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如果爱 请深爱!请“温和而坚定”地对待孩子

如果爱 请深爱!请“温和而坚定”地对待孩子

时间:2020-05-05 20:46:46

相关推荐

如果爱 请深爱!请“温和而坚定”地对待孩子

我们知道,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

教养出来的孩子是表现最好的。

可“温和而坚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很多时候,

要么就是温和有余坚定不足,偏向了溺爱;

要么就是温和不足坚定有余,又偏向了专制……

更令人苦恼的是,

你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

孩子却依然不理解、不体谅……

来吧,让我们一起探索教养过程中的困惑,

学会“温和而坚定”地对待孩子吧!

请牢记,

如果爱,请深爱!“温和而坚定”的父母特征

我们知道,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教养出来的孩子是表现最好的,他们多表现为独立自主,有较强的人格魅力,能够友好对待同伴,富有合作精神。他们追求成功的动机很强,并且常获得成功且受人喜爱。

采用“温和而坚定”教养方式的父母有个鲜明特点便是,他们往往是坚定的,制定清晰且一致的规则限制。尽管他们倾向于相对严格,像专制父母一样,但是他们深爱孩子并给予孩子情感的理解和共情。同时他们也积极与孩子讲道理,解释他们为什么应该按照特定的方式行事,并且与孩子交流他们所应该承受自己违反规则后责任的必要性。

这类父母在教养孩子时对孩子的情绪是无条件接纳的,允许孩子表达情绪,能对孩子一直保持温和的态度。但他们“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溺爱,更不意味着会放纵孩子的所有行为、满足孩子所有要求。他们在对孩子的行为方面是有着明确要求的,在规范孩子行为时态度是坚定的、不退缩的。

能做到这点的父母是让人羡慕的,孩子能遇到这样的父母更是极其幸运的。但是,温和而坚定,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时候要么就是温和有余坚定不足,偏向了溺爱;要么就是温和不足坚定有余,又偏向了专制……

为何“温和而坚定”做起来那么难?

1大人情绪化严重

做不到这点,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大人没有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成长过程中学会调节、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哪怕我们内心知道随意发泄情绪不合适,但是往往当自己情绪上来后,就如同自动程序一般,继续沿用父母那一套狂风骤雨般的发泄方式了。因此,对待孩子不如己意的行为,在情绪反应上我们做不到“温和”。

还有一类父母因为看了一些心理成长、亲子教育的书籍,明白用情绪化的方式去管教孩子的危害,于是拼命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绪,尽量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很“淡定”的样子,走向另一个极端。可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类父母最后往往要么就是忍无可忍的强烈爆发一次;要么就是身体开始出现疾病。这类父母连自己都不能妥善照顾,对孩子也就谈不上能有多“温和”了!

2和孩子界限不清

界限不清,会让孩子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并容易将责任转嫁给他人。家长和孩子界限不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拯救和控制。“拯救”是父母把自己的影像投射到孩子的镜湖中,渴望通过帮助孩子实现自我认同;而“控制”则是父母将触角伸到孩子的领地,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控制来使自己获得安全感和自我价值实现。无论是哪一种表现形式,对双方的心智成熟都是不利的。

长期如此,家长要么就走向了放纵、溺爱孩子的道路,过多地包办了他们本该自己做的事情,揽过来了本该他们自己去承担的责任;要么就走向了控制孩子的道路,将孩子的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过多去管孩子的生活、学习,甚至婚姻、事业……

可见,“温和而坚定”这五个字虽然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能做到,其实是基于我们对自己的人格状态、情绪管理、沟通模式等方面都做出改善和成长才能达到。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温和而坚定是父母内心成熟稳定的一种外在呈现。它的出发点是对孩子有一种发自内心、毫无附加条件的爱和关怀,尊重并认可孩子的短期和长期发展波动,同时也会根据父母和孩子的情况变化,在制定好的规则底线之上允许有一定的弹性和调整,较为开明和民主,容易形成良性的亲子关系。

如果爱,请深爱!“温和而坚定”并不难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调试自己,做到“温和而坚定”呢?

