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企业的终极目标一定是做大做强吗?

企业的终极目标一定是做大做强吗?

时间:2020-06-21 03:21:05

相关推荐

企业的终极目标一定是做大做强吗?

2263字 | 4分钟阅读

,对于山东的企业来讲是个多事之秋,多家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倒闭,哀鸿遍野。山东胜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民营500强第212位)申请破产重组,山东大海集团(中国民营500强第51位)申请破产重组,山东晨曦集团(民企500强第10名)申请破产重组,东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年收入为85.94亿)申请破产重组,常林集团申请破产重组。看到这一连串的企业名单,禁不住感慨万千,这些企业发生了什么?大型企业的未来该走向哪里?做大做强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吗?

笔者从事咨询行业,深度辅导了近百家企业,其中不乏很多国企、上市公司、大型民企。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很多老板对公司未来的走向或是企业的终极目标缺乏明晰的思考,大多是做大做强!企业规模多大才算是做大?企业实力多强才算是做强?是先做大?还是先做强?

企业家在经营企业时,大都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经营哲学。但是在当今新经济形态下,企业家应当构建什么样的企业经营哲学并引领企业在波涛汹涌的市场大潮里勇往直前?在《市场的逻辑》这本书里提到,国外的企业家每年大约用在管理企业的时间是70%左右,而国内的企业每年大约用在研究国家政策的时间是60%左右,用在管理企业的时间是40%左右,国内的企业家鲜有更多的时间研究、经营企业,以至于在市场的大潮里随波逐流,甚至于折戟沙场。下面引用三个案例来讲述我的感悟。

案例一:A公司是杭州一家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拥有占地面积100亩的新建工厂,清一色的现代化的厂房设备,管理人员都是从上海、杭州两地聘请来的高端人才,收入不菲。在创业之初老板也是豪情万丈。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经营出了问题,具体表现是产销两旺,利润下滑,最后干脆是在上半年就亏损6000万!董事长积劳成疾,终于病倒了。在董事长治病期间,公司亏损加速,资金链马上就要断裂,在这危机时刻,董事长不顾重病在身,勉力回到公司主持大局。公司会议上,剑拔弩张,杀气腾腾,各不相让,互相指责,最后大家不欢而散。至此以后,公司经营分析会变成了批判大会,人心涣散,公司经营更是一落千丈。悬挂在墙上的企业使命:“创百年企业,搏三年六十亿;争五年上市,做骨干配股!”变成了笑谈。

在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下,董事长寻求咨询公司的帮助。在6个月的咨询活动中,咨询公司对该公司从企业文化、战略、组织、流程制度、薪酬绩效和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诊断,在此基础上,提出经营线和管理线行动计划:

经营线:通过提高采购能力、设计研发能力、提高市场营销能力来实现。

管理线: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来实现,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成本、理顺管理流程、提高效率和效果,解决成本、质量、交期。

在甲乙双方的共同努力下,A公司逐渐走出经营困局,走上了扭亏为盈,良性发展的轨道上。在项目结束时,董事长感触颇多,语气凝重的说:“做企业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我们永远在路上!”

案例二:B公司是一家总部在北京,工厂外地的生产工业用品的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功在香港上市,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在董事长的精准的战略指引下,公司进行了几次资本运作,在行业集中度比较高的地区,完成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市场占有率从20%激增到40%,占据半壁江山,堪称大手笔。在公司高速发展的势头下,公司高管层发现公司的内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人力资源)。具体表现为:

公司快速发展更多是依赖于前瞻性战略规划,通过自身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以提高竞争优势的能力还不足;

围绕企业价值链,诸多核心职能执行不到位,构成了制约公司长远发展的短板,如战略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品牌管理等;

缺乏规范、系统的流程体系和制度体系,不能有效规范整个组织的高效率运行,经营管理的随意性、人为性普遍存在;

企业人才综合素质和水平不高,尤其是骨干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待提升,战略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领导力、执行力等还有待提升。

在了解到B公司的实际情况后,咨询公司从人力资源管理入手,开展了岗位说明书、任职资格体系、人才盘点、薪酬绩效等管理工作,加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为该公司的快速扩张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

在项目结束时,董事长说:“企业发展需要夯实管理基础,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希望以此为契机,助推公司更快的发展!”

案例三:C公司是一家坐落在湘江河畔的金属制品企业。公司在创立之初就奉行“简单、高效”的治企理念,经过近的发展,公司一直在做减法。将原来的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或产业处理掉。虽然公司在规模、营收方面大幅下降,但是公司在区域、行业、国内甚至在国际上占据了领先位置,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

“创新”、“狼性”、“问题意识”、“高标准、严要求、高绩效”是公司经营哲学。正是在这种简单、直接、高效的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笔者曾经阅读过《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作者是德国知名管理学思想家、“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书中诠释了“德国制造”的成功秘密:企业以夺得全球化市场领导地位为发展目标、密切贴近客户、保持对研发和创新的高投入、坚持以质量为主要的竞争优势、激励员工并建立精益的组织,实现有效的领导。

在从事咨询行业10多年里,看到了很多企业从小到大,从少年步入中年,又从壮年踏入垂垂老矣的暮年,有着颇多的感触。真心希望中国的企业家能够建立自己的企业哲学,发展稳健,讲究价值驱动而非盲目扩张,追求“鬼之艺,匠之气”的精神并代代传承。让中国更多的企业成为“隐形冠军”,实现中国制造业全球化的梦想。(结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