,在笔者看来,不仅显得不诚实,而且也是自欺欺人的。对“人类-世界”这一主客关系的重新调整,并不能够回避人类作为主体的事实,对这一主体的任何弱化,都将造成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目标的模糊--这就如同一个没有主语的句子一样,它无法准确传递信息--任何企图否定这一事实的思考,那种虚化的“区去中心化”,倒是既有可能导致逻辑和实践层面的困境。因此,不用回避人类中心论的问题,我们应当坦率地承认,人类自身的存在、延续和永续的发展是我们关心的根本问题,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与之同时出现的。

其次,研究设计_,为了防止这个议题变得空泛化、概念化,因此,课题始终将“人”作为核心,由此辐射状地连接到各个不同的话题当中,譬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自我与他者等等。试图呈现“人”的矛盾性、多元性、复杂性,这个“人”既可以是指作为整体的人、具有共同属性的人、有着相同诉求的人,同时也可以是作为个体的人、具体的人、有着特殊要求的人。围绕着“人”这个核心来展开思考,但尽可能用超脱于西方的立站到场来思考设计批评与设计_问题,由于一体的宽泛,这里的论述必定也是运动的、发展的、开放的。

再次,应以尽可能客观、理性的态度去思考技术文明和消费社会带给人类的影响,倘若无视、或者回避人类在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成就,那就等于是彻底否定了启蒙运动以来的人类成果,那么这不仅武断,而且也愚不可及。同时也要以敏锐的直觉,去判断技术理性带来的异化。

最终,本课题所探讨的设计批评指向了_的议题,设计在_这个层面上的意义得到凸显。这会触及不同层面的问题和现象,其中既要呈现具体的“物”,又要梳理出“物”对人类个体、社会和自然等造成的直接后果、潜在影响。随着目标的扩大,其结果也必然由“人类中心”延伸为“去中心化”的_思考,这就是由微观而宏观,由具体而抽象,由“小善”而致“大善”的过程。

五、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西方设计批评的历史追溯

第一节由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物质文明的观念变迁

一、_的价值:造物与_的和谐统一

二、对待技术的态度

三、对待奢侈品与消费的态度

四、理性的原则

第二节启蒙运动时期

一、理性主义的崛起:批评的基础

二、批评与_价值

第三节现代设计的多元维度

第二章设计批评的技术维度

第一节工业革命与社会进步

第二节人性化议题:人与机器的抗争、妥协

一、技术革新和现代工业

二、19世纪英国对待工业化和设计的反思

三、穆特修斯的选择:个性化,还是标准化?

四、美国工业的选择:欢迎机器,但要适度

第三节乌托邦议题:人与社会的融合

一、设计与“的善”

二、格罗皮乌斯的教育尝试和_思考

三、纳吉的教育与思考:以人为中心

第三章设计批评的审美维度

第一节个人主义、审美与消费社会

第二节装饰议题:诚实与虚伪

一、不合时宜的装饰

二、装饰之罪

第三节风格议题:被物驱使的人

一、个人主义与商业活动

二、消费社会的矛盾性:个人与社会的分离

三、对广告和商业文化的批判

四、对废止和“流线型”的迷狂

第四章设计批评的社会维度

第一节平等与安全的议题

一、时尚与女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二、安全:由“消费者”转向“用户”

三、设计师的觉醒

第二节设计师的责任议题:乌尔姆观念的变迁

一、包豪斯的影响

二、要求理性的声音

三、在科学之外寻求人性

第三节帕帕奈克的历史贡献

一、对消费社会的批评

二、对设计师的定位

第五章设计批评的生态维度

第一节生态议题的紧迫

一、过度膨胀的技术文明

二、越演越烈的环境压力

第二节人-社会-自然:从分离到统一

一、现代主义者的生态设计观

二、由“个体”走向“共同体”

第三节回归整体的设计批评

一、新的_思考与可持续发展

二、回归整体的设计批评

三、面向大众的设计批评

第六章设计批评的主体

第一节设计批评与设计改革者

第二节设计批评与设计教育

第三节设计批评与职业设计师

第四节设计批评与大众

六、写作计划

(略)

七、参考文献

一、专着

1.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之于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__年

2.杜维明,《对话与创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__年

3.杜军虎,《设计评论》,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__年

4.黄厚石,《设计批评》,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__年

5.海军,《设计之重》,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__年

6.何怀宏,《_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__年

7.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__年

8.邵宏主编,颜勇,黄虹,等编着,《西方设计:一部为生活制作艺术的历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__年

