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穴位的起源于演化再探究

穴位的起源于演化再探究

时间:2022-05-24 07:09:44

相关推荐

穴位的起源于演化再探究

众所周知,穴位的原始态基本上是“无定位穴”,(没有固定位置)

如“以痛为腧(输)”、“阿是穴”等;

进而发展到“无定名穴”,

马王堆帛书多用人体部位定穴,如“中巅(头顶正中部)”、“足中指”等;

在《黄帝内经》时代オ大量出现”专门穴(如足三里、合谷等)”。

从文献记载查询考证穴位的发展:

无定位穴---无定名穴---有定位无定名穴---定位定名穴


穴位的理论源于《灵枢・经筋》“以痛为输”的记载。

《灵枢・背腧》则谓之“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因此古人在确定穴位时不是按图定位或按骨度定位,而是按“验之”定位。

《灵枢・五邪》则有“邪在肺,则病皮肤痛……背三节五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的描述。

总结上述穴位有:1、按之,快然 2、按“验之”定位,的特性。

而明确提出阿是穴概念并详细阐述其临床应用者则是唐代杰出医家孙思邈。

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要方・灸例》中言:“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日阿是穴也。”

可见,阿是穴的确定除了根据医者按压后患者有疼痛的感觉,即“以痛为输“外,还有就是按压后的快然舒服的感觉。

这里“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之意为,

不管按压之处是不是穴位,只要有痛或快感,即为阿是穴。

也就是说,阿是穴可能是经典的穴位,也可以不是经典的穴位。

所以说,我们从腧穴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也可得知,阿是穴应包括其他常用穴或经穴。

我们知道,穴位理论发展经历了从无定名定位的阶段逐渐演变到有定名定位并有经脉归属与不归属的系统状态。

从穴位理论的演变过程可知,实际上阿是穴的发现乃是处于穴位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

有定名定位及归经的腧穴也是从无定名定位及归经的体表部位发展而来。

我国早于(黄帝内经》的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包括(十一脉灸经)(脉法)和(五十二病方》中,均没有具体定名归经的穴位记载,只有灸治疾病的某些部位描述。

如(脉法》云:“病甚,阳上于环二寸而益为一久(灸)之。”

《五十二病方》有“久(灸)左足中指”等记载。

及至(《黄帝内经》,虽然已经出现了有固定穴名的穴位100多个,但无穴名仅有灸刺部位者也有100多处。

关于穴位从无定名定位到有定名定位及归经的过程,膏亡俞就是一典型例子。

如孙思邈(千金方》描述膏亡俞的取穴方法,最初就属于阿是穴;

是于“胛骨之里,肋间空处,按之自觉牵引胸户中”,因而定作灸点,后因其收到”消除停痰宿疾”的效果,故给予定位定名,开始列作经外奇穴,后来演变成经穴。

了解穴位的起源与演化有什么用呢,请听下回分解。

神魔王穴位贴敷技术诚招合作伙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