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河北建设集团合作协议书 河北建设集团承建项目(9篇)

河北建设集团合作协议书 河北建设集团承建项目(9篇)

时间:2022-01-16 06:24:57

相关推荐

河北建设集团合作协议书 河北建设集团承建项目(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河北建设集团合作协议书(推荐)一

大家好,欢迎您来清西陵观光游览,我是导游员×××,旅途中您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尽管提出来,我愿竭诚为您服务,我们今天的日程是这样为大家安排的:首先参观泰陵,中午到行宫就餐,下午参观崇陵。

泰陵

清西陵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陵墓建筑群之一,位于北京西南125公里处的河北省易县境内。在800平方公里的陵区范围内,建有帝陵、后陵、妃园寝、王爷、公主、阿哥园寝等十四座,还有行宫、永福寺两处附属建筑及衙署营房遗址,品种齐全、布局合理。陵区内保存有古松一万五千余株,这些树不但美化了西陵,而且可以避免外界风沙的侵袭和热气、寒流的影响,为西陵营造了一个特别的小气候,使陵寝处于一个独立完整的自然环境之中,使这里的建筑,得以很好地保存。清西陵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在20xx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在20xx年1月11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景区。

清西陵中,雍正皇帝的泰陵建筑最早、规模最大,堪称首陵。这是一处清朝盛世时期遗存下来的古建群体,从它的选址、规划,布局都反映出当时国家的强盛以及政局的稳定,在建筑用料、工程技术,传统工艺等方面也都非常考究。 当代建筑学家讲,泰陵是一处典型的风水宝地的模式。站在大红门前五孔桥上环顾四周,可以看到,北面有连绵起伏的永宁山,为靠山,酷似屏障。

永宁山

是太行山的余脉,与东陵的昌瑞山属于同一脉系,此山从山西过来,如巨龙横卧中原;大红门两侧的东、西华盖山为天然门户;九龙、九凤山为环护左、右的低岭;南面形态端庄的元宝山,为泰陵的朝山;在中间广阔的平原上座落着泰陵辉宏壮丽,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易水河从五孔桥下流过,形成山映于水,水扶于山的格局。“陵制与山水相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这里充分体现出来,同时又展示出古代建筑学家巧夺天工的高超艺术。正如美国景观建筑学权威西蒙德先生所说的:“埃及人是在他自己预定的一条不能改变的需求道路上一直走到底,中国人在他的世界里独自徘徊时有友好的大自然来引导他拜谒上天和祖坟。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地方,风景会真正成为建筑艺术材料。”

泰陵的建筑布局也非常考究,完全依照帝王生前所居宫廷格局,按礼制的需要而规划设计。以神道为中轴线贯穿南北,主体建筑安排在中轴线上,一律座北朝南;地宫座落在中轴线的末端,居中当阳,其余建筑沿中轴线次第排开。这些建筑都以准确的尺度,适宜的体量,斑斓的色彩,灵活巧妙的手法进行配制和空间组合,使陵寝的纪念性、礼制性主题有条不紊地展开并不断深化。 石牌坊是泰陵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泰陵设三架,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排列形式上都独具一格。

一架面南、两各东西,与北面的大红门形成一个宽敞的四合院。三架牌坊的大小、规制完全一样,均由66块大小石料,仿木卯榫结合而成,每架牌坊高12.75米,宽31.85米,为五间六柱十一楼造型,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打造,各个部位还雕有丰富的纹饰,画面布局合理,造型生动,雕工细腻,玲珑剔透,生机盎然。这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尚属孤品。成为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最具有价值的建筑之一。

最新河北建设集团合作协议书(推荐)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皇家风水宝地清东陵参观游览:

我是导游员,接下来将由我为大家介绍清东陵的历史、建筑以及这里埋葬的历史人物和有关传说,希望大家在清东陵能够感受皇家山水福祉,并给大家带来好运和快乐!

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境内的清东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20xx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xx年10月15日,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公布,清东陵景区成为唐山市首家5a级景区。

清东陵西距北京125公里,居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承德五大城市腹地,交通便利,每年吸引大批中外游客旅游观光。20xx年,清东陵景区被北京市奥组委确定为唯一的一处京外景点,成功地接待了前来参观的奥运宾客,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清王朝统治时期,东陵分“后龙”和“前圈”两部分,陵区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20公里,占地面积达2500平方公里。“后龙”为“风水来龙”之地,从陵后长城开始向北延至承德,西接密云,东达遵化,层峦叠翠,山秀石奇,气象万千。当时,“后龙”禁地派重兵驻守,负责安全保卫。“前圈”是陵寝分布的地方,四周群山环绕,中间野阔川平,东、西各有一泓碧水缓缓流淌,形似一只完美无缺的金瓯,可谓景物天成。一座座陵寝依山面野,井然布列在这80平方公里的盆地之内,其间苍松翠柏、楼殿亭阁、门坊城垣、桥柱碑雕,无一不精,无一不美。

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前朝如持笏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浃流似两条玉带。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

清东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墓群,共建有五座皇帝陵、四座皇后陵、五座妃园寝和一座公主园寝。全部陵寝以顺治帝的孝陵为中心,东侧有康熙帝的景陵,同治皇帝的惠陵,西侧有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以及孝庄、孝惠、孝贞(慈安)、孝钦(慈禧)四座皇后陵,还有景妃、景双妃、裕妃、定妃、惠妃五座妃嫔园寝。

清东陵目前开放的景点有裕陵、裕妃园寝、慈禧陵、慈安陵、展览馆、孝陵、景陵、昭西陵、二郎庙等9处景点。

在清东陵14座陵寝之中,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当数座落在昌瑞山主峰下的顺治皇帝的陵寝——孝陵。

孝陵神道

孝陵神道长达5600多米、宽12米、用砖石铺成。孝陵神路南起金星山下的石牌坊,北到昌瑞山下的宝城、宝顶,沿朝山、案山、靠山的三山连线,将孝陵的数十座形制各异、多彩多姿的建筑相贯串,形成一条气势宏伟、序列层次丰富、极为壮观的陵区建筑中轴线。它虽然因势随形,多有曲折,但曲不离直,明确显现了南北山向的一贯,配合了山川形势,强化了主宾朝揖的天然秩序,产生了极富感染力的空间艺术效果。孝陵神路是清陵中最长的神路,也是最壮观、最富艺术性的神路。由于其他各陵的神道都与孝陵神道相连,所以孝陵神道也称为清东陵的主神道。

孝陵石牌坊

孝陵石牌坊是进入清东陵的标志性建筑,采用仿木结构形式,五间六柱十一楼,面阔31.35米,高12.48米,是全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构筑而成。石牌坊虽然历经了康熙十八年北京大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两次劫难,但依然岿然屹立,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更显得雄伟壮观。石牌坊南有天台山和烟墩山东西对峙,形成陵区的天然门户,被称为“龙门口”,常年水流不断,当年皇帝来谒陵要临时搭建浮桥通行。“龙门跃鲤”历来被誉为东陵八景之一。正南方的这作山峰因为它的形状象汉字的金字,所以叫金星山,此山在清东陵的风水中,是清东陵的前朝山。

大红门

石牌坊以北是大红门,它既是孝陵的大门,也是整个清东陵的总门户。面阔58米,进深11.15米,单檐庑殿顶式建筑,是整个清东陵内等级最高的建筑。

大红门是陵园的正门,是谒陵者和帝、后、妃棺椁的必经之处。大红门前左右各设一座下马牌,上面用汉、满、蒙三种文字雕刻有 “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谒陵者在进入大红门前必须提前下马、降舆,步行通过。

具服殿

大红门北侧路东的这座建筑叫具服殿,也称更衣殿,是供前来谒陵的帝、后更衣、休息、方便的地方。整个陵园只有一座具服殿。

神功圣德碑亭

再往北,迎面的这座重檐歇山顶的高大建筑,是孝陵的神功圣德碑亭,简称大碑楼。

大碑楼建在正方形的青白石须弥座上,通高约33米,每面檐墙面阔25米多。每面墙各有一个拱券式门洞。楼内正中有一个巨大的形似海龟的神兽,叫赑屃。传说龙生九子,皆不成龙,各有所好。赑屃是其中一子,因它天生喜文、善负重、长寿,故让它驮着巨大的石碑,以示万古长青,永垂不朽之意。

