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后世为什么说曹操是奸雄而不是枭雄 司马家族是怎么一步一不窃取曹魏政权的

后世为什么说曹操是奸雄而不是枭雄 司马家族是怎么一步一不窃取曹魏政权的

时间:2022-03-28 00:28:43

相关推荐

后世为什么说曹操是奸雄而不是枭雄 司马家族是怎么一步一不窃取曹魏政权的

曹操一直是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位人物,说起这位牛人,他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在《三国演义》里的形象,因为曹操在小说里的形象不怎么高大,甚至还显得有些卑鄙猥琐,于是,很多人对曹操的印象就是奸险小人,其实不然,小说中因为作者是不怎么喜欢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的,在写作的时候注入了自己主观的见解,因此,曹操在三国中的形象并不怎么样,远远比不上刘备等人,而在真实的历史上,曹操是个相当有才华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等。

曹操这个人雄才大略,很有魄力。不过他也使过阴招,有些时候不只是阴,而且阴损的骇人。有人从曹操让张绣投降得出结论,认为曹操很大气,很能虚怀若谷,其实你不了解曹操,曹操有时候是玩阴谋的祖宗,就给人们经常说的话一样:把你卖了,你还帮他数钱。

《三国演义》里这段故事曹操的形象奸诈:《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中说到这样一个故事,曹兵十七万包围寿春,每日费粮浩大,加上当时天旱,所以军粮接济不上。曹操手下仓官王垕禀告曹操说:“兵多粮少,怎么办?”曹操说:“用小斛装粮食。”王垕很担心士兵发现后引发兵变,曹操倒胸有成竹,结果果然军心不稳,皆言曹操欺众。于是要摆平这事,曹操密召王垕入内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垕大惊曰:“某实无罪!”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垕再欲言时,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讫,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

这里曹操的奸诈在于:

其一,曹操摆圈让王垕跳。曹操知道必须杀王垕才能稳定军心,但王垕不知道,还死乞白赖的跟着别人瞎掺和。最后被曹操捉弄,还以为自己是曹操的心腹。

其二,王垕担心士兵们哗变,这是曹操的忠臣,自己以为自己效忠曹丞相,曹操会对自己奖励,哪里知道曹操却不急不躁,王垕还真以为曹操真的有妙计,便对曹操格外佩服,哪知道曹操是想杀了自己而稳定军心。

其三,王垕不想死,一个“大惊”,表明王垕对曹操的失望和痛恨。可是事已至此,已经没有退路了。

那么,我们到底怎么评价曹操呢?曹操是英雄,但更是奸雄。说他是“雄”,是评价他的胸襟抱负和他所取得的成就;说他“奸”,是评价他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汉末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曹操雄才武略,他要实现自己伟大的梦,必须行他的霹雳手段。而当时的社会是失范的,旧的规范失效,新的规范尚未确立,所以曹操有极大的空间,行事可以不受规范的约束。当然,从现在看来,他的很多手段都是不道德的,这就是所谓的“奸”。

一个为了自己的理想去不懈奋斗的人,是值得肯定和颂扬的;但是他不能不择手段,行事要有“度”。这就是曹操这位“奸雄”给我们的启示。

发生在齐王曹芳正始十年(249)的高平陵之变,是曹魏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是役,司马懿利用曹爽兄弟扈从齐王芳谒陵之机,发动兵变,控制京师洛阳,一举倾灭曹爽集团。曹魏政柄自此移人司马氏之手。这次政变是正始年间曹爽、司马懿两大对立集团长期矛盾的总爆发,其根源深远。关于这次事变,历来史家评论甚多,其中不乏发覆之见,为我们迸一步研究提供了启发性线索。本章拟在前贤论述的基础上,对“正始党争”作若干探讨。

公元266年,司马炎逼魏元帝曹奂禅让,定国号晋,魏晋易代。司马孚作为司马炎的叔祖,告别曹奂时泪流满面地说:“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纯粹的大魏之臣”。这位司马家族的长老已不是第一次令掌权者极为难堪。

公元2,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也就在同一年,曹丕取代汉献帝建国,国号魏。此时,无论从名义上,还是实际上来说,政权真正的落在曹丕手中。而曹丕接受曹操留下的这个摊子在曹刘孙三家中依然是最强大的!同时曹丕也是一个有志向,有才华的英主。此时我们依旧相信,在这个时代曹丕有足够的资本来傲视,并统一全中国!我们也更加的相信,英主曹丕加上一些诸如司马懿这样的能臣,张辽,徐晃,张颌,曹仁等一些富有经验的老将。不但曹操留下的这个政权不但不会轻易的被刘备,孙权其中的任意一家所灭掉(孙刘联手另当别论)。相反,曹丕也有很大的可能性再一次战争中就把孙刘其中的一家灭掉!

说到这里,没人想到曹魏政权与“灭亡”这一词联系到一切。我们也知道,从襄樊战役到45年后司马炎取代曹魏这段时间里!蜀吴两家发动的任何一次战役都没有威胁到曹魏的根基!事实也是这样,而曹魏政权真正的灭亡是被当是被魏国的世族司马家族所取代的!也就是说尽管曹魏政权是在公元265年司马炎正式取代曹魏开始!但是实际上我们也可以说曹魏真正灭亡的时间是曹魏朝廷的控制权被司马家族撰取的那一天起!

曹魏政权的大权落在司马氏手中,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政权名存实亡。只剩下一个空壳而已!此时,曹魏的皇帝曹奂和汉献帝处境是一样的。被架空,没实权。甚至有的皇帝下场不如汉献帝。比如曹髦,就被司马昭杀掉。

但是,我们看到,尽管曹魏政权最后的命运和大汉政权一样,最终被取代,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这两个政权被取代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尽管东汉末年朝廷大权落在曹操之手,和曹魏政权最后落在司马氏之手看似一样,却有很大不同。论出身,曹操官宦之后,经常被人看不起,而司马家族,大世族。而论建国理念,曹操走的是法家,寒门政权!而我们也看到,在曹操建政权的时候,做了什么,唯才是举,不看出身,只要有才,就会重用你,依法治理自己的地盘!所以曹操要走这条路。而司马家族,当然要代表氏族的利益,他们要走的路注定要走世族政权路线!这是很明显的不同。

我们也看到,东汉末年,内朝政权由外戚,宦官把持。外朝主要是由士族把持。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旧秩序破坏,新秩序生成!要生成新的秩序,很多人都不支持曹操啊!比如说荀彧!荀彧不支持,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很多世族不支持曹魏政权!所以曹操只能披着大汉王朝旧秩序的外衣!但是曹丕即位后不同了,实行九品中正制,就是说那些世族可以世世代代做官,也就是说,曹魏政权此时走了东汉王朝的老路,性质变了,也就是说违背曹操建政权的理念!性质变了,也就是自己变了,那么也就不是原来的自己!从走东汉的老路,甚至更深。因为东汉王朝内朝还是由外戚,宦官把持,尽管我们对着两伙势力印象不好,但是说实在的,外戚宦官在当时才是保护皇权最坚实的力量。而我相信,外戚宦官把持内朝,是为了让他们两个势力相互制衡,同时也用他们制衡一下世族!但是东汉末年,这两各势力自相残杀,全军覆没,只剩下世族独自支撑朝廷,国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