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从古罗马军营到中世纪城堡 坚不可摧之堡的时代变迁(中世纪早期篇)

从古罗马军营到中世纪城堡 坚不可摧之堡的时代变迁(中世纪早期篇)

时间:2021-11-16 20:12:04

相关推荐

从古罗马军营到中世纪城堡 坚不可摧之堡的时代变迁(中世纪早期篇)

那么我们就从古罗马时期,边境地区的防御性军营开始说起。这种带有防御工事的军团营地,在拉丁语中被称之为castrum,复数为castra。这个词可以指代的范围比较广,行军中的、临时性的、强化永久性的都可以这么叫。而小型一些的堡垒则被称之为castellum,主要是为满足一队步兵的驻扎或供后勤部队暂住之用。这样附带防御工事的军团营地,通常应当是与一般居民隔离开,只专门用作军事用途的。即使是城市的卫戍所,与居民区之间也有围墙分割。比如前篇序章中,伦敦城西北角有一个单独圈出的区域,就是防卫部队驻扎的卫戍所。

接下来,我们首先从总体上看看古罗马军营的大致样貌。在营地的四周,视其规模和用途,通常由木栅栏、木墙或石墙等围起。而在围墙的外侧,还会有更多的工事作为防御措施,包括木桩和壕沟等。军营中通常有数条道路分隔,每一个区域都有部队驻扎。临时性的营地可能会用兽皮或布料搭建帐篷,而更为坚固的永久性军营则会有固定的房屋。我们这里主要要看的,是建筑比较精良的永久性军营,在拉丁语中也称作castra stativa。因为这类军营通常是石质建筑,能够比较好的体现出古罗马的建筑水平,和留存下来的中世纪石质城堡也有更多的可比性。

图片选自《看得见的文明史——古罗马军营》,下略一、古罗马军营的基本布局结构

我们都知道古罗马的军团很有建筑天赋,承担了很多建筑方面的副业。除了四通八达的道路,军营通常也是由罗马军团自己建造的,甚至有不建好军营军团就不打仗的说法。因此对于如何建筑军营,古罗马也是相当有讲究的。他们甚至有专门的《军事营寨建筑学》,记载于大约1世纪晚期到2世纪初期,总共有11页的手稿,详细记述了古罗马的军营是如何建造的。

按照这份手稿中的记述,军营的建造首先是从选址开始的。当他们进入敌对势力的土地时,第一件事就是选址建造营地。通常他们会尽量选择一个平坦的地方,以便有个开阔的视野,能够观察到潜在的敌情。并且这个地方还要临近淡水水源,方便军团的人取水及饮马。如果因为地势不平而没有合适的地址,那么军团的人便会首先把地整平,并除去地表上的草木。整理好军营的用地后,工匠们便准备好工具按照计划开始建造营地。这项工作通常由一名主工程师负责,由他来设计军营的基本布局,并从军团的士兵中按需求抽调人手。至于军团中其他的士兵,通常还要在营地外围,防备敌人的进攻。有经验的军团士兵建设军营的效率十分之高,即使在有敌人进攻的情况下,也能在几小时内初步完成营地的雏形。

古罗马的军营在设计层面上大致相同,基本均采用四方形布局。营地的四周是围墙,中心则是将军的住所。在水平和垂直的方向各有一条主路穿过军营,作为各个营房出入的交通道路,并把将军的住所和四个方向的大门连接起来。

如图所示,1为将军的住所,2、3为两条十字交叉的主路,4-7则是各个方向上的大门当军营的设计完成后,下一步便是将设计图实际转化到平整好的土地上。古罗马人有专门的测量工具,比如用于测量长度的十足目,及利用重力进行垂直测量的格罗马(groma)测量仪。通过这些工具,军营的建设者通常会首先确定好中心将军指挥所的位置,随后用带颜色的标志标识出主要街道和特定的位点,然后再逐步开始建造。

古罗马的格罗马测量仪也是其比较有代表性的工具,有许多专门描述其使用的形象。通过下面的示意图,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这种测量仪的构造,通过几条细线上系的重物来确定垂直的方向,也可以检测目标是否为直线。

