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北宋女词人《魏夫人》诗词品析:重回首 淡烟疏柳 隐隐芜城漏

北宋女词人《魏夫人》诗词品析:重回首 淡烟疏柳 隐隐芜城漏

时间:2019-01-22 23:53:22

相关推荐

北宋女词人《魏夫人》诗词品析:重回首 淡烟疏柳 隐隐芜城漏

魏夫人,名玩,字玉汝,北宋女词人。魏夫人乃曾布之妻,魏泰之姊,封鲁国夫人,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人。其生卒年不详,生平亦无可考。

魏夫人,丈夫曾布参与王安石变法,后知枢密院事,为右仆射 ,魏氏以此封鲁国夫人。弟魏泰 ,著有《临汉隐居诗话》、《东轩笔录》。她的词多写离情别绪,如〔 好事近 〕:"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 菩萨蛮 〕:"何处是离愁,长安明月楼。"这大约与曾布在吕惠卿、章惇、蔡京先后当政时多次贬谪在外有关。目睹身受,因此她笔下的离愁别恨表现得颇为深沉真切。如〔 阮郎归 〕从"夕阳楼外落花飞"写到"孤烟卷翠微",以春归日暮反托出"归来未有期"的怅惘,又结以"桐阴月影移",着意渲染"断魂不忍下危梯"的凄惋。这是在一般融情入景之外,再从内心抒发上更进一层。魏夫人的词不仅表现一己的幽愁暗恨,也还有"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 菩萨蛮 〕这类轻快活泼的篇章,能够生动地描绘出采菱女子的劳动与爱情生活。魏夫人的文学创作在宋代颇负盛名,朱熹甚至将她与李清照并提(《 词综 》卷二十五),亦在《朱子语类》卷一四零中云:“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曾著有《魏夫人集》。现存作品仅有诗1首,咏项羽、虞姬事,题作《 虞美人 草行》(《诗话总龟》卷二十一);词10余首,周泳先辑为《鲁国夫人词》。

华三川绘新百美图·魏夫人

《点绛唇·波上清风》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

渐消残酒,独自凭栏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此词抒发了离愁别绪,是有感于人生聚散无常而作。词写月夜送别,侧重点居者的忧思、别后月夜的伫望和凝想。词中对女主人公自我形象的描写着墨不多,摄取清风、明月、淡烟、疏柳、隐隐鼓漏等清丽秀逸的景物来烘托映衬,创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

上片先以工笔绘景:清风拂过水面,明月泻下银辉,鳞鳞微浪闪动着光波,月夜恬静、皎洁、优美。此刻,一只装饰华美的小船荡离江岸,驶向迷茫的远方,一个女郎凭依着楼头的栏干,借着朦胧的月色,凝神目送那渐渐消失夜空中的一叶轻舟。江波、清风、明月、画船,这几个富有特征的意象并举,构成了一个清丽纯净、沁人心脾的意境。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之下,却突然接上人归后这三字,意脉陡转,气氛骤变,顿时带来了无限的寥落和空虚之感。人归后三字含蕴丰厚,既点明行人,又暗示送者独留,从而逗出下文对居者的描写。渐消残酒翻进一层,写临行前,置酒饯别,双方筵席间缱绻叮咛、依依难舍之情,一并涵盖内。凭栏久紧承渐消残酒,独自应上人归后。这几句写的是这位女郎兀自一人,夜幕中凭栏伫立,不忍离去,她对行人的无限钟情,她的满怀思绪,不言自明。

过片写独自凭栏的思绪。对于恋人,短暂的分离已足可消魂,何况年年分别,岁岁离恨,而这回又归期难凭呢!这两句,好似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她从当前的离别进而回想起昔日多少次的聚散匆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辛酸与忧虑、期待与不安,容纳了多少实际的生活内容!她凝神冥想,思绪翻腾,而时间如奔逝的流水从她身边悄悄掠过。猛然,远处的芜城传来隐隐的更鼓声,原来夜已很深,回首遥望,向时的津渡一片沉寂,只有残月映射下的两行疏柳、几缕淡烟,依稀可辨。芜城,扬州别称。南朝宋竟陵王刘诞作乱,城邑荒芜,遂称芜城。鲍照写过著名的《芜城赋》,其后,芜城常被用来寄慨。煞拍三句,以景结情,言止而意无尽。重回首遥接人归后,芜城漏暗合凭栏久,全篇浑然一体,妙合无垠。

