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做一个“追风筝的人”

做一个“追风筝的人”

时间:2019-05-01 09:29:44

相关推荐

做一个“追风筝的人”

一个安静的下午,天桥下的书店,我邂逅了《追风筝的人》,也为自己在心中放飞了一只风筝。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自我救赎的过程,儿时的阿米尔懦弱而自私,做出了让他忏悔一辈子的事:看着哈桑被人强暴选择偷偷溜走,而后又因为深深的愧疚感将怒火发在哈桑身上,诬陷哈桑偷窃,赶走了哈桑父子。多年以后,他知道了哈桑其实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哈桑也死在了塔利班的枪口之下,为了赎罪,他重返喀布尔救回了哈桑的儿子。小说中最后一幕就是阿米尔和哈桑的儿子一起追风筝,恰如20多年前阿米尔和哈桑一般。

小说通过拉辛汗最后写给阿米尔的信道出了本文的主旨,信中写到“你做错了,亲爱的阿米尔,但别忘记,事情发生的时候,你还只是个孩子,一个骚动不安的小男孩。当时你对自己太过苛刻,现在你依然如此”,“但我希望你会意识到: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不会痛苦”,“亲爱的阿米尔,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在漫漫人生长路上,很少能有人可以做到从不犯错,人性本身存在太多的弱点。除了尽力克服,如何弥补曾经的错误显得更为重要。恰如阿米尔,一个生性懦弱的人,最后敢回到战乱之地,并独自面对曾经惧怕不已的阿塞夫,阿塞夫冰冷的铁拳让阿米尔的身体痛苦难忍,但阿米尔心头的重负一点点被击走。

风筝在小说中有着太多的象征意义,对于阿米尔,正如本书译者李继宏所言,是他人格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

所幸,他最后追到了。

我们在期待忠诚,期待纯真的情感,但是当这些珍贵的东西,放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有时候却是承受不起。

为什么?

因为它衬托出来了我们自身的弱点,就像站在一面光洁的镜子面前,肥瘦好坏一览无余,赤裸裸的感觉。

然而面对着我们珍贵的东西,我们却害怕了,我们怕的不是光本身,我们怕的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我们自己。

这是悖论,这是矛盾,却又是人性的合理。

书中的结尾是,我带索拉博去放风筝,这是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放风筝,在放风筝的过程中,索拉博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感到欣慰。风筝将我和哈桑和索拉博连接了起来,罪在放风筝的时候诞生,也在放风筝的时候救赎,从起点回到起点,完成了救赎。这是一本我很喜欢的书,读完让人若有所思,在某种空间里大家是一样的心,而我们站在这共同的人性中,努力向上,争取做一个追风筝的人,去克服内心的阻隔去追寻更好的自己,去做一个大写的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