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我的家学渊源与求学经历

我的家学渊源与求学经历

时间:2024-06-09 05:46:26

相关推荐

我的家学渊源与求学经历

吾家世代业医,传至我已有三代。祖父尊益公精伤寒而善治内科杂症,临床中以善用经方为著称,尤其对四逆散的加减运用更是出神入化,被寿阳人民尊为“寿阳四大名医”之一。

家父贾永毅幼受祖父启蒙自幼熟读伤寒、温病,稍长求学于省中医学校,后分配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期间曾多次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中医经典理论班的学习。1986年家父又在北京中医院进修,当时侍诊于名重京城儿科界的滕宣光老中医研习儿科,此外还跟诊内分泌专家周志成教授学习,从而使得家父在家传内科的基础上又于儿科方面以及内分泌疾病方面增益甚多,以至于后来求诊家父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的儿科患者,另外也有糖尿病、甲亢病以及内科杂症的患者。家父被寿阳县卫生局评为“寿阳县名中医”。

我幼时常随祖父临诊,那时虽不懂医学的奥妙,但看着祖父处方上遒劲有力的字迹神犹思之。小时候还经常为祖父在处方上盖印有“贾尊益处方笺”的印戳,那时把做这样的活儿当成了一种乐趣。我立志学医是在祖父离世后,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祖父离世前的一天,父亲带着我去祖父病榻前的情景,祖父将他珍藏多年的、用厚厚的牛皮纸包裹着的一包书籍交到我手里,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我让我好好保存,那时我感到了沉甸甸的担子在自己的肩上扛起,眼中闪烁着一丝薪火,从那时我知道了自己的选择。

大学阶段,我在山西省中医学院求学,求学期间即小试牛刀,常给同乡诊病,学余自己写的医学论文曾在山西中医学院第二届校园科技文化节第一届“求真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医药学科论文三等奖。

毕业后我回到家父身边侍诊以继承家学,家父常这样对我说:“经验的东西要好好的继承下来,它虽不如书本说得那样文辞规矩,但却有着临床的生命力,临床中只有疗效才是硬道理”,我笃信之。因此对祖父、家父的经验方剂都熟识背诵,并且按照家父要求将药物歌诀、汤头歌诀、伤寒论、温热论等一一背诵,也继承了贾家用药重视方证的传统,我家始终认为方证辨证才是中医辨证的精华所在,无怪医圣张仲景如此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年底我有幸前往北京进修,那时我在父亲的建议下选择了两个专业:一个是中医消化专业,另一个是中医皮肤病专业,而更难的是后者,因为在此之前我的所学还有家承的东西以内科、儿科居多,皮肤病从未接触过,只是北京的进修让我接触到了中医皮肤病专业,使我为贾家医学又增添了一个皮肤科的旁支,家父曾风趣的说:“我在你爷爷的基础上学了儿科,你今天又在我们的基础上增添了皮科,如果将来我的孙女要学就让她把妇科也学起来,那样咱们贾家人内、外兼修,儿、妇同看,更能够造福一方百姓。”,我为这段话感到了沉沉的责任。北京的进修无论从学识到素养方面对我都有很大提高,我也结实了胃病大家“周三付”周乐年老中医,学到了他“王道扶中”的治疗理念,学余我还在专家门诊呆,期间结实了风湿病专家房定亚、血液病专家周蔼祥、妇科专家刘熙政、皮科专家邹铭西、庄国康、许铣、刘瓦利等,在我看来医学无芥蒂,没人说过我搞内科的不能懂得其他,我那时只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东西,也正是自己的乐学,得到了老师们的回报,许多老师把他们临床中行之多年、用之有效的经验方剂传授给了我,像房定亚老师的治痹五虎汤,别开治疗痹症补气、养阴、解毒、活血的新格局,刘熙政老师的养血补肾汤立从补肾论治月经稀发、月经量多,庄国康老中医的黄丁洗剂、大枫子洗剂等外用方剂治疗顽固的真菌感染等等。除了从他们身上学方,我还从他们身上学法,学临床辨证之法,学潜方用药之法,还学在治疗一病当中的诸多之法,正如我的祖父曾经说的一句话,“学医贵在活法而不在板方,板方用有穷时,活法能应万变”。也正是他的这句话让我更加坚信医学无芥蒂,取旁为的是丰富自己的思维与辩证,用时可随证而发,亦可随病而举,随证而发遵从辩证与方证,随病而举要有科学思维。

我从学医至今已近十五年,但我始终坚持着矢志从医、大医精诚的炽热梦想,我坚信自己会在祖辈、父辈光鲜足迹的带领下,走出自己绚丽的医学人生!我会为寿川父老的健康而奋斗毕生!让贾家医学代代相续、光芒永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