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关于金丝大峡谷景区创新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金丝大峡谷景区创新发展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8-21 10:07:06

相关推荐

关于金丝大峡谷景区创新发展的调查报告

陕西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董宪民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是一个国家级穷困县。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举旅游业发展大旗,将全县旅游业的拓荒地选择到了一条罕无人迹,偏僻而有独特地貌特点的穷山沟开发包装上。经过8年多举全县之力的奋力拼搏和科学创新,昔日的穷山沟如今已成为全国著名的金丝大峡谷景区。因其在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独特做法和对生态文明的突出贡献,专家学者将其经验归纳为“金丝峡价值”理论向全国宣传推广,获得了各方面的高度好评,对陕西省及全国生态旅游景区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发展,金丝峡旅游接待人数从零跃升至的51.85万人次,排名陕南第一和全省生态景区第二。商南县也从旅游盲区变成了全省旅游强县和旅游产业示范县试点单位。,全县旅游综合收入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占GDP的13%,带动其他产业收入6.89亿元,旅游业安置社会就业1.26万人,占城镇就业人数的24%。旅游业带动5个乡镇的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自金丝峡开发建设以来,先后通过了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和考评,目前正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建设陕西省第一家旅游产业园区。5月,金丝大峡谷全面提升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和省级评审。新方案将金丝峡原国家森林公园的面积扩大了3倍。未来,金丝峡在展示旅游产业综合带动效应方面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金丝峡建设所积累的经验,将会在大秦岭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形成更好的示范作用。金丝峡的生态文明实践以及由此形成的“金丝峡价值”理论体系,也将对陕西省乃至全国生态型景区的开发运营产生良好的借鉴价值。

一、金丝大峡谷开发建设综述

金丝大峡谷所在的商南县地处陕西省最南部,是秦、豫、鄂三省交会地和国家级土石山区贫困县。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2002年全县财政收入不足3000万元,财政自给率也仅有30%。

为了给捉襟见肘的县域经济寻找一条突破之路,为数十万过惯穷日子的当地百姓找到一条致富路径,当时的商南县委领导学习外地发展旅游的经验,带领一班人走向深山寻找旅游开发的突破点,最终在当地猎人和药农的带领下将目光锁定在新开岭一条景观特殊的穷山沟。经过几十次的考察、论证和请专家规划,将其命名为“金丝大峡谷”,由此拉开了建景区、办旅游、进军朝阳产业的大幕。

2002年,商南县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形成一致共识———“开发金丝峡,发展旅游业”。从此,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县直各部门全面参与,聚万众之心开始建设金丝大峡谷。县财政没钱,县领导和各部门压缩一切可节约的经费,政府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投入景区建设,干部群众和施工人员组成“扁担帮”、“背笼帮”在荒无人迹的大山深谷中运送景区建设所用的钢筋、水泥和沙石,合奏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商南旅游突破“零”纪录的华美乐章。与山中建设景点相同步,景区的各种手续申报和市场营销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2002年8月1日,在万众期待中,金丝大峡谷景区对外试运营,当日售出门票7张,总收入140元。而这一天,改写了商南旅游零产业、零收入的纪录,由此开启了金丝大峡谷从无名到知名、从县级景点到国家级景区的创业征程。

经过8年时间的开发建设,目前金丝峡已经建成了黑龙峡、青龙峡、石燕寨、丹江源、栗园寨等几大景区,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景观展露奇、险、幽、秀、狭等特点,融峰、石、洞、林、泉、潭、瀑、禽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了完善的景区环保系统、西北第一家景区剧院、环保大课堂,挖掘包装了丰富多彩的景区文化展示体系和“金丝峡”旅游纪念品体系,不但成功从县级景点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而且还获得了全国景区中唯一的“生态中国贡献奖”等殊荣。根据省政府的要求,目前金丝峡正在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景区的目标迈进。

金丝峡开发建设以来,坚持不懈地创新营销也使景区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带动效应连年大幅增长,各项指标均遥遥领先于陕南三市以及全省除华山以外先期开发的其他生态型景区。与此同时,金丝峡的节庆营销也在全省众多生态景区中处于领先地位,兰花节、茶叶节等已经形成节庆品牌效应。今年2月,金丝峡以突出的项目建设成果和接待业绩,分别获得了省市政府和旅游部门的表彰奖励。

在金丝峡由穷山沟变成全国知名景区的成功实践中,商南县财政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南县GDP达到了22.73亿元,比金丝峡开发初期的2002年的5.83亿元增加了2.9倍。目前,该县已经形成以金丝峡为龙头,包括乡村旅游、茶文化旅游以及大批生态型景观综合开发的旅游产业格局,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在带动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二、金丝大峡谷的创新生态实践