朱熹曾将魏夫人与李清照并提,说是本朝妇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清人陈焯亦云:魏夫人词笔颇有超迈处,虽非易安之敌,亦未易才也。从这些评价中,足见此词作者艺术功力之高。此词借景色之映托以言情,具深婉流美之致,显示了作者不凡的艺术才情。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溪山掩映斜阳里。

楼台影动鸳鸯起。

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

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此词写景以抒情,情因景生,描绘了思妇盼望远行丈夫归来的情思。全词紧紧围绕一个溪字构图设色,表情达意,写得清新自然,不落俗套,饶有情韵,耐人寻味。

首句溪山掩映斜阳里写斜阳映照下的溪山,侧重点于溪字。次句楼台影动鸳鸯起,补足上文,进一步写溪中景色。夕阳斜照之下,溪中不仅有青山的倒影,而且还有楼台的倒影,还有对对鸳鸯溪中嬉水。上句专写静景,下句则动中有静。楼台影动,表明溪水微风吹拂之下,荡起层层绿波,楼台的影子也仿佛晃动一般。再添上鸳鸯起一笔,整个画面就充满了盎然生趣。

三、四两句写两岸景色,这条溪水的两岸,只住着两三户人家,人烟并不稠密,环境自然是幽静的。至此,上面所说的楼台原是这几户临水人家的住宅,全词意脉连贯,针线绵密。这句为实写,下一句便是虚写,如此虚实相生。深院高墙,关不住满园春色,一枝红杏花,带着娇艳的姿态,硬是从高高的围墙上探出头来。此句的妙处于一个出字,词以出字形容红杏花,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意味隽永。

词的下片,转入抒情,但仍未脱溪字。溪水旁边,有一道长堤,堤上长着一行杨柳,暮春时节,嫩绿的柳丝笼罩着长堤,轻拂着溪水,而魏夫人作为临水人家的妇女,是经常从这里走过的。早晚一词,并非指时间的早和晚。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云:早晚,犹云随时也;日日也。其义犹如舒亶《鹊桥仙》词两堤芳草一江云,早晚是西楼望处。

古代,水边柳外,往往是送别的场所。据《宋史·曾布传》,曾布于神宗元丰中,连知秦州、陈州、蔡州和庆州。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也说:曾子宣丞相,元丰间帅庆州,未至,召还,主陕府,复还庆州,往来潼关。夫人魏氏作诗戏丞相云:使君自为君恩厚,不是区区爱华山。这期间,曾布告别家人,游宦外,可能连续三年。此处,当指魏夫人填词述怀。结尾二句说明她溪边已徜徉了三年,年年都见过一次柳絮纷飞。从柳絮纷飞想到当年折柳赠别,这是很自然的。三见柳绵飞是实语,而着一犹字,便化实为虚了,这样,哀怨之情,离别之恨,便隐然流于言外。

此词声律上极具特色,八句中两句一叶韵,如里与起、家、与花、路与去、飞与归,均押韵工整;且两句与两句之间又平仄交错,如上片四句里与起是仄声韵,家与花是平声韵;下片路与去是仄声韵,飞与归是平声韵,读来十分谐婉,再加上语言晓畅,词句清丽,较好地抒写了贵族妇女温柔敦厚而又婉曲缠绵的感情。

《卷珠帘·记得来时春未暮》

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

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

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

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此为恋情词。词中托为一个多情女子的身口,以追忆的方式,叙写了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倾诉了抒情女主人公对于不幸爱情的怨恨、懊悔和悲伤,谴责了玩弄女性、背叛爱情的负心男子,表现了作者对时代不幸女子的深切同情。全词凄艳婉秀,感人至深。

上片首句以记得引入回忆,春未暮点明时间。以下二句,摄取典型的动作细节,描绘了一个富于情趣的生活场景。这两句写的是:当海棠花开放的时候,少女进入了幸福的热恋,她和恋人执手攀花,歌笑逗闹,情投意合。这两句将人与花结合来写,沾带晨露的娇艳海棠,深情脉脉的纯洁女郎,交相辉映,浑化为一。暗卜两句写出了天真无邪的少女对纯真的爱情和幸福,怀着赤诚的祈望和热烈的追求。她暗自想象自己怀春初恋前景,乃至痴情地希望海棠能给以启示,寻到开蒂花,赢得爱神的庇护满意而归。暗卜春心句表现少女初恋时的微妙的心理:争寻双朵争先去,写少女与情人心心相印,争先去寻并蒂双花以证他们的爱情美满久长。

