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连吃365天早餐不重样?武汉人也太太太太太会过早了吧!

连吃365天早餐不重样?武汉人也太太太太太会过早了吧!

时间:2023-10-09 05:04:58

相关推荐

连吃365天早餐不重样?武汉人也太太太太太会过早了吧!

点击上方“文途旅游”可快速关注!

食神蔡澜说:“处处的早餐文化,因生活优裕而消失之中,武汉的街头巷尾还在卖,我将之冠上早餐之都。”在武汉,早餐一个月不重样绝对是谦虚的说法。

作为嗜吃如命的武汉人,美好的一天必定是从一顿丰富的早餐开始的。

by 微博@nezaa

杠着迟到风险也要买热干面的小白领,冷风吹到噻也要腾出手拌匀热干面的嫂子,烈日炙烤下摇着蒲扇嚼面窝的大爷。

为什么武汉人如此迷恋过早?因为太好吃了。蒸煮煎炸炒,十八般武艺用尽,就为这清晨的第一口。

/ 热干面 /

在外人眼里,武汉就是热干面,热干面就是武汉。在武汉,每10个吃早餐的人里,就有5个以上手里捧着一份热干面。

武汉人可以说是吃着热干面长大的,每天清晨出门,老远的就能闻到巷子口早点飘来的芝麻酱香味儿~

热干面的精髓,一是芝麻酱,二是筋道碱面,三是酸豆角、萝卜丁、葱花、辣油等辅料,面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这样口感才正宗~

酱香浓郁而不腻,面条筋道而不软烂。

/ 牛肉面 /

在武汉,牛肉粉和热干面绝对是一对相爱想杀的好伙伴。为了早餐吃牛肉粉还是热干面,武汉人可以battle三天三夜...

当然,牛肉面也是宵夜的不二之选。

/ 凉面 /

武汉凉面,料蛮足,掺入海带黄瓜丝花生碎拌匀,再甩一勺芝麻酱,所以都叫全料凉面。入口酸辣,芝麻酱裹着浓浓的武汉味道。

/ 蒸包子 /

包子是历来过早的传统食物,方便省时又管饱,秘制酱肉口碑最好,肥瘦刚好,武汉人手作面芯的智慧,全都汇集满口留香里。

/ 生煎包 /

随着上海灌汤生煎流入武汉,汉派煎包开始隐姓埋名,但挡不住老顾客对它的深爱。

圆润雪白的生煎在油锅里热烈欢腾,一揭盖子便听得噼啪作响,撒上一把葱花,蒸腾的热气激的葱香四溢——这便是一枚煎包的巅峰时刻了。

/ 汤包 /

汤包最适合秋冬。笼屉的盖子一揭,热气如云四散,一个个汤包端坐其中,薄皮里兜着一包清鲜汤汁,看着就让人心头一暖。

经验食客告诉你,一定要先咬破表皮,慢慢吸尽汤汁,才能品味它的精髓。

/ 小笼包 /

8-10个小包子挤在一笼里,可爱又精致,一口一个,软糯的面皮和着流油的肉馅,唤醒清晨沉睡的味蕾。

/ 汽水包 /

汽水包是武汉六七十年代,最让人有幸福感的小吃,双面煎,入口酥脆,滚烫的糯米馅冒着胡椒的香气,烫嘴暖身。老牌的汽水包,汽水足,粉条和糯米馅是特色。

/ 蒸饺 /

灌汤蒸饺是老武汉的特色,饺皮晶莹剔透,肉馅伴着汤汁在口中氤氲,蘸点姜丝陈醋提香,正好。

/ 水饺&馄饨 /

馄饨这种东西,四川人叫抄手,广东人叫云吞,武汉人叫水饺。

在武汉,馄饨和水饺没有太大的区别。老武汉人豪气,水饺都蛮“扎实”,个儿大肉多,堆上满满一碗,管饱又美味。

/ 锅贴 /

锅贴不同于煎饺,底部贴锅,呈条状,上方捏紧封口,两头开口,所以称为“开口笑”。生饺入锅,揭盖底面金黄酥脆,面皮软韧,轻咬一口还有汁水流出,再淋上一勺豆瓣酱,香气四溢。

/ 重油烧麦 /

同为烧麦,粤式肉质清淡,武汉的烧麦讲究重油,里面放肉丁香菇和笋,还有一绝美调料"黑胡椒"。黑胡椒的加入使得烧麦有了微微的辣度,油香四溢。

/ 发糕 /

糯米磨浆制成的发糕,满足了不少老年人和儿童。蒸汽窜出的小孔留在发糕里,吃起来松软Q弹,口味清甜好消化。

/ 鸡冠饺 /

鸡冠饺可不是饺子,因形如鸡冠、饺子而得名,在武汉它已经是一个快要消失的过早产品。

老配方的鸡冠饺由老面制成,入油锅炸至外皮酥脆,内馅绵软,武汉人描述它的口感“蛮肉坨”。

/ 面窝 /

面窝在武汉人心中的地位,丝毫不亚于热干面。

在特制的铁勺中淋上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入油锅炸成边厚中空的圆形米饼,就是“武汉甜甜圈”。如果能配上一碗浓香的牛肉面,简直太幸福。