确定好标志点后,下一步便是构建四周的围墙。由于在修建军营时有时会受到敌人的威胁,所以完整的外墙必须尽早完成。在由外侧负责战斗的军团士兵的保护下,负责修建的士兵会在标定好预计建造城墙位置的外侧挖一圈壕沟,并将挖出的土垒在其内。在这土堆上,最初会将平整地表时砍伐的树木,立起来作为栅栏围墙。而若要改建为永久性军营,四周的木栅栏慢慢会由砖石替代。规模比较大的军营,在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置一座哨塔,并有弩炮作为守备的武器。

在城墙的外侧,之前挖的壕沟也会被扩建为防御工事,甚至这样的工事可能会有不止一道。通常来说,一座军营至少会有两道深沟,还会视情况对其进行升级,引入旁边的水源形成护城河,或者将带杈的粗树枝置于沟内,以阻止敌人的前进。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在地上挖出一个个深洞,然后把削尖的木桩插入其中。又或者是把细小的木钉埋在外侧,使得敌人难以从道路外“踏入”城墙的防御范围内。

城墙跨越军营主路的部分,则被建设成附带塔楼的城门。其中通过将军指挥所前的主路,即上面基础设计模式图中的(3),将左侧主门(6)和右侧主门(4)直接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直接横穿军营的道路。将军指挥所(1)朝向的则是正门(5),由正门大道连接(2),军团的军旗通常也被设立在这个方向。反方向上的则是后门(7),通常是供后勤补给运送入营的城门。

下图为英格兰北部阿尔贝亚古罗马军营遗址博物馆重建的城门模型,采用的是双拱形门洞的结构。在城门的两侧,各有一座较高的塔楼。在塔楼和城门的上方,有数个给留给弓箭手射箭的射击口。这些窗口的木质挡板,通常也都是可活动的,可以掀起挡板后向下投掷更大型的石块等杀伤性武器。城门上还会有些文字和浮雕,通常是记录这座军营的一些情况,以及这座军营守护神的雕像。

Arbeia Roman Fort and Museum reconstructed gateway军营在城墙内部的布局同样很有讲究,在城墙的内侧,首先是一圈空地,作为城墙和房屋的间隔区。虽然这个区域是空地,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建设,但并非完全没有作用。从军事的角度上说,这样的间隔区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敌人的投掷武器越过城墙后直接攻击到营房。从交通的角度上说,空地相当于一圈环城高速路,方便士兵在城墙内侧移动。除了这两点之外,随军的牛等牲畜以及战利品,通常也会被临时堆放在这些空地上。

在这圈间隔地带的内侧,则是军团士兵住宿的营房。将士兵的营房设置在中间靠外侧的地带,主要是为了在遭遇袭击时,方便士兵们能够快速到达城墙上进行战斗。战斗前建造的临时营地,自然是像前面影视作品中展示的那样,将兽皮或布料用木桩支起作为帐篷。但是这样的住宿条件,恐怕连一个冬天都过不了,更不要说如果这个营地是在冬天时气候寒冷的北部地区。因此对这些需要保暖措施的军营来说,木制或石质的固定房屋,与方便移动的帐篷相比无疑是更好的选择。这些士兵的营房,通常是两条道路之间的双排平房。下图是阿尔贝亚重建的营房模型,整排的平房被分成一个个门户,每个小门中都是一个住宿的单元。

阿尔贝亚营房重建走进其中一个门户中,可以看到像这样的一间营房,通常被分割成差不多等大的内外两间。其中內间是睡觉的空间,通常会摆有3-4张双层床。內间中还会有篝火,用于取暖和做饭。外间则用于存放武器和盔甲,还有一些生活用的工具也被放在这里,比如盛放食物用的陶器,或是磨碎谷壳的磨石等。军团士兵和辅助部队都会住在这样的营房中,一个门洞内通常会安置8-10名士兵。如果他们同时呆在屋里,本就不大的空间确实会显得十分拥挤。不过考虑到士兵们总要轮流执勤,实际上也许并不会经常出现满员负荷的情况。而百夫长能够拥有大约两倍于普通士兵的空间,作为他们办公场所的补充。一些中高级的军官,还会有自己的仆人,服侍他们的日常生活。

整个军营的中心,则是将军和高级军官的指挥部和住所。前面在营地基本布局中已经提到,这个中心位置通常是两条主路的交叉点。将军的指挥所通常都会在横穿军营的主路街边,其中的大厅也是他阅兵发表演说的场所。在指挥所中,还有军营中掌管后勤等事务的军官办公室,以及军官们讨论事物的小广场,广场的角落里则是小的水井或蓄水池。部队的军旗以及守护神的神龛,也会被放在指挥所中。沿着主路往外侧,则是各位军中保民官的住所。他们通常会住在自己负责的部队前方,方便与士兵们进行沟通。

