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土家族姓氏源流(重庆篇 张家界篇)

土家族姓氏源流(重庆篇 张家界篇)

时间:2018-08-21 16:26:52

相关推荐

土家族姓氏源流(重庆篇 张家界篇)

土家族姓氏源流(重庆篇)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重庆土家族地区因区位较为重要、物产较为丰富和交通十分闭塞而成为王权国家中央政府十分重视的地域,不断派驻的官员、军人、移民源自不同地域的不同姓氏,在与重庆土家族及先民如巴人等的交往中逐渐分化、融合和认同土家族的民族身份,丰富了重庆土家族姓氏结构。

一、复杂的姓氏

二十世纪80年代大规模恢复民族成份,国家民委以文件〔 [1982]民政字第240号〕指出土家族身份认定原则:“(1)申请恢复土家族成分者须有一定的土家族语言、民族特点(如过赶年、崇拜祖先、祭祀土王、信奉土老司、跳摆手舞等);具有民族意识,本人要求恢复土家族成分,应当予以恢复。(2)土家族同其他民族通婚所生子女的民族成分,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恢复或改正民族成份的处理原则的通知》〔(1981)民政字601号〕办理。但追溯血缘关系不能过久,最远以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为限。”[1]

根据国家民委、四川省民委的文件精神,现渝东南各地党委和政府也确定了恢复民族成份的规定。“第一,保留有少量土家族语言词汇和称谓的,并且不同程度地保留民族特点,如过赶年、祭祀祖先、信奉土老师、跳摆手舞等;第二,改土归流前居住在酉阳土司辖区的土家族,并保留有土家族某些习俗,具有一定的本民族意识;第三,祖祖辈辈自称“土家”或被当地人成为“蛮子”的;第四,从外地迁居本县或本县原土司辖区,其同族、同宗已被认定为土家族,并有某些联系或一定依据;第五,土家族与汉族通婚的,其18岁以上的成年子女,可以选择父母一方的民族成份,18岁以下未成年子女由父母协商确定随父或随母的民族成份,若父母死亡,可选择祖父母、外祖父母任何一方的民族成份,不再往上追溯血缘关系。”[2]

历史文献及田野调查显示,重庆土家族主要以诸大姓氏存在,但因人口迁徙的原因而逐渐丰富。现学界公认,土家族的形成是以古代巴人为主体,不断融合地方土著部落及外部迁移入境的僚、蛮、疍、夷等不同民族,更兼宋元后以各种原因不断迁入的汉民,姓氏十分庞杂。根据调查,昔日重庆酉水流域土家族由同族而居演化为同姓而居,再到“大姓为主、杂以他姓”的分布。“在酉水三区大约120多个姓氏当中,属于土家族较多见的姓有:彭、白、田、冉、向、李、王、杨、张、谭、秦、刘、徐、罗、庹、凡、郑、龚、何、贾、杜、代、周、谢、唐、蔡、马、肖、黄,等等。其中少数几个姓却在三区土家族总人口中占了多大多数”;“白、彭、田三姓人家,共有1万多户,按人口测算,超过三区土家族人口半数以上。李、张二姓约5000户。这五姓人口之和,至少占三区土家族人口的85%。也就是说,酉水三区聚居的主要是白、彭、田、李、张等姓氏的土家族。”[3]

重庆土家族家族具有鲜明的宗法色彩,历代传承的家规不仅促进了不同姓氏的持续发展,而且整体维护了土家族传统社会,因而土家族族不同姓氏家谱的“家规”实可视为“族规”。酉阳《冉氏家谱》卷首《家规》有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友于兄弟、新睦宗族、和睦邻里、敦肃闺门、禁止争讼、勤习正业、定正名分、慎选婚姻、教约子弟等家族规定,而酉阳李溪可大《李氏家谱》“家规十六条”具体如下。

一、族内处家者,必宜孝父母,守五伦。如有忤逆不孝者,该众族重责。二、处家笃友者,须宜兄宜弟。如有欺凌不逊者,该众族严加督责。

三、族内有出仕者,宜忠君爱民。倘有慢上残下者,谨宜戒之惕之。

四、处乡与长者接,宜隅坐随行。不顾者,众族重罚。

五、耕耘者,须出作入息,胼手胝足。如有游荡不务本业者,该族重罚。

六、读书者宜五更三灯,黾勉从事。如有怠惰不报者,该族严责。

七、操弓打马者,务宜辛勤劳苦,精通武艺。如有藉名游耍者,该族重罚。

八、有争夺田地者,必须讲明。如有唆是唆非,该众族重罚。

九、绝嗣者,须抚族内子孙,先亲后疏。如有滥收异姓者,众族严禁。

十、有前代抚异姓者,不许葬入祖坟。如有恃强不服者,该众族严禁。

十—、族内有不幸而寡居者,可守则守,不守则出,半途而废者严责。

十二、族内有押钱赌博者,有任手游荡者,该众族督责,摈斥异方。

十三、有男女混杂,以坏闺门,以该众族督责,送官惩治。

十四、族内有奸盗诈伪者,必宜屏绝异地。若姑息养奸,该族为督责。

十五、族内有田地基址园圃,依分关管理。如有混侵争强者,公议重刑。

十六、族内有衣食充足者,不得欺压贫困。如有逞势凌人者,该众族公议重罚。

二、多样的来源

田野考察和文献资料表明,重庆土家族的姓氏比较复杂。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察表明,重庆土家族姓氏来源大致如下。

(一)巴人分支及所属姓氏

目前最早关于古代巴人的史料来源于《世本》,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关于廪君的神话故事涉及古代巴人姓氏。“巴郡南蛮郡,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4]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对以上五姓进行过详细考证:“巴”作为姓氏,似乎在巴人区域没有流传,可以和“樊”一起说到的是范氏和繁氏,“曋”姓与现今土家族区域内的谭、覃、潭等姓氏相近,“相”后来演变为土家族的大姓向,“郑”与现今土家族人中的郑姓关系尚待考证。[5]据此,可以确定古代巴人后裔所属之范、谭、覃、向等姓氏为土家族。另主要活动在秦汉时期川东一带的巴人分支“板楯蛮” 已有七大姓氏,故《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云“秦地既定,乃遣还巴中,复其渠帅,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不输租赋,余户乃岁入賨钱,口四十。世号为板楯蛮。”[6]除大姓外,巴人及先民还有众多小姓。除上述12姓及派生若干姓氏外,巴人姓氏还包括田、冉、文、李、杨、赵、屈、徐、谢、资、蹇、药、廖等13姓,均可能与巴人关系密切。[7]因此,重庆土家族地区诸如石柱谭氏、马氏、向氏,酉阳冉氏、田氏、白氏、李氏、彭氏,秀山杨氏等若干姓氏均当系巴人后裔。

(二)因民族融合而进入土家族姓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重庆土家族地区以地域较为广阔、物产较为丰富、区位十分重要等原因而成为土家族生长繁衍之地,也为其他民族提供生存避难之所,也是王权国家迁徙人口、派驻军队之处。由于在共同地域因共同的经济生活而逐渐锻炼和使用共同语言并形成共同的文化及心理,这些自外迁入的各族人民逐渐融入土家族,其姓氏自然也成为土家族姓氏的构成部分。

