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甘肃会宁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如今濒临失传!

甘肃会宁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如今濒临失传!

时间:2019-01-10 21:09:26

相关推荐

甘肃会宁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如今濒临失传!

截至12月,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0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2项(含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优秀实践名册1项。

40个项目的入选,体现了中国日益提高的履约能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对于增强遗产实践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传承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国际层面宣传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都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来自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甘肃会宁皮影戏,据说创始于汉代,成熟于宋代,盛行于明清。唱腔独特,主要为灯影腔,还有秦腔、眉户、唢呐调、打击乐、“白口”。“灯影”腔是会宁皮影戏最具艺术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唱腔,“灯影”腔的主要演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中胡等弦乐,唢呐、笛子等管乐,还有大鼓、干鼓、乐子、梆子、大锣、小锣、钹、磬等多种乐器。

每年的春播时节和秋收结束之际,各村各社的皮影艺人,在皮影班班主(传承人)的带领下,担着皮影,背着大鼓、干鼓、唢呐、二胡、板胡等乐器,走村串户,进行演出。每当此时,全村人聚于屋前,屋内响起独特的皮影戏配乐,老艺人特有的唱腔回荡在村头的山谷中,时而婉转悠长,时而苍凉悲怆。

春播时演出的主要内容为“许愿”的祈祷戏,秋收后演出的主要内容为丰收后的“还愿”戏,被称为“神”戏。演出前,班主主要整理皮影人物和其他道具,对于一些因常年演出而磨损或损坏的皮影,要进行重新上彩或制作。皮影班演出人员一般4-6人。到演出地后,先做影窗,然后布置影棚,即演员们进行表演和演奏器乐的地方,并准备大煤油灯等。每到一个地方,演出结束后,都有扯“亮纸”的事,村民用扯来的“亮纸”给小孩做项圈,以祈孩子健康成长。

会宁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牛俊魁

牛俊魁出身于会宁皮影戏世家,自幼随其父牛映海学唱皮影戏,学习制作皮影戏从师20余载,深谙会宁皮影戏的演唱技法和皮影制作工艺,保存了100多本手抄剧本,近千件皮影人物和整套皮影制作工具,能够熟练演唱100多本剧目。现为会宁牛山皮影戏班班主,是会宁现存皮影戏艺人中,演唱最具代表性的皮影戏传承人。已步入老年的牛俊魁,在演唱之余,仍潜心于皮影戏艺术,为皮影戏的传承做着不懈的努力。

但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广场舞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进入农村,爱看皮影戏的人越来越少,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还对此深有感情,年轻人几乎都不怎么感冒,会唱皮影戏的人也是越来越少,老艺术家们去世以后,有些唱腔就会失传,因这皮影戏也是需要师傅对徒弟的口口相传。

虽然这些年会宁县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1978年,举办了皮影戏调演,造册登记了17个皮影班;从起,全县组织开展了皮影普查工作和收集整理工作;,成立了会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共整理皮影剧本200多部,刻录数据光盘20多盘。

但仍然失传不少,再加之人才的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致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凋零,亟待去发掘人才,搞好传承。

文丨Lance岚

图丨网络

编辑丨沫宇柒 Lance岚

出品丨优乐视界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