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苏仙区打造“半小时”交通圈:立体便捷惠民又有科技范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苏仙区打造“半小时”交通圈:立体便捷惠民又有科技范

时间:2018-10-04 18:50:08

相关推荐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苏仙区打造“半小时”交通圈:立体便捷惠民又有科技范

点击上方↑↑↑“开放包容天下苏仙”,关注我们!


苏仙区官方主办的对外宣传、信息发布、政务公开及民生服务综合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我区交通不断完善发展的70年,70年后的今天,苏仙区天堑变通途,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区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路网布局更趋优化,路网结构更趋合理,交通运输更加便捷,形成了高铁、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网络相衔接,便捷联接港站枢纽,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实现了镇镇、村村通水泥 (油)路、85%以上的自然组通水泥路的目标,苏仙区交通发展之快令人瞩目。

公路建设进入历史快车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苏仙区(原郴县)境内仅有铁路2条,95公里,公路3条,132公里;通航河流194.5公里,渡口、码头36个。新中国成立后,全区公路建设速度加快,至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原郴县已有公路通车里程为1134公里,但全部是砂砾公路,实现了社社通公路。1983年随着G107原郴县段的提质改造,结束了我区没有柏油路和等级公路的历史。底完成了最后一条通乡公路改造工程,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乡乡(镇镇)通水泥(油)路的目标,底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公路的目标,无路可行和有路难行的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

尤其是以来,我区相继开展了交通大会战、交通大建设、交通大提质活动,全区交通建设进入了超快车道。一是建设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十年来,共完成公路建设、改造总里程1014公里,危桥改造30座,文明示范路建成350公里,以及一大批通道绿化、亮化工程及水运码头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2173.2公里,是建国初期的16.5倍。二是投入资金之大前所未有:十年来,累计完成交通项目投资达62亿元,超过过去60年交通项目投资总和。三是公路品质之高前所未有。目前,全区共有高级路面747公里,次高级路面60公里,公路路面铺装等级大大提高,高速公路、水泥(沥青)公路从无到有;如今高标准建设的郴州大道、郴永大道及造桥旅游战备公路已打造成了生态路、景观路、文明路、休闲路、样板路,成为了我区的一张名片。

交通运输发展速度迅猛

一是水路发展方面。随着石面坦电站的修建以及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群众出市达省逐步由原来的水路转向了陆路的高铁、高速大巴,而区内水路运输主要以内河生产、生活、旅游运输为主,现全区有等级航道42 公里,通航河流3 条、渡口17处,营运船舶30艘,其中新改造的渡船20艘。随着耒水航道苏仙段提质改造工程的实施,航道、渡口、码头标准进一步提质,群众方便、快捷、安全出行得到更有力保障,促进了飞天山景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二是陆路运输方面。建国初期,所有水陆运输的车站、码头都设在县城附近或少数物资集散点上,有货车7辆,小型客车2辆,小汽车3辆,广大乡村、离城边远的进出物资仍靠人力肩挑背负或畜力驮运;到1978年,我区汽车154辆,拖拉机887台,人民群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为自行车;到了70年后的今天,全区已有汽车上万辆,交通出行工具含盖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出租车、火车、高铁多元方式,尤其是在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方面,我区走在了全市前列,我区启动了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遵循“一县(区)一公司、公车公营、系统规划、镇村全通、价格惠民”和“三个结合”(即脱贫攻坚、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和乡村振兴)的原则,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开展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工作,客运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客运线网覆盖率、路网设施、企业规模、车辆档次、管理服务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截止目前,辖区内城至各镇的客运一体化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镇至村的农村客运一体化改造工作也进入收官阶段,全区8个镇已有104个行政村通公交车(客车),通公交(客车)率达89.65%。全区共收购原运营班线车163台,开通城乡公交(客运)线路33条,线路里程875公里,投放新能源公交车230台,建设公交车首末站6个,五级客运站8个,简易站1个,农村招呼站106个,充电桩37个。实现了以城区为中心,镇全覆盖,辐射到村的城乡客运一体化格局,“城乡公交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群众受益最大化”的目标基本实现。

公路通百业兴,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给苏仙区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尤其是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的实施给苏仙区30余万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道路通了,公交通了,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安全,不仅时间大大缩短了,农副产品运输也更加方便快捷了。省级贫困村望仙镇的两江口村瑶家自制特色农产品豆腐、竹筒酒、腊肉打响了名气,走出大山;五盖山镇狮子山村、栗木水村当地地道的腊肉、牛肉、干牛巴、红薯干等特色美食,更备受前来旅游的游客青睐;良田镇菜岭村、鱼网村的禾花鱼深受游客青睐,前来吃鱼的游客络绎不绝,同时,直接带动村里的农家乐和农副产品销售,这几项收入超过1000万元。便利的交通还使信息畅通了,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务收入也大幅增加,有力地带动了其他产业的蓬勃发展,助推了苏仙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便利的交通助推我区的“全域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在国家级休闲绿道-西河风光带,涌现了莲山庄园、东华农庄、凤楚山庄、老园里庄园等一批高星级乡村旅游点,“农家乐”、休闲山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成了促进苏仙区农民、民营企业家增收的主要法宝,带动了附近贫困户就业及周边老百姓利用乡村旅游脱贫致富。

超限超载工作经验全国推广

,郴州市打响了治超工作第一枪,我区作为郴州治超工作的“主战场”,坚持“政府主抓、部门联动,依法严管、标本兼治”原则,强化“治超与治污同等重要,治超与治污全面推进”理念,突出源头治理、路面整治重点,通过积极开展源头治超宣传活动,企业控制车辆超限超载、源头污染的意识大大增强,华润B厂投入了60万元开发粉煤灰信息化管理系统,执行车辆治超IC卡管理,车辆根据登记信息刷卡入厂装载,车辆进出厂必须过磅,有效杜绝了车辆出厂污染、超限超载行为的发生,治超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双超”由治超前的86.49%下降到了0.1%以下,自以来持续保持这一指标,车辆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行为得到基本杜绝。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副省长张剑飞等领导,深入郴州市、苏仙区考察治超。省公路管理局、省政府分别于、在郴州召开全省治超现场会。交通运输部时任部长杨传堂批示在全国推广郴州市治超经验。

交通安全监管成效显着

1.水上交通安全近无事故。区地方海事部门通过对客船、船员摸排、培训及船舶安全性能检测、改造,逐步规范了船舶、船员管理。春节、“五一”、“十一”等重点时期加强码头现场值班值守,按照“一单四制”、“签单发航”的要求,监督乘客穿戴救生设施,维护安全秩序。同时,通过联合安监、水利、公安等部门开展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超载、“三品”上船等违纪违法行为,不断建立健全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预警机制,全面提升苏仙区水上交通安全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目前,全区水路交通规范有序,水上交通运输近无安全事故。

2.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不断规范。调整和完善道安委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两站两员”建设,大力推行“主体在区、管理在镇(街道)、延伸到村”,实现“镇(街道)有交通管理站、交通管理员(协管员),村组有交通劝导站、劝导员”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不断健全区、镇(街道)、村三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网络。健全落实重点车辆和驾驶人监管机制,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五大行动”、“工程运输车集中整治”、“毒驾专项治理”等系列专项行动,抓住农村交通这个短板,全面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

苏仙区委宣传部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