1.重庆土家族先民中的少数民族姓氏。重庆土家族地区自古就是多民族杂居地区,故《华阳国志·巴志》称巴国“其属有濮、苴、共、奴、獽、夷、疍之蛮”。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酉阳为中心的重庆土家族地区“没于蛮獠”。宋代黔中之民“杂居溪洞,多是蛮僚”。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土家族不断融合其他民族而分逐渐分化为单一的民族,源自其他民族人群所在姓氏也就转化为土家族姓氏。但文献载记有限,古代土家族因民族融合而丰富的土家族姓氏情况已难厘清。因此,重庆土家族姓氏当有部分系因民族融合而加入先民者。宋元之际,黔江“半没于夷”;元明交替,《黔江县志》载称“土寇蜂起,腹地如水寨、峡口、栅山、后坝为龚、胡、秦、向四所豪分据,彼时边境必任人侵占。”[8]

2.不同原因定居重庆土家族地区而转化的汉族姓氏。一是军事征调而来的汉族姓氏。为掌控具有战略意义的土家族地区,王权国家的中央政府向重庆土家族地区派驻大量汉族军人,因其“世守其地”而成为土家族成员,也就成为土家族姓氏的来源之一,如秀山及周边地区的杨氏、石柱及周边地区

的马氏、酉阳及周边地区的冉氏等。在重庆土家族聚居的秀山,杨氏源于贵州北部,是思州、播州杨氏土司的一个分支。据考远,祖源于山西太原,当是典型汉人。南宋末,杨氏支系由黔东北进入秀山,先后在邑梅、平茶、石耶一带建立土司政权,因统治一方土著而逐渐演变为土家族。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杨氏是秀山人口最多的土家族姓氏。在重庆土家族聚居的石柱,土司家族中的马氏和陈氏亦是外地移入的汉族大姓。《马氏族谱》、《石砫厅志》及《补辑石砫厅志》均载:南宋建炎年间,陕西扶风伏波将军马援后裔马定虎奉诏率兵平定五溪蛮,得授石安抚使,因“世守其地”而后代子孙生息于此。因此,石柱土家族马氏从族源上看仍是汉族,经过数百年的融合与同化而完全接受了土家族风俗习惯和具有土家族民族意识,是汉族被“土家化”的典型代表。人口普查表明,马氏人口数量在石柱土家族中占据第四位。1994年版《石柱县志》记载:古代不断来石柱落业的汉族官兵还有陈氏、冉氏、刘氏和向氏。《刘氏族谱》记曰:“洪武四年蛮乱,马克用不能就敌,求友德率八骑等处兵将七千七百。鏖战十有九日,亦不能胜。于楚尽拿家口,搬移四川地方溪源里置业落坐,此后子孙分支落业石砫各地。”[9]人口普查表明,上述姓氏也是石柱土家族人数众多的大姓。根据酉阳地方史志文献及家族谱牒,酉阳冉氏源于中原,于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迁居今重庆奉节一带,于南宋建炎年间因平复金头和尚之乱而封官得职并世代传袭,进而在酉阳及周边地区繁衍。人口普查表明,酉阳冉氏人数约占全县人口总数的20%,是酉阳县第一大姓。二是因政治目的而来的汉族移民姓氏。重庆土家族地区位在偏远而物产丰富,交通闭塞而区位重要,是乱世避战、盛世拓业的绝佳之地。因此,逃避战火或奉调开发的移民长期在重庆土家族地区生产生活,不断融入土家族而丰富其姓氏结构。在重庆土家族聚居的石柱,因元末逃避战乱和明初组织的大规模移民有秦、谭、向、佘、邓、蹇、杨、郭、廖、牟、田等姓氏。《郭氏族谱》记载:“于洪武初湖广填四川时,到石砫土老坪、高台坝落业。”[10]明末清初,避乱来石柱的汉族居民有黎、杨、李、何、陆、谢等姓氏。《黎家族谱》记载:“清初避乱,黎洪让携家由万县三正里入石砫万福场小耶寨落业。”[11]清初,移民石柱定居的汉族有王、黄、包、周、贺、钟、杨等姓氏。《包氏族谱》记载:“祖居湖南辰州郎溪县,顺治七年辗转迁居石砫司洞源里四甲马武坝。”[12]在重庆土家族聚居的酉阳,因躲避战火和政府开发性移民的汉族姓氏包括白、彭、田、何、庹、杨、陈、王、张、李等姓。[13]在重庆土家族聚居的秀山,因躲避战火和政府开发性移民的汉族姓氏包括彭、白、李、马、蔡、田、杨、向、冉、覃等姓氏;[14]在重庆土家族聚居的黔江,人数众多的大姓陶、田、万、黄、徐、周、蒲、张、罗、李、孙、宋、谢等都是明清时期从湖北、江西等地辗转迁入落业垦殖。[15]在重庆土家族聚居的彭水,因躲避战火和政府开发性移民的汉族姓氏包括谢、王、赵、萧、李、廖、聂、蔡、简、汪等上百个姓氏。[16]三是不同时期进入土家族地区的汉族官商姓氏。重庆土家族区有丰富的盐丹资源,受命逐利而来的汉族官商留居当地而融入土家族,丰富了土家族的姓氏结构。在重庆土家族聚居的彭水,雍氏、田氏、王氏、向氏、聂氏有部分系汉族官商后裔,后因认同土家族的民族身份而为土家族姓氏增加了成员。《彭水县志》记载境内董姓始祖董仁高在明朝“永乐时,奉旨来彭水采购皇木。见风俗淳厚,有心居此,迟延数年才回京复旨。后从江西吉水县洞水乡南岭西坑迁龟池坝隐居。”[17] 本文摘自《重庆世居少数民族研究·土家族卷》

[1]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重庆民族志》,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第285页。

[2]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黔江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第584—585页。

[3]李星星:《曲折的回归——四川酉水土家文化考察札记》,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7页。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116,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五史本1986年版,第1050页。

[5]《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版,第82—86页。

[6]氏。重庆土家族区有丰富的盐丹资源,受命逐利而来的汉族官商留居当地而融入土家族,丰富了土家族的姓氏结构。在重庆土家族聚居的彭水,雍氏、田氏、王氏、向氏、聂氏有部分系汉族官商后裔,后因认同土家族的民族身份而为土家族姓氏增加了成员。《彭水县志》记载境内董姓始祖董仁高在明朝“永乐时,奉旨来彭水采购皇木。见风俗淳厚,有心居此,迟延数年才回京复旨。后从江西吉水县洞水乡南岭西坑迁龟池坝隐居。”[17] 本文摘自《重庆世居少数民族研究·土家族卷》

[1]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重庆民族志》,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第285页。

[2]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黔江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第584—585页。

[3]李星星:《曲折的回归——四川酉水土家文化考察札记》,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7页。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116,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五史本1986年版,第1050页。

[5]《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版,第82—86页。

[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116,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五史本1986年版,第1050页。

[7]《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版,第89页。

[8][清]张九章,等:《黔江县志·地舆志》卷1,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

[9]石柱县志编纂委员会:《石柱县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111页。

[10]《郭氏族谱》,转引自石柱县志编纂委员会:《石柱县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页。

[11]《黎家族谱》,石柱县志编纂委员会:《石柱县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页。

[12]石柱县志编纂委员会:《石柱县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页。

[13]《酉阳县志》编纂委员会:《酉阳县志》,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14]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秀山县志》,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44页。

