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中国慢性病大会暨第五届中国慢性病与信息大会成功在京召开

中国慢性病大会暨第五届中国慢性病与信息大会成功在京召开

时间:2020-12-17 17:13:06

相关推荐

中国慢性病大会暨第五届中国慢性病与信息大会成功在京召开

11月10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携手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癌症中心共同主办,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慢性病防控信息技术委员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委会共同承办,大健康派支持的“中国慢性病大会暨第五届中国慢性病与信息大会”在京召开。

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各级医疗机构及体检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机构、疾控系统专业人员、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人员、医疗健康服务企业等4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设置了以“健康中国行动”为指南,延续“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主题,参会嘉宾们结合当前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持续探索了信息技术在慢性病防控中的应用与实践等主题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主持。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慢病处处长吴良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乔发民、中国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李新华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慢病处处长吴良有在致辞中表示,对于慢病防控体系而言,信息化是对整个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的再造和重塑,是对防治模式的重大变革。吴良有强调了对于下一步慢病信息化发展的具体要求:一是信息化将有力地提升慢性病防治决策的科学化,二是信息化将有力提升慢病防治策略的精准化,三是信息化将有力提升慢病防治服务的便捷化,四是信息化将有力提升慢病防治能力的均衡化。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慢病处处长吴良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乔发民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医疗健康产业的融合创新不断深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通信技术正在给传统医疗健康产业带来新的变化和发展动力,信息通信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三大特点”:其一,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了医疗健康服务潜力充分的释放;其二,5G技术助力智慧医疗健康应用的升级;其三,智能健康终端技术是精准化人体的关键。同时,关于共同探讨推动智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一是促进智慧健康技术产业协同创新;二是加强智慧健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三是建立智慧健康标准和评测体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乔发民

中国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李新华致辞表示,我国人口众多,有海量的疾病信息,必须有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中国疾控中心十分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李新华强调,当前仍然面临信息开发与共享的问题,医学辅助决策信息系统在慢病的智慧管理方面还没有特别突出的应用,慢病智慧管理方面也缺乏有公信力的技术指南和标准。针对技术如何融合发展,李新华提到几点思路,一是继续致力于打破信息壁垒与信息孤岛,促进数据的共享;二是将信息技术在慢病防控工作的应用全面从关注数据采集向提升健康服务质量和效率转变,真正实现医防融合发展;三是利用好信息技术支撑健康中国行动的综合评估。

中国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李新华

大会报告环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邀请了国家卫健委卫生统计信息中心王存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主任马家奇和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发表相关主题演讲,本环节由国家卫健委党校校长许培海和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书记李志新共同主持。

国家卫健委党校校长许培海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书记李志新

第二部分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副院长靖瑞峰、北医三院临床研究中心博士李楠、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赵文华发表相关主题演讲,本环节由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助理蒋炜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健康部主任闵栋共同主持。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助理蒋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健康部主任闵栋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基层信息化与健康卡处副处长王存库发表《推动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强化支撑健康中国行动》主题演讲。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全面实施,包括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服务项目逐步扩展,逐步实现均等化。王存库从“我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与互联互通进展”“卫生健康信息化架构治理”“卫生健康数据治理与利用”三大方面进行分享,他表示,我国信息化建设依托顶层引领,建设国家基层卫生综合管理平台。通过条块融合支撑慢性病工作智能监测,充分利用新兴信息技术,实现“最多填一次”,强化垂直系统信息在国家级和省级平台之间的跨层级共享,将“基层医生还给居民”。同时,他指出,未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工作将实现“三步走”。首先,继续夯实基础,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其次,强化机制保障,提升数据质量和治理利用水平;最后,业务技术联动,以服务为导向丰富智能化应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基层信息化与健康卡处副处长王存库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发表了《5G通信在智慧健康中的应用》主题演讲,她在讲话中强调,5G在医疗领域应用要解决的是医院内的,途中的,医院外广阔的需求。在慢性病管理和健康人群管理方面,可穿戴设备和医疗仪器设备都有大量的市场需求,5G远程医疗业务的发展也会有迅猛的增长。但这项技术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大规模应用的阶段,仍需包容审慎。关于5G在医疗健康方面推进的建议,王爱华指出,首先需要顶层的设计,第二是加强5G健康医疗技术的研发,第三是标准研制的推进,第四是具体场景一定要具体设计。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主任马家奇在《全民健康信息保障工程对于慢病防控的重要性》主题演讲中介绍了中国疾病信息化建设历程,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预防为主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建设使命。并指出信息系统建设需面临“业务条块化”、“工作分割化”、“信息碎片化”以疾病为核心的三大突出问题,以及“三融”、“五跨”、“共享机制”等难点,以打通业务线条信息整合为总体设计理念,实现统一信息采集,重构应用框架。在演讲中马家奇强调,应用是检验信息化系统的唯一指标。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主任马家奇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在主题为《以综合防控理念助力健康中国行动的实施与评估》中对健康中国行动的考核评估指标进行了分析,健康中国行动124项主要指标里,跟慢病直接相关的指标有59项。结合已经开展的工作来看,加上数据分析,总结出对于慢性病应强调综合防控。吴静主任对于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到今年11月份已经形成了365个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在示范区的建设中,信息支撑力度非常大,健康中国的路上,信息化为慢病防控插上了翅膀。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

中国科学院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副院长靖瑞峰发表了《健康城市战略下多维多源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的建立》主题演讲。结合健康医疗大数据所面临的挑战,靖瑞峰提出要打造健康医疗大数据生态系统,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城市资源配置方式和运行机制的健康城市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探索与实践在精准医疗、精准检验、精准健康管理等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科学院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副院长靖瑞峰

北医三院临床研究中心李楠博士针对《数据支持下面向需求的快速证据产出》主题分享了经验。李楠指出,信息不足,数据不统一,检索烦琐,非结构化,个体难以识别等,就是所谓的数据缺陷,但缺陷数据又不等于无效信息,有时候还是能回答一些问题的。在这之后,核心瓶颈在于快速问题的构建和证据产出,研究者需要提升能力,突破技术难度。

北医三院临床研究中心博士李楠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赵文华通过多年的健康管理经验,分享了《信息化是实现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基础》主题演讲。赵文华指出健康管理是慢性病防控的核心技术,亦是关键。个体化健康管理系统由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个人疾病危险性评价、个人健康改善三个部分组成。并通过三个案例介绍了健康管理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中所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进行妥善保管和维护,按级别授权使用,保护个人隐私,保障信息安全,实现信息技术对健康管理的有效支撑。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赵文华

最后,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书记、副主任李志新对会议发表了总结。李志新表示,未来需要在座的各位共同努力,首先是大数据的共享,是不是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直接的分析利用数据,而不是仅仅把数据传送到这个平台上。第二是将致力于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应用环节,通过信息化的资源整合,实现有效的健康管理,实现每个人精准的个性化的管理。第三,李志新再次提到全民健康信息保障化工程,期待将来会有二期三期工程,将更多信息涵盖在内,真正为健康健康中国行动提供考核和评价的助力。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书记、副主任李志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