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长乐三峰寺塔又名“圣寿宝塔”

长乐三峰寺塔又名“圣寿宝塔”

时间:2021-07-04 03:48:38

相关推荐

长乐三峰寺塔又名“圣寿宝塔”

在长乐市中心有一座小山,因古时位于县城南面而名南山,山顶上建有一座古老的石塔,所以山又被称为塔山或塔坪山。这塔就是闻名遐迩的三峰寺塔。

三峰寺塔是长乐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是为北宋徽宗皇帝祝寿而建,原名“圣寿宝塔”。在它的第二层塔檐上仍保存有“圣寿宝塔”的石匾。郑和下西洋到塔顶察看太平港时,得知它是为昏君宋徽宗祝寿而建,甚是不悦,遂在修缮该塔后改题塔名为“三峰塔”。明弘治年间,长乐知县潘府又改题塔名为“雁塔”,在第一层的佛龛上方刻有双钩的“雁塔”二字。它位于南山之巅,故民间又称它为“南山塔”或“南山三峰塔”。

三峰塔始建于宋代,具体时间有多种版本。第一种说法是建于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建成于宋徽宗政和丁酉(即政和七年,11)2月22日,为宋徽宗祝寿而建,这是比较普遍的说法。第二种也说是建于宋绍圣三年,由长乐金峰华恩人林昂(字彦华)捐资和僧人景休募缘共建的,经历了二十一年才落成,据说为了寄托对被金人俘走的徽宗、钦宗二帝祈福之意,便将此塔命名为“圣寿宝塔”。第三种说法是据《长乐县志》的记载: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有僧人于山顶筑台讲经,后富室林安上就台址建佛庵,以后,寺僧又建浮屠七级,即今三峰寺塔。第四种说法缘于塔前立于1963年12月的省级文物保护碑,碑上记到:“三峰寺塔创建于宋建炎元年(1127年)。高约三十公尺,仿楼阁形式,塔上浮雕取材佛教故事,是研究宋代建筑史与艺术的的珍贵实物。”这一种说法也见于许多史志中。

其实将上述几种说法相互包容,再加上在塔的最高层,即第七层塔门右边的门壁上镌有建塔历史的原始题记:“圣寿宝塔,时政和丁酉十月二十三日圆满,同掌会陈致乾、戴顺、郑康、林伯材”,应该能够得到正确答案:塔是普通的佛塔,始建于绍圣三年,圆满落成于政和七年,因建塔时徽宗尚未称帝,为它祝寿而建不太现实,但它的命名与徽宗有关,即为了给被虏的徽、钦二帝祈福,取名“圣寿”。

自明万历三年(1405年)起,三保太监郑和七次率船队下西洋,曾累次驻舟师于塔下的太平港,据《长乐县志》记载,郑和曾两次“奉施喜舍”修建该塔(一次为永乐十一年,14),因厌恶亡国之君宋徽宗,将塔名改为“三峰塔”,并手书匾额,可惜今已不存。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时,还再次大修塔寺。他在《天妃灵应之记》碑文中追记着:“右有南山塔寺,历岁久深,荒凉颓圯,每就修葺。数载之间,殿堂禅室,弘胜旧规,今年春,仍往诸番,蚁舟兹港,复修佛宇神宫,益加华美”。三峰寺塔成了郑和登高俯瞰港口与船队的了望塔,也是出洋舟师进出太平港的航标塔。1981年9月,长乐市政府对三峰寺塔进行全面维修,增补了缺损构件。

三峰寺塔造型优美,雕镂精致 。为石构仿木楼阁式建筑,塔高27.4米,七层八角。塔内拱顶空心,内设曲尺形石阶,第一层一面开门,二至六层两面开门,第七层四面开门,可供游人四面远眺。塔基须弥座,转角刻大力士,八面环饰狮子、牡丹等石刻图案。第二层以上至顶层都是仿楼阁式建造的,每层檐角均建有龙头形的斗拱,塔壁上八面都饰有取材于佛教故事的佛像浮雕,如对弈、骑龙、出海、凿石等,这些雕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塔的正面雕刻着两尊相貌慈祥和蔼的菩萨,一为骑象的普贤菩萨,一为骑犼的文殊菩萨。塔的各面共有五十尊神态各异的罗汉,八尊勇猛粗犷的护法天王,十六尊轻盈优美的飞天乐伎,十六只威猛雄壮的狮子,八枝美丽逼真的牡丹花。此外还有层层环饰塔身和塔座的蕉叶纹、莲花纹图案,以及麒麟、凤凰、飞鸟、八宝纹样和兽形座脚等,这些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三峰寺塔不仅造型雄伟美观,而且除塔刹之外全塔用石块叠造,结构坚牢稳固,此塔历经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三次地震,仍巍然屹立,代表了福建宋石塔登峰造极的水平。1961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三峰寺塔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月又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来源:穆睦(新浪博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