下片情绪顿转,女主人公倾诉爱情生活的不幸和委曲。过片三句,直吐胸臆,说情人不知为何负心,轻易毁约,辜负了自己一片痴情,令人一腔幽恨,欲诉无门。多情是对情人的俗称,宋元俗语,词曲中屡见。两个轻字,既是对对方的诘责,又是对命运的控诉,种种复杂的感情凝铸成这几句率直、外露、一泻无余的分诉。煞拍二句,归结到少女对花伤心,自悲感情虚掷,与开端几句呼应。东君,司春之神。付,发落之意。时至暮春,少女只得到当初与负心人嬉游徘徊的花下暗暗地落泪,因为海棠是她爱情悲剧的见证,海棠最了解她的痴情,也看清了薄幸人的负心。当时,她曾共花语,如今无人分诉,只可向海棠倾洒悲泪,表明心迹了。她埋怨春之神把她打发到这海棠花下的爱情圈子里,颇具无理之妙。

此词结构上采用了今昔对比的形式,词的上片描写热烈的恋情,下片词意、情绪急转而下,倾诉了抒情女主人公对爱情横遭不幸而触发的悲苦与绝望,以及对薄幸男子的不满和诘责。这种结构,勾画出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由对幸福的追求、向往、期盼转向对于不幸命运的怨恨、悲伤、懊悔这一心路历程,有力地渲染出佳人薄命的主题。

《好事近·雨后晓寒轻》

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

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

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

不似海棠阴下,按《凉州》时节。

这首词围绕愁听残漏这一生活细节,展现了幽闺梦醒的思妇怀念远人的绵绵愁思和万转离肠。词的上片由写景到写人,下片着重表现思妇的心理活动。整首词熔抒情、叙事于一炉,用笔直中有曲。

上片起首两句为景语,既点明初春时节、夜雨过后的节令、时间,又描绘出一派略带寒意、莺倦停啼的清寂气氛,为主人公布置了一个与情怀恰相契合的环境。愁听反接早莺啼歇,说明思妇醒来很早,因为她已经听过了早莺的歌唱,也许她的愁肠曾和着淅沥的夜雨声一起颤抖。天刚破晓,她就起身独坐,隔溪传来夜尽的更鼓声,更添无限孤寂凄恻之感。正一声凄咽与愁听相应,更鼓声染上了主人公的感情色彩,使她回想起和情人离别的情景,这就暗中为下片写怀远人作了铺垫。词的上片,由写景自然过渡到写人。

词的下片进一步写内心活动:亲人西去,迢迢千里,分别时的缱绻、留恋、泪眼相看的情景无不历历目,直到如今,仍不堪回首,简直不敢注目西去路。然而,她毕竟又不由自主地瞭望亲人奔向他方的路衢。正因为西望,她才不堪,才惹起了离肠万回结,不堪二句,写出了左右为难的极端矛盾的心绪。去程赊说明与行人间隔之远,万回结极言离情愁苦之状,重笔渲染,已把别离苦写到极致。结拍二句宕开,追忆往日与亲人相处时令人难忘的一个生活场景,以反衬今日独处的悲凉,她想起了与亲人团聚之日,两人曾坐海棠花下,演奏《凉州曲》时,彼时的心情较之今朝,真有天壤之别了。

《凉州曲》,为唐代边塞之乐,当时属于新声,声情是比较悲凉的。不过,那时两人都幸福地沉浸艺术境界之中,如今却是自己孤独地承受着现实的孤独的折磨,心中之苦不言而自现。

朱熹曾将魏夫人与李清照并提,说是本朝妇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者。清人陈延焯也说:魏夫人词笔颇有超迈处,虽非易安之敌,亦未易才也。从包括此词内的魏夫人作品来看,这些评价是颇为中肯的。

好事近

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

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不似海棠阴下,按凉州时节。

阮郎归

夕阳楼外落花飞。晴空碧四垂。去帆回首已天涯。

孤烟卷翠微。楼上客,鬓成丝。归来未有期。断魂不忍下危梯。桐阴月影移。

这是一首月夜怀人词。上片记行人离去,暮春傍晚,天宇空阔,旅船回首已远,望中唯见一缕孤烟由山冈卷起。下片写居者怀远,离愁凝重,归期难凭,不下梯、月影移,见其凭高痴望,深夜不眠。

