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喜讯】梅县区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喜讯】梅县区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时间:2019-08-31 06:40:57

相关推荐

【喜讯】梅县区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我们的梅县区又获得了荣誉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示-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的公告。公告显示,全国共有175个乡镇入选,其中梅州市梅县区凭借客家山歌成功入选。

公告显示,根据《“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和管理办法》规定,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和评审命名工作。在各地推荐申报基础上,经评审专家组评审、评审命名领导小组审议,形成了-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称"客家山歌"[1]。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歌词善用比喻,韵脚齐整。歌词大多“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

在咱们梅县,松口山歌最为出名

民间世代相传

“自古山歌从(松)口出,哪有山歌船载来……”

歌仙“刘三妹”的故事

随着高亢悠扬的松口客家山歌

世代传唱,声名远播

松口客家山歌在20世纪50年代孕育了被誉为“山茶花”的地方山歌戏剧,其代表剧目《挽水西流》和《唱夫归》均取材侨乡故事,长演不衰。

1983年起,梅县已连续举行了29届 “中秋山歌节”,其中多次在松口古镇举行。充满乡土气息的松口山歌成为联系乡情、侨情的精神纽带。

,梅县以原生态的松口山歌创作的“千人山歌大对唱”—《客家山歌特出名》,参加梅州国际山歌节,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世界纪录。

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广东汉乐”,在古街区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群众喜闻乐见,并得以传承。

偶尔走在松口老街上

还能听到一阵阵的山歌~

客家山歌故事:

传说古时期,松口上坝头刘屋有个爱唱山歌的姑娘排行第三,左邻右舍都叫她刘三妹,刘三妹家境贫寒没有念过书,但长得聪明能随口编山歌,远近都知道她的名字。

当时,邻县有个姓刁的秀才,自称是天下无敌的“山歌精”。有一天他特地邀了一帮朋友,雇了两只木船,逆流而上到了松口,要找三妹对歌。当船停靠在松口上坝码头时,刚好刘三妹正到河唇挑水。由于被刁秀才的船头阻碍,三妹无法汲水,便唱出一首山歌:“两只大船一字排,霸占码头理唔讲,相公莫误涯挑水,请把船头‘傲’开来。”那秀才见唱歌的是一个衣着朴素的村姑,便手摇白扇,开口唱道:“妹子要涯船‘傲’开,山歌唱出道理来,船到码头爱靠岸,时到春天花爱开。”

三妹毫不客气地驳道:“相公讲话十分差,强龙不压地头蛇。手摇白扇斯文样,象个老蟹横横伽。”

秀才仍不罢休,唱道:“妹子唔好甘无情,涯系有名山歌精,雇船上来会三妹,山歌一定驳赢人。”

三妹跟他对驳起来:“敢同三妹驳山歌,问你山歌有几多?一条唱出一条驳,惊怕歌精败阵逃。

刁秀才显得满不在乎的样子唱道:“涯个山歌真系多,大船载来几十箩,拿出一箩同你驳,驳到明年割早禾。”

三妹听后,暗自好笑,不紧不慢地唱道:“相公唔使呈歌才,比得甘差爱认衰。自古山歌从(松)口出,那有山歌船载来?”

秀才被三妹驳得哑口无言,向旁人打听,才知道跟自己对歌的就是鼎鼎有名的歌仙刘三妹。他自知不是对手,便调转船头走了。

来源:梅县旅游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