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李白最有气势的一首诗 开篇便惊艳了世人 境界之高无人能比

李白最有气势的一首诗 开篇便惊艳了世人 境界之高无人能比

时间:2021-02-11 13:11:16

相关推荐

李白最有气势的一首诗 开篇便惊艳了世人 境界之高无人能比

“边塞诗”是唐朝一种很流行的题材,据统计《全唐诗》中所收录的边塞诗就有2000多首。

众所周知,王昌龄、高适、岑参都是边塞诗的代表人物。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账下犹歌舞”、“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浪漫如仙的李白也曾写过边塞诗,这首诗名为《关山月》,全诗如下: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本是乐府旧题,多写离别哀伤,李白这首诗却写得颇为雄浑悲壮,“旧瓶装新酒”,却能青出于蓝,最后还入选《唐诗三百首》,果然不愧是诗仙。

整首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得是边塞的风光,第二层写的是沙场征战苦,第三层写的是征人思妇的相思。

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堪称千古名作。

诗歌开头四句便刻画了一幅由月、山、风、关组成的壮丽边塞风光。

皎洁的明月从祁连山冉冉升起,穿梭在茫茫的云层中。

浩荡的长风掠过千山万水,来到将士们驻守的玉门关。通常我们都说“月出东山”,而祁连山在西北,本该是月落之地,但诗人偏偏说“明月出天山”。

并不是他不懂自然地理,这里其实是从征人的角度来写的。

他们站在祁连山上,眺望东方,看到的便是月亮升起之景。

云月苍茫,再加上大山的巍峨,就更显得意象开阔。

王之涣曾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而李白这里却是和他唱反调,说“吹度玉门关”。

其实春风度不度玉门关,将士们思乡的愁苦都是难以纾解的。

不度玉门关突出了他们的怨恨,可即使风能度过玉门关,也带不走他们的思念。

诗歌开头便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塞风光,虽然气势磅礴,却暗含苍凉之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接着的四句描写的是沙场征战的情景。

当年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如今西北的吐蕃一直虎视眈眈,觊觎青海的那大片河山。

这些征战地,白骨森森,这样无休止的战争,使得很少有将士能够生还。

根据记载,刘邦曾领兵讨伐匈奴,最后却被匈奴军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

而当时唐朝和吐蕃也是征战连连,高适就曾奉命率军征讨吐蕃。

汉朝和唐朝是比较相似的两个朝代,所以唐朝诗人经常会以“汉朝”入诗,就像白居易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里的“汉皇”其实说的是唐明皇李隆基。

从汉朝到唐朝,边关战乱不休,时间跨越之长,更加突出了边疆战士的“苦”。

戴叔伦曾说“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但若有选择,谁会愿意卷入战争呢?

接下来的最后四句直抒胸臆,写出了征人思妇的哀怨。

戍守边关的望着边城,思亲盼归的面容是那样的哀伤愁苦。

而那万里之外的思妇,此时大概也是站在高楼上,眺望远方,心中的思念一刻也不停歇。

征人思亲,思妇怀人,大概就是边塞诗中最令人动容之处了。

许多诗人在写“征人思妇”的题材时,要么过于柔弱,就像金昌绪的“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要么过于愁苦,就像陈陶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但李白这首却是与众不同。

他先写边塞的壮丽风光,再转入战场的残酷,最后才点明征人思妇的哀怨,层层渲染,层层递进,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他将征人思妇的“愁怨”置于苍茫广阔的环境中,只是开篇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便惊艳了世人,境界之高无人能比。

也许正是因为他是一个胸襟开阔之人,才会如此下笔。

可以说李白这首《关山月》和高适、王昌龄这些边塞诗人的作品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不知你怎么评价这首《关山月》呢?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