9.李超德,《设计美学》,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__年

10.李超德,《服装评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__年

11.李丛芹,《设计批评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__年

12.李立新,《设计价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__年

13.金观涛,《历史的巨镜》,北京:法律出版社,20__年

14.袁熙旸,《非典型设计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__年

15.(台)杨冠政,《环境教育》,台北: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16.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__年

17.姚民义编着,《德国现代设计教育概述--从20世纪至21世纪初》,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__年

18.张犇着,《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__年

19.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史论部编译,《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经典文选》,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__年

20.陈嘉明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__年

……

二、论文

1.李超德,从亚历山大·麦昆的设计看设计_[j].中国服饰,20__(1)

2.周宪,现代性的张力--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j].文学评论,1999(1)

3.李超德,绿色生态设计观--服饰文化内涵的新注解[j].江苏纺织,20__(8):18-20

4.阿马蒂亚·森,斯密的市场从来不单独存在[j].社会学家茶座,20__(1):87-88

5.于文杰,杨玲,英国19世纪情感社会主义及其历史演进[j].史学集刊,20__(2):21-27

6.(英)彭妮·斯帕克着,汪芸译,英国设计,从威廉·莫里斯到今天[j].装饰,20__(11):14-20

7.李向锋着,寻求建筑的_话语[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__(7):278-280

8.陈喆,艾英旭着,西方关于建筑_问题的研究[j].建筑师,20__(12):96-99

9.滕静茹,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__

10.杨莹,维克多·帕帕奈克及其设计理论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__

11.王书道,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反思与整合[j].《天中学刊》,20__(12):20-25

12.陈炜,提出设计_概念的必要性[j].《美术观察》,20__(6):103-103

13.江牧,设计_之道[j].《包装工程》,20__,27(6):318-320

14.李砚祖,从功利到_--设计艺术的境界与哲学之道[j].《文艺研究》,20__(10):100-109

15.王慧然,理性主义与西方现代性危机[j].《学术交流》,20__(6):21-24

16.尤西林,“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梳理[j].《思想战线》,20__(5):81-83

17.文兵,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j].《暨南学报》,20__(1):22-28

18.崔雪茹,西方个人主义源流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__(4):162-170

19.黄显中,个人主义与市民社会--关于个人主义的一种解释[j].《_学研究》,20__(11):86-90

20.储智勇,近代个人主义的兴起及其品性[j].《浙江社会科学》,20__(8):76-81

……

三、外文文献资料

thschild,designandfeminism:re-visioningspaces,nswick:rutgersuniversitypress,1999

lark,davidbrody,designstudies::bloomsburyacademic,20__

_coles,designandar::whitechapelgalleryandthemitpress,20__

ming,:routledge,20__

arsack,essaysondesign1::booth-clibborneditions,1997

thdavis,graphicdesigninconte_t::thameshudsonltd,20__

,humanfactorsinproductdesign::taylorfrancis,1999

skett,:thamesandhudsonltd,1980

dloewy,k:theoverlookpress,1988

ynsleyandcharlottegrant,imaginedinteriors::vapublications,20__

inapassuth,:thamesandhudson,1985

iedgiedion,mechanizationtakescommand:acontributiontoanonymous-histor.o_ford:o_forduniversitypress,1969

conrads,:mitpress,1971

opha·hoesch,siemensindustrialdesign:antz

fallan,scandinaviandesign::berg,20__

pegarner,e:taschengmnh,20__

margolin,thestruggleforutopia:rodchenko,lissitzky,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7

tts,theauthorityofeverydayobjects:rnia:theregentsoftheuniversity,20__

orman,k:allworthpress,20__

ees-maffei,rebeccahouze,:berg,20__

gropius,:faberandfaberlimited,1965

ye,:herbertpress,1978

ess,rachelcooper,thedesigne_perience::ashgatepublishinglimited,20__

heller,,te_tsontype:k:allworthpress,20__

tts,theauthorityofeverydayobjects:rni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20__

