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量子力学正在证明:灵魂可能真的存在!

量子力学正在证明:灵魂可能真的存在!

时间:2023-08-25 21:31:55

相关推荐

量子力学正在证明:灵魂可能真的存在!

点击上方右侧蓝字关注山水文章!!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山水主播李潇朗读音频

科学的探索和研究是永无止境的,但是对世界探索的越深,对人类本身而言,却未必一定就是好事。

对物理学家来说,量子力学是支持我们认识大自然的三大支柱之一,另外两个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但量子这个词,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因为它颠覆了常理,把普通人头脑中的常识击得支离破碎。

比如,研究量子纠缠的,说这是“上帝效应”;研究量子宇宙的,说“一切可能发生的正在发生”。很多研究量子力学的人,都表示这门科学实在太可怕了,简直颠覆了人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灵魂,是人类探讨的永恒话题。人们在乎生前的世界,同样也好奇自己死后,是否有一个灵魂继续下一段历程?

然而,死亡是一种非常个体化的体验,“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死后即使灵魂不灭,也无法再借口言说,把自己的体验告诉给活着的人。而活着的人,又如何用感官接收到?即使接收到了(譬如通过被托梦、走阴等方式),自己愿不愿意相信,如何让第三人相信等等,又是难以突破的重重障碍。

于是乎,从古至今,阴阳悬隔,生死两茫茫!而改变了21世纪人类社会的量子力学,正在试图突破这一生死体验的障碍。

来自剑桥大学、昔林斯顿大学以及德国慕尼黑马克思昔朗克物理学研究所等着名机构的许多物理研究人员,都宣称量子力学预见了一些生命死后世界的情况。

他们断言:人类拥有灵魂、身体二元性,这是次原子粒子“波粒二象性”规律的延伸。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粒二象性”,认为基本微观粒子(如:光子或电子)同时拥有粒子性与波动性,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之一。

在已经被颠覆的经典力学里,研究对象总是被明确区分为“纯”粒子和“纯”波动。前者组成了我们常说的“物质”,后者的典型例子则是“光波”。

这种将二者截然分割的旧时代理论,在根本上导致了传统科学与宗教的对立、唯物与唯心的长期激战,也无法解释很多“超自然”的现象,甚至干脆给予漠视或断然否定。而波粒二象性,则较好地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纯”粒子和“纯”波动的困扰。

3月10日,科学家们借助实验捕获了光的粒子与波同时存在的场景,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物理学家将这一理论用于研究人死后的世界,宣称此概念可以延伸到身体灵魂二分法理论:身体是“粒子”(物质),而灵魂是“波”(能量、波动)

前慕尼黑马克斯昔朗克物理学研究所负责人汉斯·彼得迪尔博士认为,正如粒子的资料储存在波的形态上一样,大脑是有形的“磁碟片”,可以储存我们活着时参与过的各种经历、体验的资料,这些资料会再“传”到精神量子(灵魂)领域。

这样类推下去,当人类的身体(或称物理硬碟)消失,人类的意识(或称电脑里的资料)仍然存在,粒化为波,当下一次轮回转世时,波又体现为粒子(物质)的特性。

正如迪尔博士所言:

我们所知道的世界,这里和现在,都只是可理解的物质层面而已,在这已知的世界之外,还存在看不见的无穷世界。

就算身体死了,灵魂仍存在于精神量子领域,因此,我们是不朽的!

这一说法,与佛家两千多年前的唯识理论不期而合。佛法中所说的人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又名藏识,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

阿赖耶识像个大仓库,能含藏人生生世世善恶作为、意念生灭的所有种子、所有资料,故亦称种子识。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佛法的因果理论由此而建立: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这就如中国民间的传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时候一到,一切皆报。

阿赖耶识,是人一切意识中,作用之最强者,故又称为称为识主,佛法把阿赖耶识称为“主人翁”,认为相对于肉体而言,那才是更真实的我们。

阿赖耶识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我们常说的“灵魂”,只不过佛法认为阿赖耶识也在不断迁流变化,而非一个常住不灭的存在。

世俗世界往往认为,人一死后一了百了。就像电脑硬碟一样,把资料全部删除,就成为了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空白盘。但其实,这只是抑制住了有相之物“粒”的特征,其“波”的特性并没有消失,而是隐藏起来了。因此,即使电脑中的文件被彻底删除之后,也能通过适当的手段让文件恢复。

这是什么原理呢?因为文件储存在硬盘某些扇区上并可以显示出来,是在文件分配表中记下了其开始和结束的地址。删除文件时只是将文件分配表中的内容删掉了,而硬盘的这些扇区信息其实并没有变动。恢复软件就是通过恢复文件分配表中的信息,找到文件的起始地址,然后重新恢复文件并显示出来。