/ 苕面窝 /

将红心苕切小块,裹上面粉,糊在圆窝铁勺里炸至金黄,就是苕面窝,它形状像面窝,但中间没有孔,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用红心苕。油锅炸出的红薯,比炭烤的更香。

/ 欢喜坨/

人们生活越来越健康,油炸类的早点也越来越少见了。欢喜坨,油条,麻圆,油饼,炸饺子,武汉这些当年随处可见的早点,都渐渐消逝在时间里。

/ 油饼 /

油饼属于花样玩的蛮多的早点,加上鲜肉葱花,就变成鲜肉酥油饼;夹入粉条,就变成粉丝炸饺子;中间放四块烧麦,就可以叫油饼加烧麦。

/ 油香 /

油香因油香扑鼻而得名,在上世纪70年代风光无限,如今在武汉街头却越来越少。油香做法有讲究,面粉加水高温熬制,烫成熟面后快速冷却,做成的面皮才软糯有嚼劲,再包进一勺桂花糖下油锅“滚熟”,趁热吃,满口都是小时候的味道。

/ 烧饼&锅盔 /

“新一代”的烧饼叫做锅盔。一个厚,一个薄。一个面里面揉着馅,一个两层之间夹着馅。一个外焦里嫩,一个酥脆爽口。

甜的、韭菜馅的、肉馅的任君选择,一定不能错过哦。

/ 豆皮 /

如果说武汉早餐的半壁江上被热干面占有,那么武汉另一大早餐巨头非豆皮莫属。

只有武汉才有的小吃,看起来烹饪容易,其中却暗藏着不少门道。

食材选取黄豆浆、米浆、鸡蛋混合的比例,卤汁的口味,甚至是烹饪火候,都决定了豆皮的口感。

大豆磨浆摊成豆皮,裹上糯米、肉丁等馅,煎至外皮金黄酥脆。豆皮馅料丰富,一口三鲜豆皮是武汉人长久惦念的家乡味。

/ 千层饼 /

源自河南的千层饼,外酥里嫩,层层分明,油而不腻,味道香美。刷上辣椒酱,就成了“土家酱香饼”,味道杠杠的。

/ 糯米鸡 /

与广东荷叶糯米鸡完全不同,武汉传统糯米鸡,要将珍珠糯米用木甑蒸熟,再和五花肉、香菇、干子混合搓成拳头大的球,裹上面粉入油锅炸至金黄,表面凹凸不平不太好看,入口却十分惊艳。再配一碗蛋酒,完美。

/ 糯米包油条 /

舀一勺蒸熟的糯米碾平,一层绵糖粉撒匀,一勺芝麻调料粉撒匀,再铺一层糖粉,油条撕段,按在糯米中间,湿润不黏的白布一卷,用力捏握成形,两端蘸糖和芝麻粉,一根糯米包油条就做成了。

/ 鲜鱼糊汤粉 /

千湖之省,百湖之市,早餐自然不能少了鱼。

新鲜鲫鱼经过长达几个小时的熬煮,连鱼骨都被熬烂,融化成一锅浓稠的鱼汤。

糊汤加上稻米熬出的米粉,撒上小葱、虾皮、胡椒葱花辣萝卜,再闷进一两根油条泡起。武汉的过早,没有比这个更鲜的。

/ 米粑粑 /

单独吃油炸的面窝、芍窝、油条未免太油腻了点,配上散发着淡淡酒香的白大米粑粑,才好~

/ 剁馍 /

在锅里半烧半蒸的剁馍,是无数老武汉人心头的爱,它既有烧饼的锅巴,又有馒头的柔软,想吃多少,就剁多少。

/ 糊米酒 /

武汉味道,最难忘的还是那一碗香浓顺滑,甜而不腻,还带着清新酒味儿的米酒了。

糊米酒是老武汉街头最平民的甜品之一,在米酒中加入迷你汤圆和糖桂花,甜蜜浓稠的口味赢得了无数人的热爱。

当然,武汉的早餐,远不止这些,街头的卤鸡蛋、包子馒头花卷卷、八宝粥、银耳汤、黑米粥、豆浆、豆腐脑、酸梅汤......

在武汉,清早起来,慢悠悠寻找一家合心的早餐馆子,再坐下一口一口细细品尝。这样的场景是少之又少的。更多的是,在人来人往的街上,你手里捧着一碗热干面,我手里攥着个糯米包油条,你骑着自行车,我走着路,这样擦身而过。

武汉人像拥有绝技的大侠一样,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还能不慌不忙地喂自己一口热干面。甚至是汤面,也不在话下。当然,大侠总是少数的。多数还是一人守着一张小凳子,简单且仓促地完成每日的过早仪式。

武汉过早,其实一点都不隆重,甚至是仓促的。但是呢,这才是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味呀~

▎信息来源:武汉市旅游委、驴妈妈旅游网、吃什么情报局、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公众号:wtly369

小编微信:wtly9988

旅游 文创 精致生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