指挥所的旁边则是将军的住处,和普通士兵及中下层军官的住处相比,这里就更加显得奢华了。整个住处一般呈“回”字布局,中间部分是走廊和小花园,靠门口的两边则是马厩和厨房。再向里走则分别是餐厅和私人浴室,最里面是卧室。从下面的剖视图中可以看到,光是餐厅的空间,就已经能比前面士兵营房的一个门洞要大了。此外再提一句,以后如果谁再说在趴着躺着吃饭太难看,可以告诉他们古罗马人就是这么吃的。

在整个军营中还会设有各种功能设施,而并不仅仅是给将军和士兵们居住用的一排排帐篷或房屋。军营逐步完善成永久性营地后,其内会有一系列专用建筑维持军团的日常运作。这些建筑包括祭祀的祭坛、谷仓、法院、医院、工坊、马厩、武器仓库等全套生活及战备设施,通常它们也有自己比较固定的建造区域。除了这些保证军团运作的设施,通向后门的主路上,还会专门有一条小街作为留给本地商人出入卖货的地方,为士兵们提供一个额外的消费场所。不过更大的市场通常会在军营外,在靠近后门的地方形成一个商铺的聚集区。

另一方面,古罗马人对个人卫生条件的讲究也是十分出名的。军营中不止将军们有自己的小盥洗室,士兵们同样有公共浴室和公共厕所。这就大大提高了军营的用水量,仅靠饮用水来源的水井肯定是满足不了的。因此比较大型的永久性军营,都会有自己的附带供水系统。就像古罗马其他地区的输水管路一样,军营会有专门的水渠将远处的水利用高低差引入军营内。而军营中的公共浴室,为方便周围的士兵前去,通常也会建设在主路附近。公共浴室会附有一座小型的厕所,不过在平时更为常用的则是军营中的公共厕所。古罗马军营中的公共厕所如下图所示,通常是由成排的露天坐位,以及一条流动的下水道组成。

这些下水道被设计成具有轻微的斜度,使其中的水能够保持流动,并冲走士兵们的排泄物。下图为在达西亚地区(现罗马尼亚)军营中的下水道遗址,两侧由石块堆垒而成,整体上有轻微向下的坡度,最后的排出口在一个斜坡上。

看完基础设计和建筑结构,我们再回过头从整体的层面上看看完整的古罗马军营。首先还是一个完整的军营结构图,这张结构图是根据古罗马日耳曼边境军营群中的Iciniacum军营遗址地基(现德国巴伐利亚)测量绘制的。这座军营大致建成于公元100年,于公元260年左右被日耳曼人摧毁。

Theilenhofen_Iciniacum从这张结构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军营呈比较标准的圆角矩形布局,基本也是正南正北的走向。方形的城墙将军营的建筑围在其中,在城墙的四角和侧边都有哨塔。在城墙的外侧,还有三道防御工事。两条主路十字交叉穿过军营,通向四个方向上的城门。城墙的内侧是一圈环城大道。将军的指挥所在中间,士兵的营房则在南北两边靠近城墙的地方。其他一些特殊的建筑原图中没有标明,也不好瞎猜,不过下水道连接的部分,很有可能是浴室和厕所。

二、古罗马军营的周围环境

另外军营虽然是一个封闭的军事要塞,但并非完全孤立于周围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首先是自然生态,前面在说选址时也提到了,军营通常会建在靠近水源的平整区域上。除此之外,军营的选址还会考虑临近的森林和采石场,以便更容易地获取建筑材料。由于一些军营临近河流,还会在城外建有专门的码头,方便运输船只停靠。同时,军营的周围还需要一些相对平整的土地,方便士兵在平时进行操练。

而在当地的社会生态上,军营也绝非一座孤岛。前面已经提到过,军营后门外常常有些商贩的聚集地,其中的大部分货物都是本地附近村镇生产的。因此军营的的周围,也会有些田地或养殖场。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基地,也不会是孤营一座,在离军营一定距离的地方,还会有一些附带的设施,例如监视塔之类更小型的营地。这些小型营地并没有长期独立自给自足的能力,基本要依靠中心的大型军营,才能维持运转。例如前面影视作品那段中,《百夫长》里提到的那个小营地,应该就属于这类附属的小型营地。不过在不列颠地区,靠电影里那样单薄的帐篷,可是应付不了冬季的严寒的。