因此,人死了,其善恶作为、个性习气和喜恶(业力)并没有消失,只是储存在阿赖耶识这个无法形容的“大扇区”里隐藏起来了而已,当人再度转世,遇到类似的众生、缘分、境界际遇(如同文件分配表中的信息被再度找到),过往的一切善恶际遇、爱恨恩仇情绪又会重新显相,从而发生与前世类似的意念、情绪、行为的重演以及继续。

其实,除了量子力学在试图找到灵魂存在的证据,其他学科亦在积极探索。

几十年前,物理学家发现了微中子,微中子比电子小二十至八百倍不等,它是一种无形无体类似虚无的一种能,它能穿透任何物质。美国科学家观测了三十多年,发现没有一粒微中子衰变,不衰变就是不死亡,人体全身每个细胞都有微中子,如果将这些微中子连接起来,自然也构成一个物质躯体的形象,这就像佛经中讲到的中阴身,中阴身就是微中子等类非物质的能。

在玄奇电影中,我们看到灵魂对有形的物质来去自如,实质就是这种可以任意穿透一切物质的微中子所特有的物理现象。

修行的人,有的懂得怎样使脑波集中,使中阴身不散不乱,这样就可以穿越时空。死后中阴身散尽,但是有些心愿未了的人,可能挂念子孙或伴侣,他的中阴身就不会立时散尽,所以会有灵魂看望亲人的事发生。

美国着名生物学家罗伯特·兰札教授通过研究指出,死亡并非我们所认为的生命终结。他的生物中心理论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人们所知晓的死亡,其实只是人体意识的一种幻觉,人虽死但并未消失。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意识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哈梅罗夫,在基于人体神经系统的研究上提出,人的意识是宇宙的组成部分,人类濒死是一种微观量子引力效应,灵魂也是一种物质场。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穆迪博士在他的着作《生命之后的生命》中,首创了“濒死体验”一词。穆迪博士在研究150多个濒死经历的案例之后写出了这本书,书中他描绘了人们濒死时的经历,很多人见到了已故的亲属和朋友,见到了宗教和神话中的人物,见到了灵光、美丽的强烈色彩等非尘世环境。这些体验很有影响力,带给他们祥和、宁静、安逸和宗教情感。此书一经问世就成为超级畅销书,创下了全球销量1300万册的记录。

目前,濒死体验现象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其中很多是自己原来研究领域中的佼佼者。1978年,在一些学者的倡议下,国际濒死体验研究协会正式成立。可以说,科学界对这一神秘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

着名瑞士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泰斗卡尔·荣格,1944年在瑞士的一家医院里,患心脏病的他经历了一次濒死体验,从而改变了他对人类意识的理解。在其名着《记忆?梦境?映像》一书中,他这样写道:

死后发生的事情极其辉煌灿烂,难以形容,我们的情感和想象无力描述其大概。

说到底,灵魂到底是否存在,现在还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有一条,自古至今从来都没有改变过,那就是:人向往永恒,人不愿意死亡,不管他是否信人死如灯灭。

清华原副校长施一公,有篇《生命奥秘要靠量子力学解释》的演讲,其中有两段是这样说的:

我要问你们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们相信有第六感官吗?很多人会说不相信。

第二个问题,有没有可能,两个人会以未知的方式进行交流?你会说也许,不会像第一个问题那样肯定地说不信。

第三个问题,量子纠缠是否存在于人类的认知世界里面?存在于大脑里?我相信听了我的讲座,你会觉得很有可能。

第四个问题,量子纠缠是不是适用于地球上的物质呢?你一定会说一定适用,因为我们已经证明了。

但其实简单讲,这四个问题是完全一样的问题,倒推回去就说明一定有第六感官,只是我们无法感受,所以叫第六感官……

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看世界完全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有形的,我们自己认为它是客观的世界。其实我们已知的物质的质量在宇宙中只占4%,其余96%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的,我们叫它暗物质和暗能量。

那么盲人摸象般地认识世界是科学吗?一定是科学。每个人摸的都是真实存在,而且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现在也是如此。只是我们不知道摸的是象的后背,还是尾巴,还是耳朵。我认为人类的认知极限就在于,我们是一堆原子,我们处在宏观世界,但我们希望隔着两个世界去看超微观世界。那是一个最美好的、极其美妙的世界。

我想,最纯粹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也是可以和愿意接受这样的劝慰:一路走好,天堂没有眼泪,精神永远长存,灵魂可以安息……

这些,应是所有人心中共同的愿望与希冀,尽管它看上去不是那么理性!

投稿作者:江南客

责任编辑:阿Lu

配音:李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