在星罗棋布的陕西旅游景点中,金丝峡是一个后起之秀。开发之初,许多人对金丝峡的开发前景并不看好。但是当地政府和金丝峡管委会矢志不移、顽强拼搏的精神和高端策划、稳步推进的精神最终折服了社会和市场,而这种令人折服的核心理念,即是通过生态精品战略的推进及延伸,为旅游市场奉献一个“峡谷精品、生态家园”式的旅游景区。

金丝峡原生态的峡谷、流泉、森林景观虽然是难得的地质遗迹、生物孤岛和最具生态价值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它地处深山无人区中,开发难度和投资强度都非常大。商南县为了打造生态旅游精品,并没有靠牺牲生态资源的完好性来发展旅游,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实施生态保护。金丝峡的创新生态实践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坚持建设生态化。开发之初,金丝峡就非常重视旅游规划和建设计划的制定工作,按照旅游精品景区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邀请国内著名的规划机构,编制了景区总体规划和详细建设计划,严格按照规划和计划要求建设,充分发挥了规划在景区开发建设中的先导和指导作用。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县里对建设单位提出了极为严格的生态保护要求,所有建筑水泥、沙石、木材等都不允许就地取材,必须由外地运进。在施工环境极其艰险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和管委会组织“骡马帮”、“背笼帮”、“扁担帮”,硬是将2000多万吨钢筋、水泥、沙石料、木材等施工原材料用血肉之躯运到被称之为“妖魔谷”的景区建设工地,确保了景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施工当中,他们坚持“宜曲不宜直,宜粗不宜平,避石护树,依弯就势,原汁原味,原始粗犷”的设计和施工原则,绝不随意移动一土一石,绝不乱砍乱踏一木一草,所有建设方案和施工材料,在坚持绿色环保的同时,还坚持了可逆性原则,任何人工构筑物都可以拆除,不给景区留下后遗症。除此之外,该县还在陕南首家解决了景区的环行道路,避免游客同路往返,虽然这些做法加大了金丝峡的开发投入,但却为如今金丝峡实施全方位的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

二是坚持管理生态化。金丝峡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组建了专业队伍,负责景区资源保护与环境监察,对景区内的管理行为、经营行为和游客的游览行为进行规范管理与引导。景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严格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污水处理站和微生物环保厕所,建立了废品分类回收利用设施。景区还加强了对游客旅游行为的生态化管理,培养游客“负责任的旅游”意识。在全省首家开设了“环保讲堂”,游客进入景区首先要进行5分钟的环保教育。景区禁售和停用塑料制品,严禁使用一次性生活消费品,严禁吸烟,长期对游客实行“拾垃圾有奖”活动,启发游客树立环保和生态意识。通过全面细微的生态化管理,在游客数量倍增的同时,仍然确保了生态环境不受影响。

三是坚持人文生态化。金丝峡在极力保护自然生态原真性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人文生态的原真性。景区内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着力突出商南特色,景区内的度假设施、服务设施等,在建筑风格、服务方式等方面都强调原汁原味。金丝峡在发展过程中,还特别注意原有社会人文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没有排斥景区周边原有村民的利益,将他们“一搬了之”。而是将他们视为同样宝贵的社会人文资源,融入到金丝峡的发展之中,由管委会采取整体规划,分户补贴的方式,引导并鼓励景区周围的农民开办农家乐、土产专卖等经营活动,为景区提供劳务、材料等服务,使周边农民成为景区建设的共同参与者、旅游开发和服务业中的受益者、金丝峡整体人文生态化的保护者。

四是坚持旅游综合开发生态化。金丝峡管委会在景区开发建设中特别注意延伸旅游产业链,形成了当地原生态土特产品与景区原生态文化的有机衔接,通过多种方式促成了以金丝峡为特色的茶、酒、书、刊系列商品和文化产品,其中原生态的景区文化节目、旅游营销中的金丝峡采茶舞,以及种类齐全的金丝峡旅游商品等广受好评,由此成为陕西景区中文化开发的佼佼者。

五是坚持旅游营销生态化。金丝峡开发以来,将生态、环保、低碳的理念也不断植入所有营销宣传之中,管委会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每年一度的茶叶旅游节、兰花节、万人环保大签名,的“中国长寿明星”颁奖典礼、“五九”重逢时他们发起的千万人捡垃圾环保行动,以及高校学生骑车低碳行、坐着火车游奇峡等活动,都在陕西每年数千个营销活动中独树一帜。生态文明成为金丝峡营销宣传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金丝峡价值对陕西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金丝峡从昔日的荒山沟成长为全省一流景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的典型景区,是陕西生态旅游发展方面的一个典范。陕西省旅游局对金丝峡的开发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在全省进行了推广。近年来,全国各地到金丝峡考察取经者不计其数,省内各地也将金丝峡的开发运营作为一面旗帜,纷纷以其为楷模不断改善景区的管理运营方法,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将金丝峡的开发运营理念归结为“金丝峡价值”,即政府主导方面的示范价值、破解难题的社会价值、艰苦创业的精神价值、龙头带动的经济价值、景观独特的市场价值和生态文明的环保价值。应该说,金丝峡科学开发和成功运营的本身,为陕西省生态旅游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可鉴经验;为大秦岭旅游的有序开发树立了典型的示范作用;为全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模版。概括起来,“金丝峡价值”对陕西旅游业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政府主导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旅游业作为一个起步较晚、但又有着巨大关联带动作用和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才能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释放出最大的产业发展效应。

