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千里迁徙 万里长旋 移民史就是他们的历史|客家人

千里迁徙 万里长旋 移民史就是他们的历史|客家人

时间:2021-06-23 04:32:27

相关推荐

千里迁徙 万里长旋 移民史就是他们的历史|客家人

有这么一群人,明明是这个地方的土著民,却偏偏称自己为“客”。操着一口外人听不懂的方言,却不属于56个民族中的任何一个。

他们,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重要的一员;是汉族中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他们,就是“客家人”。

为何自称“客家”?

“客家”原先并非自称,自明代中叶至清初,为了争夺土地等资源,北来移民同广府人在交界地械斗,这些移民被当地人统称为“客家”。

这是口头的称谓,最早记载“客家”并出现客家一词的是修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的《请禁时弊详文》。

书中记载:“兴邑(兴国)地处山陬,民多固陋,兼有闽广流氓侨居境內,客家异籍,礼义罔闻。”

简单来讲,所谓“客家”,就是“以客地为家”,并不是现在居住之地的原住民。

《辞海》注解

发展到现代,“客家”在《辞海》中的注解是:相传西晋永嘉年间(四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以及南宋,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闵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以后遂相沿而成为当地汉人的自称。

即使在客家后来的发展史中,他们已经反客为主,但是依然以“客家”自居,不仅仅是为了区别当地的土著民,直接遗传他们的称谓,更主要是以“客”,提醒着自己及后代,勿忘祖先,勿忘根源。

客家源流引争议

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的足迹。

客家土楼周边环境(图片来源网络)

由此可见,客家人分布散乱,并且他们大都聚集在山区或偏远地区。因此在追逐他们的源流时,有学者妄称“客家”非“汉种”,并将客字加上“犭”旁,称他们为“语言啁啾不甚开化”的“野蛮部落”。

直到客家文化研究的先驱,历史学家罗香林教授整理出了《客家研究导论》,科学地证明了客家为汉族里头的一个支系,也详细论证了客家之源为“中原衣冠旧族”,捍卫了客家人的社会地位。

俗话说:第一印象害死人。

污蔑客家是“退化人民”的那些学者,只因人家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语言和中原人有大大的不同,就妄自断言,认为他们是某个山沟沟里出来的“野人”。

不过还好,经过多批学者的研究及证明,时至今日,客家人根在中原这种观点已经获得广泛认同。

对此还有详细文献记载:客家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由于战乱等原因,逐步往南方迁徙,最迟在南宋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族群——客家人。

迁徙史就是他们的发展史

既然客家人根在中原,为何现在的足迹大部分聚集在南方赣、闵、粤三角区?

只因他们经历了太多的战争,为了自己的性命,后世的安宁,他们背上行囊,找寻新的家园,而客家人最初的南迁始于秦。

公元前2,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二十八年,秦始皇派遣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向岭南进兵。经过五年时间,统一了岭南广大地区,并设置了南海郡,古邑龙川因此成为岭南三大古县之一。

赵佗成为首任县令,在任期间,他考虑到后面万一回不去了怎么办?(当时秦朝已经到秦末,整个国家非常战乱,回去是不可能回去了)

索性向秦二世(当时秦始皇已经去世了)申请三万无夫女子,就是没有丈夫的女子,来给军队补衣服。

美名其曰:促进汉,越民族大团结,实际你懂的。

秦二世也很给力,就给派出了申请的一半:1.5万。

秦国之后,这些留在岭南的士兵和妇女,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成了最早的客家先民。

此后客家人还经历了五次大迁徙。

客家迁徙示意图(图片来源网络)

第一次始于东晋,受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影响,部分中原汉人南迁停留在鄂豫南部及皖赣沿长江两岸,以及赣江上下游。

后受黄巢事变影响,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再度南迁,落脚于闽西南及粤东北边界,

第三次大迁徙是受金人南下,宋室南渡,元人入主等影响,部分客家先民,从赣南迁移到闽西,再转移到粤东北。

第四次迁徙肇始于公元1645年,受满人南下入主中原的影响,部分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迁至广东中部沿海及川、桂、湘、黔、赣、浙、台等省。

最后一次大迁徙是在公元1867年之后,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事件的影响,部分客家人分迁至广东西南部海南岛以及海外各地。

连绵不断的战乱,让他们大量南迁,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园,在漫长的迁徙中,形成属于自己的客家族群,并找到适宜居住的地方定居下来,即使是客又怎样,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

迁徙为客家人带来了哪些影响?

