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科普】乳腺的意外发现

【科普】乳腺的意外发现

时间:2022-11-04 09:58:50

相关推荐

【科普】乳腺的意外发现

乳腺病变一般不外乎乳腺炎、纤维腺瘤或者乳腺癌之类的,但近日一个乳腺的病例却有意外的发现。

患者女,64岁,因“右乳肿物查因”入院,切除右乳肿物活检,肿物大小约4.5*3.5*2cm,活检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癌及导管原位癌,并有小部分为浸润性乳头状癌。我们在癌灶旁边正常的乳腺组织发现“不一样的组织”,大体如下:

(箭头所指为“不一样的组织”)

HE片显微镜镜下如下图:

高倍镜下如下图:

(黑色箭头为体表横纹,绿色箭头为纵行肌肉)

(绿色箭头为石灰小体)

活检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癌及导管原位癌,并有小部分为浸润性乳头状癌,伴曼氏裂头蚴感染。曼氏裂头蚴的三种特征性结构:体表横纹、体内纵行肌肉和石灰小体,这些结构具有病理诊断价值。

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Joyeux et Houdemer,1928)的幼虫引起曼氏裂头蚴病,曼氏裂头蚴病多见于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也有记录。在我国已有800多例报告,分布在上海、广东、台湾、四川和福建等省市为主。成虫主要寄生在猫科动物,偶然寄生人体;但中绦期裂头蚴可在人体寄生,导致曼氏裂头蚴病(sparganosis mansoni),其危害远较成虫为大。其严重程度因裂头蚴移行和寄居部位不同而异。常见寄生于人体的部位依次是:眼部、四肢躯体皮下、口腔颔面部、内脏、脑部等。在这些部位可形成嗜酸性肉芽肿囊包,至使局部肿胀,甚至发生脓肿。可引起眼裂头蚴病(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微疼、奇痒,严重可失明)、皮下裂头蚴病(游走性结节或荨麻疹)、脑裂头蚴病(阵发性头痛史,严重时昏迷或伴喷射状呕吐、视力模糊、间歇性口角抽搐、肢体麻木、抽搐,甚至瘫痪)等。

曼氏迭宫绦虫的寄生虫学行为如下:

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猫和犬)的小肠内。卵自虫体子宫孔中产出,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适宜的温度下,经过3~5周发育(25~28℃约需15天),即成为钩球蚴,在水中被剑水蚤(第一宿主)吞食,随后脱去纤毛,穿过肠壁入血腔,经3~11天的发育,长成原尾蚴。带有原尾蚴的剑水蚤被蝌蚪吞食后,失去小尾球,随着蝌蚪逐渐发育成蛙(第二宿主),原尾蚴也发育成为裂头蚴。裂头蚴具有很强的收缩和移动能力,常迁移到蛙的肌肉,特别是在大腿或小腿的肌肉中寄居,当受染的蛙被蛇、鸟类或猪等兽类非正常宿主吞食后,裂头蚴不能在其肠中发育为成虫,而是穿出肠壁,移居到腹腔、肌肉或皮下等处继续生存,蛇、鸟、兽即成为其转续宿主。猫、犬(终宿主)吞食了带有裂头蚴的第二中间宿主蛙或转续宿主后,裂头蚴逐渐在其肠内发育为成虫。一般在感染约3周后,终宿主粪便中开始出现虫卵。成虫在猫体内可活3年半。

人体感染裂头蚴的途径归纳为以下3种为主:

1.局部敷贴生蛙肉为主要感染方式,约占患者半数以上。在我国某些地区,民间传说蛙有清凉解毒作用,常用生蛙肉敷贴伤口或脓肿,包括眼、口颊、外阴等部位。若蛙肉中有裂头蚴即可经伤口或正常皮肤、粘膜侵入人体。

2.吞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蛙、蛇、鸡或猪肉:民间沿用吞食活蛙治疗疮疖和疼痛和陋习,或喜食未煮熟的肉类,吞食到裂头蚴即穿过肠壁入腹腔,然后移行到其它部位。

3.误食感染的剑水蚤:饮用生水,或游泳时误吞湖塘水,使受感染的剑水蚤有机会进入人体。据报道原尾蚴直接经皮侵入,或经眼结膜侵入人体也有可能。

治疗及预防

1.宣传教育:不用蛙肉敷贴,不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蛙、蛇、鸡或猪肉,不饮生水以防感染,到野外山塘水库游泳因尽量避免误喝生水,饲养猫狗等宠物应定时驱虫,避免直接接触猫狗粪便、尿液及唾液等。

2.成虫感染可用吡喹酮、丙硫咪唑等药驱除。裂头蚴主要靠手术摘除,术中注意务将虫体尤其是头部取尽,方能根治。增殖裂头蚴病治疗困难,多用保守疗法。

(本病例经李红全主任会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