[15]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黔江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第584页。

[16]彭水县志编纂委员会:《彭水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00—708页。

[17]彭水县志编纂委员会:《彭水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01页。

土家族姓氏源流(张家界篇一)

1982年,国家民委转发的(82)民政字第240号文件《湘鄂川黔四省边境邻近地区部分群众恢复土家族成份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恢复土家族成份的工作,主要是在清代“改土归流”前的土司、土官管辖的土家族地区,在其周围的卫所地区和边缘地带也有这个问题。1984年,国家民委办公厅(84)政字第164号通知强调:国家民委转发的(82)民政字第240号文件中所指的土司后裔,是指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时被废除的少数民族土司,其后裔一直生活在土家族地区,仍保留有民族特点,他们的民族成份可以得到确认……至于历代封建王朝派往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而世袭土司、土官的后裔,但因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早已融合于少数民族中,现仍保留有土家族民族特点的,如本人要求,可认定为少数民族。”澧水流域在清代“改土归流”以前正是土司、土官管辖的土家族地区。元明清时期,朝廷在澧水流域设置了桑植土司、柿溪土司、茅冈土司、慈利土司、麻寮土司、添平土司等土司机构和九溪卫麻寮所等卫所机构,任命土家向姓、覃姓、唐姓、吴姓、卓姓、赵姓、周姓、黎姓、李姓等姓土酋为土官,允许子孙世袭。同时,土司地区还有彭姓、田姓、庹姓等姓土民。清代雍正年间,清廷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废除澧水流域各个土司,改属桑植县、永定县、慈利县等县。此后,十二姓土官、土民后裔一直定居在澧水流域,仍然保留土家族特点。建国以来,湘西北各级党委统战部或政府民委根据国家民委及省民委文件,认定部分群众为土家族人。所以,张家界市土家族人已达102万多人。

一、唐宋时期的土著姓氏演变成为世袭土官

唐代羁縻州、县制度是任用少数民族世袭土官,让其自理自治,具有土司制度的基本性质。唐朝末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形成地方势力割据局面。唐宋时期,澧水流域向、覃等“蛮夷”土著大姓逐渐演变成为本地酋长。元明清时期建立土司机构后,向姓、覃姓、唐姓、吴姓等土家酋长被朝廷授予土司职务,准其子孙世袭,确认对其各自辖区的治理,使之对澧水流域土家、白族、苗族、回族等民族先民进行统治,达到“以夷治夷”目的。 1、土酋向姓世袭情况

相姓为古代“巴人五姓”之一,向姓由相姓演变而来。因“向”与“相”原是同音异译,故土家人讹“相”为“向”。复旦大学谭其骧教授在《近代湖南人之蛮族血统》一文中说:“向氏为湖南蛮姓中之最早见于记载者。后汉建武二十三年,武陵蛮精夫相单程作‘乱’。相氏疑即向氏,‘相’、‘向’同音而异译也”。北宋时期,澧水流域车溪洞土酋向克武率领土人归附宋朝。宋代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朝廷下旨改车溪洞为柿溪州,授土酋向克武为柿溪州宣抚使,允其子孙世代承袭。向克武遂设柿溪州宣抚司衙署(在今桑植县上洞街乡政府)。桑植县《向氏族谱》记载了这一史实:“肇自祖公,向姓讳克武,于唐末宋初客游南楚,因入溪峒。是时大乱,土宇瓜分。流寇马殷占据湖南,称为楚王。公遂隐居山峒。公本盛德长者,乃为土众推(戴)为部落(酋)长。越十余载,天下宗宋,四海一家,万姓一体,公率各峒酋首倡向化,调征苗叛,得蒙嘉奖‘忠顺’,以为各峒酋长,仍住车溪峒,改为湖南柿溪州,(钦授向克武)为(柿溪州)军民宣抚使。”向克武死后,其子向万民袭职,忠心辅国,仁德爱民。后因无嗣,传弟向万才。宋代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奉旨征辽疆几载,因功授奖回司。向万才死后,向永通袭职,劝人以耕织桑农为务。向永通死后,其子向世禄袭任,为官廉明。向世禄死后,向天福袭职,抚民如子。

宋代,澧水北源活动着另一支向姓土人。据桑植县《民国向氏族谱》载:五代辰州沅陵县莲花池土王向宗彦后裔、巴蜀盘龙洞主向秀发长子向思胜于南宋建炎年间奉令来到桑植征苗。向思胜对土人、苗家予以宽待,澧水源头土酋、苗酋来附者达52处。向思胜率领土人、苗家入朝服化,因功被授“湖广桑植等处地方军民宣慰使司职”,颁发印篆一枚,赐袍带、虎符,拥有上、下桑植地。桑植县凉水口镇麻家湾村尚有桑植土司始祖向思胜墓址。《宋史》载:南宋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湖外自靖康以来,盗贼盘踞,钟相、杨太山、雷德进等相继叛,澧州所属尤甚,独慈利县向思胜等五人素号溪峒归明,誓掌防拓,卒能保境息民,使(雷)德进贼党无所剽掠,(向)思胜后竟杀(雷)德进。”向思胜协助官军招复土人山寨40余栅后,并在茶盘口修筑了老司城(遗址在今桑植县沙塔坪乡茶盘口村官屋场)。 2、土酋覃姓迁徙情况

西汉刘向在《世本》中说:“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五落钟离山。”巴人起源以后,溯清江,顺溇水,迁到澧水流域。土家人说覃即瞫,为古代“巴人五姓”之一。谭其骧在《近代湖南人之蛮族血统》中说:“覃氏蛮,东汉时著于溇澧之间。章帝建初三年,溇中蛮覃儿健等反”。覃儿健起义军被东汉官兵镇压以后,其部族部分逃往关陇地区。三国时,蜀汉总兵覃万传随诸葛武侯南征,深受土人爱戴。南北朝时,覃无克为东宁州刺史,以勇著称。关陇覃氏至唐玄宗时,因“安史之乱”迁到施州。唐代天宝年间,御驾幸蜀,覃汝先率领土军千余迎驾,皇帝嘉其忠义,封为“施州行军总管”,子孙世袭其职。后来,覃氏后裔迁回故乡溇澧流域。清《同治来凤县志》明载:“覃汝先,不仕,隐居陕西南郑县,生二子:长伯坚,次伯圭,受世职。征四川吴曦有功,俱授行军总管。(覃)伯圭之后为茅岗司。”清《光绪永定县乡土志》载:“宋哲宗时,有覃汝先者,生元符元年戊寅,倜傥有志略。绍兴中,杨幺据湖为乱,诸洞蛮时时窃发。(覃)汝先承制分征剿抚,并施诸蛮畏服,论功授武毅大夫,镇守施州,子伯坚、伯圭。(覃伯)坚为行军总管,(覃伯)圭靖蛮有功,仍镇施州。”该志又载:“本境覃氏世为土司,有覃汝先,宋末自南郑迁施州。明初,有覃荣(又名覃添佑)始为茅冈土酋。”覃伯圭生子仕魁。覃仕魁镇守施州,任苗有功,加封“都督元帅”。覃仕魁子覃友仁于南宋祥兴年间率兵由施州追贼至麻寮,驻军红土。后来开辟石门县覃家山(又名金鸡关),为添平之祖。以功授安抚使,封怀远将军。覃友仁长子覃绪祖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投诚缴印,仍准袭职,颁给印凭。迁至郑家坪建衙署后,留守添平。子孙世代定居于此。覃友仁次子覃福祖,娶唐氏为妻,生子覃添佑,后任茅冈长官司首任土官,子孙世袭其职。二、元明清时期土司机构的土官姓氏

