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迷信”与“信仰”究竟差在哪里?

“迷信”与“信仰”究竟差在哪里?

时间:2019-09-09 01:23:27

相关推荐

“迷信”与“信仰”究竟差在哪里?

有一位朋友问我“迷信”与“信仰”的区别在哪里?我思考了好长时间之后,回答了他这个问题:

迷信: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信,或不符合大部分人的共识。信仰:清楚自己为什么信,且符合大部分人的共识。

在我展开我的分析之前,大家不妨先看一下另外的一个关于迷信与信仰的总结。

有人(姑且将此人称之为“甲”)总结信仰与迷信的区别如下:

迷信:我是绝对正确的,我不听取任何异见,所有人都必须和我想的一样。信仰:我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我相信我是正确的,这就足够了。

粗略看甲的总结,似乎是很有道理,但是深入地思考分析之后,就会发现重点早已偏移。

甲的总结表现出信仰与迷信的区别仅仅是:是否要求他人与自己必须保持一致。

甲的总结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内容基本可以废弃,我按照上述总结举两个例子:

例1——迷信:“我认为世上一定存在鬼神,我不接受任何反驳。”例2——信仰:“尽管我所相信‘世上一定存在鬼神’的说法不一定正确,但我相信我自己是正确的。”

你仔细读这两个例子之后,你会发现例一是迷信外物,例二是迷信自己。这又怎么会成为信仰和迷信之间的区别?

可以说甲的总结关于“信仰与迷信的区别”的重点都放在了:是否要求他人与自己必须保持一致。

甲的潜在语义是说信仰和迷信的关系仅仅是:我会不会因为自己相信的事物去和其他人杠,如果我会杠,那么我就是迷信;如果我不会去杠,那么我就是信仰。

由此看来,甲的总结是不是很有意思?

让我们回到开头,我认为迷信和信仰的区别如下:

迷信: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信,或不符合大部分人的共识。信仰:清楚自己为什么信,且符合大部分人的共识。

由此,我认为迷信可以基本分为以下两种:

1.即使是符合大部分人的共识,自己却不清楚为什么信,但是最终还是信了;2.我很清楚自己为什么信,但是不符合大部分人的共识。

还是举例说明吧。

1.网上很多人都在嘲讽“蔡徐坤”,我自己虽然不清楚为什么“蔡徐坤”会被嘲讽?不清楚“蔡徐坤”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但是我还是选择跟随网友们一起去嘲讽“蔡徐坤”,这就算一种迷信。2.乔尔丹诺.布鲁诺在16世纪捍卫、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但是不符合教会神学以及当时大部分人的共识,被捕入狱,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我觉得当时的欧洲人大多数人一定认为乔尔丹诺.布鲁诺的行为是迷信。

关于信仰的例子我就不再赘述,我之所以写这么多的文字用来区别迷信与信仰,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我认为抛开两个词汇的褒贬属性,仅仅是从词意上来分析,两者没什么区别。

无论是信仰,还是迷信,其对象几乎都是未知的事物。如何区分迷信和信仰,其实就是树立如何面对未知的正确态度。

那么当我们面对未知时,选择“杠”或“不杠”,重要吗?不重要,因为未知就在那里,你“杠”或“不杠”都不会对其有所影响。

既然如此,“杠”或“不杠”并不影响最终结果,那又怎么会有对错之分?仅仅是个人行为罢了,不支持也不反对。

此外,我认为面对未知,信仰只是基础境界。

因为“清楚自己为什么信,且符合大部分人的共识”只是对普通人的要求,即:凡事要弄清楚他的道理(它的原理),并且得需要符合大部分人的共识,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

但是如果世上人人都是这样的话,乔尔丹诺.布鲁诺可能不会去捍卫“日心说”,当然也就不会死了;爱因斯坦可能会成为小提琴宗师,但是“相对论”可能就不会产生了;燧人氏也不会发明“钻木取火”,神农氏也不会选择去尝百谷,人类还是处于茹毛饮血的时代。

所谓智者(先知、伟人、神)就要有打破人类思想局限的勇气,想常人所不敢想。

当智者(先知、伟人)仅仅是想通之后,他们会被世人鄙夷,并称之为“迷信”;但是当他们将想法在现实世界实现之后,我想他就会被世人称之为“神”。

思而无为,谓之“迷信”;思而为之,谓之“信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