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冯至《杜甫传》

冯至《杜甫传》

时间:2020-01-02 07:20:47

相关推荐

冯至《杜甫传》

冯至《杜甫传》

百花文艺出版社_

馮至《杜甫傳》(竖排繁体版)

人民文學出版社_1952

重版说明: 近年来,有几位关心《杜甫传》的同志劝我把这部传记增补得更充实一些,重新出版。我自从1962年在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时写了几篇有关杜甫的文章以后,没有继续研究杜甫。没有新的研究,很难增补旧的著作,只能做些文字上的修改。

为了不辜负同志们的期望,我把1962年写的三篇文章作为附录印在《杜甫传》的后边,以弥补它的不足。因为《杜甫传》主要是叙述杜甫的生平,而杜诗则谈得很不够,这三篇文章虽然也涉及诗人的生活,却更多是评论杜诗。文章与传记,难免有重复的地方,但二者相隔十年,有的观点也会有些变化,彼此不完全一致。

可是总的说来,我对于杜甫与杜诗的评价没有什么改变。另外,我在1962年还写过一篇以杜甫与苏涣的交往为题材的小说《白发生黑丝》。那时,《人民文学》编辑部约我写关于杜甫的文章,我想,《人民文学》以发表创作为主,于是写了这篇小说给它。用意是要说明杜甫在贫病交加的晚年,能欣赏苏涣那样的人物,可见他晚年的精神状态并不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衰颓。传记尊重事实,小说依靠想象,但这里的想象还是以杜甫的诗篇为根据的。现在我把这篇小说也收在书中作为“附录二”。这样做,在书的体例上似乎不伦不类,并且与《杜甫传·前记》中所提出的要求大相径庭,但用另一种文笔,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达我对于杜甫的某些看法,也不是没有意义的。

1979年5月5日

前 记

这部传记的目的是要把我们祖国第八世纪一个伟大的诗人介绍给读者,让他和我们接近。让找们认识他在他的时代里是怎样生活、怎样奋斗、怎样发展、怎样创作,并且在他的作品里反映了些什么事物。

作者写这部传记,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根据。不违背历史。由于史料的缺乏,空白的地方只好任它空白,不敢用个人的想象加以渲染。关于一些个别问题,有的采用了过去的和现代的杜甫研究者所下的结论,有的是作者自己给以初步的分析或解决。为了使读者不被烦琐的考证与论据所累,不曾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写在里边,附注也尽量减少。作者使用的杜集,主要是仇兆鳌的《杜少陵集详注》;仇氏注杜,虽然有许多牵强迂阔的地方,但他丰富地搜集了十七世纪以前关于杜诗的评论和注释,给作者许多方便。

这部传记在1951年1月到6月的《新观察》上连续发表时,有不少读者对它表示关怀。提出宝贵的意见,后来还有人写了评论。这给作者很大的鼓励,如今印成单行本,作者要向他们说出衷心的感谢,并且参酌那些意见和评论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但是限于学力,必定有许多使人感到缺陷的地方,希望此后能得到更多的指正扣批评。

1952年7月15日

目录

重版说明

前记

家世与出身童年吴越与齐赵的漫游与李白的会合长安十年流亡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陇右的边警与艰险的山川成都草堂再度流亡幕府生活夔府孤城悲剧的结局

附录一

人间要好诗纪念伟大的诗人杜甫论杜诗和它的遭遇

------------------------------------------------------

以上内容依据《冯至全集》整理,并参据百花文艺的

《杜甫传》目录编辑,并非网上托冯至之名改编的《杜甫传》。

**** **** ****

以下内容,黑色字为原书目录,红色字是我依据《冯至全集》

中有关冯至谈杜甫的资料补充。

----W.S.

----------------------------------------------------

附录二

两个姑母公孙大娘白发生黑丝

附录三 冯至谈杜甫

杜甫歌德与杜甫杜甫和我们的时代《杜甫诗选》前言日文版《诗人杜甫》序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祝杜甫纪念馆成立三十周年祝《草堂》创刊

《杜甫传》创作给今人的启示

王晶

给我的感觉,冯至的贡献,在于研究杜甫,在于创作《杜甫传》。《杜甫传》的创作,起始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完成,以至正式出版。

关于冯至创作《杜甫传》的最初动机,是由遗憾引起的。

他在学习德语过程中,接触到了西方文学,不断深入的学习,他发现一个被国人一直忽视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古典文学,哪怕就是顶名上将、出类拔萃的人物,也就不过在相关的典籍里有个小段,或是小传,辞书里有个词条罢了,少有专门的传记性的文字。但在西方国家,别说一流作家,即便是二三流作家,传记文字都不乏。对比知道,国人从古至今,对文学名人的全面而客观的文字评价,是缺少的,可以说,这方面是个弱项。由此,他萌生了对杜甫的研究,写《杜甫传》的思想,就是这样产生的。

接下来,他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除了搜集资料,阅读相关的书籍之外,还对成书,提出了自己的约法三章,像做杜甫诗歌的卡片,朋友交往,花鸟虫鱼等等,分门别类,设计制定了创作的章法。

同时,研究诗人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典章制度、思想文化等有关方面,尽可能的全面了解。再有,还阅读了当时我国学者陈寅恪等人有关的研究著作。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动笔开始创作。

依现在人话讲,这一点更为重要,就是在形成文字的起始,首先想到读者,既然是传记,难免要考据或考证,这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但他以为,不管是考据,或是考证,都难免枯燥乏味,倒读者的胃口,则是常事。因此,他基本不搞考证或考据。但这并不等于不要实事求是。《杜甫传》虽然是文学创作,但却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史实,对杜甫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

冯至对杜甫的研究以至最后《杜甫传》的创作完成,起码给今人这样一些启示:

第一,要善于发现问题。在深入读书的过程中,深入思考,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发现问题,产生深入研究的想法,往往就是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的。冯至由遗憾,最后导致从事《杜甫传》的创作,就是读书后的对比与深入思考的结果。

第二,要坚持“通观”的指导思想。作为研究者,从一个点出发,紧紧围绕这个点,拓展开来,尽可能把与被研究的“点”相关的情况搜集齐全,纵横交错,上下左右,全面深入,使单薄变得丰满,使孤立变得融合。做到“通观”,也就为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三,充分考虑成果的受众群体。研究成果,贡献给社会,是研究成果的必然去处。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研究者本身如果都觉得枯燥乏味,作为一般的读者,就更不会为此而费力伤神了。因此,社科研究成果,首先要有可读性,至于知识性与趣味性,都要服从可读性。没有可读性,味同嚼蜡的知识性,所谓的趣味,也只能逗自己乐,读者肯定不会无故乐起来。尊重史实为前提的寓教于乐,是研究者应该把握的一条根本准则。

8月9日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