“土司制度”是指元代以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与内地府、县相比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殊待遇而且土司官吏可以世袭的政治制度。从元代起,封建王朝始在土家地区建立土司制度。元代,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各级,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土司机构。元朝统治者在唐宋时期羁縻州、县制度的基础上,创立了蒙、夷分治之法,官有流官、土官之分。元朝统治者对愿意归附的土酋委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土官职务,土司制度基本形成。明清时期,土司制度日臻完善,朝廷对土司的建置、废置、职官、官衔、任命、承袭、义务、朝贡、赋税、征调等作了具体规定,加强了对土家地区的控制。

1、土司建置沿革

元明时期,澧水流域虽然设置了桑植土司、柿溪土司、茅冈土司、慈利土司、麻寮土司和添平土司等土司机构。但是,时并时分,时升时降,建置沿革非常复杂。

(1)桑植土司沿革

元朝初年,曾置上桑植、下桑植二长官司,隶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元朝中期,废二长官司,改置桑植安抚司。明《弘治岳州府志》曾载:“元(代)元贞初,升(慈利)县为州,属澧州路,于州西北四百九十里置桑植安抚司。”元朝元统三年(公元1335年),向思胜四世孙向仲山奉命征讨“鹅梯寇”有功,始授为桑植宣慰使,颁发印篆一颗,遂迁至两河口建旧司城衙署。管辖地域即今桑植县打鼓泉、两河口、陈家河、凉水口、岩屋口、蹇家坡、河口、上河溪、谷罗山、沙塔坪、苦竹坪、巴茅溪、四方溪、龙潭坪、细砂坪、八大公山、五道水、桥自湾、洪家关、芙蓉桥等乡(镇)。据明《隆庆岳州府志》和《明史·地理》载:明太祖丙午年(公元1366年),桑植宣慰司归附,改置桑植安抚司。明代洪武年间,桑植土司介入明初夏德忠起义,曾被废除。明代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向仲山之子向思富前往麻寮所署说他父辈原为桑植安抚使,愿意归顺。麻寮所土官代向朝廷上疏状。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复设桑植安抚司,以土酋向思富为桑植安抚使,隶属九溪卫。向思富死后,其子向万成袭任,其孙向永政袭任后调征洪江等处。嘉靖年间,向仕禄袭职后,调征倭寇有功,受奖赐后回司。清朝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桑植宣慰使向鼎归附,仍授原职,颁给印篆。

(2)柿溪土司分设

元代,土人向定安于至元元年(公元1339年)征调有功,钦授柿溪宣抚使,允其子孙世袭。至元六年,传子向仕德,有恤民之心、安民之略。向仕德死后,其弟向仕金袭职。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向仕金归附明朝,仍授柿溪宣抚使。“仕金卒,子仲贤、仲贵争袭。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改柿溪宣抚司为长官司,而分为二:(向)仲贤为上峒长官司,(向)仲贵为下峒长官司,皆三年一朝觐。”据清《同治桑植县志》载:“上、下二峒长官司俱服桑植司调遣。然不受署置,亦互结姻戚,与其置长官司异。”说明上峒长官司和下峒长官司虽然隶属桑植土司,但是具有相对独立性。上峒长官司衙署在柿溪宣抚司旧治(在今桑植县上洞街乡政府),下传15世。下峒长官司衙署设在下洞街(在今桑植县两河口乡),世袭12代。

(3)茅冈土司设置

元朝末年,土人覃福祖生子添佑。明朝初年,覃添佑归诚后,跟随明军征讨陈友谅有功。当时,茅冈土民暴动,覃添佑率领土兵往征,被授为茅冈安抚使,设茅冈土司七进衙署(在今永定区温塘镇茅冈村),治理其地,为茅冈土司始祖。其子覃文聪袭职以后,于明代洪武年间,参加镇压土家人向大坤起义,朝廷封他为“怀远将军”。其孙覃朝袭任茅冈安抚使后,守法安民。明代正统年间,因为地域狭小,改为茅冈长官司。其重孙覃仲春袭任以后,谨凛自守。清代《光绪永定县乡土志》保存了茅冈长官司设置的罕见史料:“(覃)福祖,卒明洪武四年。子(覃)荣,字添佑。明初归诚,随征陈友谅有功。时茅冈蛮作乱,(覃)荣率兵往征,招抚酋领,屡著奇功,授为茅冈隘安抚使,封开国镇夷将军,令世守其地,是为茅冈土司之祖。子(覃)文聪袭职,慈利土酋向天王煽惑诸蛮,时出攻掠。文聪独恪守臣节,保境息民,朝廷嘉之,封怀远将军。子(覃)朝岁贡方物,奉法安民。子(覃)仲春生(覃)昊,(覃)昊生(覃)良佐,承父职”。《明史·地理》和清《同治永定县志》都载:永定卫所属有大庸守御千户所和茅冈长官司。明代嘉靖年间,茅冈土司覃尧芝跟从明军经略胡宗宪征倭寇有功,嘉封“怀远将军”,赐予甚厚。其子覃承坤也以征倭功世袭茅冈土司职务,赐服晋阶。清代顺治四年,茅冈长官司长官覃荫祚披发投诚,归附清朝。大清经略洪承畴赏给“开国忠藩”匾额,清廷仍授原职,给与印信。又湖广都指挥使司孙世昌赠以“西藩重镇”匾额,并且修建罗塔坪六神庙。茅冈长官司承袭世系为:覃添佑──覃文聪──覃朝──覃仲春──覃昊──覃良佐──覃尧芝──覃承坤──覃宗伊──覃瞻廷──覃荫祚──覃声极──覃纯一。茅冈土司王覃添佑、覃文聪的后裔分布在永定区温塘镇、青安坪、罗塔坪和罗水等乡(镇)。

(4)慈利土司覆亡

元末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后,慈利土酋覃垕联络田大、八古皮等人纷纷加入陈友谅起义军,攻占了元朝统治者设在慈利境内的茅冈宣慰都元帅府,茅冈宣慰都元帅吴邀弃官逃难。朱元璋称吴王位后,派遣湖广行省平章杨璟率兵到湘西北镇剿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旧部及元代残余势力。慈利宣抚使覃垕归附明军,仍置慈利宣抚司。“高皇帝即吴王位(公元1364年),大败(陈)友谅于潘阳。诸苗大恐,跳岸走。而慈利土官亦以故元所授参政照会三道来献,即置慈利军民宣抚司,以(覃)垕为宣抚使,垕贡马二十匹。”元代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三月,“湖广行省参政杨璟率师由松滋至澧阳等处招抚,驻师三江口。慈利军民宣抚使覃垕、夏克武等诣军门谒见。”甲辰年(公元1364年)十一月,“置慈利军民宣抚司,秩正三品,以其土酋覃垕、夏克武为宣抚使司,田重祥为同知宣抚司事。时(覃)垕等归顺,以故元所授参知政事照会三道来上,乞改置官司。上从其请,且俾因其俗而治之。”明初,慈利大旱。但是,明朝统治者仍然苛索军粮。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覃垕被迫率领土民起义,占领覃家城、茅冈等寨。《明史·土司》还载:“洪武三年,慈利安抚使覃垕连构诸蛮入寇,征南将军周德兴平之。”洪武四年三月,在数路大军合围之下,才将覃垕起义军镇压。覃垕被剥皮致死,慈利土司也被废除。据明《万历湖广总志》载:洪武四年,慈利西境改设安福千户所,以慈利宣抚司副宣抚使夏克武为安福千户所千户,因夏克武在明军镇压覃垕起义的战争中有赎罪表现。后来,其子夏得忠袭任安福所千户。