1搞明白你究竟站在谁的角度

对于父母来说,一定要搞明白你自己究竟站在谁的角度“温和而坚定”。对“温和而坚定”这个词,美国心理学大师科胡特曾用诗意的句子表达了类似的含义—— “如何深爱你?用不含诱惑的深情;如何拒绝你?用没有敌意的坚决。”俗话说的好,“角度决定态度”。在教养过程中,身为父母一定要多反思一下,我们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还是孩子的角度“温和而坚定”?或者温和里是否含“诱惑”?坚定里是否有“敌意”?

温和里不含“诱惑”,要求我们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也就是说,我爱你只是因为你本身,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不会因为你按我的想法做好了,我就爱你多些,更不会因为你做错了事我就爱你少些。这种没有附加条件的爱,意味着爱里不存在大人与孩子的权力之争,不是谁必须要听谁的,父母是处于对孩子深切的真正的关爱,而不是因为自己的恐惧或者担心。

坚定里不含“敌意”,意味着家长对孩子错误行为的正确态度:“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这样坚决地制止你,不是因为我不爱你,而是不喜欢你做这件事。”这就把孩子与孩子存在的问题分开对待,比如,“我讨厌你一不如意就哭闹的样子,但你仍然是我爱的孩子。”“我可以理解你内心的失望,并接受当下你的愤怒情绪,我会批评或制止你的不当行为,但我仍然会拥抱你、吻你安抚你的情绪……”

2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们对自己的觉察体验有多深,就会有多谦卑。看见孩子的前提,是看见自己。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如果你把全部的认知教给孩子,孩子最好也不会超过你了。

你如果经常逼着孩子吃饭,他学习到“吃饭=痛苦”;你如果经常催促他学习,他觉得“学习=痛苦”;若你经常向孩子控诉配偶,你的配偶就不会变好,而孩子会学习到“婚恋=痛苦”。你控制孩子,孩子的意志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就只有你的意志。你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就会感受到无穷无尽的痛苦。任何控制都会遭遇反弹,不管是多么正确的控制。爱不需要多复杂,真的是我看见真实的你了,这就是爱。

那如果孩子有坏习惯怎么办?父母最好还是什么都不做,只能全然地去接纳它。要知道,孩子的每一个顽固坏习惯的背后,都是ta由于匮乏爱而在痛苦呐喊。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一些坏习惯,你可以告诉他:“宝贝,你不管怎么样,都是我的孩子,我知道你的生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没有能力理解,但是我可以陪伴和看见。

其实,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真实的投射和焦虑,所以真正的爱就是“I see you”,我看到了真实的你,而不是出于焦虑,出于潜在的恐惧看到的我想象投射的你。

3如果爱,请深爱

我们大人容易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亲近和最爱的人,却把宽容和耐心留给了其他人。在孩子等自家人面前,我们很容易更强调和急于表达“自我的情绪”,尤其是负面的情绪。纵使我们有再深的爱意跟再好的出发点,我们还是太过盲目自信家人对这种美名其曰“为了你好”表达方式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

这种想当然的“为了你好”、“刀子嘴,豆腐心”的表达爱意的方式,并不能真正地帮助到我们爱的人尤其是孩子直面错误、理清头绪解决问题,反而在原先的压力上又再捅一刀,让他们自己更加感觉孤立无援、罪加一等。真正能被且愿意被我们伤害的,恰恰也是真正爱着我们的人。他们在为我们负面情绪买单的同时,也深深地压抑着自己,伤害着自己,甚至为我们错误的沟通方式付出代价。这种伤害,代价长远,带着宿命的循环。

很多人之所以这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是在打压与苛责中成长起来,所以无意识地把这种伤害“继承”过来甚至“传承”下去。过往早已不可追究,但是未来依旧值得期待。若父母能意识到这种伤害,且能够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注意时时审视自身、反省自身,就能够在自己身上将这种伤害的传递及时终止,用一种更科学、更有效、更温和的方式去沟通解决,和爱人、和孩子建立起良性的亲密关系。

所以,如果爱,请深爱。请温和而坚定地爱着我们的至亲至爱。其实“温柔”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性格,一种优秀的秉性,更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只有温柔地温和,温柔地坚定,才能让我们摈除情绪的狭隘与束缚,回归事物的本质,回归美好的初心,让深爱以恰当的方式回归本来的面目。这,才是深爱真正的意义。唯有此,方能妥善处理家庭中的一切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为了孩子,学会“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方式吧。同时,让我们也学会悦纳自己,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吧,因为真实的父母比假装成“完美”的父母更有教育和影响力。

f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