总的来说,一座古罗马军营对周围的影响,是远远超过其城墙范围的。下面这张图,是位于现今英格兰西部切斯特的一座古罗马军营的复原模型。这座军营叫做“胜利女神”(Deva Victrix),是当时古罗马在不列颠地区最大的军营,于公元后一世纪70年代中期建造完成。其后经过多次重建,这座军营一直被军团使用到公元四世纪末或五世纪初,罗马人离开不列颠时才废弃。

Deva Victrix复原模型“胜利女神”坐落在迪伊河的入海口附近,军营的西边和南边靠着河湾。军营的整体布局,采用的同样是典型的圆角矩形设计。这座军营最早的建筑是由木制建成,随后则被当地的砂岩替代。军营的城墙有6米宽,在城墙的四个方向上各有一座城门,城墙的外侧则是3米宽、1.5米深的沟渠。在这座军营中,建造有营房、粮仓、指挥部、浴室等常见的建筑。除此之外,军营中还有一座并不常见的椭圆形建筑,被推测可能是不列颠总督的办公室。

在建成的头30年里,随着不列颠战事的变化,这座军营就被多次改建。到了1世纪末,军营的城墙和营房等建筑,已经全部改为石质建筑,防御工事也得到了强化。在模型图中,军营的这些布局规划也有一定的体现。尽管没有标识,我们还是可以大致做出一些猜测,比如模型中左侧十分规整的很可能是营房,而中间“回”字形带有中心小广场的则很可能是将军的指挥部。

同时我们从上面的模型图中也可以看到,军营的周围还有许多其他的设施。在城墙及防御工事的外侧,逐渐形成了一座村落。村落的居民最早可能是往来的商人,后来很多退伍的老兵也定居于此。村落的生产设施如农田,也在模型途中有所体现。城墙外还有一座十分显眼的圆形竞技场,也是不列颠已知最大的竞技场。除此之外,还有军队的操练场和政务学校等设施。另一方面,这座军营还是古罗马海军在不列颠西北部港口的屏障。

三、古罗马军营的建筑风格

看完古罗马军营的基本布局,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军营同样很能体现古罗马的建筑特点。当然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可以单独列一个专题进行讨论的,这并不是这个帖子的主题,也并不打算详细讨论。然而要说军营建筑的特色,又不能完全绕开这个问题,因而在这里只简单涉及一点点。

古罗马作为地中海文明的延续,其建筑风格也深受更早期地中海文明和西亚文明的影响。古罗马在建筑工程学中最出名的几个标志,都能在其东边的前辈文明中找到影子。而这种建筑风格,与北方日耳曼地区及不列颠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

首先是建筑材料,古罗马采用了大量石质及砖制建筑,这在很多影视作品及游戏中都有体现。当然石质建筑自然不是罗马人的发明,西亚地区在公元前6000年已经有石质地基。

这种将石块简单的进行排列也许显得有些原始,不过等到了有明确社会组织形态的苏美尔人时期,泥板和砖块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早期是自然风干的混合泥砖,之后则逐步发展出制造时间更短、更为耐用的烧结砖。古罗马早期同样采用的是风干的泥砖,直到奥古斯都时期,烧结砖的技术才由希腊地区传入罗马。这种烧结砖的技术随后在罗马发展出规格相对统一的罗马砖,并随着罗马军团传遍帝国的领土,成为罗马石工建筑的良好材料。罗马军团会携带可移动的烧窑,用于烧制建筑用砖,军营的城墙和建筑设施很多也是由这种砖作为主要建材的。

除了罗马砖之外,古罗马的建筑也采用了大量的天然石料,如花岗岩、石灰岩和砂岩等。这些天然石料经加工后,同样是很好的建筑材料,而且耐久度更好。作为建筑石料中最有名的自然是大理石,一种特殊变质的石灰石,而且亚平宁半岛就有着良好的大理石储备。不过大理石是一种比较奢侈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一些大型建筑的建造,如神庙和皇宫等,军营的城墙及建筑通常使用的则是更为普通的石材。而对各种石料的运用,古希腊同样早于古罗马,事实上西方语言中的大理石一词就是起源于古希腊语。