(5)麻寮土司演变

慈利唐姓始祖唐国政始居重庆府巴县。元朝末年,张士诚起义后,唐国政被封为镇国将军,妣挂先锋。分关设隘,始落慈利县十七都五里坪麻寮寨,始设土司,创建司署,从此唐姓子孙世袭麻寮土官。慈利县晋阳堂《唐氏族谱》曾载:唐国政“游山羊坪、鹞鹦、林(淋)溪、金藏、罗峪等处,沿河夹石,山水嵯峨直出,乃居桑植。各属军舍,守防各土边关,永袭麻寮所从兹来矣。”元代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唐国政之子唐涌袭职为麻寮宣抚使。《明史·地理》明载:“吴元年(公元1364年)正月,改(为)黄沙、靖安、麻寮等处军民宣抚司。”当年,各个峒长一齐作乱,唐涌在慈利县十八都花桥坪设云阳寨,被土人推为云阳寨主。后建衙署,名曰南府(在今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花桥村)。据《明史·湖广土司》载:元代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改为麻寮长官司。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唐涌分兵防御麻寮土司关隘,倡义起兵,且战且守。洪武二年,徐达丞相屯兵三江口,麻寮土司唐涌投诚徐达驾下,纳土归附,仍授麻寮长官司原职,敕赐铁券、号纸。

2、土司政治制度

土司实行军政合一的集权制度。土司王既是各自辖区的最早行政长官,又是本辖区的最高军事首领。由朝廷任命的武职土官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长官等,由省都指挥使司领之,其品级因朝代不同而略有差别。土司委任的官职有土知州、土中军、土经历、总理、家政、舍把、旗长、峒长、寨长等。总旗为土司军队基层单位“旗”的长官,由土司王庶兄弟或本地大姓有威望者担任,管理差役,训练士兵。桑植土司基层组织健全,有三个土知州、六个长官司。清《同治桑植县志》载:桑植土司“土知州有三:曰安定州、龙潭州、化被州。长官司有六,有名无地,皆土司自署。置土中军止一人,其下分十四旗,每旗有总旗管之,所领或百余人,或数十人,用则为兵,散则为农。土人有罪,小则土知州治之,大则土司自治。若客户犯过,则付土经历。”

土司承袭制度实行世袭制。袭职是父死嫡长子承袭职务,无子的兄终弟继;或由妻、婿、侄继承。袭职者无论是谁,均须上报朝廷。袭职者持有依据,元代为银牌,明代为铜印,清代为土司印、号纸。

由于土司承袭,封建等级制度是土司统治时期政治的显著特征。土司王自称“本爵”,土民称之为“爵爷、土王、嘎墨”。称其妻为“夫人”,称其妾为“姑娘”,称其子为“官儿”,称其女为“官姐”。房屋建筑等级极为严格。土司衙署“绮柱雕梁,砖瓦鳞次。百姓则叉木架屋,编竹为墙。舍把、头目,许竖梁柱,周以板壁。”土司王外出巡游,所到之处,土民必须下跪迎接。“土司出,其仪威颇盛。土民见之,皆夹道伏。即有谴责诛杀,惴惴听命,莫敢违者。”

残酷的刑法是土司对土民实行野蛮统治的重要手段。各级土司王操生杀予夺大权。“刑杀任意,或抄没其家资,或缚而之鬻境外为奴婢,俗言:“土司杀人不请旨,亲死不子忧。故土民畏之。”土司设有监牢和刑场。土司刑法有斩首、宫刑、断指、割耳、杖责等。行刑时,都由土司王亲自监处。土民若被关进监牢,就要带上铁链和木枷等沉重的刑具。

土司军事制度独特,各级土司拥有由一定数量土兵组成的武装力量。土兵是土司镇压各族人民反抗的工具、维护其统治的支柱。土兵建置单位有“旗”和“营”两种,如桑植土司有东、南、西、北、神、灵、先、顺、威、龙、虎、戎、宗、客14旗。土司实行寓兵于农制度,闲时习武,忙时耕耘。土司重视土兵训练,有时组织围猎,把军事训练与土民狩猎结合起来,以培养土兵勇敢善战精神,并在校场坪、搏射坪等练武场所进行兵器和战术的训练,提高土“兵钩镰枪驽之技”。朝廷多次征调土兵抵御外国侵略者或者镇压农民起义,而土司王则以“供征调”表达效命朝廷的忠心。明代嘉靖年间,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地区,明世宗调湖广土兵抗倭。据清《光绪永定县乡土志》载:“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茅冈长官司覃尧芝及子覃承坤奉朝廷之命随经略胡宗宪征倭立功。朝廷封覃尧芝为怀远将军,覃承坤为指挥使。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宁波舟山倭寇侍险负隅顽抗。彭志显率领麻寮所唐仁、桑植安“土知州有三:曰安定州、龙潭州、化被州。长官司有六,有名无地,皆土司自署。置土中军止一人,其下分十四旗,每旗有总旗管之,所领或百余人,或数十人,用则为兵,散则为农。土人有罪,小则土知州治之,大则土司自治。若客户犯过,则付土经历。”

土司承袭制度实行世袭制。袭职是父死嫡长子承袭职务,无子的兄终弟继;或由妻、婿、侄继承。袭职者无论是谁,均须上报朝廷。袭职者持有依据,元代为银牌,明代为铜印,清代为土司印、号纸。

由于土司承袭,封建等级制度是土司统治时期政治的显著特征。土司王自称“本爵”,土民称之为“爵爷、土王、嘎墨”。称其妻为“夫人”,称其妾为“姑娘”,称其子为“官儿”,称其女为“官姐”。房屋建筑等级极为严格。土司衙署“绮柱雕梁,砖瓦鳞次。百姓则叉木架屋,编竹为墙。舍把、头目,许竖梁柱,周以板壁。”土司王外出巡游,所到之处,土民必须下跪迎接。“土司出,其仪威颇盛。土民见之,皆夹道伏。即有谴责诛杀,惴惴听命,莫敢违者。”

残酷的刑法是土司对土民实行野蛮统治的重要手段。各级土司王操生杀予夺大权。“刑杀任意,或抄没其家资,或缚而之鬻境外为奴婢,俗言:“土司杀人不请旨,亲死不子忧。故土民畏之。”土司设有监牢和刑场。土司刑法有斩首、宫刑、断指、割耳、杖责等。行刑时,都由土司王亲自监处。土民若被关进监牢,就要带上铁链和木枷等沉重的刑具。