减字木兰花

西楼明月。掩映梨花千树雪。楼上人归。愁听孤城一雁飞。

玉人何处。又见江南春色暮。芳信难寻。去后桃花流水深。

减字木兰花

落花飞絮。杳杳天涯人甚处。欲寄相思。春尽衡阳雁渐稀。

离肠泪眼。肠断泪痕流不断。明月西楼。一曲阑干一倍愁。

菩萨蛮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这是一首望远怀人词。先写居处环境,楼台靠溪傍山,碧水倒影,居民稀少,隔岸相望,景象幽雅。“鸳鸯起”一句将全景写活,且反衬独处闺楼,逗起怀远离思。“杏花”着一“出”字,见春意盎然,闭关不住。次写怀人情愫,“绿杨堤”或许是送别之地;杨柳又为赠别之物,尤易触发离思;时刻徘徊溪边,足知忆念深情;收尾处点明离人三年未归,补足怀思凝重之由。写景紧切实地实物,文笔秀雅,离思殷殷。

“出墙红杏花”,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诗,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之句,备受人们称赞,魏夫人此句,早于叶诗,亦精妙可称。

菩萨蛮

东风已绿瀛洲草。画楼帘卷清霜晓。清绝比湖梅。花开未满枝。

长天音信断。又见南归雁。何处是离愁。长安明月楼。

菩萨蛮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

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定风波

不是无心惜落花。落花无意恋春华。昨日盈盈枝上笑。谁道。今朝吹去落谁家。

把酒临风千种恨。难问。梦回云散见无涯。妙舞清歌谁是主。回顾。高城不见夕阳斜。

点绛唇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独自凭阑久。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武陵春

小院无人帘半卷,独自倚阑时。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

玉人近日书来少,应是怨来迟。梦里长安早晚归。和泪立斜晖。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按:此首又见李清照《漱玉词》。

江城子(春恨)

别郎容易见郎难。几何般。懒临鸾。憔悴容仪,陡觉缕衣宽。门外红梅将谢也,谁信道、不曾看。晓妆楼上望长安。怯轻寒。莫凭阑。嫌怕东风,吹恨上眉端。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

卷珠帘

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

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系裙腰

灯花耿耿漏迟迟。人别后、夜凉时。西风潇洒梦初回。谁念我,就单枕,皱双眉。

锦屏绣幌与秋期。肠欲断、泪偷垂。月明还到小窗西。我恨你,我忆你,你争知。

虞美人草行

鸿门玉斗纷如雪,十万降兵夜流血。咸阳宫殿三月红,霸业已随烟烬灭。

刚强必死仁义王,阴陵失道非天亡。英雄本学万人敌,何用屑屑悲红妆。

三军败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剑光飞,清血化为原上草。

芳心寂寞寄寒枝,旧曲闻来似敛眉。哀怨徘徊愁不语,恰如初听楚歌时。

滔滔逝水流今古,楚汉兴亡两丘土。当年遗事总成空,慷慨尊前为谁舞。

明末清初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里说:“镜不幸而遇嫫母,砚不幸而遇俗子,剑不幸而遇庸将,皆无可奈何之事”,这是物与人的不幸而遇。那么人与人呢?尤其是女人与男人,不幸而遇的例子似乎更多,谢道蕴之遇王凝之,李清照之遇张汝舟,朱淑贞之遇俗吏,袁枚之妹之遇高绎祖。

朱熹曾说:“本朝能词妇人,惟有魏夫人、李清照二人而已。”在朱熹看来,宋朝杰出的女词人,除了李清照以外,还有一位,就是魏夫人,也是一个不幸而遇的典型例子。

魏夫人名叫魏玩。魏玩的丈夫叫曾布。

说起曾布,名头不如其兄曾巩响亮,曾巩因名列“唐宋八大家”而留名于文学史。他这个弟弟,虽然官当得比他大,反而没有他出名。

曾布还差点与大宋朝的著名侫臣高俅扯上关系。高俅原是苏轼的一个小书童。因为人聪明乖巧,字写得又快又好,公元1093年,苏轼从翰林侍读学士外调到中山府的时候,曾经想将高俅送给曾布,但是曾布没要,苏轼就把高俅送给了哲宗皇帝的妹夫王诜,当时如果曾布接受了高俅,大宋的历史有可能要改写。

曾布十三岁那年死了父亲,兄长曾巩对他悉心培养。曾布考上进士之后,与王安石关系密切的曾巩,将他安置到王安石的门下。起初,曾布受到王安石的宠信,帮王安石做了不少事。大臣韩琦反对王安石的青苗法,向宋神宗上了一道奏章。宋神宗将奏章拿给王安石看,王安石很生气,令曾布对照韩琦的奏章逐句批驳,刻在石上不算,还印了一万张颁行天下,韩琦一怒之下辞官还乡。但后来,王安石又不喜欢曾布了,原因是宋神宗诏求直言,曾布说了变法的一些坏话,王安石怒斥曾布,解除了曾布的一切职务。