孝陵的功德碑,高6.72米,宽2.17米,厚0.73米,屃头刻6条蛟龙,碑额篆刻“大清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满文在右(西),汉字在左(东)。碑文内容主要记载了顺治皇帝一生的功德,故此碑叫神功圣德碑。按明、清制度,大碑楼要在先帝入葬后由嗣皇帝营建,碑文由嗣皇帝撰写。孝陵大碑楼始建于康熙七年(1668年)正月,碑文由康熙皇帝撰写。这篇碑文长达1700多字。在大碑楼外周围是砖墁地,俗称海墁。海墁四角各有一根华表,亦称擎天柱。大碑楼在四根华表的衬托下,更显得气势恢宏。

据传,清朝皇室家法规定:凡后世皇帝有失国土尺寸者,不得立“神功圣德碑”。可是,1840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道光皇帝对此只字不提,却以自谦的口吻说自己治理国家的功绩不能和列祖、列宗的功德相提并论,于是下了一道谕旨,“自本朝起不再修建神功圣德碑”。所以自道光以后,清代的皇帝陵前不再修建神功圣德碑,成为定制。

石像生

我们眼前的这座山是天然形成的影壁山,为清东陵的案山。过了影壁山就是孝陵的石象生。石像生是陵墓前神道两侧设置的石人、石兽的总称。石象生放置在神道两侧,象征帝王生前的仪帐和护卫。石象生一般有两种,即石人和石兽。石人又称翁仲。据说,在秦朝有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身长一丈三尺,异于常人,力大无比。曾驻守临洮,征服匈奴有功。阮翁仲死后,秦始皇怀念他,特制翁仲铜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见到铜人,竟以为是活着的阮翁仲,吓得望风而逃。从此,人们便把宫阙或陵墓前的铜人、石人称为翁仲。

清代陵制,只有皇帝陵设石像生,皇后陵和妃园寝不设石像生。清陵石像生以孝陵的规模为最大,共有18对,从北往南依次为:文臣3对、武士3对,马立、卧各1对,麒麟立、卧各1对,象立、卧各1对,骆驼立、卧各一对,狻猊立、坐各1对,狮子立、坐各1对,最南端为一对石望柱。孝陵石像生从北到南长达870米,犹如两列威武雄壮的仪仗队,在迎接着谒陵者的到来。孝陵石像生不仅石雕像多,序列长,有立、有卧、有坐,而且雕刻手法古朴粗犷,突出写意的风格,刻意追求神似,而不追求形似,表现出清初八旗子弟以弓马征服天下,朝气蓬勃,不可战胜的气势。它们与苍松翠柏相互映衬,使神道圣洁、庄严、肃穆,气势非凡。

清东陵的风水和选址

风水一词最早出于伏羲时代,伏羲根据自己研创的简易图,推理出地球有过一段是风与水的时期。晋人郭璞传古本《葬经》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风水,又称堪舆、图宅、青囊、山水之术等,是东方神秘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清东陵到底有什么好风水呢。我们先看一下前方特别尖的这座山,就是刚才我们看到的金星山。它是清东陵的朝山,相当于一位大臣手持护板向北朝拜;前方特别平坦的山叫影壁山,也称案山,相等于皇帝批阅奏章的龙书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正北方向的这座高大雄伟的山峰叫昌瑞山,是清东陵的后靠山,相等于皇帝所坐的龙椅,这三座山天然形成一条直线,构成清东陵的风水线。西侧的山峰叫黄花山如白虎雄踞,东侧的山峰叫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这两列山峰如同两列文武大臣侍立两侧。整个陵区的山川形势如同天子临朝的壮观场面。另外在陵区的东侧有一条马兰河,西侧有一条西大河,这两条河似两条玉带自北向南缓缓流淌。清代诗人张从孔曾作诗一首:

万载隆兴地,双峰锁口齐。

金星高拱北,玉水曲流西,

鸟语崖间树,鱼游石畔溪,

举头陵上望,常有彩云栖。

那么,清东陵的陵址到底是谁选定的呢?据史料记载,清东陵这块风水宝地是由顺治皇帝亲自选定的。后又经钦天监杜如预,杨宏量等人进一步踏勘卜定。

顺治八年(1652)十二月,14岁的少年天子爱新觉罗·福临来到京东一带巡幸。他来到昌瑞山上,向南望,平川似毯,尽收眼底;朝北看,重峦如涌,万绿无际。日照阔野,紫雾霭霭;风吹海树,碧影森森,真是山川壮美,景物天成。顺治帝心念闪动,遂宣谕曰:“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于是从身上取下佩韘,向下一扔,对侍卫们说:“韘落处定为穴”,后来,清王朝在这里建造了清东陵的第一座陵寝,即顺治皇帝的孝陵。

龙凤门

石像生以北的这座建筑叫龙凤门。龙和凤分别是皇帝、皇后的化身。据说龙凤门是按神话中的南天门修建的,皇帝、皇后之灵经过此门即可进入天堂。龙凤门是一座牌坊式的建筑,由三门六柱和四段琉璃墙组成,龙凤门是横向建筑,而石像生则为纵向建筑,与石象生形成纵横交错之势,起到收拢视线,突出石象生的作用。当人们从南面进入石像生范围时,由于龙凤门横置石像生北端,顿时会使视线收拢住,目光集中在石像生上,从而突出了石像生形象。

孝陵的石桥

穿过龙凤门,沿神道北行,依次有一孔拱桥、七孔拱桥、五孔拱桥和三路三孔拱桥。这些桥座有一个奇特之处,就是敲击这些桥的石栏杆,会发出像打击钟磬般的悦耳之声,或清脆悠扬,或低沉雄浑。因为这些声音与我国古代的宫、商、角、徵、羽五音相似,故称之为“五音桥”。其中以七孔桥和五孔桥最为著名。

神道碑亭

三路三孔拱桥北面就是神道碑亭。因其建筑形制与神功圣德碑亭一样,只是体量收小,故又称为小碑楼。楼内巨大的赑屃背上驮着一统高5.1米、宽1.77米、厚0.71米的石碑。碑额题“大清”两字,碑身阳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世祖体天隆运英睿钦文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之陵”字样,满文居中,蒙文在左,汉字在右。

东西朝房

东西朝房在神道碑亭以北,神道两侧相向而建。单檐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有前廊,黄色琉璃瓦顶。皇陵祭祀需要大量祭品,主要分膳品桌和饽饽桌两大类。东朝房是内务府差役制作膳品、熬制奶茶的所在,所以东朝房又叫茶膳房。西朝房是内务府差役们制备饽饽供品的地方,所以西朝房又叫饽饽房,饽饽是满族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满族的饽饽很耐饿,携带方便,风味独具,至到今天仍是颇为风行的食品。

东西值班房

在东西朝房北,宫门的东西两旁各有一座布瓦卷棚顶的小房子,面阔各三间,进深一间,两房相向对称而建。这两座小房子就是值班房,也叫守护班房。护陵值班的八旗官兵驻守在这里,昼夜看护陵寝。

隆恩门

隆恩门俗称宫门,是陵院的唯一门户,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盖顶。有三个门,中门上方的斗匾上题“隆恩门”三字,也是满、蒙、汉三种文字。左门(东门)是皇帝出入的门户,故称君门。右门(西门)是大臣出入的门户,故称臣门。中门是帝、后棺椁经过的门户,故称神门。

焚帛炉

焚帛炉也叫燎炉,位于前院南部,东西相向而建。燎炉采用砖木建筑形式。单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均为一间。螭吻、垂兽、跑兽、仙人、斗拱、椽飞、隔扇一应俱全,完全是琉璃件构筑而成。前面有一个炉口,炉座为须弥座形。炉体内部四壁及顶部均为铁板,顶部有出烟孔,下面有出灰口。整座建筑比例适中,色调和谐,精巧秀致。每当大祭日,五色纸及金银锞等在此炉内焚化。