一、形成自己的民性

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山。

迁徙(图片来源网络)

客家人经过千年迁徙,四处寻觅,长期定居,生存、繁衍、发展,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并被外界社会所承认的民系——客家民系。

而客家民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又形成了客家人普遍具备、互相认同、凝聚民系内在力量的客家意识,亦即“客家民系的特性——客家民性”。

客家民性使他们具有颇为强烈的自信、自立、自强、自我奋斗的意识,正是因为这个“四自”法宝,在恶劣的迁徙过程中,客家人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扎根生存和发展。

这个法宝如此优秀,那为何还会让客家人背负一些骂名?

因为有些东西既能让你生存也能让你灭亡。

“四自”法宝让他们非常排斥外来者,对内对外都有排他倾向。

对内:“出门无老大,各人包袱各人背”,即使你是最小的,你也应该“自我奋斗”。

对外:不喜欢外地人参与客家地区的事,《破冰行动》中,即使林胜文触犯了法律,违了自己的族规,林氏家族也是极力保他出来,自己用族规惩罚他。

其二 ,因为一直是“客”,一直是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的自卑,有的自负,有的盲目的自信变成自卑。

在外不敢称自己是客家人,不敢讲客家话;另一部分,对自己的“正宗血统”夸夸其谈,俗话说:越缺什么越展现什么,表面上的自豪感,反映骨子里的自卑心态。

其三,因为他们的自立,自强,很多男子都外出谋生,家里的一切靠女子撑起一片天,但那些留在家乡的男子,游手好闲,痴迷颓废,如咸鱼般不愿翻身,甚至让自己的女人去劳作,自己在家白吃白喝,“女耕男嬲”这个现象,在客家地区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

具有“四自”民性的客家人不会认命苟安,但是所有的事物都具有双面性,运用得当才能发挥更多大的优势。

二、拥有自己的语言

出门在外,学习外乡语言更能使自己融入进他们的生活,为何客家人不走捷径,偏偏要形成自己的专属语言?

因为他们是“客”,他们是“异乡来的人”,是“侵入别人土地上的外来者”,因为不受原住民的欢迎,只好居住在没人愿意住的山区,因此,他们一直是“客”。

由此可见,“客”的含义曾经是多么的伤痛,又是多么意味深长,这些痛让他们更加想念中原,想念祖先。

出门在外,最想听到的是什么?

不是美妙的歌声,而是那夹杂着方言的乡音。

客家方言分布图(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他们就有了“我要保存中原话”的观念:保存中原话,就是保存中原的根、客家的根。

宁卖祖宗田,毋忘祖宗言,足见其对自己语言的重视。

客家先民在多次南迁中,不仅保留了中原古音,又实时创新,吸收沿路方言资料,为已所用,最终形成了一共同的语言——汉语一个新的重要方言:客家话。

毋庸置疑,客家先民们梦魂中无法割舍的故土,依然是遥远的中原,即使相隔万里,依然想听到自己的乡音,但他们已经回不去了,那就让后代靠着保留下来的乡音,找到回家的路。

三、传承儒学导致女性地位不高

客家是“中原衣冠旧族”,按照儒学文化的影响力,客家不可避免的也传承了儒家文化,即,要求女性“三从四德”。

何谓“三从四德”?

三从:未嫁从父,既家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可见加在她们身上“男性中心”的伦理道德枷锁是多么的沉重!

