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15岁天才高中生登顶亚洲第一!他的学习诀窍太…扎实了

15岁天才高中生登顶亚洲第一!他的学习诀窍太…扎实了

时间:2023-03-02 09:41:05

相关推荐

15岁天才高中生登顶亚洲第一!他的学习诀窍太…扎实了

他叫泮(pàn)忆铭,我国第三位男子国际特级大师。

今年15岁。

在最近的第60届国际跳棋男子世界锦标赛中,以8胜11和的不败战绩夺下银牌,创下我国国跳锦标赛最好成绩。

同时,泮忆铭国际排名上升到第九位,成为亚洲排名最高的选手。

天才少年的故事总是很吸引人,他们天赋颖悟,注定不凡。

是所有家长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作家马伯庸最近有感而发:

“孩子上学挺好的,可以迅速打破父母‘我家娃难道是天才?’的迷思,尽早为以后做合理规划。

我家已经把预期从‘不啃老’调整到‘不太啃老’了。”

是的,大部分父母终将接受现实,天才的智商无法企及,可天才的学习诀窍却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借鉴内化的养分。

1

复盘的习惯

当其他人的父母还在纠结课外兴趣班会不会影响孩子成绩时,泮忆铭已经将下棋的习惯用到学习中了。

泮忆铭说:“下棋需要好的习惯,学习更是如此,学习不总结和下棋不复盘有什么区别?”

他每次下完棋都必须复盘,这一习惯也运用到学习中。

泮忆铭把自己做的每张试卷都完好保存,每张试卷都会有相对应的课本知识整理在一起,这让他的基础特别扎实。

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只是一味输入,他们看起来很努力,在学校每天埋头苦学十几个小时,课外还报辅导班,熬夜在小台灯下兢兢业业地复习做题,可是成绩偏偏就是和付出不成正比。

没有复盘的学习方式就像一张破了洞的网,永远装不满鱼。

而复盘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一定要正确地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本:

1.弄明白错的根本原因

2.分析题目的思维突破点

3.把课本和习题上的相同题型都做一遍

4.看懂老师的心思,自己改编错题

大多数学生对错题集的理解特别简单片面,只能做到摘抄重做错题,仅有很少数的学生能够有耐力和魄力,完成一整套方法。

所以,学霸总是少数。

2

专注力

与知识的学习不同,专注力是一个人能高度集中于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也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

因为跳棋的原因,泮忆铭的学习时间要比同学少些,但他善于把握每一分钟,上课40分钟,他总能专注于每一分钟,紧跟老师的步伐。

平常考试,泮忆铭的数理化基本满分,英文更不用说,出国比赛他都是用英语同选手们交流。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注意力集中。

大量研究表明,孩子天生就有专注力,对于自己热衷的事,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细心的家长也许会发现,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孩子就经常会出现“非常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的情况。

但是为啥长大了,很多孩子成了“学习困难户”,上课时东张西望?

《中国青少年注意力调查报告》显示,将近一半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青少年的注意力令人堪忧。

从现在开始,如果你希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不要在孩子认真摆弄东西的时候,去跟孩子搭话,陪伴不一定非要讲话。

尽量不要因为到时间吃饭或睡觉,去打断正处于专注的孩子。

3

正确平衡爱好与学习

泮忆铭并不认为下棋会是学习的阻碍,相反,训练跳棋的过程就是锻炼开拓思维的过程,也是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

惊人的计算能力、超群的速度和卓越的分析对局的能力,是天赋也是后天训练的成果。

相对于拿着兴趣爱好理直气壮偏科或荒废学业的孩子,泮忆铭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想想看,有多少父母将孩子送进各种兴趣班,学习舞蹈、绘画、钢琴……

幼儿园的时候被逼着各种鸡血,上了小学就放弃了一大半,到了初中又放弃一大半,等到了高中,除了那些走专业道路的,都很难坚持了。

毕竟,“影响”学习!

泮忆铭却告诉我们,爱好和学习之间并不是表面上的矛盾冲突,而是本质上的相互成就!

胡可曾上传儿子边哭边练琴的视频,引得大家拍手称赞,视频中小安吉淌眼抹泪的同时,双手不忘弹琴的小模样,真是让人感动又心疼。

小小的身体,蕴藏着大大的能量。正如胡可所言:“我们不需要执着一定完美的结果,却要拥有坚持的品质。”

我想这是所有兴趣爱好都会教给孩子的道理——坚持!

自觉自律、专注、认真、复盘……所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不能坚持下来,就会功亏一篑。只要坚持到底,就会收到超乎想象的效果。

泮忆铭6岁开始国跳路,有着远超同龄人的坚韧,在各级别的比赛中,沉着应对,踏实走向世界巅峰!

泮忆铭的父亲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最关心的不是他的棋艺,而是他如何平衡下棋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没想到的是,孩子其实每次考试前都把书本全背下来了。这次去比赛,他还把高中的课本随身带着,利用闲暇时间自学。”

但是,我们大部分孩子还不能自觉平衡爱好与学习的关系,他们内心也会有冲突担忧。

这时候,正是培养孩子认真做事、坚持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好契机。

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严格的监督和鞭策,需要家长理解与耐心。

家长应该想办法陪孩子冲过去,而不是态度摇摆、怨天尤人或撒手不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