土司军事制度独特,各级土司拥有由一定数量土兵组成的武装力量。土兵是土司镇压各族人民反抗的工具、维护其统治的支柱。土兵建置单位有“旗”和“营”两种,如桑植土司有东、南、西、北、神、灵、先、顺、威、龙、虎、戎、宗、客14旗。土司实行寓兵于农制度,闲时习武,忙时耕耘。土司重视土兵训练,有时组织围猎,把军事训练与土民狩猎结合起来,以培养土兵勇敢善战精神,并在校场坪、搏射坪等练武场所进行兵器和战术的训练,提高土“兵钩镰枪驽之技”。朝廷多次征调土兵抵御外国侵略者或者镇压农民起义,而土司王则以“供征调”表达效命朝廷的忠心。明代嘉靖年间,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地区,明世宗调湖广土兵抗倭。据清《光绪永定县乡土志》载:“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茅冈长官司覃尧芝及子覃承坤奉朝廷之命随经略胡宗宪征倭立功。朝廷封覃尧芝为怀远将军,覃承坤为指挥使。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宁波舟山倭寇侍险负隅顽抗。彭志显率领麻寮所唐仁、桑植安抚司向仕禄和下峒长官司向国用等六千土兵抵达。俞大猷指挥土兵趁雪围攻,焚烧倭营,杀死倭寇多人,取得舟山大捷,浙江倭寇全被肃清。“崇祯间,(桑植土司)向暹调赴彝陵,协剿流寇。”以军功加衔回司。

三、明清时期卫所机构的土官姓氏

元朝统一全国以后,对行政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这是我国行省制度的起源。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元朝在湖广行省置澧州路,领慈利等四县,还在今永定区茅岗置茅岗都元帅府。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慈利县为慈利州,并“于境内蛮獠溪洞安置安定、柿溪(今桑植县廖家村镇)二州”。今桑植外半县属柿溪州,内半县属桑植安抚司,隶湖广行省新添葛蛮宣慰司。

在元末农民起义打击下,元朝统治土崩瓦解。元代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建立“大汉”政权,澧水流域各个土司为其驱使。朱元璋平陈理后,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改澧州路为澧阳府。同年六月,元代所授安定宣抚使向思明纳款归附,仍置安定、柿溪二宣抚司,命向思明及其弟向思胜领之。元末明初,慈利设置过靖安宣抚司、山羊宣抚司和茅冈宣慰司等土司机构。靖安宣抚司和山羊宣抚司的土官均为“巴人五姓”之一向氏,慈利一带有五代以来活动在湘西北的向宗彦、向思胜、向肇荣和向大雅、向大坤等“八耳锅”的后裔。元代至正年间,向肇荣及其八子向大雅等分守靖安诸土司。元顺帝至正八年,向肇荣为靖安都总管。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向大雅嗣袭了靖安隘故壤。慈利左师堂《向氏族谱》记载:“(向)大雅,字宜仁,公兄弟生当元末,举兵勤王。顺帝至正十七年丁酉十二月,随州人明玉珍袭据重庆,进陷成都。蜀中郡县相继降于(明)玉珍,公兄弟不能抗敌,最后亦降。统兵至龙潭坪,铸八耳大锅作炊聚餐……子三:良金、良银、良弼。(向)大望,字景仁,父既逃去,公与从弟(向)廷芳收寨兵,从征湘、汉有功……子三:彦才、彦奇、彦能,其后裔为山羊隘、桑植上洞、下洞各处”。后来,“八耳锅”之一向大雅长子向良金迁治至桑植西莲,设衙定居。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靖安宣抚司置隘,并入麻寮隘丁千户所,旨授向良金为靖安隘土官百户。向大望长子向彦才于明代洪武二年任麻寮所山羊隘土官百户。

南宋末年,吴泰后裔吴统志携子吴毓、孙吴秀举家迁到慈利县周皋坪(今永定区官庄坪)定抚司向仕禄和下峒长官司向国用等六千土兵抵达。俞大猷指挥土兵趁雪围攻,焚烧倭营,杀死倭寇多人,取得舟山大捷,浙江倭寇全被肃清。“崇祯间,(桑植土司)向暹调赴彝陵,协剿流寇。”以军功加衔回司。

三、明清时期卫所机构的土官姓氏

元朝统一全国以后,对行政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这是我国行省制度的起源。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元朝在湖广行省置澧州路,领慈利等四县,还在今永定区茅岗置茅岗都元帅府。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慈利县为慈利州,并“于境内蛮獠溪洞安置安定、柿溪(今桑植县廖家村镇)二州”。今桑植外半县属柿溪州,内半县属桑植安抚司,隶湖广行省新添葛蛮宣慰司。

在元末农民起义打击下,元朝统治土崩瓦解。元代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建立“大汉”政权,澧水流域各个土司为其驱使。朱元璋平陈理后,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改澧州路为澧阳府。同年六月,元代所授安定宣抚使向思明纳款归附,仍置安定、柿溪二宣抚司,命向思明及其弟向思胜领之。元末明初,慈利设置过靖安宣抚司、山羊宣抚司和茅冈宣慰司等土司机构。靖安宣抚司和山羊宣抚司的土官均为“巴人五姓”之一向氏,慈利一带有五代以来活动在湘西北的向宗彦、向思胜、向肇荣和向大雅、向大坤等“八耳锅”的后裔。元代至正年间,向肇荣及其八子向大雅等分守靖安诸土司。元顺帝至正八年,向肇荣为靖安都总管。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向大雅嗣袭了靖安隘故壤。慈利左师堂《向氏族谱》记载:“(向)大雅,字宜仁,公兄弟生当元末,举兵勤王。顺帝至正十七年丁酉十二月,随州人明玉珍袭据重庆,进陷成都。蜀中郡县相继降于(明)玉珍,公兄弟不能抗敌,最后亦降。统兵至龙潭坪,铸八耳大锅作炊聚餐……子三:良金、良银、良弼。(向)大望,字景仁,父既逃去,公与从弟(向)廷芳收寨兵,从征湘、汉有功……子三:彦才、彦奇、彦能,其后裔为山羊隘、桑植上洞、下洞各处”。后来,“八耳锅”之一向大雅长子向良金迁治至桑植西莲,设衙定居。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靖安宣抚司置隘,并入麻寮隘丁千户所,旨授向良金为靖安隘土官百户。向大望长子向彦才于明代洪武二年任麻寮所山羊隘土官百户。