除了罗马砖和天然石材外,古罗马建筑也具有自己的独特创造性,那便是他们将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运用。尽管混凝土在西亚等地的运用同样更早,但古罗马的混凝土却更为著名。古罗马的混凝土,是由生石灰、火山灰等,将浮石聚合而成。同天然石材和烧结砖相比,混凝土能够很快凝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不受内部推力的影响。另一方面,混凝土中的钙、铝盐成分,加强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和耐腐蚀性,也有助于提升建筑的耐久性。正因如此,古罗马对混凝土的广泛使用,使得建筑结构在尺寸和复杂性都有很大提升,这在建筑史上也被称作古罗马建筑革命。典型古罗马风格的圆顶和拱门,同样是得益于混凝土的使用。其中的典型代表,则是罗马城的万神殿,其圆形穹顶目前仍是最大的无钢筋混凝土穹顶。

万神殿模型万神殿作为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之一,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从上面的照片里可以看到,万神殿是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部分的,其建筑风格也并不完全相同。前面的部分已经提到了,古罗马的建筑科技主要是传承自古希腊,早期建筑风格也深受其影响。古希腊建筑的典型特点,又以其宏伟的神庙最为突出。比如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从下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外观整体成对称的四方形,周围则是高大的多立克式立柱。

帕特农神庙对比之下,万神殿的前半部分也是类似的结构,由一个对称的矩形门廊构成。矩形门廊下共有16根科林斯式立柱,从三排高大的立柱下可以通向万神殿的后半部分。科林斯式立柱虽然发源地在古希腊,不过由于其出现时间较晚,真正将这一风格发扬光大的实际是古罗马时期。典型的科林斯柱式以表面细长的凹槽圆柱为主体,顶端以叶状和旋涡状花纹作为装饰。

罗马万神殿的科林斯式立柱柱头而万神殿的后半部分,则和希腊时期有明显的不同了。后半部分的大厅,不再是希腊式神殿中常见的矩形,而是呈圆形。而更有其特色的是,其顶端采用了圆形穹顶的设计。前面提到了,这种建筑结构之所以能够得以实现,主要是新的建筑材料,古罗马混凝土的使用。下图为乔瓦尼 保罗 帕尼尼描绘的18世纪万神殿内部,圆形拱顶的结构作为艺术家描绘的对象,仍然极具特色。

这样的穹顶式设计,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的特点之一,另外一个则是拱形设计的大门及水渠等。和以往的生硬的矩形建筑相比,古罗马的建筑风格给人感觉的确圆润了许多。

回到我们的主题,古罗马军营的也是其建筑风格的体现之一。尽管军营不像神庙那样会有许多华丽的装饰立柱,但是各种罗马的风格特点还是能找到的。下面我们重新再从整体上看看罗马军营的建筑,不论是前面的绘制的模式彩图,还是日耳曼边境军营群中的测绘设计图,又或者是“胜利女神”军营的复原营地,首先在布局上就是不完全对称的圆角矩形。而城墙的材料,基本是由烧结砖和石材混合而成。军营内部的建筑,同样是以矩形为主,除了“胜利女神”的军营中有提到疑似总督府和神庙的圆形建筑外,其余圆形建筑多为竞技场。将军的指挥部和住所,相比一般营房华丽许多,有拱门和各种立柱装饰的长廊。总体来说整个军营显得十分规整,而又不是十分刻板。

关于古罗马军营的最后一点,就是其对之后的影响了。随着罗马军团的收缩,一直到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许多军营逐渐被废弃。其中一部分就此消失掉了,尽管它对当地的影响可能并没有完全消失,这点从地方的名字上我们就能看到。比如说英文中的-caster,像Lancaster(兰开斯特),还有-chester,像Manchester(曼彻斯特),都是以castra为词根来源。前面提到的“胜利女神”军营外的城镇,后来就发展成了切斯特(Chester)的一部分。

还有一部分后来的城镇,是从古罗马军营的旧址发展起来的,布局模式也遵循古罗马军营的模板。比如法国境内的卡斯特尔(Castres),不仅名字明显和castra有联系,其本身也是于公元7世纪时在一座罗马军营的旧址上修建的。再比如巴塞罗那,在古罗马时期也是一座军营,如今在遗迹中仍能看到古罗马式的布局。而其他一部分军营,则继续作为军事据点使用,这部分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编辑于 -02-06