金丝峡所在的商南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为了寻求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把希望寄托在了发展旅游上。县委书记一马当先,带领有关人员几十次走进深山寻找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选定目标后,县领导亲自动员做工作,逐渐统一思想,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形成一致共识:开发金丝峡,发展旅游业。2002年以后,县里形成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社会联动”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在实践中确立了“理念围绕旅游变,产业围绕旅游办,城镇围绕旅游建,各业围绕旅游干”的旅游开发总体思路。正是这种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和一任又一任县委、县政府领导“咬定旅游不放松”的决心和干劲,才促成了金丝峡在开发初期上下形成合力抓建设、部门形成合力做项目、民众形成合力搞工程、专业单位形成合力定规划、媒体形成合力促宣传的良好氛围。由此奠定了金丝峡景区快速从资源转化为产品,又由点到面迅速壮大,最终成为全国生态旅游的品牌景区。

因为金丝峡的成功开发和快速走向市场,商南县也从“百业扶一业”的政府主导中深切感受到了发展旅游业所产生的“一业兴百业”的巨大效益,于是县里进一步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目前,以金丝峡为龙头,县城周边景区景点以及莲花台水域旅游开发、茶文化旅游开发等众多旅游开发项目已全面启动,旅游产业集群效应正在商南县逐渐显现。根据商南县旅游规划,以后,旅游收入将达到36.3亿元,占全县GDP的50%。

(二)资金投入是旅游开发的物质基础

旅游景区作为向人们提供精神愉悦和文化体验的重要载体,必须具备独特的景观价值、良好的文化氛围、完善的服务设施和便捷的交通条件,而这些都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来支撑,对于新建景区、山岳型景区以及把目光描向更大市场的景区而言,雄厚的资金投入更是重要前提。

金丝峡在开发之初,县里采取一切措施压缩行政办公经费和动员一切力量从各方面争取资金用于景区建设,确保了景区的有序建设资金和品牌提升的资金投入。2002年至今,金丝峡已累计完成投入3亿元,建成了首屈一指的生态景区。除此之外,金丝峡管委会还成功引资近3亿元,建设开发了与景区相配套的接待服务和休闲度假设施,其酒店规模、档次等也在陕南三市诸多景区中位居第一。

作为一个峡谷类生态景区和高端定位的休闲类景区,金丝峡的开发投入要远大于其他类型的景区。仅沪陕高速至景区大门口18公里的专用路,以及景区南门至北门循形公路两大项目,总投资就达8000余万元。除此之外,为适应生态保护需求,金丝峡又投巨资实施了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环保厕所、太阳能照明系统等项目,这方面的投资也高达900万元。

(三)生态保护是大秦岭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秦岭是我国地理、气候、土壤、生物和水系的五大分界线,秦岭主脊以及南北两麓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山水资源是陕西发展旅游业的巨大财富。面对全球化的生态意识普及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开通,发展秦岭旅游的同时必须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大量游客进入与环境保护措施的于细微处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点上,金丝峡的生态文明模式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金丝峡开发之初,就确定了明晰的生态保护原则,并建立了严格的生态保护一揽子措施,还在项目规划、建设开发、运营管理上实行了生态保护方面的“一票否决制”。金丝峡景区是全省唯一的景区大门内没有汽车道路,正式运营7年没进过一辆汽车的景区。在金丝峡中,路绕山建,树在路中的现象随处可见。景区内所有设施、建材、用具全部按环保要求规划设计,“十里长峡”中见不到烟头,景区内全部工作人员、甚至包括从当地村民中招录的环卫工人,无一人嗜烟。金丝峡旅游服务区的各类宾馆,一律不准使用塑料制品,所有入园客人,都要首先接受环保教育。因为大力倡导环境理念,金丝峡管委会每年都要举行大量的环保知识宣传活动,为了减轻景区环保压力,他们在陕南第一家投资修建了环形道路、使用了太阳能照明、建设了污水处理系统,农家乐中推广沼气利用。今年又启动了金丝峡旅游产业园区建设,把环保、低碳概念向更大的范围延伸推广。全国很多景区慕名到金丝峡考察学习时,都对金丝峡无处不有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赞不绝口。

