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专业引领促成长 切磋交流展风采——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第二期研修第三天

专业引领促成长 切磋交流展风采——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第二期研修第三天

时间:2019-11-27 22:12:17

相关推荐

专业引领促成长 切磋交流展风采——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第二期研修第三天

专业引领促成长,切磋交流展风采

——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第二期研修第三天

( 年 8 月 22日)

主持人:黄友芹 导师:戴贤泽 贾厚明 撰稿人:朱立红

今天是第二次研修活动的第三天。上午培育站导师戴贤泽和培育站主持人黄友芹分别跟学员们分享了他们对《昆明的雨》的解读,并就展示一组和展示二组的课做了点评。

戴主任指出:“散文写作是输出,而散文阅读是输入、理解的过程。”所以,解读文本前一定要全面深刻地了解作家汪曾祺的的经历,写作本文的背景,然后才能进入文章。接着他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对《昆明的雨》进行解读。其中他认为对《昆明的雨》的主旨解读,应分四个层次去理解作家在平凡语言下蕴藉的深厚情感。不仅要感受“喜爱、热爱”和“思乡、怀人”这两种情感,还要感悟作家蕴藏在“听雨煮酒”中的情味、况味,蕴藏在文末古诗中的有节制的忧伤——家国之思。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家国之思,还要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评价这种情感,更要引导学生传承文化基因,向汪老学习。戴主任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第四层次就是许多语文教师乏力的地方,语文教师往往不能于众多的语文活动之后将主旨情感凝聚起来最终升华。只有文本解读达到一定深度,上课才不会流于表面。

至于文本结构、语言特点、言语赏析等方面,戴主任都有独到的见解。而关于解读切口方面,他强调要以主问题教学,或者借思维导图建构课堂,并跟学员们分享了八种解读本文的切口。戴主任讲解自己的观点,展示实际课堂教学操作,在过程中的引领中传授知识,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金点子”传授给学员们,让大家在散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路上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黄校长对《昆明的雨》的解读就是一篇观点新颖、结构严谨、内容丰富、语言精美的论文。黄校长提出,《昆明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教学的落点应该是语言。她又指出这篇散文的特点是零散而不乱,朴素而不淡,温婉而不灼,是看似随便的苦心经营。因此,黄校长围绕这个特点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这篇散文。

首先,杂而不乱。黄校长认为作为作家的汪曾祺似乎有着高超的电影导演天赋,她从文章的开篇、结构全篇和小节展开这三点具体分析,提醒学员们教学时不能把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当作客观物象去赏析,不能简单探讨写了什么景物、这景物有什么特征、用了什么手法,而要探讨“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他怎么看的、怎么听的”。通过“我”的视角,去感知昆明雨季的特点,去体认作者在他自己笔下的人事景物中所寄托的情思,以及读者从作者看似漫不经心的叙写中感受到的人生况味。其次,淡而有味。黄校长旁征博引,从词、句、标点等的运用,通过她声情并茂的朗读,引导学员们体会文章文白相杂与含蓄留白的交融之美。第三,情感蕴藉。黄校长强调散文解读要关注“作品中时空与生活时空的关系”。本文中有两个“我”:那时之我、现在之我。作为回忆性散文,文章中所写的人和景都是对昆明雨季的真实回忆,站在“回忆视角”,一些有悖常规的地方,都可以从“现在之我”这里得到解释了。《昆明的雨》这篇散文承载着汪曾祺生活的态度、思想的深度、美学的思考,更承载着文化的根系。

黄校长的解读开阔了学员们的视野,让人耳目一新,心生景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黄校长呈现的不仅是散文解读的精神大餐,还是论文写作的专业引领。

之后,两位导师对展示课作了点评。导师或肯定优点,或指出不足,戴主任还与学员们切磋交流,各抒己见,智慧碰撞,思想聚合。导师的剖析是促进学员们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提升学员们的基本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学员们接受别人的建议,反思自己的做法,积累经验,收集智慧,成就学生的发展。

下午,全体学员聆听了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马群仁的讲座。马院长的讲座题为《教学即研究:课例与故事解读》,讲座主要分四个部分:一篇课文的三次教学、一个选题的三轮申报、一个话题的三年写作和一个项目的三段研究。马院长的讲座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生动有趣又发人深省。他通过陆老师三次教《田忌赛马》的课例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要讲究“一课一得”,不要贪多求全,要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积累语言,发展语言。他通过一位老师和一个学校课题研究的案例告诉我们:教学与科研是一体化的过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员们茅塞顿开,认识到了课题的本质和重要性,明白了教研不是为了职称,不是为了结题而研究。他又结合自己项目研究的经历告诉我们: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要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完善自我,发展学生。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全体学员静心倾听,认真记录,汲取专家讲座的精华,发现自己教学研究中的不足,努力寻找自己的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的接入点,寻找与现代教育理论接轨的方式和途径,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进步。

这一天与导师专家近距离对话,他们高屋建瓴的引领让学员们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合则强,孤必弱”,研修路上我们结伴同行,前路必将风光无限。

内容来自:东台市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

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

感谢关注“语文方舟”,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责编:张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