dam:bispublishers,20__

ingpornotopia:k: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20__

o:academychicagopublishers,1981

关于纵向展开论证范文七

负责人

郭旭娟

所在单位

平利县城关小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音乐也称之为听觉音乐。音乐只有通过“听”才能感知其美的蕴含,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引发心灵上的火花,产生飞跃的联想,产生创造的激情。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的音乐之耳,能对大千世界的声音有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甚至具有对声音选择、筛选的能力。从学习音乐的先后顺序上来说,必须先吸收,然后才能有所表现;通过欣赏学习音乐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教会学生学习音乐要从欣赏入手。从心灵的深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最重要的是净化心灵让每个人享受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头戏。应该成为音乐教育的核心,通过欣赏教学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素养及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的欣赏教学,还停留在听的方法上,没能进一步介入“唱”的研究,多年实践发现听与唱都应该一同进入欣赏教学,加快速度提高“听唱融合”教学是燃眉之急。学生听了作品,要能够快速地表现出来,首先是解决唱的问题,耳朵听到是第一感受,嘴上唱出来是内化的感受,是音乐的二度创造。唱是为听服务的,是在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与理解音乐。真正入心是全面的感受与提升!“听唱融合”在一起会达到欣赏教学的更高的层次。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理论意义:

1)创造一个适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填补欣赏教学“唱”的不足中的空缺。

2)本课题研究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学生欣赏水平服务,为平利县小学音乐教学发展提供参考实践的依据。

3)本课题有助于课程改革的进程,为创新音乐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保障。

2、实践意义:

1)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反复性:音乐欣赏教学的反复性是由音乐的这种特性所决定的。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稍纵即逝,只有记忆才能抓住它,而记忆最有效的方法是反复,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不断深化的过程,必须进行反复欣赏。常规经验告诉我们,当欣赏一首作品时,听得多了对音乐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教学时间不容许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听,只好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边听边唱。即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光听要好,“唱”加入了二度创造,学生会即刻感受、理解、记忆,会减少周期,提高效率。

2)强调以生为本,动静结合,学生参与。符合心理与年龄特征,“听唱融合”符合音乐韵律的特性。

3)提倡整合的原则:将新理念与教学行为整合,现有资源:音响、课本、多媒体等整合;听、唱、奏、跳活动统一在音乐体验上。

提出有待解决和重视的现实问题,论述本研究的价值或重要性)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音乐只有通过“听”才能感知其美的蕴含,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引发心灵上的火花,产生飞跃的联想,产生创造的激情。学生听了作品,要能够快速地表现出来,首先是解决唱的问题,耳朵听到是第一感受,嘴上唱出来是内化的感受,是音乐的二度创造。唱是为听服务的,是在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与理解音乐。由听到唱,不仅仅是一个行动的改变,更是心理发展的反映。“一曲三听”、“一唱三听”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歌声产生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百听不厌,百唱不烦。这是一个反复揣摩、不断提高的练习过程,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感情,最大限度地发挥歌唱的审美潜能。真正入心是全面的感受与提升!听唱融合在一起会达到欣赏教学的更高的层次。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

(1)课题论证、成立课题小组、设计研究方案。

(2)调查学生欣赏现状,整理评估数据。(随机抽样调查)

(3)培训教师、研讨欣赏教学已有的方法,开创新的听唱结合的方法。

(4)专家开题论证、答辩。

(5)结合“项目管理,任务驱动”搞好课题研究,制定并写出计划。

(二)、实施阶段:

(1)听唱融合教学法进课堂。

(2)听唱融合教学案例的推广。

(3)听唱融合教学论文的撰写。

(4)听唱融合教学的比较与区别。

(三)、结题阶段:

(1)整理资料,准备结题报告。

(2)专家指导。

(3)专题研讨会。

(4)全部资料展示。

(5)收集存盘、刻盘。

(6)推广经验,弥补不足,继续开展好新课题研究。

研究举措:

1)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听唱融合”教学的研究,感受与鉴赏是最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审美的有效途径。

2)形成欣赏音乐的习惯,多听、多唱,学会欣赏音乐,培养鉴赏音乐的能力。实现《课标》对小学音乐学习领域目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三维目标,培养音乐爱好者。

3)通过课堂评价把握音乐要素,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结构单位;音乐的风格及作曲家个人风格特点;音乐体裁等。积极创造出各种各样很具有个性的表现方式,去表达对音乐艺术的理解。

4)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欣赏教学的渠道;教育资源:电视、广播、书刊、报纸、音响、影像等。

研究的途径:

