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被后世忽略的“书圣”王羲之的另一大书法成就

被后世忽略的“书圣”王羲之的另一大书法成就

时间:2022-11-10 14:24:15

相关推荐

被后世忽略的“书圣”王羲之的另一大书法成就

魏晋南北朝历时约400年,是一个由分裂至统一,再由统一到分裂的混乱且动荡的时代。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年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年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从中得出魏晋时期不仅经历了长期的封建割据和战乱不安,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在政治混乱不堪的时代背景下,其约束力相对松弛,为学术文艺思想留有广阔的创作空间。书法艺术在此期间得到快速发展,涌现出很多书法大家,王羲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最富盛名的书法家,其书法兼善诸体,博取众长,终成一家。其书法成就主要体现在新体上,王羲之的楷书均为小楷,作为“今体”之一,在钟繇小楷的基础上,完备了楷书法度,创造了妍美的楷书新风,对后世的小楷面貌产生深远影响,极具研究价值。但人们更多地推崇王羲之的行草书而忽略了其小楷艺术价值。

古时学习书法主要通过“父子相传,师徒相授”两大途径。“父子相传”家学式的传承形态出现于东汉,如崔瑗、崔宴父子。到了东晋,家族传授的教育模式更为流行,主要表现在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和高平郗氏四大家族。其中琅琊王氏作为魏晋世族的第一流高门,位高权重的王氏家族中书法的境界也很高,王羲之也不遗余力传承了家学书法之道。

魏晋流行的新书体和出现的新书家,均与东汉有着密切联系。魏晋时期的书法面貌既继承东汉遗风又有所突破。汉代人对书法形式美的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简牍帛书、陵墓碑刻、瓦当铭文、画像砖壁画题字等丰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的“古拙”书风,魏晋文人对此有所思考,不仅在东汉的基础上继续向追求书法美的端庄和谐,还突破了东汉“古拙”,到东晋时期才完全退去,创造出象征魏晋时代的“今妍”新书风。



晋人书法尚韵,无论小楷还是行草,他们都崇尚一种平和简静,端庄雅致的气息,蔡襄《论书》中所说:“晋人书,虽非名家,亦自奕奕一种风流蕴藉之气,缘当时人物以清简为尚,虚旷为怀,修容发语,以韵相胜,落笔散藻,自然可观,可以精神领解,不可以语言求觅也。”

魏晋文人为了逃避残酷的士族斗争,远离繁杂喧闹的社会,士族中的文人选择隐逸山林,清谈成风,他们将自己空虚的感情寄托于宗教和玄学中,这种笼罩于玄学气氛中的魏晋书法,表现了一种雅致、超脱时代的风貌。

从王羲之的小楷作品《乐毅论》、《黄庭经》中反映出魏晋时代追求动态平衡的审美理想,表现为楷书特点:字形呈方或扁,结构疏朗、运笔简练,笔画有提按变化但不刻意突出,横画平稳中蕴含斜势,撇,捺,钩,提等笔画藏锋含蓄,笔断意连,婉转呼应,体现晋人尚韵、崇尚清谈的审美意趣。王羲之小楷平和简静,追求和谐美,平正中寓含奇特,结合中锋取势,侧锋取妍的笔法,智慧地处理大小、轻重、欹正、疏密、动静、拙媚等矛盾双方于统一,端庄之中不失姿态,具有一种端庄雅致的中和之美。

黄惇先生在《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中写到:“笔法传递,流派出新与新体完善这三者成为魏晋时期文人流派书法沿革的重要特征。东晋之前最重要的流派是钟繇一派:钟繇依旧保持着汉代质朴,厚重的审美特征,用笔也未完全脱尽隶法。东晋王羲之书风最重要的特征:将玄学时代的审美意识反映于笔下,脱尽汉代隶书质朴,滞重的笔意,创造出流美潇洒,富有韵味的书风。”

王羲之的楷书笔法最大的特征是用笔细腻丰富,在继承钟繇的基础上融以篆隶书中锋的用笔方法,在钟繇基础上变革出新,摒弃了明显的隶书“蚕头雁尾”用笔,如删去长线条的横画,将掠笔的隶书意味改为撇画,把“雁尾”特征改为有粗细变化捺脚分明的捺画,发展为精致妍美的笔法,摆脱了汉魏以来质朴厚重的古拙书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