(四)创新和营销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也是美誉度产业。由于旅游业服务对象的独特性,因而独特的资源价值、文化特色加上科学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措施和不断创新的营销手段则是构成旅游景区吸引力的关键所在。要在庞大的旅游市场中占据良好的份额,持续不断地创新和持之以恒的营销必须相得益彰。

在持续创新方面,金丝峡始终瞄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来规划景区的各阶段工作,为了克服人才、经验不足的困难,他们采取借力、借智与多元合作,全方位创新的方法,在开发之初与专业规划单位携手奠定产品基础,之后为解决景区长效发展问题,与规划机构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又与国内知名院校和国际知名专家建立顾问合作关系,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的提升战略全面启动。正因为坚持不懈的创新,金丝峡才在短短的7年运营中,开创了众多的国内及省内第一的纪录。

在营销创新方面,金丝峡长期奉行高端策划、大手笔运作,务实、高效、创新的工作思路。开发建设之初,他们就邀请名家作词作曲歌唱金丝峡,掀起了一次又一次金丝峡营销风暴。大手笔、高品位的营销方式始终是金丝峡撬动市场的亮点。

金丝峡是陕西省第一家走进中央电视台,在多个频道投放广告的旅游景区。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见的。金丝峡也是陕西首个引入诸如“中国长寿明星颁奖典礼”此类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活动的景区。除此之外,“千车万人游奇峡”、“火车开进金丝峡”、“倡议千万人同一时间做环保”、“金丝峡兰花节”等,都是金丝峡非常有创意,且影响广泛的大型营销事件。而这些创新和营销举措,有力地推动着金丝峡以飞速的步伐进军旅游市场和全国知名品牌行列。

(五)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景区建设的立足之本

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以及运营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条艰苦漫长、任重道远的创业之路。没有艰苦创业的精神、身先士卒的作风、踏实认真的务实态度是难以成功的。金丝峡从开发到走向成功的8年历程,就是一条艰苦奋斗的创业之路。

2002年前,金丝峡只是一片只有当地猎人和药农知道的荒山幽谷。远离县城、荒无人烟、没有道路、没有资金、缺乏技术,就是商南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发金丝峡景区时的现实写照。就是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金丝峡的开发建设者们靠着绳索、扁担、干馍、血肉之躯,以及千方百计压缩的建楼资金、开会资金、买车资金,硬是一层一层向世人撩开了金丝峡神秘的面纱,亮出了惊世骇俗的靓丽。

8年来,金丝峡从荒山沟华丽转身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陕西省重点景区,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实现了20倍以上的翻番巨变,这些荣誉的取得,则是一幕幕感天动地、鲜为人知的创业故事,以及无数人8年如一日、舍“小家”顾“大家”,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拼搏征程。正是这种“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敢为人先”的金丝峡精神,才造就了金丝峡团结奋进的领导团队和与时俱进、乐于奉献的员工队伍,也成就了金丝峡不同凡响、令人羡慕的一个又一个骄人业绩。

(六)旅游业是农民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

长期以来,由于秦岭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秦岭山中很多农村人口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生活。发展旅游业后,随着游客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大量涌入,不但带动了劳动就业以及农村人口的商业化意识,而且通过旅游消费需求在交通、城建、卫生、休闲等方面的表现,也有效改善了城乡面貌,既提高了农民收入,又综合改善了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通过金丝峡景区的快速发展,这一点得到充分印证。

金丝峡开发之初,景区开发范围有24户农民需要搬迁。尽管当时生活条件比较差,但农民并不相信他们长期守望着的荒山能引来城里人。县委主要领导多次走进村民家中做工作,最终农户被县委书记一行的诚恳所感动,搬迁到了新的地方。不长时间,24户村民乃至周边无数村民就开始因金丝峡开发而有了生财之道,或办农家乐,或在旅游区从事其他经营项目,一般农户年收入都超过了10万元,户户都盖起了新房,购买了汽车,20多户农民还在县城购买了商品房。目前,太吉河镇和白鲁乡围绕旅游兴办的农家乐已近500户。

金丝峡管委会为了营造村景和谐、共同发展的环境,近年来对当地新农村建设、农家乐特色的营造和服务的提升投入了较多精力和资金。管委会对景区周边农家乐进行统一规划,并投资100余万元,与当地村镇共建旅游新村,实现景区与农户共存共荣,共同发展。

今年,金丝峡管委会启动了旅游区全面提升计划,根据已通过的提升《规划》要求,金丝峡管委会将投资包装以“金丝人家”为品牌的全省首家景区乡村旅游示范基地,由此将再为陕西实施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和谐推进产生示范效应。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