东西配殿

燎炉北面就是东西配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有前廊一步,黄色琉璃瓦盖顶。东配殿是存放祝版、制帛的地方。每当大祭前,先把祝版和制帛存放于此,届时取出使用。东配殿还是临时供放神牌的地方。每当大修隆恩殿时,便把帝、后神牌移放到东配殿临时供奉。竣工后,再将神牌移回原处。皇帝谒陵时,有时临时到东配殿内休息。西配殿是喇嘛念经的地方,每当皇帝、皇后忌辰大祭之日,则有13名喇嘛在此殿内念经。

隆恩殿

隆恩殿俗称大殿,也称享殿。是供奉死者神牌,举行祭礼活动的场所。重檐歇山项,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色琉璃瓦盖顶。殿内设暖阁三间,中暖阁内供奉顺治皇帝和孝康章皇后的神牌。西暖阁内供放孝献皇后的神牌。东暖阁内陈设孝陵陵图和后宝山所产灵芝等物。殿前面为月台,上面陈设铜鼎式香炉一对、铜鹤、铜鹿各一对。大殿及月台环以青白石栏杆。隆恩殿是陵寝地面上最主要的建筑,大祭礼在此殿内举行。

陵寝门

陵寝门叫三座门,也叫琉璃花门,位于隆恩殿后面,是后院的门户。它有三个独立的门口,均为单檐歇山顶,中门较大。其神门、君门和臣门一如隆恩门。每门前各有一座月台,月台前有石踏跺。中门门跺上身装饰琉璃料中心花和岔角花,下边是石须弥座。两侧的门则无琉璃花和须弥座。

二柱门

穿过陵寝门,迎面正中神道上就是二柱门。此门为礼制性建筑,由两根石柱和一个门楼组成。只有皇帝陵才可以建二柱门。从道光帝的慕陵开始,二柱门被裁撤不建。

石五供

石五供由五供和祭台组成。五供即一座香炉、二个烛台、二个花瓶共5件器物。祭台是长方形须弥座,通体雕刻莲花以及各种吉祥图案。五供和祭台全部用青白石雕琢而成。香炉不能烧香,花瓶上的花和烛台上的蜡烛均为石质,没有实用价值,只起到一种象征作用。只有帝、后陵才设石五供,清代妃园寝则无石五供之设。

方城、明楼

方城位于石五供以北,宝城之南,是一座用砖砌成的城台式建筑,台面为正方形。台面的东、西、南三面砌雉堞,北面砌宇墙。城身东、西、南三面用澄浆砖干摆,底座为石须弥座。下部有一条南北方向的隧道,两扇巨大的木门上分别钉着81颗铜门钉。

明楼建在方城台面正中,碑亭式建筑,重檐歇山顶,覆以黄色琉璃瓦。四面檐墙各辟一个券门。楼内正中有石碑一统,因碑身涂以朱砂,故俗称朱砂碑。碑身阳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世祖章皇帝之陵”字样。明楼是全陵最高的建筑。

哑巴院

哑巴院是方城和宝城之间的半封闭式小院。北面月牙墙正中的琉璃壁遮挡着地宫的入口。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条转向马道,从此可达明楼、宝顶。传说建陵时,为了保密,传说所用匠夫皆为哑巴,以防泄密。只有皇帝陵有哑巴院。

宝顶

宝顶,就是坟头。孝陵宝顶为长圆形,其他陵寝宝顶多为圆形。宝顶在地宫上面,高高隆起,用三合土(黄土、白灰和砂子)夯筑而成。

宝城

宝城就是围护宝顶的马蹄形城墙。外面澄浆砖干摆。城面外侧做雉堞,内侧砌宇墙,之间是马道。宝城东、西两侧各设挑头沟嘴二个,伸出墙外,以排出马道上的雨水。

地宫

地宫也称玄宫,俗称地下宫殿。清制,皇帝陵地宫结构为九券四门,石门上浮雕八大菩萨。地宫的最后一券为金券,内有宝床,宝床上为3坛骨灰。顺治帝居中,左为孝康皇后,右为孝献皇后。

神厨库

神厨库位于东朝房后偏南,小碑楼以东,由神厨、南北神库、省牲亭组成,环以红色院墙,西面有一门。整组建筑坐东朝西。神厨单檐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是做肉类祭品的地方。南、北神库是存放物品、材料的库房,也是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省牲亭为亭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重檐歇山顶,四面各显三间,内设锅灶、缸座、水池,是杀牛宰羊之所。神厨库所有建筑及围墙顶均覆以黄色琉璃瓦。

孝陵墓主人

顺治皇帝6岁登基,在位20xx年,终年24岁,是清王朝入关定鼎中原的皇帝。顺治帝1661年死于天花,火化后葬入孝陵,地宫中还葬有孝康章皇后和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

顺治皇帝火化入葬,这是葬在关内的清朝皇帝中仅有的,究其原因,一是顺治好佛,这位法号“行痴”的皇帝选择佛门规矩处理后事,“圆寂”后火化;二是遵循满族关外习俗,满族原为游牧民族,亲人死后“弃之不忍,携之不能”,故火化后把骨灰带在身边,皇帝崩后火化并不为讳。

孝陵是清东陵唯一未被盗掘的陵寝

在清朝灭亡到新中国成立前的38年时间里,清东陵遭到了多次盗掘洗劫,不仅帝、后、妃陵寝均遭劫难,就是那些陪葬墓也无一幸免。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清东陵的主陵、规模最大的孝陵在38年兵荒马乱、盗陵成风的岁月里,竟奇迹般地幸免盗掘,地宫至今安然无恙。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是野史和东陵地区盛传孝陵是空的,地宫里没有葬人。为什么是空的呢?因为传说顺治皇帝自爱子荣亲王、宠妃董鄂氏死后,悲痛欲绝,万念俱灰,连皇帝也不想当了,弃天下如敝履,遁入五台山当和尚去了。康熙皇帝后来曾几次去五台山访父、认父。既然地宫是空的,没有葬人,当然也就没有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随葬地宫。盗匪自然就不去盗掘了。

二是顺治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均死后火化,地宫里只有三个骨灰坛子。随葬珍宝是放在棺内的,既然没有棺椁,自然也就无法存放珍宝。没有珍宝,自然也就绝了盗掘之念。

三是顺治皇帝平素节俭,反对厚葬。在孝陵的神功圣德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皇考遗命,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这就等于告诉人们:地宫里没有随葬珍宝,盗陵也是徒劳无益的。对孝陵地宫存有觊觎之心的人也就丧失了盗陵的信心。

康熙大帝的景陵

康熙大帝的陵寝在孝陵东面,称景陵。康熙大帝名玄烨,8岁登基,在位61年。他平定三藩叛乱;1683年收复中国台湾, 1689年又派兵驱逐侵占雅克萨的沙俄军队并与之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两国东段边界;将喀尔喀蒙古(今天的外蒙古)正式归入清朝行政管辖;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派兵入藏,稳定西藏秩序。他一生励精图治,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完整统一,稳定了清朝的统治,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康熙一生显赫的文治武功都以满、汉两种文字记录在圣德神功碑上,因为康熙后人认为他功德隆盛,太多了,故立双碑。碑文是嗣皇帝雍正亲自撰写。清朝皇帝陵前立双碑自景陵始。康熙帝的景陵位于顺治皇帝孝陵以东1公里处,陵园建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主体建筑完工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这里北靠昌瑞山,南望象山,景物天成,是风水阴宅中的一处“上吉佳壤”。康熙大帝和他的孝诚、孝昭、孝懿、孝恭4位皇后以及敬敏皇贵妃六个人就落葬于此。

虽然封建社会有皇帝登基就开始建陵的说法,但康熙皇帝登基时年方8岁,即位十几年一直没有给自己选建陵寝,至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中宫皇后赫舍里氏因为生子难产死在了大内的坤宁宫,于是康熙皇帝按照传统的子随父葬的做法,派人在昌瑞山孝陵附近选好了万年吉地,好先让皇后入土为安。

当时,大清王朝正爆发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康熙帝特意对建陵事宜做出安排,上谕中说:“仁孝皇后陵寝已卜定于孝陵附近之山,理应备依典制营建,但目今军需浩繁,民力维艰,著将地宫先行修造,其余一应工程候国用充足之日次第举行。”从景陵诞生的历史背景可以看出,如果不是孝诚皇后意外离世,建造景陵很可能要向后推延。