宋徽宗与曾布的关系,有一段时间也非同寻常,曾布曾说他们这种君臣关系是所谓的“千载一时”。两人经常密议朝政大事,并且相互立下保密工作的誓言:如果国君不保密的话,就会失去曾布这个“忠臣”,如果曾布不保密的话,就以掉脑袋谢罪。后来,曾布被蔡京排挤,自恃与皇帝关系铁,在皇帝面前喋喋不休地为自己辩解,并且声色俱厉地指责蔡京。宋徽宗听了立马翻脸,大臣也群起攻之,弹劾曾布“无人臣之礼”,蔡京也趁机弹劾他贪赃枉法,抓捕了他的几个儿子,这样,他被贬官,五年后,郁郁而死。

虽然,曾布也吟读作词,而且一些词还写得不错,但是,可以想见,公务繁忙、挣扎在名利场上的他,是没有心思和闲情与才女魏玩吟风弄月、琴瑟和鸣的。

那个时代,婚姻是女人一生中最大的一笔“投资”。嫁人就是嫁给命运。魏玩嫁给曾布之前,曾布还未取得功名,等曾布进士及第走上仕途之后,魏玩并没有享受到夫荣妻贵的幸福,她被可怜巴巴地丢在江西的老家。她幽怨无比,伤情别恨常常涌上心头。她写过这样一首词: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斜阳起;隔岸两三家,玉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显然是指曾布把她丢在家里,不管不顾,已经整整三年了。“隔岸两三家,玉墙红杏花”这一句很是值得玩味。闹春的杏花,开得正艳,不安分地越过墙来,似乎是在暗示、逗引着什么……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魏玩夫人极力提倡并恪守封建伦理道德,多次受北宋朝廷褒奖,被封为鲁国夫人。看来,魏玩即使是想“红杏出墙”,也没有那个勇气和机遇。

再后来,曾布到处做官,两人在一起的日子,也是聚少离多。魏玩对曾布的不满,进一步升级,她在另一首词里写道:

别郎容易见郎难,几何般,懒临鸾,憔悴容仪,徒觉缕衣宽。门外红梅将谢也,谁信道,不曾看?

脱装楼上望长安,怯轻寒,莫凭栏,嫌怕东风吹恨上眉端。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

如果说“别郎容易见郎难”还是怨爱交织的话,那么“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就只剩下满腔的怨恨了。

其实到处做官,漂泊不定,并不能成为不带家眷的理由。苏轼即使是被贬到偏远地方,也带着红颜知己朝云。曾布的官运比苏轼亨通,特别是他中年时期,是不断升迁和受到重用的,他不带魏玩随行,主要是对魏玩没什么感情。这一点,还可从后来一事看出。

曾布当上宰相以后,魏玩跟着他到了宋朝的京城汴梁,但生活并未变得充实快乐起来。魏玩为了排遣寂寞,寻找知音,派人千里迢迢去杭州找到另一位才女朱淑贞,将其接到京城住下。两人一起吟诗弄词,听歌观舞。朱淑贞在诗中写道:

占尽京华第一春,轻歌妙舞实超群。

除了文字与才名上的惺惺相惜之外,朱淑贞遇人不淑的命运是引起魏玩共鸣的一个重要原因。

朱淑贞自小通诗词,工书画,晓音律,但不幸由父母做主嫁与一个俗吏为妻。此人不仅品味低俗,还经常打骂朱淑贞,甚至带妓女回家,当着她的面与妓女调情,她只好把一腔血泪辛酸都付与诗词。曾布比起朱淑贞的丈夫稍好一点,但对魏玩不忠,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这种事,据说也是有的。

曾布原来在海州怀仁(今江苏赣榆县)做县令时,手下有一位姓张的监酒使,大概是很早死了老婆,留下一个年仅六七岁的小女孩,慧黠可爱。魏玩十分疼爱小女孩,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对待,教她诗书,小女孩领悟得很快,学业日进,长大后进入内宫,虽无名分,但因文笔很好,颇受看重。

年纪可以做张氏父亲的曾布,通过妻子魏玩的关系,刻意接近张氏,也不知是怎么将这位张氏弄上手的。反正结果是曾布与张氏好上了。曾布追求张氏,理由不外有二:一个是张氏年轻貌美;一个是张氏出入宫中,曾布可以借助她得到皇宫的内部信息,以便在官场派上用场。

魏玩病死之后,作为学生和义女的张氏,前来哭吊,还写了一首诗:

香散帘幕寂,尘生翰墨闲;空传三壶誉,无复内朝班。

文笔的确不错,但感情平淡,多少有点敷衍的味道,或许缘自于对老师魏玩的愧疚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