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他一生落魄潦倒 写下一首诗抱怨心中不平 却成千古名作

他一生落魄潦倒 写下一首诗抱怨心中不平 却成千古名作

时间:2019-03-28 15:49:35

相关推荐

他一生落魄潦倒 写下一首诗抱怨心中不平 却成千古名作

对于出身寒门的唐代文人来说,要想摆脱落魄潦倒的人生,只有参加科举考试,求得功名。但唐代科举考试,必须要考生本人具有一定的名气,或者有名人举荐,才能求得功名。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考生既无名人推荐,也没有名气,那么他即便有真才实学,才只会屡试不中。

杜荀鹤便是这样一位诗人。他出身寒门,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苦于没有名人举荐,自身也尚未积累一定名气,以至于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落魄潦倒。正如他自己在《辞九江李郎中入关》诗中所说“帝里无相识”。而杜荀鹤这种人生经历就如同埋没深草里的“小松”,所以他便写下一首诗《小松》来抱怨心中不平。

《小松》是杜荀鹤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表达了杜荀鹤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且在不合理的科举制度中,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不平之情。字里行间,又充满理趣,耐人寻味,是一首集诗情和哲理于一体的千古名作。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杜荀鹤的这首《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首句“自小刺头深草里”,即松树在小的时候被淹没在深草里难以被发现。但小松虽小却不弱,在被深草淹没的同时,它的“刺头”,也就是长满松针、又直又硬的头,会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往上拼命的生长,这是深草不具备的特点。所以这句诗便生动地刻画了小松的强大生命力和坚强不屈,透露了小松必将“凌云”的苗头。

次句“而今渐觉出蓬蒿”,意思是说,现在才发觉松树已经逐渐长得比蓬蒿还要高了。“蓬蒿”,指的是蓬草、蒿草两种野草,它们属于草类中长得较高的。所以这里的“出”字便用得极其巧妙,它不仅揭示了小松由小变大的生长动态,还在这首诗的结构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即现在的“出”,是当初“刺头”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必将“凌云”的预兆。

最后两句“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即世上的人不认识小松是将来可以苍翠凌云的树木,只有当它已经苍翠凌云时才肯承认它的伟岸。杜荀鹤在这里连用两个“凌云”,主要是为了突出当大松凌云,已成事实时,世人才去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反过来说,也只有在小松时,就能识别它是“凌云木”,并加以爱护、培养,这才是有见识。

这正暗示了唐代不合理的科举制度,是不会知道有真才实学的“小松”,是可以成为栋梁之才的,因此早早就把它们摧残、砍杀在幼小的时候。而这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他一生落魄潦倒,全然在于没人能识他是“凌云木”。同时,这里也蕴含了一个哲理,即事物的发展,总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步登天。

综观杜荀鹤的这首诗,对埋没深草里的“小松”的细致刻画,无疑是他心中愤懑不平的真实写照。总的来说,杜荀鹤这首诗,集诗情与哲理于一体,发人深思。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