康熙帝景陵是清东陵内继顺治皇帝孝陵后的第二座皇帝陵,也是清王朝入关后营建的第二座皇帝陵。景陵满语译作安巴灵武。“景”字在典籍中有多种解释,“光有令绪曰景,耆意大图曰景,明照旁周曰景,布义行刚曰景,由义而济曰景。”

最新河北建设集团合作协议书(推荐)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承德,我是你们的导游。

承德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全市共辖八县三区,市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340多万人。 承德市人民政府驻双桥区武烈河畔,距省会石家庄 435公里,距北京256公里。

承德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群居住。自秦汉以来, 历代中央政权都曾在承德设立郡、府、州、县等行政机构。在清雍正元年设热河厅,乾隆 四十三年改为承德府,嘉庆十五年设热河都统府。辛亥革命后废除府制,设热河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始建行省,定为热河省省会。1933年,承德被日寇侵占,成立伪满州国特别行政区. 1945年获解放,1946年我军战略转移,被国民党占领。1948 年承德市再次获得解放, 隶属热河省管辖,为热河省省会.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1956年承德市划归河北省, 同年九月改由承德专区代管。1956年 11月,兴隆县鹰手营子、寿王坟划归承德市管辖,设鹰手营子矿区。1958 年承德县建制撤销,并入承德市。1960年3月15日,承德地、市合并, 合并后承德市辖市区、 下板城区、 隆化县、围场县、丰宁县、滦平县、兴隆县、青龙县、平泉县。1961年5月,承德地、市分设,分设后的承德市设翠桥区、 虹桥区 、双塔山区、 红石峦工委、 双峰寺工委。1965年2月,鹰手营子、寿王坟、马圈子重新划归承德市,复设鹰手营子矿区。1984年1月,承德市改为省辖市,辖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青龙县划归秦皇岛市.1993 年7月1日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的管理体制,辖八县三区。

承德原名热河,她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据考证,这里早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遗迹。战国时代,燕国在这一地区设置过郡一级的地方政府,秦以后历代也曾设置过地方政府。

秦汉至元明时期,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此游牧。直到清朝初年,现承德市区所在地仍只是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叫热河上营。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避暑山庄,雍正元年(17)设热河厅,十一年(1733年)取“承受先祖恩泽”之义,改名为承德州。这就是“承德”名称的起源。此后承德逐渐发展成“万家灯火较前增”的都市。但从咸丰继位(1851年)始,直到国民党统治时期,承德日渐衰落,满目荒凉。辛亥革命后取消府制,成立热河特别区。1929年成立热河省,承德为热河省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承德市由衰落转入新生。1993年7月原承德市与承德地区合并。

承德市内名胜古迹荟萃,自然风光秀丽,四季气候皆宜,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4处重点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4年底,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8年6月,避暑山庄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1998年底承德市又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承德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三年来承德市政府共投入3000余万元整修和恢复闻名遐迩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现在避暑山庄著名的“康乾七十二景”已有40景整修完毕,外八庙中有7座寺庙对游人开放。此外,市区还新开发了魁星楼、双塔山、城隍庙和夹墙沟等景观。

承德市各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滦平境内有长城之精粹--金山岭长城;丰宁的“京北第一草原”以其优势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见长;“白云古洞”则集奇、险、野、幽和僧、尼、道于一山;围场县著名的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是夏季旅游避暑、冬季滑雪狩猎的天然胜地;兴隆境内的雾灵山动植物种类丰富,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宽城的“水下长城”为万里长城之奇观;平泉辽河源头景色迷人,自然次生林层次分明,山顶一片草原,呈现亚高山草旬景观。

承德可谓山雄水秀,避署胜地。

好,游客朋友们, 承德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最新河北建设集团合作协议书(推荐)四

河北保定野三坡景区有许多文物名胜遗留至今,现有的“大龙门城堡”、“蔡树庵长城”、“摩崖石刻”等都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龙门城堡原是明长城“内边”上的重要关隘,被誉为“疆域咽喉”。据《水经注》记载,这里在唐、宋以前叫“圣人城”,曾是中原与塞外的要塞重镇,屡经战乱。明代将其作为军事重地重新修建,从嘉靖年间开始,由“钦依大龙门守口总指挥使把总官钦”戍守,清代沿袭明制,一直到光绪时才废止。现保存完好的大龙门城堡、城门,与其外围的军事设施遗址,仍然能使人看到一个完整的古代关隘防御体系,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建筑艺术和军事才能。

大龙门城堡西北一华里的龙门峡,两侧山崖峭壁上留有30多处摩崖石刻,都是明、清时驻守关隘的武官留下的真迹。其中以“万仞天关”、“千峰拱立”最为醒目,字高2.7米。其余题字大小不等,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描述关山险要雄伟,以振军威,多用于楷书写成,字迹遒劲浑厚,笔力顿挫沉雄,各具风格。另一类则是描述这里山河秀丽俊美,以激发将士和民众的爱国热情,这一类多用行书、草书写成,运笔潇洒自如,是难得的珍品。题书者有明代万历年间都御史兵部侍郎贾三进,万历武进士钦依大龙门把总指挥都门何继文,总兵吕志远、 王世兴等,这些刻字,为研究古代书法艺术提供了可靠的佐证。经专家考证,这里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摩崖石刻群,被誉为“历史文化长廊”。

舞蹈史画

20__年,政府投资5000万元完成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舞台面积1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500人观看的野三坡大剧院,打造了以涞水、野三坡悠久历史及厚重文化为主线的大型舞蹈史画《印象野三坡》,利用世界顶级的声光电技术、演员炉火纯青的舞技和演技,演绎了野三坡及至整个黄河流域灿烂的历史文化,从远古人类到华夏始祖,从古代的名人志士到近代的抗日英烈,鲜活地表现了野三坡的历史文化精髓,鸡蛋坨七勇士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章节,再现了革命先烈英勇不屈、舍生取义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印象野三坡》演出已经成为野三坡景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文化产品。

“野”文化

野三坡历史文化古老神奇,源远流长,溯其历史,《涿州志》记载:“三坡隶属涿由来久矣,无可稽查。”但元、明、清代诗人对此地吟赋的诗词却有不少。有诗云:此地即桃源,不知汉魏,遑论金元。逃名岩谷,循迹林泉。大好河山,忍终袖手无人管。满坡积雪,山色有无间。野三坡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差异很大,故此分为上、中、下三坡。《涿州志》载:“上坡与下坡因山脉之障蔽,气候亦有不同,寒暖相差半月许,每逢春令,下坡核桃已结实,上坡始花。雨降稍迟,耕种亦随之转移。”可见,三坡之名由地形变化、气候不同而产生。

时至清代,因三坡人民崇敬明朝,清庭对这里的人民施加压力,勒令三坡人民不许介入科举之列,取消求得“功名”的权力。这时有些境外匪盗勾结官府也来敲诈勒索,三坡人民忍无可忍,遂树起“反清复明”的旗帜,推举“家道殷实,素孚重望”的“老人官”综理坡内一切事务,被迫组织护坡武装,保卫乡里。由于对封建势力的反抗,清朝官府给三坡人民强加了一个“野”字。从此,野三坡的“老人制”也就流传下来,一直沿续到民国十八年。《涿州志》称老人制谓“实开民选之前列,独树自治之先声。”

诗词歌谣

野三坡曾流传着一首歌谣:野三坡,野三坡,燕王扫北没扫着,头上束着野雀窝,穿的鞋子向上撅。清朝不让进考场,祖祖辈辈血泪多,这就是对野三坡历史的写照。史料记载:“明初燕王爷朱棣兴师扫北至三坡境界(奴才岭),见山中野兽(松鼠)捧食松果,王意以为拱手施礼,当谓左右曰:“兽且归顺,况人民乎?”遂颁恩诏免除丁粮,至今野三坡还广泛流传着这里是受过皇封的地方。