1、听唱融合教学法主要途径,点上渗透,面上进行。对实验校进行全面跟踪实验。

2、开展好“三结合”学校、教师、学生;科研、教研、培训相结合。

3、从课堂入手,解决欣赏教学的实际问题,按照预定计划实施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做好前测、中测、后测数据统计调查,利用好第一手资料调整实施。

4、在研究实践中拓展教学思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培养教师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的水平,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习惯

与能力。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要求阶段划分合理,任务明确,举措得力,表述清晰,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基本的教育科研规范)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预期成果: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与习惯;

2、改变以往过分强调音乐故事,人物轶事传闻的介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引发想象和联想;

3、采取有效生动的教学法,使学生能对音乐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能以简单的线条,色彩直觉地反应表现音乐;

4、通过实施使教师的理论、业务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5、使音乐欣赏课堂气氛活跃、丰富多彩。

课题成果呈现形式:

1、完成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2、典型的教学设计、叙事、随笔、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及课件、教具等材料。

3、各阶段素质检测成绩及相关资料等。

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随笔、叙事、设计、课件、教具等等,这里的预期主要是对附件的成果表述)

时间:

立项号

20xxxkt-zxxloo1课题名称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负责人任英

所在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曾几何时,每当我在教学中觉察到孩子们的心灵被黑暗和阴霾笼罩时,我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每当此时,孩子们也许不安过、怯懦过、退缩过、恐惧过、抑郁过。在孩子们人生最艰苦的时刻,他们就像漂荡颠簸在暴风雨中的一叶小舟,他们是多么渴望出现一盏明亮而温柔的灯塔,为他们的心灵导航,为他们抚慰心灵的伤痛啊!此时此刻我经常感到有点力不从心。记得有一天,当我讲完课让同学们做活动时,忽然有一位男生的桌面进入我的视线,我走近一看,只见桌面上写着各种轻生的话语,比如"死才是最大的快乐"、"落寞"、"超脱"、"悲伤"、"失望"…,看到这些话语,我心中无比沉重,下课后趁孩子们出去上体育课之际,我悄悄来到教室,用相机拍下了这张与孩子生死攸关的宝贵照片。为了科学理性地对该生进行心理疏导,我及时和班主任一起和家长取得了联系,我们共同协作,一起努力,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可是,通过多方调查和访谈,我发现该生心理问题已经达到重度抑郁之地步。为了更好的分析该生的心理问题,我从书店买回了有关心理咨询的书籍《如何成为心理咨询师》(来自35位世界著名咨询与治疗大师的启示)和美国著名心理学大师所著的《问题青少年指导手册》等书籍,然后通过学习了解了有关心理咨询的一些技术和理论,通过多次采取合理情绪疗法、求助者中心疗法、阳性强化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对该生进行心理疏导,加之家长的配合,我们终于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使该生改变了认知,帮他重新燃起了生的愿望。在这之后,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和家长解决好他们的心理问题,我报名参加了一个心理咨询师培训班,通过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成了一名心理咨询师。其实,我之所以选择对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和因对策略的研究,是因为在我的教育教学中,出现心理偏差的孩子人数越来越多,几乎占到总人数的30%之多,其中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早恋或亲子冲突问题。在人生的关键期,他们不仅需要老师的支持关爱和学习上的帮助,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及时的心理辅导。但作为一名深爱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和孩子们的知心朋友,我的使命感迫使我不得不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发展着想,替他们排忧解难,于是我便开始了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的艰难旅程,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很多孩子走出了心灵的阴霾区,走上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重新找回了自我和自信。

有待解决和重视的现实问题,论述本研究的价值或重要性)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关键词: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应对策略"

"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方向和角度:"

由于中学生心理问题日趋凸显,所以我从中学生目前的现状出发,本着帮助中学生减轻心理负担和消除心理障碍之目的,及时协助他们走出心灵的阴霾,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他们的认知和行为,解决他们目前存在的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这是我们工作的中心和和我们监狱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本课题研究的主体是中学生,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出引起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并对这些相关因素进行科学分析。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我准备采取"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课题研究。所谓横断研究就是在短时间内,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的心理变化特点和状况,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的心理变化。横断研究的特点是,可以在短时间里取得大量的资料,节省成本,节省时间和人力。所谓"纵向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里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以了解他们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其优点在于: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比较容易发现他们心理发展事件之间的的因果关系。要开展研究,首先要通过选取一定的常模,按照研究要求一般常模的人数最好是30-100人,而且常模的团体一定要有代表性。样本的选取将采用随机抽样或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样本大小,然后采用"摄入型会谈法、观察法(自然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和档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分阶段进行总结和分析。第一阶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弄清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然后建立30-100个学生的常模(9,10班学生为主);第二阶段,通过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访谈、以及通过对他们的班主任和学生家长进行访谈的方法找出问题的成因、然后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找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写出案例分析报告;第三阶段,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分析,采用艾莉丝的合理情绪疗法、阳性强化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对这些心理有问题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帮他们走出心里的误区,从而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正常有序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为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成因;第二阶段