前篇的最后我们提到,古罗马文明对后续整个西欧文明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当然我们还是只关注军事据点这一项,看看在罗马帝国覆灭后,那些镇守一地的军事据点发生了哪些改变。到了中世纪时期,各式各样的城堡成了军事据点的代表。按照所在地形分类,可以分为洞穴堡、山丘堡、山顶堡、山脚堡、岛堡等等;按照职能分类,又能分为统治堡、狩猎堡、避难堡、城市堡;按照设计分类,则能分为圆堡、方堡、同心堡,桥堡、塔堡、“L”形堡,以及丘顶-堡场式城堡等。

中世纪早期的城堡,相当一部分是从古罗马军营改建而成的。比如卡尔卡松的城防堡,最早是古罗马在高卢地区的一座小型军营(castellum),后来在5-6世纪西哥特人入侵后经历过一次改建。后来这里又成了矮子丕平,防御从巴塞罗那北上的摩尔人的战场。到了13世纪,这座城堡又得到扩建,随后被作为法王和阿拉贡之间的边防重地。在这个时期,卡尔卡松主要的职能还是一座军事据点。直到1659年比利牛斯和约的签订,双方边境线逐渐清晰,城堡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边境地带,才失去了其作为军事据点的主要职能。城堡的防御工事被废弃,逐渐转变为法国南部的经济中心之一。

今日的卡尔卡松全景

上面这张照片是卡尔卡松的全景,由于这座城堡是从古罗马军营改建而成,整体设计自然能看出很多古罗马军营的影子。由于其建在一座小山丘的顶上,因此整体并非规整的圆角矩形。城墙经强化后为同心的双层城墙,并且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座防御塔。城墙内部地势修整的比较平整,较大的空间能够容纳下相当数量的士兵驻扎。不过到了现在,除了城墙之外,我们在卡尔卡松已经看不到太多其曾经作为军事重地的典型特征。

像卡尔卡松这样由罗马军营改建的城堡,由于其城墙内部空间很大,同样很容易改建成聚居的城市,比如前面提到的卡斯特尔和巴塞罗那。这样的城堡和城市之间的界限常常没有那么清晰,并不是我们之后将要提到的,更加纯粹的典型军事据点。

这种对古罗马军营的改建,我们同样可以在英格兰看到类似的情形。虽然现在很多人将维京人定义为经济移民,但是对于9世纪时的英格兰北部民众来说,带着斧子的武装商人,恐怕比海盗也好不了多少。因此此时的盎格鲁-撒克逊统治者为防备其入侵,除了在战略要地上新建了一批防御据点,还把很多古罗马时期遗留的军营改造成新的防御工事。在古英语中,盎格鲁-撒克逊人称这种防御据点为“burh”或“burg”,也就是“堡”。与拉丁文中的“burgus”(意为tower,一种小型塔状的据点)不同,这种防御堡并不是简单的“塔”。其在日耳曼语中的含义,通常与城堡更为贴近。

防御堡的大小通常视其要防御的范围而定,当然对于那些由古罗马军营改建修复的堡来说,原有的城墙大小基本也就决定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堡的大小。在城墙的外侧,则是巨大的木桩和壕沟。阿尔弗雷德大帝曾设想将所有英格兰的村镇和农场,置于据防御堡20英里的距离之内,他的子孙也很好的贯彻了这一想法。流传下来的一份文档,记载了当时英格兰的防御堡的大致数量和位置。这份文档堪称十世纪版的“英格兰土地税收手册”,它后来也被称为“防御堡税收书”。根据这份文档,有超过30座堡散布在英格兰的土地上,如下图所示组成了庞大的防御堡网络。不过同卡尔卡松一样,这样的防御堡很多之后也改建成了城市,并不再是单纯作为军事据点使用。

