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皇帝要去丞相家 太监拦住做一个动作 皇帝下令抓捕丞相全家

皇帝要去丞相家 太监拦住做一个动作 皇帝下令抓捕丞相全家

时间:2021-11-02 03:24:33

相关推荐

皇帝要去丞相家 太监拦住做一个动作 皇帝下令抓捕丞相全家

朱元璋

明朝正史中明确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正月戊戌,惟庸因诡言第中井出醴泉,邀帝临幸。帝许之。驾出西华门,内使云奇冲跸道,勒马衔言状,气方勃舌駃,不能达意。太祖怒其不敬,左右挝捶乱下,云奇右臂将折,垂毙,犹指贼臣第,弗为痛缩。”(《明史纪事本末》)

把这段叙述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在公元1380年的一天,丞相胡惟庸,郑重的向朱元璋汇报,说自己家中出现了一件怪事,旧宅的井里头居然涌出醴泉,也就是出了像薄酒一样的泉水。

竟有此等奇事?朱元璋听后,感到很好奇。

看到皇帝感兴趣了,胡惟庸于是大献殷勤,说井中出醴泉是大明祥瑞。他诚恳请皇帝到家中做客,君臣共赏此奇景。

邀请皇帝

既然是丞相这么信誓旦旦的说的,皇上自然深信不疑了。对他的邀请倍感欣慰,于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朱元璋吩咐下来,要到胡惟庸家做客。于是一队人马出了皇宫。

可是当刚走到西华门时,却发生了一场意外。一个太监突然冲出来,拦住朱元璋的大驾,一副生怕皇上继续前往的样子。

看到太监死死拉住自己坐骑的缰绳,不明就里的朱元璋勃然大怒,下令卫士将其拿下,一顿暴打。

可是奇怪的很,无论朱元璋的卫士如何打他,这太监始终不发一言,只是坚持一个动作。直到奄奄一息时,他还是坚持那个动作。那么,这个太监究竟是何用意呢?他又究竟是什么身份?

这个太监的身份不高,乃是西华门一个普通内使,名叫云奇,南粤(今广东)人。他拦住座驾不让前行,气喘吁吁的说不出话来,我们猜想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当时因为事情紧急,他是急急忙忙的跑来的,来到皇帝面前时,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一时光顾喘气,顾不上说话。

二、这是南北差距造成的。南方人生来舌头就短,一着急,舌头打卷,竟说不出话来。现在我们有时候说人,把舌头捋直了再说话,说的就是这些人吧。

太监拦截

这云奇话虽说不出来,但动作是能做出来的,被打成那个惨样,但衷心护主的他还是只做着一个动作,就是死死的指着胡惟庸的住宅方向,希望能点醒朱元璋。

一开始,朱元璋还有些不明所以, 后来立即顿悟,觉得此事有蹊跷,于是下令折返。

回到皇宫,登上城楼,朝云奇所指的方向一看,不禁大吃一惊,立马吓出一身冷汗。

胡惟庸家院子里都藏着士兵,刀枪林立,显然是为了刺杀他而准备。震惊过后,朱元璋勃然大怒,发誓诛杀胡惟庸,于是就在当日,便将胡惟庸逮捕处死。

关于类似的记载,明朝李乐所写《见闻杂记》中,也记载“预知胡惟庸逆谋,力阻高皇帝行驾,死瓜槌下。”

大吃一惊

初次读史,我们相信发生的这种事情是真实的。因为历史上弑君篡位的例子比比皆是,胡惟庸如果有谋逆之心,也完全有可能设置这个陷阱,毕竟做皇帝是每个有野心人的梦想。

但是我们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仔细分析史书上的叙述是否可能,逻辑上有没有漏洞?就发现破绽了。

一、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四天前,也就是正月甲午,中丞涂节已经告胡惟庸谋反,此时朱元璋对胡惟庸不可能不防。

以明太祖猜忌多疑的性格,怎么还会去胡惟庸家看所谓的祥瑞?要是去也会先派人探探路吧?

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疑点。

二、朱元璋登上城楼,看到胡惟庸家院子里藏着刀兵。那他的眼神也太好使了,都成千里眼了。

况且,就是胡惟庸家藏有埋伏,那也一定藏在房檐下或者屋内,不可能大张旗鼓的聚集在院子中。这不是自我暴露你吗?

三、这些杀手是从哪里找来的?要知道,在京城里组织这么一帮杀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朱元璋的亲军都尉府(1382年后叫锦衣卫)那可不是吃干饭的。

锦衣卫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

其首领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胡惟庸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一个小太监都发现了,锦衣卫居然没发现一丝踪迹,这是严重的失职行为,按朱元璋的一贯行事风格,锦衣卫不可能不受到严厉的处罚,但从来就没有关的记录。

综上所述,再仔细一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此事太假了,漏洞百出。

正史中之所以编出这么一个弥天大谎,无非是为朱元璋的政治目做掩饰。

那么他是什么目的呢?

其实事情很明白,就是要借机整掉胡惟庸,最后裁撤丞相之职,达到大权独揽的目的。

处斩

宰相是干什么的?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说得很清楚,在明以前的传统中国,皇室和政府之间是有一种职权划分的。

世袭的皇帝是政治领袖,是国家的元首,象征国家的统一,而宰相则是政府的领袖,负实际的责任。

所以说在权力怪兽朱元璋面前,丞相就是一个绊脚石,他的权力有时候得到限制,他觉得很不自在。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遂罢丞相,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立即处死,并诛杀全家。

丞相废除后,所有的国家大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李善长

胡惟庸案是1380年处理的,此事从开始到彻底结束,前后达十年之久,共诛杀了三万馀人。事后朱元璋还亲自颁布《昭示奸党录》,告诫臣下,切以胡惟庸为鉴。

按我们现在的说法,铲除了奸党,还要肃清其流毒,所以后来许多案件都往这上面凑。

公元1385年,李存义(李善长弟弟)被人自首告发,得以免死,安置在崇明。李善长没有表示感谢,太祖因而怀恨在心。

公元1386年十月,林贤狱案办成,胡惟庸通倭的事情也暴露出来了。

公元1390年五月,终于轮到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了,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因“胡党”而受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计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等一公二十一侯。

朝臣

此事当时便被人质疑。如明末著名学者钱谦益便认为,“云奇之事,国史野史,一无可考”,明确提出对云奇之事的怀疑。

据著名明史学者吴晗考证,胡惟庸案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冤案,自然也不存在埋伏军士刺杀朱元璋之事。

不管是胡惟庸案是冤案也好,还是铁案也好,反正朱元璋的最终目的达到了。

至于正史中的记载是否有漏洞,是否合乎逻辑,那是搞历史的人的一种春秋笔法罢了。

也许当时的史官早就知道朱元璋玩的什么花花肠子,在记载这段历史的时候故意露出一个破绽,好让后人尽快揭开历史真相,也未可知。

总之,我们在读史书的时候,不能人云亦云的跟着他们的写作思路走,要从正常中看出不正常来,我们学习历史就有成果了。

参考资料:

《明史纪事本末》 清·谷应泰

《明太祖实录》

《胡惟庸党案考》现代·吴晗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