最后写出结题报告并以论文的形式参加有关科技成果评选。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要求阶段划分合理,任务明确,举措得力,表述清晰,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基本的教育科研规范)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第四阶段,课题研究结束时,我们准备以研究报告或论文形式结题,包括课件、案例报告和相关论文等形式结题,并参加有关论文大赛,最后将研究结果进行推广。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计划或方案)如同建筑师的蓝图。有了好的开题报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制定开题报告是课题由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步骤。当前许多教师由于过去从未做过课题研究,现在要申报课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不知从何人手。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加积极而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提高教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针对当前教育科研的实际,结合从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以及在小教专科自考实践性环节考核过程中指导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一些体会,从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作用、结构等方面来谈教师应该如何规范撰写开题报告,力求对想开展教育科研的教师提供一点启示。

一、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课题或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社会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研究设计)就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划和制定。换言之,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有价值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创新新知,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如学者文翁说过,“搞好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安排,是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探索的途径。科研课题开报告,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他们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避免发生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课题开题报告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没有科学的开题报告(研究设计),就没有科学而有价值的成果。随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不断加,开题论证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

二、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人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只有这样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现实,则可以立即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课题开题报告的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类别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说,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得不是很准确。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象是英语,是中学或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若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有位老师在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

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1999届至20xx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科研结题报告·德育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怎样写结题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

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写得更具体、明确。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某省“九五”重点课题《初中语文活动课研究和实验》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1、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语文教学要求,对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2、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确、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3、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探索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活动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

“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一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一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这是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成果预测即研究过程可能出现哪些情况、问题?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有什么对策?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教育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在开题报告中设计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同时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对课题进行检查验收。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确定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去做。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明确合理,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当然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组成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如果课题组成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难以得到批准立项。

(九)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

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和设备条件,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对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如有关测验题和问卷题等研究工作与材料、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必须写清。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写乱要,要加强管理,监督使用。

课题的起源

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品质。面对未来世界的挑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便指要培养孩子在人际活动中能与人合作,共享合作成果。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正在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正在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学的小组合作探究,完善和谐课堂,是我们美术课题组研究的一个重点。作为一个班集体,要在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做到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与提高,实现大面积全面提高质量的目的。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人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③而合作性是社会交往中的必备技巧,更是现代社会中人才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也指出:“不会合作的人不是现代人,合作比竞争更重要。”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教学方法,

2、创新教育的需要。合作探究能力的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疑,敢于超越教师。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3、时代的需要。合作探究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竞争意识,而且更需要人际之间的合作,我国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为合作而教学”已成为教育专家的一个口号。

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人才的标准和人才观念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相应变化。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素质也将提出新的要求。其中培养出能自主探究,能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关键之一。

4、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校与校之间,教师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学校要发展,教育科研是关键;教育科研的发展,教师是关键。学校的未来依靠教师,教师的成长,尤其在当前课程改革实验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角色的转换,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变化,更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开展“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方法的研究”为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开启新视窗,找到新视角。

课题研究的界定、依据及内涵

1、课题的界定

所谓合作:是指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交流,是一个分享经验,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过程。

所谓探究:是指从科学领域或从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美术课堂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就是探索如何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激励学生个体自主学习,调整学生群体交往行为,提高学生对合作交流及探究技能的认识,使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的机会,通过合作探究,去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有力的帮助。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目的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促进组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同学间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

(2)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可以较好的适应将来在校外可能遇到的各种能力差异,是个别差异在集体教学中发挥积极做哦那个。

课题研究的内涵

课题的本质:

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课题的内涵:

(1)通过研究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发挥观念的导向作用,在研究中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教育教学思想,学习先进地区及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在“十五”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理论和研究水平。领会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必要性,重要性。发挥科研的先导作用,探索、总结、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合作探究精神和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2)深刻理解“合作探究”的含义,讨论研究在教学活动中,哪些问题需要学生合作探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怎样创造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共同参与探究活动,针对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如何进行评价。

(3)教育科研的关键在教师。本课题实验的内在意义还在于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实验使教师更新观念,提高科学素养,成为教师合作探究教学的内驱力,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

1、重点研究如何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使教师成为具有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理念的教师。

2、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探索培养学生具有合作探究意识,合作探究精神和能力,实践能力的规律。

3、探索“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方法的研究”的基本模式是主要任务。本实验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科研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自主探究,能有效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所以本课题的落脚点是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合作型社会人才。

对课题研究的要求

1、必须按照教育科研的规律和程序进行研究。

2、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搞花架子。

3、按实验计划逐步实施。

课题组织机构

课题名称

数学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研究

负责人

张静

所在单位

西安高新第五小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合作精神。因而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的素质。

“小组合作学习”在目前各地的小学教学中已经开始被重视和应用,但是由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认识不足,或者没有作深刻的探讨,常常只在一种比较浅的层面上展开。经我们调查发现,在数学课堂上的许多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为了合作而合作”“虚假的合作”“虚假的探究”充斥着课堂;更有许多老师发现一“合作”,教室的纪律就乱成一团,许多学生借“合作”的机会大玩特玩,老师的嗓子喊哑了,学生玩疯了,效果却一点也没有,所以许多教新教材的老师提起“合作”就头疼,不明白为什么数学课堂非要“小组合作”,甚至在日常教学中取消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

其实,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标下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这种方式不但能有效地解决数学课堂上的难点、重点,还能教会学生更多的东西。

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人是社会中的人。学生不仅要通过数学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做人。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自我意识极强。许多人不会也不愿与别人合作,更不愿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从同龄人身上吸取优点,学会公平,学会礼让,学会聆听,学会尊重别人,学会与人合作。

如何才能抓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用什么方法和途径让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已经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特在高新五小全校范围内开展数学课堂有效“小组合作学习”小课题研究。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课题名称: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教学条件下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与“个体学习”对举,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一般指以2——6人组成的同桌、前后座位或分小组形式的学习合作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

低段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针对低段儿童自我表现欲强,独立操作能力差的特点,采取的一种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完成任务的合作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体协作的精神,努力为学生铺设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人格的完善。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第一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符合当前国际国内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

趋势,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第二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社会化发展得到了张扬。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和强化。学会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也是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提倡的组织方式。在设计教学计划和组织课堂教学中,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为此,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期望通过研究,一方面小组活动增加了活动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培养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合作,要求学生努力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评论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意见,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使学生在集体的学习合作中逐步意识到在竞争的社会中,有比竞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合作,没有合作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将受到限制。

本课题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有三个,合作学习的时机,合作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本课题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有三个,合作学习的时机,合作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

第一个问题:研究合作学习的时机问题。教师要善于合理选择合作契机,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怎样才能选择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呢?

第二个问题: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对于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新事物,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研究怎样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个问题: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不应该作为一种形式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更不应该作为一种点缀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展开有效的合作学习,才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呢?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①确定研修主题。

②了解研修主题的研修价值。

③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观摩优秀示范课。

④课堂实验,撰写案例反思。

⑤织校内观摩课,进行观课议课。

⑥邀请专家指导,参加区级公开示范。

⑦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⑧指导新教师。重点指导:张砾允

课题研究的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献材料,视频资料等、获取所需利用的信息。

②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③实验法。通过准实验的方法,实施制定的实验计划,在实验中观察学生学习活动变化,总结规律,构建对策体系。

④行动研究法。设计教学活动方案,进行行动实施,对研究的设想及方案进行完善。

⑤经验总结法。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关于纵向展开论证范文八

论文名称: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

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

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y=l[1+a*exp(—b*t)])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t为时间自变量,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

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这样,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

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其中,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避免了其缺点,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所以,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往往带有主观性,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更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

(2)经济效果;

(3)社会效果;

(4)风险性。

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

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均处于研究之中,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

(1)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2)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1)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