图中红色的点为后来改建为城镇的防御堡,白色的点未曾改建,绿色的点则是其他一些重要城镇

威尔士的情形也差不多,他们同样改造了许多古罗马时期遗留下来的军营。在古威尔士语中他们称之为“cair”或者“kair”,而现代的前缀词根“caer-”也是源自于此。比如格温内斯的港口城镇卡那封,其拼写写作“Caernarfon”,就能看到这个前缀词根。在古罗马时期,当地的罗马军营被叫做“瑟宫提乌姆”,古威尔士语中则称之为“凯尔 塞恩特”。这座军营从地理位置来看应该也是罗马海军的基地之一,其建成时间和前面提到的“胜利女神”军营差不多,也有道路将这两座军营连在一起。而罗马人对其的使用,一直延续到他们撤出不列颠的前后。与前面介绍的“胜利女神”军营一样,“瑟宫提乌姆”是罗马人入侵不列颠时最早建造的一批军营之一,起初也是木制结构的防御工事。在二世纪初,军营被改建成石质城墙,并建设了石质的指挥所等长期建筑。其中心建筑不仅有自己的庭院,还附带独立的盥洗室,表明驻守的将军地位并不低。在罗马人离开后,不列颠人占据并继续使用这座军营,直到诺曼人入侵威尔士,“凯尔 塞恩特”才被新的城堡所取代。

那么诺曼人带来的新型城堡又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能够全面取代这些由古罗马军营改建而成的军事据点呢?为了更好的了解中世纪盛期的城堡,首先我们先从这类城堡的起源开始谈起。就像英格兰为了抵御维京人改建了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军营,欧洲大陆的城堡发展也有着自己的契机。而诺曼人其实并非这类城堡的发明者,虽然他们倒确实是推动城堡产生的重要一环。等到诺曼人在西欧定居之后,他们才习得了建筑城堡的技艺,后来又将这种新型据点带入英格兰。

首先大量城堡的产生,和西欧统治制度的变化密不可分。在传统日耳曼人的习惯中,首领身边常常会有“亲兵”(古日耳曼语称gisind,拉丁语译为comes)跟随。这些私人武装的亲兵为领主鞍前马后地效劳,以换取首领的各种施赠作为报酬,同时相较一般人享有一定的特权。到了墨洛温时期,国王或大贵族们也有自己的专属侍卫,称作trustis。此时期的侍卫亲随,已经大部分由骑兵组成。与以前的亲兵一样,侍卫们会从他们所侍奉的领主那里获得战马、武器、珠宝等报酬。而在大约7世纪,也已经有了侍从获得小块地产的记录,并将这类人称作“附庸”(vassus,vassallus)。附庸一词最初的含义,就是指的“家仆”。只是在尚武的中古时代,以勇武为领主效力自然能够获得更多的尊重。到了加洛林时期,国王等大贵族的权利越来越大,仅凭国王本人和身边的亲随,已经不可能高效的管理所属的领地。于是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服役期间酬劳的附庸制,便以更为稳定的法律形式被确立下来。

那么这些获取到土地的附庸,又与城堡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呢?当加洛林的王权衰落后,国王不仅难以再用丰厚的报酬,去维系那些已经不在身边荣辱与共的亲兵的忠诚。同时,他也无力在诸如维京人、马扎尔人的进攻中,保护自己附庸的安全。于是各地小领主为保护自己的财产,开始纷纷建立工事自保。于是西欧迅速掀起了一股城堡的建设潮,并在事实上割裂了名义上统一的王国。很快私建据点成风,以至于在864年,时任法兰西国王“秃头”查理不得不专门下诏,要求自己的附庸拆除所有私建的城堡、城防工事,但是收效甚微。而且这些各领一地的领主们,很快就发现城堡的好处还不止自保这一项。一位领主的城堡,很多时候是其封建权力的象征,能够有效加强该领主对所属领地在裁决、税收等方面上的控制。

指代城堡的“castle”一词,本身其实也是来源于指代古罗马小型军营的拉丁词语“castellum”。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后,这个拉丁词语在各地语言中又有了不同的拼写表达,例如英文中的Castle、法语中的Chateau、以及西班牙语中的Castillo。因此实际上中世纪的城堡,最早也和古罗马军营类似,是由木制及石质城墙围成的封闭性据点,主要执行的是军事和管理职能,而非用于一般市民的居住。

不过随着大量城堡的修建,其设计模式逐渐和前面介绍的古罗马军营出现一定的区别。而中世纪盛期时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堡设计,被称作“motte-bailey”。其意直译为“丘顶-堡场”,指的是位于小山丘顶部的堡垒,以及城堡外墙包围形成的空旷地。这种新型城堡设计目前已知最早起源于9-10世纪的安茹地区,很快传入了旁边的诺曼底地区。而在随后的一百年中,这种“丘顶-堡场”型城堡逐渐传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德意志、阿尔卑斯和不列颠等地区。那么在下一篇中,我们就来看看这种中世纪时坚不可摧的堡垒,与古罗马时期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