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中美现状的实质以及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几种可能

中美现状的实质以及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几种可能

时间:2020-02-02 13:20:26

相关推荐

中美现状的实质以及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几种可能

中美贸易争端只是反映了两国关系的表面现象,在分析其实质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个概念,那就是非对等利润。

非对等利润就是经济体之间因为军事、科技、生产力等因素的发展水平不同,而使得他们在相互贸易间形成的,超过普通利润的利润。其贸易的内容包括:技术、实物商品和服务贸易。非对等利润获得方,我们称之为商品输出方,而另一方则称之为商品授予方。我们将经济体的军事、科技、生产力等诸多因素成统称为非对等利润因素。非对等利润会因非对等利润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非对等发展速度,就是在某一时期,经济体间因各自发展速度的不同而引起的经济间发展速度的差异,如果某增长速度大于另一方增长的速度,我们称之为某经济体对另一经济体的增长为正增长,反之为负增长。它直接影响了非对等商品因素的变化及非对等商品利润的变化。

下面我们就简述一下中美关系的昨天和今天。

上世纪70年代,因各个国家的地缘政治和相互的战略位置等诸多因素,中美两国在国家战略方面形成了部分一致,随之就开启了两国关系的破冰之旅。

当时中国的国情是缺资金,缺技术。生产力低下以及劳动力成本极低,基本设施十分落后,城镇化率极低,尚未完全完成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以牺牲环境和部分国家资源为代价,换取了一定的外汇。用这些资金,引进了西方的各种先进技术及生产设备,并对其吸收改进和提高,使中国在工业生产及工业生产管理方面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中国当时的资源价格低廉,劳动者众多,劳动力成本极低以及国家对外开放的各种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来到中国。一开始他们进入的都是劳动密集型,高耗能,低技术含量的产业,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引导和培育中国消费市场,开始了城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并进行了大投资和大基建。

随着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的扩大,基础设施的修建使产业资本的投资环境趋于完善。随后更多的产业资本进入,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代工厂。这就使中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生产体系。几乎是交叉同步的完成了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城镇化建设,完成了对历史欠账的补缺,中国工业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成为了世界工业制造的中心。同时使几亿非产业人口进入了产业队伍,推动了消费市场的规模扩大。与此同时美国主导的工业信息化革命的序幕已徐徐拉开。

在中国经济逐步步入良性循环,进入快速发展时,美国将计算机及物联网的研发成果,成功产业化及商业化。中国因独特的产业位置及大规模的消费市场,也参与到其中。初期,美国有绝对领先的始发位置,中国在研发设计材料和生产设备等方面远远落后美国和欧洲。中国通过大量的技术引进,并加以创新提高,各方面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并产生了很多世界优选的企业。此时,欧洲各国也在研发、技术、生产等各方面进行了强势联合。为了取得市场的主导地位,欧美因中国在计算机及物联网产业相对位置及中国庞大的市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领域,分别与中国也进行了多方位的技术合作。这就使得中国的科技产业经济与欧美各经济体间更加紧密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发展。中国政府为了中国科技的生存发展,也在中国消费市场中给中国的科技企业留下了一定的份额,这就使得中国的科技产业有了发展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空间,使得更多的中国企业发展壮大。

在此期间,强大的前苏联轰然倒下,他给世界格局的变化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欧洲依附美国的条件发生了变化,随之欧美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由于历史、地缘、国家制度等原因,中国对前苏联的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引进,以及这些技术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转移,这就使得中国的科技得到了更快的发展。此后又发生了反恐和经济危机,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危机,更进一步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大投资。此时,中国投资环境更加完善,在科研、设计、生产、服务等诸多领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中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在第四次工业化革命的进程中,总算赶上了现代科技发展的队伍。

伴随着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国科技工业的发展及与美国科技工业的融合,中美两国的贸易也相对应的在不断发展。

商品是贸易的基础,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转变,大量的工业资本的进入,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如此循环升级,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制造中心,有能力为贸易提供大量的商品。美国因产业资本的流出使得本国产业转移,就有了对外来商品更多的需求。

在近代,美国在科技,现代化工业等方面,一直远远超过中国。中国也有对美国先进技术以及先进产品需求的渴望。随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化,特别是美国将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商业化后。美国就有了向中国输出非对等商品的可能。首先,中国人口众多,市场规模庞大,而随着美国产业的转移,美国要有对中国商品的需求,特别是美国推行美元经济以后,这种可能性也就变成了现实。