(2)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关于纵向展开论证范文九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老师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代表课题组来做重庆市第六届基础教育科研课题“传统初中英语教学的继承与创新”的开题报告,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各位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我的报告分以下五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的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方法、步骤、措施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在近的英语教学生涯中,我们常常在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与素质背景教育下的英语教学彷徨。在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下,我们为了应试一味的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其实,在此过程中,我们内心感到深深的不安---因为我们知道,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个性与天性在被埋没。近年来,素质教育逐渐走进我们的教学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尝试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期间,由于环境的限制,又让我们深深感到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某些东西在我们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这就促使我们想到:传统初中英语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的部分,需要我们去继承;同时,结合素质教育,结合时代的发展,我们又要对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某些方

面进行创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提出了这个课题:传统初中英语教学的继承与创新。

二、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传统初中英语教学的优势与继承

传统英语教学是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它通常运用“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五步教学法。在这一板块我们准备从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步骤、传统英语教学的教师角色定位和传统英语教学的某些教学方法上进行研究。

①从传统英语教学步骤上。传统英语教学方法我们可以简称为主复新巩布五步骤。事实上,这五步骤是一个很为科学的步骤。对于组织课堂,复习旧课,传授新知识,新知识的巩固运用是一个缜密的科学环节。

②从传统英语教学的教师角色定位上。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及时地更改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利用教师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解。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主体能够及时的把课堂内外的各种因数进行运用,把国内外的各种最先进的理念及时的应用到教学中去,而不需要等到整个整个教育教学制度的变革才去运用某些适时的先进的教育理论。

③从传统英语教学的某些教学方法上。在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强调学生的朗读,背诵与记忆。事实上,在学习语言中,朗读,背诵与记忆是一个基本的,不可或缺的能力。我们现今素质教育下的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朗读,背诵与记忆的能力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功。

在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法中,有许多是我们在现阶段的英语教

学中需要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出传统英语教学的精华,把新时代下的英语教育办得有声有色。

(二)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创新

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具有它无可争议的优势,但是,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传统英语教学是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在此种形式下,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苦学苦练,轻课堂教学的不断提高。只把学生看成是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未把学生当做学习的真正主人;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现实运用的严重脱节。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一般只重知识传授,轻全面素质提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是教与学都为一个目的--对付考试,教师重知识轻能力训练,学生学了难以实战。这一点上,是和语言学习的宗旨大相矛盾的。

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有着它有优势的一面,但是他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呼唤着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对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诸多方面进行创新。

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从社会教育上看,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就要求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运用创新的教法实施创新的教育。实施初中英语教学的创新教法

实践,我们准备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从某些教法和教学环节上进行创新教法的教育实践。 我们准备在课堂教学导入、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四个方面进行创新教法的教育实践。

①多样化的热身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题的起始阶段,自然、恰当和精彩的导入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导入环节的好坏对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②多变的教学方法

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③开放性的课堂提问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课堂提问对指明思维方向,创设思维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但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靠教师长期有意识地培养而成的。不拘一格的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为课堂的教学作好铺垫。

④生活化的作业

创新的英语教学不仅要把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使语言生活化,课堂生活化, 课后作业同样需要生活化。

2、从英语教学的某些内容进行创新教法的教育实践。 ①词汇教学的创新教法的教育实践

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实施,英语教学

重点集中在语用、语篇、交际能力和学习策略研究等方面,而词汇的地位似乎日趋下降。而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许多学生都遇到“过不了词汇关”这一问题。离开了有效的词汇学习,语言知识的掌握便无从谈起,实际能力的培养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英语教学也就无效益可言。语言学家博林格曾指出“任何一个掌握了一门外语的人都清楚地知道,主要时间都是花在掌握这门语言的词汇上面的”。

现有的词汇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在词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教课文生词时只是先将文章后面的生词领读两到三遍,而后再讲解教材中出现的生词词义,甚至有些脱离了原文,直接根据课后的词汇表挑选他们认为的重点生词,讲解词义或用法。这种简单的词汇处理方法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造成了学生对生词学习的厌倦情绪,即使在老师讲解之后,学生依然对课文的生词的词义和用法模糊。以致于他们不能够用这些新词去表达个人的思想,交流自己的情感,这就是为什么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低下原因之一。

同时,学生词汇学习的目标不明、方法不当,浪费了宝贵的学习资源。现今,不少学生在学习词汇过程中缺乏指导,只顾机械地死记硬背,虽然单词的拼写和意义都很清楚,但却不知如何运用。