抗日腹地

抗战时期,野三坡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腹地,英勇顽强的三坡人民积极参军抗战,勇往直前,付出了重大代价和牺牲,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对此,聂帅在《 聂荣臻回忆录》中曾给予高度评价。至今,景区内的八路军兵工厂、游击小路、平西抗日烈士陵园等革命遗迹仍保存完好,野三坡这个革命老区又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天然课堂。

最新河北建设集团合作协议书(推荐)五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武术之乡、杂技之乡——沧州。

沧州地处河北省东南,东临渤海,北靠京津,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 因濒临渤海而得名。

文化旅游资源

沧州铁狮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体现了沧州古老“铸造之乡”铸造艺术的神韵。沧州境内有沧州铁狮子、献县汉墓群、泊头清真寺、海丰镇遗址、纪晓岚墓地、献县单桥、黄骅古贡枣园等七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4个,景点88处。海兴小山火山遗迹、东光铁佛寺、沧州清真北大寺、泰山行宫、武帝台、莫阝州庙、盘古庙等古迹独具风姿,“华北明珠”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泊。沧州市现有湿地19万公顷,各种鸟类270余种,101种受国家保护的候鸟。沧州的吴桥县是世界著名的杂技之乡。“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已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国际赛场,“吴桥杂技大世界”为国家4a级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列入民俗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参观游览。

农业资源

沧州有耕地1241.4万亩,草地60万亩,是河北省粮、棉、油集中产区之一,京津无公害蔬菜主要供应基地和中国北方知名的优质牧草基地、畜牧生产基地。沧州是著名的“鸭梨之乡”和“金丝小枣”之乡。金丝小枣、冬枣、鸭梨等土特产以其优良的品质驰名中外,是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全市年产红枣近43.5万吨,鸭梨46.5万吨。沧州还有待开发利用的荒碱地200多万亩、沿海滩涂52.7万亩,低产盐田40万亩,可全部转化为建设用地。

海洋石油资源

沧州境内有华北、大港两大油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5亿吨,天然气储量282亿立方米,开发潜力非常可观;沧州是全国四大产盐基地之一,盐田面积达45万亩,年产量达200万吨,是全国四大产盐基地之一;沧州拥有129.7公里海岸线,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已具规模,海洋生物1000余种,盛产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其中“渤海对虾”、“梭子蟹”享誉海内外。

杂 技 之 乡

中国的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国的杂技之乡有多个,像山东的聊城、江苏的盐城、河南的濮阳、湖北的天门、安徽的广德、天津的武清、河北的沧州吴桥、肃宁、霸州等。但是,就历史悠久、群众基础雄厚和在海内外的影响而言,最著名的要数沧州吴桥了。据沧州吴桥县志记载,在沧州吴桥,每逢佳节“掌灯三日,放烟火,演杂技,士女喧阗,官不禁夜”。1958年,沧州吴桥县小马厂村出土的距今约1500年前南北朝东魏时期的古墓壁画上,就描绘着倒立、肚顶、转碟、马术等杂技表演形象。但是,沧州吴桥杂技在全国享有盛誉则在元朝以后。在这之前,河南的杂技比较有影响,元朝建立后,首都由河南开封迁至北京,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开始繁荣起来,影响越来越大,延续至今,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著名“杂技之乡”。

沧州吴桥位于中国河北省东南端,共有449个自然村,杂技艺术在沧州吴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几乎村村都有杂技艺人。有一首歌谣唱道:“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沧州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目前,世界上至少有近20个国家的杂技团体里有沧州吴桥籍杂技艺人。另外,沧州吴桥还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专门培育杂技人才的中等艺术学校——沧州吴桥杂技学校,该校是我国唯一加入世界马戏学校联合会的成员。

1999年,沧州吴桥杂技学校由国家文化部批准成为沧州吴桥国际杂技艺术培训中心,可以向全世界招收留学生,承担起了为国内外培育杂技人才的任务。1993年11月,沧州吴桥建成了国内独一无二的杂技民俗旅游度假区——中国沧州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集游乐、观赏、参与、表演等多功能于一体,既有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绝活,也有高雅美观的舞台表演。该景区现已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际旅游定点景点。如今,沧州吴桥还建立了“吴桥信息港”、“吴桥杂技大世界”等网站,通过互联网全面展示着当代“杂技之乡”的崭新风貌。

武 术 之 乡

沧州武林,根深叶茂;沧州武杰,名扬八方;沧州武术,遍及华夏,远涉亚、欧、美、非一些国家和地区。沧州“武术之乡”之誉,宏扬中外。

沧州人民,自古以淳朴、刚直、勤劳、勇敢著称。由于地理、历史条件关系,强悍之武风,历年久远,素有“武建泱泱乎有表海雄风”之说。据史籍载,沧州民间武术,兴于明,盛于清,至乾隆时,武术之乡已形成,至清末,则声扬海外。

今沧州“武术之乡”,含沧州市所辖县、市。历史上人民为了反对封建盘剥和压榨,沧州民间武风益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沧州武术得以复兴与发展。

沧州武术,一向被称为“开放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沧州武术,不仅愈来愈受国人喜爱,亦愈来愈受国际重视。在国内,邀沧籍武师前去授艺讲学和派员来沧考察和习艺者,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沧州武林门类及独立之拳、械,除失传者外,计50余种,有六合、八极、秘宗、功力、太祖、通臂、劈挂、唐拳、螳螂、昆仑、飞虎、太平、八盘掌、地躺、青萍剑、昆吾剑、闯王刀、疯魔棍、二郎、苗刀、燕青,形意、戳脚、翻子、少林、埋伏、花拳、勉张、短拳、阴手枪、杨家枪、太极、八卦遍布各地。

沧州武术,流传年深,支系日繁,又在不断改进或创新,故虽一门类,而各支系套路多寡不一,拳械动作招式数量不一,演练速度亦不尽相同。但同一门者,其风格特点仍保留不变。

最新河北建设集团合作协议书(推荐)六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送你们来到木兰围场,我是你们的向导。

位于河北省最北的围场县境内,与内蒙古接壤,从承德北行约120公里。围场自古就是一处水草丰沛,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公元1681年,康熙天子在这里树立了方圆一万平方公里,含72围的狩猎场。到嘉庆20xx年(公元1820)前后140年共举办“木兰秋”105次。1690年,康熙在这里举行了著名的平定噶尔丹叛乱的乌兰布通战斗。木兰围场奇丽的风景也引起了影视艺术家的注视,先后有《响铃公主》《四渡赤水》《江湖奇侠传》(郑少秋主演)《荆轲刺秦王》(张丰毅、巩俐主演)《还珠格格》等二百余集影视剧在此实现。

木兰围场,是满语、汉语的混称。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木兰是满语哨鹿之意。作甚哨鹿?打猎时八旗兵头带戴雄鹿角,在树林里口学公鹿啼叫,勾引母鹿 ,是一种诱杀的打猎方式。围场是哨鹿之所,即皇帝打猎场所。木兰围场在清代是原始森林和辽阔的蒙古草原。到了清朝晚期,宫廷下令,对木兰围场原始森林进行砍伐。到了清朝晚期,原始森林被砍伐一尽。全国解放后,1962年,国家决定在此建大型机械化林场。经由林场工人几十年的艰难尽力,现在木兰围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林场,浩瀚森林已经恢复当年的活力。辽阔的蒙古草原,焕发出青春与活气。满山遍野的山花,笑迎天下游人。国家引导人对此的评语是:"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头"。木兰围场是动物的天堂,影视剧的最佳外景地。

当时的木兰围场,依据地形和禽兽的分布,划分为72围。每次狩猎开端,先由管围大臣带领骑兵,按预先选定的范畴,合围聚拢构成一个包抄圈,并逐步缩小。头戴鹿角面具的清兵,暗藏在圈内密林深处,吹起木制的长哨,模拟雄鹿求偶的声音,雌鹿听见寻偶而来,雄鹿为夺偶而至,其他野兽则为食鹿而集合。等包围圈缩得不能再小了,野兽密集起来时,大臣就奏请皇上首射,皇子、皇孙随射,而后其余王公贵族骑射,最后是大范围的围射,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内有一幅《乾隆木兰秋 图》,生动地刻画了清代围猎的壮观情景。每次围猎,个别要进行二十几天。围猎停止当前,以张三营行宫(现隆化县境内)举行隆重的庆功离别宴会,喝酒歌舞,摔跤比武。并宴请蒙古等王公,按战功大小,予以奖赏。

