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万万没想到 五胡乱华的根源 竟然是司马懿一个随意的决定

万万没想到 五胡乱华的根源 竟然是司马懿一个随意的决定

时间:2018-10-02 10:32:54

相关推荐

万万没想到 五胡乱华的根源 竟然是司马懿一个随意的决定

五胡乱华是我国历史上十分悲惨的一页,匈奴、羌、氐、羯、鲜卑等胡族相继侵占北方大部分地区,其间各族持续数百年的相处攻讹屠杀,动辄屠城灭寨,诸多人性泯灭行径惨不忍睹,种种罪恶罄竹难书。现在史书大多数把五胡乱华的根源,定为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实力衰弱不堪,才引起胡人觊觎。也有人称晋武帝司马炎裁撤军队,刀兵入库,马放南山,为祸起萧墙的根源。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大堤溃于蚁穴非一日之功。其实,我们可以探索的更远一些,或许这一切的根源,只是因为司马懿曾经的一个随意决定。

景初元年,盘踞辽东多年的公孙家族再次反叛,其首领公孙渊悍然宣布建立燕国,自称燕王。魏明帝曹叡大怒,召回在长安的太尉司马懿,决定彻底解决辽东的边患。

景初二年,司马懿带数万大军远征四千里,历时一年,大破公孙渊,杀渊及其子修。同时为了震慑辽东,司马懿及魏军残忍屠杀辽东各级官员及男丁近万人,以其尸体筑京观,并令其余汉人中的中原人迁回内地。然而这种看似一劳永逸解决偏远地区反复叛乱的方法,却同时种下了另一个隐患,并最终酿成滔天大祸。

因为公孙渊虽然只有几万人马,其家族却是周边地域中最强大的武力集团,揍的周边的高句丽、慕容鲜卑、乌桓人服服帖帖。这些胡人稍有移动,公孙家族马上派兵去收拾,把他们按在地上狠狠摩擦。虽然公孙家族反复叛乱令人厌恶,但他们也客观的形成了一道阻挡部分胡人对内地侵扰的屏障。

司马懿屠掉辽东强盛的汉人军事集团,并迁回大量汉人的做法,使辽东的汉人成为了少数民族,华夏文明之火在此地渐渐熄灭。之后虽有毌丘俭破高句丽都城,迫使高句丽迁都平壤,但辽东最终成为了鲜卑人的牧马之地。占据这块沃野之后,慕容鲜卑实力急剧增长,数十年后,二十万慕容鲜卑铁骑浩浩荡荡南下,以迅雷之势席卷北方。

当然,有的网友会说司马懿这个错误决定只能说跟鲜卑有关,并不能解释其他胡虏危害的成因。然而五胡本就不仅仅有五个胡人民族,还有丁零等其他一些民族,鲜卑却是诸多胡族中最为强大的,先后建立十余个国家,最终消灭其他民族,统治了整个北方。

小编读晋史,非常疑惑不解的是,以司马懿的狡黠智谋,按理来说,断然不会看不到曹魏政权从东到西面临的各种胡虏威胁,然而在他掌权之后,并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而是听之任之,坐视边患加剧。

而司马懿的这种短视似乎“遗传”给了他的子孙。转眼到了司马炎时期,此人也算得上是开明之主,西晋初期精兵良将众多,统一全国势如破竹。然而在对外的国策上,司马炎的一些作为同样令人不解。从他和一些大臣的奏对记载来看,他对各类政治局势有着非常清晰正确的认识,但总是听过之后就算了,依然听之任之,依然继续饮酒作乐、醉生梦死,好像这些情况跟他没啥关系一样。

司马氏几代人任由朝政糜烂而坐视不理的行为非常令人费解。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对边关忧患视而不见,对社会对立日益激烈的矛盾视而不见,对底层百姓的困苦不堪依然视而不见。于是有了西晋一系列的荒唐制度。如全国仅三百多万户,却实封了五十四个王,其中仅成都王一人封户十万户,这样中央还能剩下多少?又怎么能不虚弱呢?又比如秦汉只有三公,西晋却封了八公,以此类推,大量高门大族身居高位对百姓敲骨吸髓,赋税竟然达到令人发指的十税七,这样的朝廷如何能让百姓归心?更比如边患不断,四周胡人都在虎视眈眈,西晋却下令裁撤郡国兵,每郡仅留50至100人,以至于胡虏寇关,各郡束手就擒,毫无反击能力,这样的朝廷,又怎能会不灭亡呢?

纵观晋史,小编认为司马氏虽然出过一些智商有问题的人,也不乏善于权谋之术的人,不然也不会历经三代化魏为晋,并统一全国。然而司马氏在治国层面,始终差了那么一点意思。以权谋得国,仍以权谋治国,只顾眼前利益,不看长远得失,狡黠、自私、阴狠的权谋之术有余,光明、坦荡、大器的治国格局不足,这一家族性的缺点,最终导致神州路沉,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