首先,美国用美元购买中国商品,向中国输入了大量的美元,而后出售非对等商品,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使得部分输出美元回流。因为商品利润的利润率远远低于非对等商品利润的利润率。甚至有时一者是另一者的几百,几千倍,所以在双方的贸易中形成贸易逆差是必然的结果。中国又用贸易逆差的美元,向其他国家购买生产必需的原料、产品以及劳动者使用的其它商品,完成了对下一个国家的美元输出。以此循环,直到某个国家用美元购买美国的普通产品或者是非对等商品回流回美国,这样就完成了一次美元的国际旅行,并且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这就形成了美元资本的良性循环,这就是中美贸易逆差的必然性以及实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元经济成功发展,必须有两个条件,有非对等的商品和有相对应的市场。在上个世纪末,中美两国的科技,现代工业水平相差甚远,中国有引进先进技术,购买先进产品及先进技术服务的需求,再者中国人口众多,有庞大规模的市场。所以说中国满足了这两个条件。

随着美国美元经济的发展,中国必须有更大规模的非对等商品消费市场,相对应的必须提供更多的商品。所以说,美元经济的发展也促成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成为美元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

当然,在中美贸易中,也有一部分是普通商品的交易,他给美国带来的财富比美元经济所带来的财富相差很多。随着美元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的财富及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因此劳动力成本大幅很高,由于美元经济强化了美元的作用,使得产业资本的资本成本大幅提高,这就形成了产业资本与美元经济的矛盾,因而产业资本就将产业转移到了生态环境更好的中国。这样就形成了美元经济的发展。美国产业的转移,中国世界工厂的发展升级,中美贸易及贸易逆差的扩大,它们是互生互存,相互推动,交叉循环,共同发展的。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与欧洲及其他各国科技速度快速提高,形成了对美国非对等速度的正增长,美元经济的生存的条件已经大大改变,美国输出非对等商品的品种以及利润在不断的缩小下降。为了增加新的非对等商品,美国将领先于全球各国的页岩气科研技术进行了成果转化进入了商业化,这就使得美国从能源进口国变为能源的输出国。进而就使得通过中美贸易逆差进行美元再输出的功能减弱。川普试图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及贸易逆差,来维护现行的美元经济。美国与其他多国的贸易谈判,以及中美的贸易终端的揭幕战打响了。

美国的政治精英们,早就为美元经济的成长发展作了一个顶层的设计,他们对付中国的方法是将中国科技行业的生产设备,生产的新材料制造,关键零部件与高端设计空心化,使中国科技成为无根之木,使中国经济扎根于美国科技,立根于美国的科技。对美国有更深的依赖,并在中国的国内进行资本运作。也许已经在中国的各个经济领域中利用各种条件制造混乱,以便于以更低的价格,运作资本控股中国的企业。

川普竞选上任后,对中国做到了战略的连续性,但却改变了战术。在错误的时间用错误的方式和中方进行了第一次战役对决。虽重创中方,但却过早的暴露了他们的战略意图,战略目标和战略手段。在第二次战役对决中,美方虽进入了中方的伏击圈,但美国依然是那么样的强大,以至于中方还没有强大到能全歼被围之敌。川普是一位具有战略思想的优秀战术家,他很清楚的知道要维系美元经济的成功运作,必须要创造实现美国生产非对等商品的条件。打压对手也许是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中美之争必将会多方位,多维度的立体展开。

中美贸易之争的本质就是因为各国经济技术的发展,使得美国对其生产非对等商品的非对等商品因素改变,导致美元经济的行将崩溃以及因美元经济带来的世界格局平衡的改变。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争斗将继续持续下去,每一次到达暂时平衡点,都会有中场休息,但都是争斗继续的中继。中国再输出美元功能的消失及中美贸易逆差的大幅减少,也许是中美争端的一次中场休息。但争斗最后结束的标志是,世界格局新架构完成。

中美两国争斗的结果的最后答案是多样的,美国被肢解是其中的答案之一,其他的还有美国产业的回归,美国经济重建等等。最终结果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国家的无错误的正确应对,国家的纠错能力,以及国家在全球的战略位置,国家自身内部的情况包括,体制、文化、价值观。人财物的配置等等,股市也将发挥其重要作用。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里展开讨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