当初,围场还保存着东庙宫、乾隆打虎洞和石刻、古长城说碑等十几处清代皇帝行围狩猎和北巡围场的文物古迹,以及点将台、将军泡子、十二座连营等古战场遗迹。围场不仅是著名的狩猎名苑,更是一个四季明显、天气宜人、风景精美的旅游胜地。幽美的自然景色被田纪云副委员长赞为“水的源头、云的家乡、花的世界、林的大陆、珍禽异兽的天堂。”塞罕坝景区一百多万亩森林,一百多万亩草原,为游人提供了回归自然、旅游观光的美妙去处。

春夏季节,万顷松涛,清风习习;茫茫草原,繁花似锦,游人徜徉其间,赏心悦目,不知有暑。八月金秋,红叶满山,霜林叠翠,吸引无数海内外游客和艺术家前来观光、摄影、写生。一到冬季,林海雪原,莽莽苍苍、景象万千;雪淞玉树,无穷情趣。丰硕的冰雪资源为人们供给了滑雪、狩猎的幻想场合。

1991年国家建设部通过专家论证把木兰围场断定为国度级景致名胜区。跟着人们回归自然欲望的加强,来这里游览的人数一直增添,到1998年年招待游客已达45万人次。同时,木兰围场奇丽的景色也引起了影视艺术家的瞩目,先后有《响铃公主》《四渡赤水》《江湖奇侠传》(郑少秋主演)《荆轲刺秦王》(张丰毅、巩俐主演)《还珠格格》等二百余集影视剧在此完成。

一道绿色长城

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坐落于华北地区有名河流——滦河的上游地区,集中散布在河北省围场县的西部,总面积5万余公顷,是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濒危珍稀野活泼植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过渡带,眺望犹如横亘在冀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之间的一系列大坝,因而,又有“坝上”之称。由“坝”根向南,则是连接坝上高原和冀北山地的丘陵山地地带,由厚厚的沙土覆盖的古老花岗片麻岩形成的山岭呈浑圆状。这里也是保护区的中心区域,因为森林植被十分丰富,沙土层已被紧紧锁住,使之不能形成流沙。保护区的南部是冀北山地的北端,此区域多为崇山峻岭,山高坡陡,地势峭拔,沟壑深幽,林木葱茏,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因为保护区内植被保留较好,森林笼罩率高,造成了区域小气象特点,降水绝对充分。保护区内空气品质较高,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勾画出保护区如诗如画的壮美画卷。

木兰围场天然维护区所处的地舆位置,决议了这个保护区必定要担当起护卫京津生态保险的生态特区这一重担。保护区北接浑善达克沙地,南临清代第二政治核心避暑山庄承德,距北京384公里,距天津504公里,生态策略地位非常主要。从高空俯视,广阔的浑善达克沙地上座座沙丘就像是黄色的浪潮,波澜壮阔,向南吞噬。星星点点的沙地榆无助地在沙海中挣扎,多少片新绿如同飘落在沙海中的孤叶。沙海的南端则是衔接北京正北方向风口的三大风沙通道:小滦河流域风道、伊马图河流域风道、伊逊河流域风道。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平均海拔在1400米以上,而京津地域的均匀海拔不足50米,浑善达克沙地的风沙在来自西伯利亚冷高压气流的作用下,就像被一台功率宏大的鼓风机吹动,沿着3条风沙通道,居高临下,凶悍地压向京津地区。卡在三大风沙通道进口处的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犹如一道绿色长城,阻拦着浑善达克沙地的风沙对北京的损害,遏制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的步调。站在保护区的制高点向北望去,远处浑善达克沙地的沙丘就像海啸掀起的巨浪,威风凛凛,滚滚而来,到了木兰围场天然保护区虔诚的森林卫士脚下,不得不败下阵去,平息下来。木兰围场自然掩护区的森林、草原、湿地,不仅拦阻了风沙,固住了本地的流沙,起到了防风固沙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具备着拦洪蓄水、修养水源的生态功效,成为滦河的重要水源地。丰盛的动植物资源,使木兰围场做作保护区成为自然的生物质源、基因资源和动物种质资源库。保护区完好的植被自然状况及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作为寰球生物多样性的组成局部,是人类可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将来的遗产跟可连续发展的基本。

最新河北建设集团合作协议书(推荐)七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

从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这里属孤竹国辖领,延续千年之久。著名的“古之贤人”伯夷、叔齐,就是孤竹国君墨胎氏的两个儿子。司马迁的《史记》中,人物传记的开宗明义第一篇,就是《伯夷叔齐列传》。今天,在秦皇岛市卢龙县层岩叠嶂、绿树环抱的六音山中,还存有“夷齐读书处”的遗迹。一些史学家也认为孤竹城就在今天的卢龙。

公元前7世纪,孤竹联合异族山戎攻打周王的同姓诸侯国——燕国。应燕庄公之邀,取得诸侯国霸主地位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一举灭掉了孤竹国。“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就发生在卢龙县境内。

战国时期,秦皇岛一带属燕国辽西郡。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很快使拥有“碣石之饶”的燕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当时,燕国已经建立舟师,与齐国“合纵”抗秦,并“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史记》)。可见,那时就已经开始了求仙活动。

公元前220xx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之后,秦始皇曾五次出巡。公元前220xx年,第三次出巡“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史记》)。羡门、高誓是居住在海中仙山上的神仙,手中有长生不老之药。过去,人们常说,秦始皇来到碣石,目的就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徐福率3000童男童女东渡扶桑的故事也因此而世代相传。其实,他在碣石还做了一件更为重要的大事业,即是他借入海方士带回的“亡秦者胡也”五个大字,调动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下决心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对北部边境的骚扰。他派大将蒙恬首先打退了匈奴的进犯,然后征调民夫50万,在战国时期燕、赵、秦长城的基础上,经过5年的艰苦施工,终于完成了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长达一万余里的宏伟的长城工程。正因为如此,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碣石之行,就不再是简单地为了求仙寻药,而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军事活动。也许,碣石因秦始皇驻跸而得名秦皇岛。在以秦皇岛为中心的广大地域里,发现的多处秦皇行宫遗址,正是始皇东巡至碣石的历史明证。

秦始皇和其后的汉武帝、曹操、唐太宗等许多历史名人都曾经到过碣石。可是,碣石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被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争论了一两千年,至今还争得不亦乐乎。其实,他们只是对碣石所在的具体地点各持己见,对大致的区域却没什么分歧。这大致的区域就是在今天的秦皇岛市昌黎县碣石山,北戴河区金山嘴、鸽子窝,海港区东山“求仙入海处”和辽宁省绥中县姜女坟一带。近年来,这些地区也陆续发现了秦汉行宫遗址。看来,碣石有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区,一个以今天秦皇岛市为主体的地区,可以称之为“碣石地域”。只要你到了这里的任何一个地方,就可以说你已经有了“东临碣石”的经历了。

公元前120xx年(元封元年),汉武帝刘彻封禅泰山之后,从烟台芝罘“并海北上”,来到了碣石。如今,在北戴河莲蓬山的冈峦之上,还存有汉武台的遗迹。

公元220xx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凯旋而归,来到秦皇岛,观沧海,看日出,心情舒畅,踌躇满志,写下了大气磅礴、流传千古的四言诗《观沧海》。

1954年7月下旬,毛泽东来到北戴河。在此之前,他从北京曾给先期到达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纳写信说:“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毛泽东还挥毫书写了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两首诗。毛泽东说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毛泽东曾经对人说: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这个案要翻。(孙志升《大雨落幽燕》)。应该说,毛泽东的这一段评价是实事求是的。今天,曹操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形象,已经不再是一个白脸奸臣,而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

