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谁说古代科举考试只有八股文?就是他 开创了福建历史上科举面试制度

谁说古代科举考试只有八股文?就是他 开创了福建历史上科举面试制度

时间:2022-03-02 13:26:44

相关推荐

谁说古代科举考试只有八股文?就是他 开创了福建历史上科举面试制度

曹秉濬:福建科举制度改革家

◆◆◆

文 | 砍柴歌

01

品藏天下,为您揭开历史的迷藏。今天我们要谈的人物,是清朝同治年间的一位提督福建学政,名叫曹秉濬。这个人很特别,在八股文当道的科举制度下,他身为主管全省考试的官员,对于人才选拔的理念十分超前,在省内乡试一级开创了面试制度的先河。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历史突破,如果品藏君没记错的话,现如今我们的高校招生,也不过是前几年开始才有了面试的做法。所以说,曹秉濬这个人虽然在历史上没什么名气,但他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我们为他点赞。

在此需要安利一下,在清代,提督学政这个官位是很特别的,每个省都有一位,就像巡抚、布政司一样,全省独此一个。但学政的官员级别却不是固定的,有的是一品、二品,有的则是五品、六品,没个定数儿。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提督学政是皇帝亲自派出的周期性任职官员,每三年一换,雷打不动。学政这个官位本身没有级别,他们的身份相当于皇帝特派员或钦差大臣,上任之前是什么级别的官员,那就还保留原来的级别,不升不降。

但如果你认为提督学政没有实权,那就大错特错了。人家是皇帝的特派员,没有级别也可以跟总督、巡抚平起平坐,所以学政又被称为“学台”,跟总督的称呼“制台”、巡抚的称呼“抚台”并称为“三台”,可见其位高权重。这说明什么?说明大清皇家非常重视教育问题。

当然了,皇帝重视教育的本质,其实是重视人才选拔问题,因为选拔的人才靠不靠谱,关系到大清的江山。难怪皇帝如此重视提督学政的任命,非得亲自挑选才放心;而且必须是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任。为什么?无非是考中进士的人,更懂得科举考试里头的门道,才能有效管理科举选拔工作。

再有一个,福建提督学政在历史上是个非常风光的特派员职位,可能是因为福建才子多,科举考试需要谨慎选拔的缘故吧,所以皇帝喜欢派重要的人物担任提督学政。比如乾隆年间著名的大才子纪晓岚,就在福建当过提督学政。再往前数,其他担任过这一职务的历史大人物,那是比比皆是。

纪昀,字晓岚,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

02

话说曹秉濬这个人,翻遍历史资料,真的算得上是籍籍无名,连个出生年月都没有记载。不过没有名气不等于他不厉害。曹秉濬在同治元年(1862)的时候,参加科举殿试考了个二甲进士。连一甲都不是,有的人可能会不以为然,但对于曹秉濬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广东番禺人来说,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有兴趣的看官可以自行搜寻一下历史,在近代以前,广东这个地方甚少出文化名人,换句话说,历史上广东人并不善于考科举。这是客观中肯的历史评价。究其原因,可能是历史上广东并不在科举文化的核心区域。当然了,近现代以来,广东文化名家和社会大家辈出,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翰林院

在大清科举制度下,考中一甲进士者,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任修撰或编修。翰林院是什么机构?这么说吧,入了翰林院的人,将来才有可能进入内阁;没进翰林院的,不管多优秀,将来基本不可能成为内阁大臣。

贡院放榜图

曹秉濬是二甲进士,按规定等了三年,经过了资格考试,终于得以进入翰林院任编修。这一年是同治三年(1864)。也就在这一年,曹秉濬被派到福建任提督学政。

这件事非同小可,等于说,曹秉濬刚考入翰林院(获得了身份),同治皇帝就把他派到福建任提督学政了。新人担重任,这种事是极其罕见的,可见曹秉濬十分优秀。同治皇帝说:“小曹啊,福建那边人才太多了,找不到合适的人去选拔。朕只相信你,你去给我干三年提督学政吧。放心,翰林院职务给你保留。”

您听听,敢情同治皇帝早就瞄上曹秉濬了,就等他取得翰林院身份,然后好派他出去。归根结底,曹秉濬还是善于考科举的,而且对科举制度的运行很有心得,所以皇帝才会想到把他调任提督学政这个职位上去。

03

曹秉濬到了福建上任提督学政之后,他的脑子就活动开了:“从隋唐开始,科举考试的形式就没怎么变过,不管是考知识还是考政策思路,都是以八股文为基础。太老套了啦!我能不能进行一丢丢改革呢?”

