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水下的考古:“黑石号”沉船出水珍贵文物小考

水下的考古:“黑石号”沉船出水珍贵文物小考

时间:2021-04-29 10:38:15

相关推荐

水下的考古:“黑石号”沉船出水珍贵文物小考

/12/3017:00

前言:“黑石号”沉船,出水了大量的九世纪的文物 ,使人们对唐朝时期对外贸易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虽然,传统考古发掘也发现了很多的唐朝器物,但此次沉船中的很多文物保存非常完整,风格也很独特,给了考古研究新的视野角度。

“黑石号”打捞始末

1998年,德国的打捞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勿里洞岛海域发现了一艘唐朝时期的沉船,该船为结构为阿拉伯的缝合商船,装载着经由东南亚运往西亚、北非的中国货物,仅中国瓷器就达到67000多件。这只船就是咱今天所说的“黑石号”。根据《新唐书·南蛮传》的记载,诃陵(也就是现在的爪哇岛一带)一直是唐朝与南亚、西亚贸易的海上交通要冲。恰巧,这一海域,历来海盗出没频繁,沉船事故多发,有大量的宝藏隐匿在周围暗礁林立的海域。

印度尼西亚爪哇海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理想中转站,往来船只都需要在附近停泊,换取淡水、粮食及其他必须的生活资料,当然,与当地人发生点贸易也是顺手的事。茫茫海洋,一直都是人类想要征服的重要区域,所以,至少从汉朝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扬帆远航,探索外边的未知世界了。此次打捞,意义非凡,除了由于其出水文物数量巨大外,其器型也为考古和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由于篇幅限制,今天咱就随便挑几件比较典型的文物说一说吧。

铜镜非一般物品,“江心镜”终于见实物

沉船出水的文物中,有一枚看上去平平无奇的铜镜,锈迹斑斑,器型待办,毫无生气可言,但这个镜子可能就是大家苦苦寻找的“江心镜”。那么,什么是“江心镜”呢?咱别私自给人家定义了,看看史书上是怎么说的吧,《太平广记》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扬州旧贡江心镜,五月五日,扬子江中所铸也。或言无百炼者,六、七十炼则止,易破难成。

也就是说,该铜镜是在扬子江里面铸造的,可谓算得上是百炼精品,常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宫使用。在那个年代,如此费工费时的物件,还真的是价值连城。根据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来看,江心镜出现于唐玄宗时期,可能是由于当时国力强盛,所以,生活稍微奢侈一些。而到了唐德宗时期,由于经历了安史之乱,国家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困难,江心镜也就被禁止了。

如果说到这里,大家依旧难以理解江心镜的珍贵,那么可以阅读以下白居易的《百炼镜》: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镜成将献蓬莱宫,扬州长吏手自封。在唐朝,一面铜镜,不仅仅是用来梳妆打扮,更视之为艺术品。“黑石号”出水的这面江心镜,尽管锈蚀比较明显,但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上面的铭文:“唐乾元元年戊戌十一月廿十九日于扬州扬子江心百炼造成”。装饰有青龙、白虎、朱雀和八卦纹。

那么,大家肯定也发现了,为什么沉没的商船里面会有铜镜的出现呢?从镜身上那些清晰的八卦纹来看,极有可能与之功用有直接联系,将八卦与四神结合,这种组合方式肯定有其特殊之处,由此可见,这面“江心镜”极有可能是从事法事活动的专用道具。葛洪曾经在《抱朴子》里有如此说法:“用镜九寸自照,有所思存,七月七夕则见神仙”。可见,镜子一直都不仅仅是生活用品,而是与祭祀和神话息息相关。而且,《入唐求法巡礼行记》里也有所反映,当时出海之前也是要祭神的,铜镜就是法器之一,可见,这面大名鼎鼎的江心镜确实应是祭祀法器。

青花瓷器赫然现世,使青花的历史再往前推了数百年

黑石号上出水的文物主要就是瓷器,包括越窑、长沙窑、邢窑、巩县窑等等,数量大、器型丰富,堪称瓷器宝库。这些瓷器中,几件青花瓷显得尤其的耀眼,这是迄今为止我们中国时间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青花瓷器。以往的认知,青花瓷一般出现于元明清时期,一般是用钴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抹上透明釉,高温烧制而成。关于青花瓷的起源问题,一开始普遍认为是明朝,后来,随着元青花的出现,学术界越来越觉得,青花瓷应该早于元朝出现的,因为元青花的工艺已经显得十分成熟,一看就是经历了相当时间的技术沉淀才能达到的水平。

事实上,1975年,扬州唐城遗址就曾经出现过青花瓷残片,考古地层上是没有问题的,可以断定就是唐朝遗物。但是,挑战传统认知还是需要勇气的,因此,一直以来,这片青花瓷并未引起人们对青花瓷起源的大探讨,实乃遗憾之至。

后来,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一座唐朝土洞墓里出土了两件青花瓷塔型罐,扬州城北唐墓、洛阳北郊唐墓也陆续出土了青花器物,这表明,青花瓷器在唐朝已不算孤例,黑石号上的青花瓷也就不是“空中楼阁”,其存在具有很大的科学性。经过科学检测,黑石号上的青花瓷着色元素为低锰、低铁、低铜的钴料,与唐朝河南巩义窑的石灰釉极其相似,所以,这几件青花瓷器应该出自于巩义。

奢华的金器,折射出扬州的手工业地位

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金银器主要流行于西亚、欧洲一带,我们国家比较少,但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我们的金银器制作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甚至有超越西方的势头。以往,一般认为,扬州就是金银器的制作中心和集散地,但很少有直接证据。黑石号出水的一系列金银器,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真的是如同穿越,让我们有幸窥见了扬州当时的繁华情状。

图中的这个金盘,是新发现,以往的考古发掘中,从未见过此物。其形状接近正方形,边呈弧状,圆润而优美,上面的纹饰也比较有特点,像是某种植物的叶子一样(可能是芭蕉叶),中间的有一个叶子组成的“卍”字符号,这种纹样在佛教文化背景的器物中多有出现,可见,此物还受到了佛教文化因素的影响。

另外,船上还出土了一件八棱杯,带把,体积较大。八个面,每个面都有一个歌舞胡人粘贴其上,纹饰有着较重的粟特风格,与盛唐时期的八棱杯很接近,雍容华贵,文化交融痕迹明显。

这些金器,器型独特,纹饰新颖,与我国出土的很多唐朝文物差别明显,或是专门输出海外而制造,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设计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扬州的手工业当时已经发达到了什么程度。

九世纪,亚洲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唐朝对西域的失控,使原有的贸易方式、交易方式遭到了严重破坏,一度兴旺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逐渐陷入沉寂之中,然而,我们对外界的渴望从未停止,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开始繁忙起来。一切阻力,都难以阻挡我们这个民族前进的脚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