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论语》中那些饱含人生智慧 闪闪发光的金句 你知道吗?

《论语》中那些饱含人生智慧 闪闪发光的金句 你知道吗?

时间:2019-05-22 01:07:28

相关推荐

《论语》中那些饱含人生智慧 闪闪发光的金句 你知道吗?

近代着名的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 )

今天的我们也许不会理解钱穆先生为什么如此推崇大家去读《论语》,一本两千多年前的古旧之书。一是因为现代人早已不读“旧书”过百年了,所以它有什么好?我们从来都不知道,也不感兴趣。二是现代人对“旧书”的普遍印象是它不好读。

可是我们没有想过,为什么它会让我们感觉不好读?难道不是我们自己故意疏远而导致的陌生与偏见吗?

图〡仿宋刻版《论语》

曾经,在没有读过《论语》之前,我也认为它(文言文)很难读。现在,不知不觉已经读了两年的《论语》,才发现,《论语》其实是本很好读的书,也是一本极好的书,不然怎么会两千多年都被作为全国上下的正统教科书。

今天,我们有必要去重新认识它,虚心学习《论语》中的智慧。不要把它想得很难,里面的字都是中国字,即使没有注音,90%也都是我们认识的。难,只是个人心理上自设的障碍而已。拿起来翻开书就读,不要有杂念,这是第一步。

此刻,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论语》中那些饱含人生智慧,闪闪发光的金句,或许,很多句子你也会觉得很熟悉。

1.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第二》

这句话让我明白,学习不仅仅是吸收知识,记住很多东西,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思考和独到见解。学思结合,才能思想独立。

2.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第二》

什么叫谄媚,什么叫懦弱?孔子这句话很精确地告诉了我们。去祭祀不是你家的鬼,这叫谄媚。就好像《人民的名义》剧中祁同伟为了往上爬而去哭赵家的坟。而懦弱,其实就是说没有担当,意思很好理解。

3. 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

——《论语·八佾第三》

虽然是说的君臣之义,但是在朋友和家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都需要以礼相待,忠诚相守,并不是“君”就要高高在上,“臣”就得唯唯诺诺。

4.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第四》

年纪稍大的人读到这句话,或许都会有点警醒吧!我们要知道父母的年龄,并时时放在心上。

当父母年岁渐高,为人子女,一边会为他们的健康、高寿而欢喜,一边也会为他们的不断衰老,终有一天要离世而担忧、害怕。毕竟岁月不饶人。

5.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第六》

这是讲与人沟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自己怎么说才能让他人更好的理解。如果对方的理解能力不是特别好,不要把话说得太深奥,尽量浅白易懂。

6.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第六》

想要飞黄腾达,就不能只想着自己。身边的人如果都不好,自己也是不可能好的。

7.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第七》

关于财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也是不详之财。这也是首富李嘉诚先生最喜欢的一句话。

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第九》

做人,向大自然中的松树、柏树学习,不畏严寒。生活中,就好比,患难见真情。经得起苦难的考验,才能像松柏一样傲然矗立于世。

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第九》

做一个智者、仁者、勇者,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只要做到不惑、不忧、不惧就可以。其实就是别胡思乱想,当下该做什么,把它做好就是。

10.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第十一》

学生问孔子关于鬼神、死亡的事情,孔子说,人都还没做好,在生的事情都还没做好,怎么去考虑死后做鬼的问题呢?先好好做人,好好生活吧!

11.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第十二》

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就是帮助他人做好事,提升人格与道德修养,变得更加完善,不会去做那种有损他人心性,让人变得更坏的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12.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第十三》

这句话可以说是政治,也可以说是管理,也可以说教育,甚至是说生活。任何事情只有自己做好了,才有资格去说别人,说话也才有分量,有人听。不然,他人对你只是面服心不服,通常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1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第十三》

人与人相处,特别是一个团队中,在一起交流的时候,面对不同的观点,要能够互相包容,求同存异,那就是和而不同。如果表面上同意别人,暗地里却坚持自己,甚至故意使坏,这就是同而不和。

所以,能够“和而不同”的才可称为团队,若是“同而不和”的,那只能叫“团伙”。

14.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第十四》

杨绛先生也很喜欢读《论语》,她曾说:“论语是本有趣的书,孔子是个有趣的人。”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由此可见,孔子是反对做老好人的。

人家如果故意把你往死里整,你还对他感恩戴德,这不是傻吗?所以该怎样就怎样,该给他点颜色瞧瞧的时候,就不能示弱。当然,你若投我以木瓜,说不定我也很乐意报你琼琚。

15.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人生需要长远的目光,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太短浅,往往就会陷入各种鸡毛蒜皮的烦恼中,难以自拔。

16.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又是讲君子和小人的。发现《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也是各种各样的。这里讲的君子是指懂得要求自己,也就是能够以身作则的人;与之相对的小人就是只会要求别人,但从不要求自己的人。

17.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这就是为人处世方面的了。应该要跟人家说的事,你却不跟人家说,事后可能会失去人心,这叫“失人”;应该跟人家说的事,你却偏偏管不住嘴巴地跟人家说了,也就是说了不该说的话,这叫“失言”。聪明的人会懂得什么人面前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

18.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有时候,一个人做什么比说什么更能代表他的品性。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话说得好,就在一些事情上特别举荐他,也不因为对一个人某些方面有成见,而否定、不听取他的正确意见。

19.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为人处事,说话不要说得太过天花乱坠,过犹不及。心中有数,忍人所不能,方能成就大事。

20.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所有人都厌恶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一定去仔细考察背后的缘由。所有人都喜欢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也一定去仔细考察背后的缘由。不可盲目跟风。

21.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不是志同道合的人,通常无法共事。

2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第十七》

《三字经》中也有这句话,孔子也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多取决于后天的学习。

每个人都有他的天赋,每个人生来都是天才,之所以有差距,是因为后天所接受的教育和自身的学习、修养造成的。

23.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第十七》

半路上听说了某个事情,然后就一路上到处跟人说,这是很缺德的事情。现实生活中很多这种情况,我们常常在不了解某个事情真相的时候,就兴致勃勃地出去大肆传播,好像自己就是现场的亲眼见证者。尤其是现在网络上传出的各种负面、博人眼球的所谓新闻。

24.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第十七》

这句话想必大家对前半句都很熟悉,把女人和小人放在一起,认为这两种人都很难相处,甚至认为孔子歧视女性。因为不知道下半句,所以我们不知道孔子为何这么说,为什么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因为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啊。

“养”是相处的意思,生活中我们遇到难相处的人,正常都会选择敬而远之,孔子也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

以上是小编在两年的时间里,读《论语》时所发现的“金句”。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小编也只是傻傻地读,没有去看过任何的注本,只是每周三晚上都听一位老师解《论语》一个半小时,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熏陶,时常在读书的时候被书中的一句两句触动、启发,内心感觉很是受益。

常常听老师说,几千年的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生在世得以安身立命的价值依据,也是生命能量运行的最佳载体。这些话,或许听起来也不那么好理解,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把经典读进去了心里,就会知道确实如此!

所谓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与其在生活的各种疑惑中迷失自己,不如放下杂念,好好地读几本好书,去承接一点往圣先贤的智慧,学习经典,印证自己!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经典好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