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文学作品的复活 阅读赋予书籍灵魂

文学作品的复活 阅读赋予书籍灵魂

时间:2020-01-15 04:55:56

相关推荐

文学作品的复活 阅读赋予书籍灵魂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

—[维]高尔基

不论是在规模宏大的图书馆中,还是在精致小巧的街头书店里,抑或是在属于我们自己的书房里,我们都能看到一排一排的书籍。这些书籍有的还散发着油湿的气息,暗示着新近诞生的味道,有的则已经“伤痕累累”——书页发黄、书脊脆裂,积满了灰尘。它们整齐的姿态,不由得使人想起了那在地下陈列了两千余年的兵马俑。面对着这些无人问津、堆积如山的书册,每一个爱好文学阅读的人几乎都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这些书精将会在何时融入我们的生命呢?

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一样,未经我们阅读的书籍也是毫无价值的。论装饰,这些书不如花或画那样赏心悦目;论价值,它们不像古董文物那样奇货可居(当然,一些珍本、善本、孤本例外);若论实用,它们就更是远不如家具、食物、衣服那样必需简言之,书籍被印刷出来,自然是要被阅读的,就像消费品生产出来是为了被消费掉一样。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一些附庸风雅的人,他们往往特意将他们或许连一页也不曾翻过的书籍像砖块一样,摆在最明显的地方,招人耳目。

未经我们阅读的书籍是无用的,在真正意义上是不存在的。这也是20世纪中叶以后兴起的接受美学对阅读与书籍的基本看法:一个文本只有先进入读者的视野,经过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才能成为真实意义上的作品。在他们看来,我们通常把文本和作品混为一谈的做法是不对的,文本和作品之间是有区别的,其区别就是读者是否参与进来、进行阅读。也就是说,没有经过读者阅读的文本只是一个

“僵死”的物品——比如那些积满了灰尘的书册。只有被读者阅读之后的文本,它才被赋予意义,“活”起来,焕发出生机,最终成为作品。接受美学的这种理论,让我们在深层意义上认识到了文学阅读的实质。不仅如此,文学阅读还是一个因人而异的动态过程。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一部作品在你看来,可能是引人入胜、获益匪浅的,可在另外一个人那里,也许根本就不值得一读;书中叙写的某个故事,让你迷恋往返、感动得热泪盈眶,但换作别人,可能只是漠然相对、无动于衷。作为读者的我们,由于各自的主体条件不同,对文本作出各种不同感受的理解,原本也是必然的。对文本的种种可能的理解,也正是文本生机焕发的契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