改革只能“一丢丢”,曹秉濬的思路是对的。科举制度延续了千百年,是隋唐以来各个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他曹秉濬怎么有可能撼得动?就算有那个能力,那也是掉脑袋的事,造次不得。不求脱胎换骨,但求一点点小清新的改革,足矣。

曹秉濬是同治三年年底上任学政的,他一反“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套路,初来乍到,什么也不妄动,只是静下心来琢磨新的学政思路。唯有方向清晰了,才能走得快,走得远。

这里还要科普一下:在古代科举制度下,一省的学政事务主要包括两级考试:院试和乡试。院试就是县、府、院三级考试,其功能相当于选拔高中生的考试。考试合格的,统称秀才,方有资格参加省级的乡试。乡试是全省统一的,每三年在省城会考一次。

曹秉濬想要改革的,就是乡试一级。因为乡试的主考官,正是提督学政。只要不伤及科举制度的根本,身为提督福建学政的曹秉濬,尽可以在权限范围内有新动作新举措。还是那句话:“我的地盘我做主。“如果经过改革,能够在乡试一关选拔出真正有才干的人,代表大胡建去北京参加全国会试,岂不是更有希望取得好成绩,为福建学政争光?

左宗棠

当时的闽浙总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军事帅才左宗棠。左宗棠当然是个贤明之人,于是曹秉濬跟他说了一些改革福建学政的想法。如前所述,理论上提督学政和总督平行,曹秉濬用不着跟左宗棠汇报。但要是能获得总督支持,改革学政不是更顺理成章了吗?何况为大胡建争光的事,左宗棠没有理由不支持:“曹学台,你放心,我全力支持你的想法,我出面跟你一起向皇上奏明这个事。“

同治四年,大概五六月份,左宗棠和曹秉濬联名向同治皇帝请奏:希望于同年九月份在福州举办全省乡试,日期待定;重点唯有一条,本次考试选拔,福建学政方面准备加入面试计分环节。

同治皇帝一看:“哟呵,曹秉濬这小子果然有想法,在乡试中增加面试,前所未有啊。不过试试也好,朕准了。“

04

曹秉濬作为提督学政烧的第一把火,本来是很旺的,但因考试日期迟迟未定,造成了有考生在赶赴福州途中,遭遇台风殒命的重大损失。这算是曹秉濬实施学政改革中的一大污点。

大清时期,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管辖。福建举行全省乡试会考,台湾的考生当然也得赶到福州去。但因考期未定,考生迟迟没有动身。直到九月份,考期临近,台湾考生才陆续出发。九月份的台湾海峡,飓风频发,台属考生不得不硬着头皮冒险乘船渡海。其中有四名考生乘坐的商船,不幸遇到台风沉溺,这四名台湾考生溺亡。

当然了,考生发生意外,归根结底还是天灾人祸,把责任归咎于曹秉濬这个学政官,也是不妥的。这不,经台湾知府禀告,同治皇帝也知晓了此事,但他并未怪罪任何人,而是批奏表示给予殒命考生适当的抚恤金:“逝者已逝,请家属节哀顺变,大清皇家向他们表示慰问。“

但曹秉濬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内疚的,怎么他刚当上提督学政不久,就发生这种事呢?作为关爱考生的学政长官,曹秉濬有些悲伤,又有些委屈:“我初来乍到,对本地情况不熟悉,怎么想得到台海飓风这种事嘛。“

不管怎么说,科举考试是皇家大事,不以考生的意志为转移。这一年的福建全省乡试还是如期举行了,曹秉濬也如愿以偿在乡试中加入了面试环节,为千百年的乡试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科举考试的基本制度不可撼动,笔试当然优先。但差不多同等水平的优等考生,不再以绝对的笔试成绩定乾坤,而是参考面试成绩后,综合衡量,择优录取。曹秉濬率领面试官在堂前一坐:“来来来,这位考生,看看你的口才如何,我出一道题,你口头阐述一下……“这等情形,跟当今的公务员选拔,如出一辙。清代考官,全面选才意识如此,确实有它的进步与合理。

自此,福建乡试正式引入了面试的惯例。久而久之,笔试环节越来越宽松,而面试环节则越来越严密。此消彼长,笔试和面试,分别在考试录取成绩中所占的比重,渐趋于合理。在此意义上,曹秉濬完全称得上是历史上福建科举教育的改革家。

祝寿主题匾额《徽音稀古》,曹秉濬题匾于同治六年(1867),意为赞誉七旬老人拥有美好的品德。按时间推算,这一年,正是曹秉濬离任提督福建学政的年份。该匾是曹秉濬在福建履职的历史见证。

清同治六(1867)年 曹秉濬 题【徽音稀古】匾

曹秉濬 题【徽音稀古】匾局部

郑重申明:

中华匾额文化系列故事,均严谨遵循历史框架原貌(时空、主体人物、事件、文物),但在个别情节细节上做了一些虚构、演义或调侃。演绎部分,请勿当史料看待。

文字:砍柴歌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期编辑:优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