魏武帝曹操是在秋天来到了秦皇岛。金秋时光,天高气爽,鱼肥蟹满,瓜果飘香。秋天的秦皇岛,秋光秋色,五彩缤纷,到处充满诗情画意。曹操选择了一个好季节,好季节让诗人触景生情,才思迸发,写出了千古名句。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来到秦皇岛,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他“芝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写了一首著名的诗篇《春日观海》。唐太宗是在春天来到秦皇岛的。秦皇岛的春天,清新温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嫩柳吐绿,芳草萋萋,桃花绽放像火一样红,天空晴朗像海一样蓝,那才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有人想来秦皇岛旅游,真该学一学唐太宗,当春天的脚步刚刚响起的时候,就背起背包,吟咏着唐太宗的诗句,向着大海,缓步走来。

北魏、北齐时期,也都先后修过长城,今天,在秦皇岛市的北部山区和孟姜女庙还能见到北齐长城的遗迹。

到了宋代,秦皇岛没有划入北宋的版图,属于辽金管辖。辽代在今山海关设置了迁民县。而卢龙县的经幢,就是金大定年间修建的,至今保存完好。

明代,秦皇岛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时期。1381年(洪武20xx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主持修建了界岭、永平、山海32关。徐达以一个军事家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在辽西走廊西端山海交汇处,“因险制塞”,修建了山海关关城。从此,山海关成了明代扼守边塞、经略蓟辽的雄关重镇。1567年(隆庆元年)抗倭名将戚继光在边防废弛、京师几度危急的情势下就任蓟镇总兵,十六年间,练兵练将,加固边墙,修建自山海关至居庸关长城之上空心敌台1017座,重整蓟门边垣二千余里,在京师大门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保证了此后几十年的边境安全。戚继光在山海关老龙头修建了入海石城七丈,在这里,他曾写出“曾经泽国惊鲵息,更倚边城氛祲消。春入汉关三月雨,风吹秦岛五更潮”的诗句,吟诵了当时的和平景象。

到明代后期,努尔哈赤统一了东北各部,建都盛京以后,对大明政权连续发动攻势,山海关成为拱卫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成为清政权入主中原的必争之地,必夺之城。山海关,系天下安危于一垣,得之者昌,失之者亡。明王朝倾全国之力,屡派名将重臣镇守。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都曾以兵部尚书的身份,驻守山海关,督师蓟辽。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风云突变、一波三折的一年。新年伊始,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了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明王朝一朝覆灭。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投降多尔衮,开关迎清兵,李自成兵败石河西岸,清王朝从此入主中原。公元1644年,中国农历甲申年,风云际会,瞬息万变,山海关就是历史的转折点。今天,我们抚今思昔,该有多少思考,该留下多少感叹。

清代前期,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五位皇帝到关外拜谒祖陵并祭祀满族的发祥地长白山,途经山海关,澄海楼是他们观海赋诗的必去之地。1840年之后,外强侵入,清王朝衰落,皇帝们再也没有心思拜谒祭祀。1898年,秦皇岛港启锚开运,津榆铁路(天津-临榆。临榆县治在山海关)通车,北戴河被清政府宣布为“允许中外杂居”的避暑地。这一年,是秦皇岛的开埠之年,从此,秦皇岛港逐渐成为北煤南运的重要港口,津榆铁路延伸为京津通往东北的大动脉,北戴河成为闻名遐迩的风景区;与此同时的是战乱频仍,争斗不止,军阀混战,外敌侵略,使秦皇岛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秦皇岛的山山水水被整整蹂躏了半个世纪。1920xx年八国联军从老龙头登陆,山海关成了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据点。1920xx年和1920xx年,在山海关爆发了两次直奉战争。1933年元旦,日本帝国主义一手制造了“榆关事件”,中国军民被迫打响了悲壮的抗战第一枪。1945年11月的山海关保卫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早日解放东北奠定了基础。1948年11月27日,秦皇岛解放,秦皇岛人民获得了新生。

1954年7月下旬,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戴河。这一年八月份,秦皇岛一带天降大雨,海天一色,迷迷茫茫。毛泽东在北戴河,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诗词中说的“魏武”指的就是魏武帝曹操,“东临碣石有遗篇”中的“遗篇”指的是曹操写的四言古诗《观沧海》。毛泽东抚今思昔,感慨万端:久经战乱的中国,终于走向稳定,贫穷饥饿的中国人民,终于获得了新生。毛泽东发出了胜利的欢呼:“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代表中国人民高奏的一首凯歌,也是赠送给秦皇岛人民的一份珍贵的礼物。为了纪念毛泽东和他在北戴河创作的这首诗篇,北戴河区政府在鸽子窝公园,竖立了毛泽东塑像和诗碑各一座,愿一代伟人英名长在,绚丽诗篇千古流传。

今天的秦皇岛市,是河北省的省辖市,是最早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我国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秦皇岛港是我国大陆的第二大港,是世界最大的能源输出港。耀华玻璃厂始建于1920xx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玻璃生产厂家,秦皇岛市因此得名“玻璃城”。山海关桥梁厂于1894年投入生产,人称我国“桥梁之母”,秦皇岛市成为我国著名的桥梁生产基地。现在,秦皇岛市的262万人民正以高山一样坚定的意志,以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以万里长城所赋予的勤劳、勇敢、智慧,建设自己美丽的家乡,迎接国内外四面八方的友人。

最新河北建设集团合作协议书(推荐)八

河北保定野三坡景区有许多文物名胜遗留至今,现有的“大龙门城堡”、“蔡树庵长城”、“摩崖石刻”等都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龙门城堡原是明长城“内边”上的重要关隘,被誉为“疆域咽喉”。据《水经注》记载,这里在唐、宋以前叫“圣人城”,曾是中原与塞外的要塞重镇,屡经战乱。明代将其作为军事重地重新修建,从嘉靖年间开始,由“钦依大龙门守口总指挥使把总官钦”戍守,清代沿袭明制,一直到光绪时才废止。现保存完好的大龙门城堡、城门,与其外围的军事设施遗址,仍然能使人看到一个完整的古代关隘防御体系,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建筑艺术和军事才能。

大龙门城堡西北一华里的龙门峡,两侧山崖峭壁上留有30多处摩崖石刻,都是明、清时驻守关隘的武官留下的真迹。其中以“万仞天关”、“千峰拱立”最为醒目,字高2.7米。其余题字大小不等,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描述关山险要雄伟,以振军威,多用于楷书写成,字迹遒劲浑厚,笔力顿挫沉雄,各具风格。另一类则是描述这里山河秀丽俊美,以激发将士和民众的爱国热情,这一类多用行书、草书写成,运笔潇洒自如,是难得的珍品。题书者有明代万历年间都御史兵部侍郎贾三进,万历武进士钦依大龙门把总指挥都门何继文,总兵吕志远、 王世兴等,这些刻字,为研究古代书法艺术提供了可靠的佐证。经专家考证,这里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摩崖石刻群,被誉为“历史文化长廊”。

舞蹈史画

20__年,政府投资5000万元完成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舞台面积1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500人观看的野三坡大剧院,打造了以涞水、野三坡悠久历史及厚重文化为主线的大型舞蹈史画《印象野三坡》,利用世界顶级的声光电技术、演员炉火纯青的舞技和演技,演绎了野三坡及至整个黄河流域灿烂的历史文化,从远古人类到华夏始祖,从古代的名人志士到近代的抗日英烈,鲜活地表现了野三坡的历史文化精髓,鸡蛋坨七勇士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章节,再现了革命先烈英勇不屈、舍生取义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印象野三坡》演出已经成为野三坡景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文化产品。

“野”文化

野三坡历史文化古老神奇,源远流长,溯其历史,《涿州志》记载:“三坡隶属涿由来久矣,无可稽查。”但元、明、清代诗人对此地吟赋的诗词却有不少。有诗云:此地即桃源,不知汉魏,遑论金元。逃名岩谷,循迹林泉。大好河山,忍终袖手无人管。满坡积雪,山色有无间。野三坡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差异很大,故此分为上、中、下三坡。《涿州志》载:“上坡与下坡因山脉之障蔽,气候亦有不同,寒暖相差半月许,每逢春令,下坡核桃已结实,上坡始花。雨降稍迟,耕种亦随之转移。”可见,三坡之名由地形变化、气候不同而产生。