什么“生男生女都一样”在客家想都不要想,更别提说出来了。

因为“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让客家妇女遭受许许多多不公平的待遇。

第一,生儿做月享福,生女冷言冷语;

第二,吃饭女子不可上桌(即便是现代,很多家庭来客都是这种情况);

第三,祭祀祖宗必须要男子在场,女子不算“人”;

第四,被视为不祥之物,木匠做工,瓷工生火,禁止妇女在场。

这些不公平的待遇就没有女性反抗过吗?

怎么反抗?交通闭塞导致信息不通,接受不到外来的信息,从小又被灌输如此的思想,早就已经习惯了。好在当代科技如此发达,这种现象已经很少了,但某些地方依然是这个样子。

四、极度重视教育及习俗的传承

客家迁徙过程中,无论到都崇尚教育,以耕读传家,虽贫也令其子弟读书。

这和他们传承儒学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儒学重科举,所以客家人的立身之本是:崇文重教,耕读传家。

还有一种说法是,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多属于书香世家,本来就与“文”有缘,所以非常注重文化的输入。

除了这个来自传统的缘由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

其一,客家人南迁到地少人密的地方,为求生存只好出外谋生,而出外谋生是要有点文化的。

其二,对仕途的极度关注也使得客家人形成了崇文重教的民风。

石旗杆(图片来源网络)

门前一对桅杆竖,表旌门第是书香。

说的是旧时客地家族中,有人考上功名时,在家族祠堂前竖立石旗杆,这是家族荣耀的时刻。

客家人大部住在山区,要发展就要靠国家给出的一条路:科举制度,所以客家人非常重视教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客家人不仅在教育上有自己的传统,在生活习惯上,遗传和承继的也是上古遗风。

譬如:敬祖宗。

客家人皆有祠堂,每年祭祖,甚至不远万里而来。

譬如:长子继承权。

西周时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父位,在汉族尤其是客家人中,长子的地位高于其他儿子。“长兄为父”,长子继承家产也要排在第一位,客家人的宗族意识也正是如此。

正是因为客家人与远古中国有着如此独特的承继关系,他们南迁而来,怀抱共同的信念聚居一起,才在千锤百炼中成就了现在这个庞大的客家族群。

五、饮食习惯

我们汉民族,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会吃的民族,入侵物种小龙虾都给吃灭绝了,更何况是一直在路上的客家人,饮食上面肯定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

你如果这样想,你就错了!

客家美食(图片来源网络)

客家饮食与汉民族其他地区基本相同,但是也有属于自己民系特点的美食。

他们早期居住山高水冷地区,食物宜温热,忌凉,故多用煎炒,少吃生冷,这便形成了“烧、香、熟”的特点。

生产条件艰苦,劳动时间长、强度大,需要较多脂肪和盐分补充大量消耗的热能,这便形成“咸、肥”的特点。

长期的迁徙流离及聚居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客家人艰苦度日,就地取材,制备耐吃耐留的咸菜、萝卜干等,家居可佐番薯饭并抑胀气,出门可配野菜山产充饥,这便形成“咸、熟、陈”的特点。

因环境的变化,迁徙所停留的地方的不同,客家人的食谱,既有吴越地区的酸甜菜肴,也有巴蜀湖广地区的辛辣食品,更有闽粤地区的酱味菜。

美食虽有不同,但好客是一样的热情。

结语

别人在打仗的时候,他们在迁徙;别人在入侵的时候,他们在迁徙;别人在内乱的时候,他们还在迁徙,不是在迁徙的路上,就是在准备迁徙的路上。

长久的迁徙赋予了这群人独特的执拗与坚忍,习性与口音。他们安时劝学进仕,乱时土客械斗,或贫瘠的山地间围屋自全,或筚路蓝缕移民开埠,背井离乡漂洋过海。

经历无数颠沛流离之苦,客家人形成了一种刻苦耐劳,顽强斗志,拼搏进取,并在任何困难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就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一代的客家人,成就事业,实现目标和梦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