现有的词汇教学法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实践,让词汇教学法多样化,既不能片面追求新、异而使课堂教学留于形式,更不能够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使词汇教学活动枯燥、呆板而没有新意。教师要用好学生的记忆、遗忘规律,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和动觉等多中感官来提高单词的识记效果,并通过不断强化练习来防止遗忘,达到温故知新、熟能生巧的效果。

②听说教学的创新教法的教育实践

听说的重要性创新教育下,英语教学更倾向于语言的使用和实用性即更注重听,说的教学方式,最终达到使学生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更有效的掌握语言目的。

听说所存在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规划及其相应的考试制度下,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许多学生语法娴熟,掌握词汇量达标,然而却听不懂,说不出。对英语这门语言而言,仍是当今全球通用性最强的语种。21世纪是经济科技一体化共同发展的世纪,如果我们学生仍然听不懂,说不出,中国在参与世界竞争中,也必将丧失许多宝贵的机会。

对于所面临的学生语法娴熟,掌握词汇量达标,然而却听不懂,说不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创新出一些循序渐进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③读写教学的创新教法的教育实践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的

通过以上对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优势与弊端的分析,对于传统英语教学,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它有着它合理存在的一面。当今英语教学研究中那种极端化的倾向,即在有些人看来,英语教学不是“现代”的好就是“传统”的好,两者之间似乎对立,而没有什么互补或融合之处。这种看法是有害而无益的。我们所要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既要挖掘出传统英语教学的精华,又要和现代素质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我们教学工作者对某些教法、教学环节和英语教学的某些内容进行创新教法的教育实践上来转变学生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方法、步骤、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①多元智能理论

②建构主义理论

③素质教育理论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① 将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作为主要方法贯穿于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同时辅之以数据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专家与课题组教师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与推广相结合。使整个研究过程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

② 将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有机结合。在研究过程中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对于本课题传统初中英语教学的优势与继承这一块的研究是具有很大的价值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随时观察、收集、记录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所运用的一些具有优势的传统英语教法,进行评价,整理和收集资料。通过反思小结,写好案例汇总,并随时与其它学校进行经验交流,对其功课例组织撰写总结或论文,及时推广研究成果。

③将实验法、比较法、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作为本课题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加以运用。在进行创新教法的教育实践这个板块上,实验法、比较法、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将会是很重要的办法。

(三)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步骤总体上是按照“前期准备——课题开题——制订方案——按步实施——中期评估——反馈评价——调整方案——继续实施——全面总结”的基本程序进行,研究与推广贯串于整个过程之中。

1、准备酝酿阶段(20xx年3-5月)

利用周末及平常休息时间,再次钻研《大纲》,吃透教材;学习《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并树立创新的素质观,找出实验的依据,再而建立课题组,设计研究课题,并向上级申报课题。

2、课题开题(20xx年10月)

根据上级批复确定课题,并进行课题开题。

3、制定课题初期方案,并进行反复论证(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4、实验尝试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月)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分阶段小结,调整和改进实验方案。

5、中期评估并调整方案(20xx年1月-20xx年6月) 对前期研究进行评估总结,并及时修整方案。

6、继续实施(20xx年7月-20xx年4月)

7、结题评议阶段(20xx年4月-20xx年6月)对学生英语素质进行纵向、横向评比后,以论文形式进行结题总结。

(四)课题研究具体措施:

1、 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李大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 成员:林泽友(主管教学副校长,中学一级教师) 黄 晴 (校团委书记,中学二级教师) 管发勇(英语学科负责人,中学一级教师)

2、主研人员及分工

课题组组长:李大学,主要负责课题的组织,管理,指导和经费保障。

课题主研人员:黄晴,负责传统初中英语教学的优势与继

承的研究;郑辛酉、黄小琼,负责从传统英语某些教法和教学环节创新上的研究;张建、杨小琼,负责从英语教学的词汇内容上进行创新研究;王文超、李厚菊,负责从英语听说教学的创新研究;林泽友、管发勇,负责各个板块最后情况的收集,最后以文字形式展现研究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1、预期成果:预期成果有效载体主要以论文报告形式表现,计划以10篇论文,3篇报告表现。

2、成果呈现:课题成果将以论文、调查报告、经验总结等形式呈现。

以上是我代表课题组作的开题报告,请各位领导、专家、代表和老师审议。 最后,祝愿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