时至清代,因三坡人民崇敬明朝,清庭对这里的人民施加压力,勒令三坡人民不许介入科举之列,取消求得“功名”的权力。这时有些境外匪盗勾结官府也来敲诈勒索,三坡人民忍无可忍,遂树起“反清复明”的旗帜,推举“家道殷实,素孚重望”的“老人官”综理坡内一切事务,被迫组织护坡武装,保卫乡里。由于对封建势力的反抗,清朝官府给三坡人民强加了一个“野”字。从此,野三坡的“老人制”也就流传下来,一直沿续到民国十八年。《涿州志》称老人制谓“实开民选之前列,独树自治之先声。”

诗词歌谣

野三坡曾流传着一首歌谣:野三坡,野三坡,燕王扫北没扫着,头上束着野雀窝,穿的鞋子向上撅。清朝不让进考场,祖祖辈辈血泪多,这就是对野三坡历史的写照。史料记载:“明初燕王爷朱棣兴师扫北至三坡境界(奴才岭),见山中野兽(松鼠)捧食松果,王意以为拱手施礼,当谓左右曰:“兽且归顺,况人民乎?”遂颁恩诏免除丁粮,至今野三坡还广泛流传着这里是受过皇封的地方。

抗日腹地

抗战时期,野三坡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腹地,英勇顽强的三坡人民积极参军抗战,勇往直前,付出了重大代价和牺牲,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对此,聂帅在《 聂荣臻回忆录》中曾给予高度评价。至今,景区内的八路军兵工厂、游击小路、平西抗日烈士陵园等革命遗迹仍保存完好,野三坡这个革命老区又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天然课堂。

最新河北建设集团合作协议书(推荐)九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九龙峡自然风光游览区,

我是这里的导游员,今天的游览路程有我为大家讲解,如果旅游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我将会尽我所能为大家解决,希望九龙峡(龙宫)的一景一色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九龙峡自然风光旅游区位于古襄国国都邢台县浆水镇,东距邢台市区62公里,总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27平方公里,主峰王帽山由海拔1800米,自上而下,龙的蜿蜒,万泉如涌,深潭清冽,飞瀑跌宕,宛若蛟龙,极峰俯瞰,九峡蜿蜒汇向一珠型山峰“九龙戏珠”浑然天成,“九龙峡”因此而得名。

九龙峡自然风光旅游区,山幽景奇,四季如画,攀栈而上,依次为上龙宫、上龙宫群峡、原始次生林,草原、明长城、师傅寨古迹、大观光游览,上百余个景点。卓异的高山飞瀑,罕见的幽谷奇峡,丰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民俗风情,理想的休闲场所是九龙峡自然生态风景区的五特点。兼有《盘古降九龙》、《观音度九龙》、《佛图澄与石勒》等古典神话传说。九龙峡山高峡深,夏无暑气,山地气候显著,年均气温10.5℃左右,加之构造特殊,地貌奇特,有九寨之美,黄山之秀,张家界之丽,华山之险,享有“太行自然风光明珠”之美誉,明朝著名的诗人宋仪望这样描述九龙峡:

无题(明)

邢洲西云有重关,

乱叠芙蓉万仞山。

野色远连苍蔼外,

钟声遥入翠微间。

云归洞口僧初定,

月上峰头客到闲。

读罢黄庭无一事,

恍疑身世隔尘环。

九龙峡已成为华北别具特色的一处游览胜地。欢迎四海宾朋前来尽享最后一片净土的自然生态妙趣、探寻龙族文化、抒发思古幽情、乐赏高原奇景,登“龙门”,饮“龙泉”,骑“龙马”,攀龙扶凤。

九龙峡又名龙宫,下分九条支沟,弯转起伏,气势宏伟,犹如九条巨龙,山伴有清泉涌出,叠叠瀑布下注老龙潭,高百余米,犹如飞龙,故名“龙宫”。龙宫的名字从上古的夏商周时代叫起,延续至今有好几千年了。相传,龙便以上龙宫“龙泉”生出,并生九子,九条巨龙在此居住,九龙在一起经常打闹,兴风作雨,有时几年洪水滔天,有时几年干旱无雨,给当地人们造成严重灾害,后来观世音菩萨知道此事,驾祥云来到龙宫,度化九龙,他们弃恶从善,以后成道升仙,分往四海,各管一方。龙宫景区九道龙峡便是九龙成道后留下的躯壳。

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和女娲的形象的“蛇身”是龙的原始形,“龙”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形象集中了许多动物的特点,鹿的角、蟒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牛的头、马的耳,口角有须,颌下有蛛,它能大能小,能升能降,呼风唤雨,纵火施术,历来就是英雄、权威和尊贵的象征。

龙形态各异,变化万端,有鳞的为蛟龙,有翼的为应龙,有雨的为虬龙,末升天的为蟠龙,好戏水的为晴龙,喜火的为火龙,黄色的为金龙,白色的为玉龙。龙宫的各个龙峡,便是古人以龙的形态命名的。

九龙峡的特点

一、奇特的高山飞瀑

太行山虽然有瀑布景观,但具有较大流量和较大落差的瀑布极为少见,而龙宫瀑布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流量有一定规模并稳定;二是落差达百米以上;三是成群出现;四是造型奇特,音响、色彩多种多样。从造型上看,老龙潭瀑布飞流直下百余米,犹如巨龙从天而降,圣水泉瀑布从半山崖上的石缝中喷溥而出,优美至极,南龙宫、金龙撒珠瀑布犹如卷帘,银珠四溅,潭底石头斑“点”犹如鲜血,世人罕见,潭、溪清澈,均从石底流过。山泉星罗棋布,水的来源全部来自山泉。

二、罕见的幽谷奇峡

龙宫景区进入上龙宫区域,全部为峡谷,北龙宫、南龙宫、中龙宫、蟠龙峡,总长都在1—2公里间,加上各条支峡有40余条,峡谷最宽不过20米,最窄只有1.5米左右,由于河北方面暖流与山西方面冷气流在此会流通渠道,气候和各种自然侵蚀,这里的峡谷均形成u字形直立,形上口小,下口谷底宽,峡谷延伸全部为之字型,能见度只有10—20米,都好象自然裂开一样,步步都在屏障中,如此峡貌实为罕见,并具有一定的地质学研究价值。

三、优越的休闲场所

龙宫除了悬崖即为茂密的森林,整个山顶、栈道全被植被覆盖,即使峡谷的石头也被一层绿苔覆盖,春天满栈道野桃花盛开,夏日各种山花竞放,秋来黄栌 红叶满山,冬至处处玉树盛妆,极具观赏价值。

蟠龙峡、原始次生林,这里谷底有泉,气候湿润,峡谷两侧绝壁上树木相互交叉,遮天蔽日,凉爽至极。唐朝诗人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很能解答这里的景色。

四、丰富的文化积淀

龙宫据历史记载:《管子》、《春秋经》、《邢台县志》载:“邢西有一百四十里有夷仪城,城西十里,山势险峻,夏无暑气,有兵防口……犹人伐邢,与车百乘,以千人,以防之……”营房 台、古长城即为见证。古长城大门门首并刻有“保定巡抚、大明兵备”修复长城的记载。古长城 的雄姿仍不减当年威风,巍然耸立在林涛环抱之中。这里山高陡峭,是通往山西的要塞,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从营方台的“神仙洞”找出当年抗大藏下的文件和地雷,从古营墙挖出古币和箭头,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交兵留下的痕迹仍斑斑可见,

此外,这里还有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传说,如“小白龙与小龙女的故事”、“小龙女拜观音为徒的故事”、“观音度九龙的传说”、“师傅寨的传说”、“板栗的传说”等,都非常引人入胜。

龙宫山高峡深,地势高亢,山地气候比较显著,比市区要低6—10度,年平均气温10.5℃左右,是邢台气温最低的地方。夏季闷热天气且不很热,而晚上更为凉爽,山上气温更低。年降水量在650毫米左右,是邢台县多雨区之一。常风云雾飘游于山腰,形成云海景观,更可贵的是这里溪流长年不断,有水使沟谷清幽,给避暑度假提供了优越环境,即可游山,也可玩水;即可观赏广阔的高原草地风光,又可以使你品赏北国的松涛景观。站在草地边缘远眺,即可饱览河北山川秀丽、一览众山小的气派,回头便可见山西高原景色,低头可见山下龙宫南国小九寨的风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