南宋末年,吴泰后裔吴统志携子吴毓、孙吴秀举家迁到慈利县周皋坪(今永定区官庄坪)定居。元朝初年,慈利尚未建立稳固的地方政权,土贼为寇,民不安宁。吴统志与夫人向氏率领家丁前往茅岗平息豪强,绥靖其地,因功授为茅岗宣慰都元帅职,子孙世袭相承。“慈利吴统志,元初因功授茅岗宣慰都元帅,世袭其职八十多年……元末爆发了全国农民起义,慈利安抚使覃垕以及夏克武、田大、八鼓皮等纷纷响应,一举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和茅岗吴氏都元帅府,成为陈友谅起义军的一部分(大庸市民委1985年编《大庸土家族》第34页)”。茅岗宣慰都元帅府被土家覃垕王攻占以后,吴邀率子吴亮和吴铭逃往桃源县廖家坡。明初,覃垕被处死后,吴邀及子重回老家。清代《永定县乡土志》载:“本境吴氏有吴统志,元时官茅冈司,遂著族焉。明有吴亮,国初有吴觉先,世居官仓坪。”慈利县三让堂《吴氏族谱》记载了元末茅岗宣慰司的兴亡史实:“吴后避居荆襄,由汉及唐,支庶蕃衍,遍满天下宇之,有吴姓自兹始。及宋社既墟地失其守,有(吴)永贵之远孙吴统志,喜慈阳山水之胜,因(宋)建炎南渡而居焉。惠多谋,娶妻向氏,贞静且哲,同子吴毓领家丁往岳茅岗朝臣,保奏安诸土峒苗夷。有元受命,以功授茅岗宣慰都元帅,赐三台印。统志卒,毓立;毓卒,吴秀立;秀卒,(吴)恭立;恭卒,吴敬立;敬生五子,名遵、远、进、达、邀。四长俱儒,五子吴邀聪明,袭元帅职。八十九年,世袭其爵,控制诸夷,有声兹土。至元末,因覃垕作反,杀至土峒,(吴)邀弃官逃难,四兄及举族悉隐……十三世,吴子仁,首氏,生子仲孙,乏嗣。程氏,生四子:文、行、忠、信。(子)仁祖,明皇甲辰年,于澧州徐丞相下,归附本所,领先祖旧口总旗。自备器械,管军守(曲溪)隘。”另据慈利《民国吴氏族谱》记载:“(吴)子仁,元末土司官,旧谱称:苗峒酋长,势大难制。吴元年甲辰冬,各蠢蠢倡乱。(吴)子仁牒石门云阳寨主唐涌分把隘口,一方慑伏。旋明遣丞相徐达进驻澧州。(吴子)仁归命,助粮佐征,授常德卫提调。明洪武二年回隘,其岁颁券……又制曰:设关分戍,以防关隘之冲;助国安边,实谨兵戎之寄。尔湖广麻寮所千户吴子仁,膂力刚劲,素练兵机,久识地利”。从民族古籍来看:茅岗宣慰司吴统志的第十三世孙吴子仁后为麻寮所曲溪隘土官副千户。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以后,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在全国设置了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主管全省民政和财政;另置都指挥使司管军队,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刑法。三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属中央六部等有关部门管辖。承宣布政使司之下设置府、县二级地方政权。洪武初年,由大都督府的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1380年,改大都督府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分领在京各卫所和在外各都司。都督府所管仅是兵籍和军政,不能直接统率军队。军官的选授权在兵部,而军队的调遣和最高指挥权则在皇帝。在军队编制方面,自京都至府、县,创立卫所。在军事要地设置卫所机构,由行省都指挥使司管辖卫、所。每卫5600人,置卫指挥使统领;每卫下辖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有兵1120人,指挥官称千户;千户所下辖10个百户所,每百户所有兵120人,指挥官称百户。百户所下辖二总旗,每总旗下又辖五小旗,一小旗有10名士兵。各卫隶属各省都指挥使司,各都指挥使司又分别统于中央五军都督府。明代,湖南地区隶属湖广省,省治设在武昌。省下设岳州、常德等7个府,共辖56个县;另设12个卫,辖19个千户所。明代,在土家人聚居区完善和发展了元代土司机构,在土家地区的边缘地带、土汉杂居地区设置卫所,驻守重兵,加强军事防御。在土家地区周围建立军事防御包围圈。各卫由朝廷直接派兵驻扎,开垦屯田,自征自食,且耕且守。千户所的千户、百户多为已经归顺的“土酋职官司(清《同治续修永定县志》卷五)”。划给土地归其所有。“官不请俸,职纪土官;军不支饷,名纪土军(清《康熙九溪卫志》)”,实行“以土防土”策略。这种严密的军事防御与林立的关隘,不仅可以防止土家人民反抗,实现“土蛮不许出境、汉人不许入洞”的限制,而且可以加强对土司的控制。清朝初年,沿袭明制。对投诚的各地土司、卫所准其袭职。直到雍正年间,各土司、卫所机构才“改土归流”。明清时期,由于湖广行省多为民族地区,其地之民政与军务有关,故澧水流域土家地区土司分别隶于卫所,使土司机构与卫所机构结合在一起。朝廷设立土司机构与卫所机构并存、土官与流官参用这样一套封建军政机构,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统治土家、苗族等少数民族。明清时期,慈利县一带设置了九溪卫,下辖麻寮、添平和安福三个千户所以及桑植安抚司,其演变历程及土官源流如下:

(一)九溪卫设置的历史背景

明朝建立以后,在土家地区建立了一套统治机构:在土家人聚居区保留土司机构;在土家地区边缘地带设置卫所机构,以土官为主、流官为辅;在比较进步的地区裁撤原来的土司,由中央派出流官担任知州、知县;并且废除敢于反抗朝廷的土司,改建卫所。慈利宣抚司等4个土司就是因为慈利一带土家人民反抗明朝封建统治而被改建卫所机构的。明初,慈利土家人民举行的三次农民起义促进了慈利土司机构的演变和卫所机构的建立。第一次是土家覃垕起义。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对湘西北土家人实行专制统治,使湘西北土家人产生了反抗情绪;另一方面,四川省明玉珍政权对酉阳、石柱、慈利、容美等地土司、土官授以印信,与明政权相对抗。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覃垕继续举起农民起义大旗。据慈利县高峰土家族乡《唐氏族谱》记载:“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覃三舍人、荆州左卫正千户赴任,回籍取土军。覃垕不肯,土官谋杀本官。有军人聂万凤具奏地方谋杀长官”。覃垕见势不妙,被迫走上起兵反明道路,自称“覃垕王”。起义军攻克了慈利县城,占据了慈利等县。覃垕王带领土家人民揭开明代农民起义序幕以后,明太祖急命湖广行省平章杨璟率军抵达慈利县境,战斗首先在覃家城(今慈利县零阳镇永安村)展开。《明洪武实录》记载:“初,(杨)璟兵攻覃垕寨,贼众下山迎敌。官兵击败之,乘胜追至半山。山势陡峻,视其寨,三面岩险而下俯江水。一面有路,仅通一人。官军不可上,乃回驻山下,而贼亦恃险阻自守。未几,以三千人下山挑战,官军又击败之。贼复遁入山,璟遂以兵逼之”。起义军被围后,“(覃)垕诈降,璟使部卒往报,为所执。太祖遣使让璟,璟督战士力攻,贼乃遁(《明史·杨璟传》)”。1370年,覃垕又发动茅冈、温塘、索溪峪、容美等地土家人民反抗明朝统治。据明代《万历慈利县志》记载:“庚戊(公元1370年)……十月,(覃)垕及茅冈诸寨夷复出为寇”。明廷被迫在第二年再次派军征讨。《明史》记载:“慈利土酋覃垕连茅冈诸寨为乱,长沙洞苗俱煽动。太祖命(周)德兴为征南将军,帅师讨平之……追数征蛮事,谓覃垕之役,杨璟不能克,赵庸中道返,功无与德兴比者”。这次征剿,明军在索溪峪百仗峡与起义军大战一场。据慈利县杉木桥镇《郑氏族谱》载:“(洪武)四年,添平所龙溪隘土官百户郑权蒙总兵官调取,夹攻覃垕、田大于百丈峡,捕解回隘。”覃垕在索溪峪百仗峡受挫以后,仍然退守在温塘、茅冈同明军作殊死斗争。著名学者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洪武中,山酋覃垕连构诸峒为乱,寻致荡平,獠夷率服。洪武三年冬,覃垕叛,以江夏侯、左丞周德兴率兵至慈州。垕恃巢穴险固,分党守其害。德兴命奇兵破其数栅,直捣温汤(塘)。垕犹率众守关,德兴拔其关,贼乃大溃。明年三月,擒垕以归”。周德兴利用覃垕女婿朱思济诱俘覃垕。《民国慈利县志》记载:“龙岩寨(在今慈利县金岩土家族乡),明初朱思济诱覃垕处也”。覃垕被俘以后,于公元1371年阴历6月6日被剥皮致死。第二次起义是九溪起义。《明史·土司传》记载: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命楚王(朱)桢将征南将军汤和击斩九溪诸处蛮僚,俘获四万余人”。《民国九溪卫志》亦载:“(洪武)十八年,九溪蛮作乱,楚王(朱)桢率征南将军汤和、副将周德兴平之”。第三次是安福千户所夏得忠起义。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春,千户夏敬思(又名夏得忠)诱九溪洞蛮复叛。上乃命东川侯胡海讨平之,乃建九溪、永定二卫,以塞溪峒襟喉”。《光绪湖南通志》也载;“(洪武)二十二年二月,湖广千户夏得忠结九溪蛮作乱,靖宁侯叶升同胡海等讨之。潜兵出贼后掩击,擒得忠,斩之。置九溪、永定二卫”。朝廷为了防范土家人民再次起义,遂在慈利江垭的溇水河畔设置了九溪卫军民指挥使司(“九溪”指喝堡溪、索溪、输赢溪、斗溪、仁石溪、张马溪、冷水溪、野牛溪、湖鲁溪),归属湖广行省都指挥使司管辖。《明史》载:“九溪卫,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六月置,有九渊、野牛、三江口、闸口四关。所属曰守御添平千户所,在卫北,洪武二年置。曰守御安福千户所,在卫西北,洪武二十三年九月置。曰守御麻寮千户所,在(九溪)卫北,洪武四年置。曰桑植安抚司,本桑植、荒溪等处宣抚司,在卫西北,太祖丙午年二月置。后废,永乐四年十一月改置”。明代《万历慈利县志》又载:“九溪卫城,在县西北二十二都。旧无城,洪武乙巳,上命东川侯等讨夏得忠,唯立栅守御。次年,指挥吕成、韩忠等始筑之。周回千丈,计九里三十步,高一丈八尺……属湖广都司,领经历司一、镇抚司一、千户所四、百户所四,外辖安抚司一。峒一十有八,各有酋长帅之。卫置官无定员,今存者指挥使一十一人,同知一十人、佥事六人、镇抚二人,千户正一十人、副二十有二人、百户二十有九人。原额旗军二千八百六十人,户一千一百,新增操备、舍余五百五十又九人”。清代《康熙九溪卫志》还载:“九溪,古索口市也,在慈利县西北九十里、二十二都。明洪武中,命东川侯等讨夏得忠,立栅守御。其地扼要,为诸溪所汇,堪控制苗蛮。后因遍设卫所,遂于兹置卫,名九溪卫焉。至庚子,指挥吕成、韩忠始筑卫城。城内官置指挥、千(户)、百户,世职提防。军置四所,军卒轮流把守,官有俸,军有粮,一出本卫屯堡,自征自食;一出外属州邑,分解协济。”明代景泰四年(公元1454年),设“九永守备”,驻九溪卫城,控制桑植、永顺、保靖和容美诸土司。清代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裁九永守备,设协镇一员、中军守备一员、两千总、两把总,统领官兵,驻防卫城。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裁撤九溪卫。位于今慈利县江垭镇九溪村的九溪卫古城残存南、北两门以及部分明代房屋,北门城墙及其壕沟大部尚存。九溪卫的设置对土家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

(二)麻寮隘丁千户所

九溪卫麻寮所与土司机构有渊源关系,是由土司机构演变而来的,具有土司、土官性质,正如《民国九溪卫志》所述:麻寮所“土官性质与其他职官不同,然亦朝廷命官也”。麻寮所与土司机构有继承关系。土司制度是指土司与土官两种统治制度而言,盛行元明清三朝。土司制度是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条件下,朝廷在政治招抚之后实行的特殊政治制度。元末明初,慈利一带曾设慈利宣抚司、麻寮长官司、梅梓长官司和靖安宣抚司等土司机构。后因爆发三次农民起义,麻寮长官司演变为九溪卫麻寮所,梅梓长官司演变为麻寮所梅梓隘,靖安宣抚司演变为麻寮所靖安隘,台宜长官司演变为九溪卫添平所。这毕竟是历史事实,不可埋没。因此,《民国九溪卫志》说明了这一史实:“添平、麻寮二所,初本土司,且设在卫所先”。而且麻寮所和添平所原来属于土司的实质性制度保留下来了:一是土官采用长子世袭制,还有朝廷薪俸。虽属九溪卫管辖,土官任职直达湖广都司。二是与汉官待遇不同。除自备钱粮外,还向官府交纳钱粮;三是按时朝贡,向朝廷领取回赐。正因大体照旧,朝廷自始至终把麻寮、添平二所当作土司对待。清代《康熙九溪卫志》说:清初,朝廷对九溪卫指挥、千户和百户等官作过调整,对麻寮所和添平所还是采用“所隘土司,节制仍旧”的办法。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麻寮土司王唐涌归附明王朝,置麻寮隘丁千户所,授封唐涌为麻寮所正千户,建衙署于所坪(在今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所坪村),辖今慈利县西北部、桑植县东北部和鹤峰县东南部。明《万历慈利县志》载:“麻寮隘丁千户所,旧志洪武二年开设,地名樱桃隘。在县西北三百里、十七都。切邻边境,最为要害。因以土酋为千(户)、百户,土民为隘丁,兼以汉官协守,复以百户分戍诸隘,隶常德卫,后改隶九溪卫。厥官若兵皆自食其力,衣粮、器械不仰县官,唯幕职俸例于九溪(卫)支给。”明代《隆庆岳州府志》亦载:“麻寮守御千户所,在慈利西北、十七都。洪武时,以土酋为千(户)、百户,土人为隘丁,汉官协守,复以百户分戍诸隘,隶常德卫,后改九溪卫。其官兵悉自食其力,惟幕职禄给于九溪(卫),设官则土、汉杂用焉”。清代《嘉庆慈利县志》又载:“明洪武十三年,诸蛮初平,叛服无常。乃设所隘世职,以严守御。麻寮所一所、四厅、十隘,正副千(户)、百户共三十二员,其千户汉、土杂用,军一千一百二十名。自食其力,驻扎山洞。外捍蔽石、慈、九、永,内控容美、桑植、永顺一十八土司,俱属湖广都使司节制”。麻寮所唐氏是土著民族,因清《康熙九溪卫志》载:“麻寮所隘,肇自大汉延熙二年(公元239年),投诚诸葛武侯,因受世袭土职。至明洪武二年,唐勇纳土投诚。敕赐铁券,驻扎山峒,永镇诸蛮,封武德将军。”慈利《唐氏族谱》记载了麻寮千户所首任土官正千户唐涌的生平事迹:“唐涌,(唐国)政长子,字南泉,号宁宇,别号景平。生于元泰定二年。于至正二十四年,系吴元年甲辰岁袭职,年已四十矣。时峒长齐乱,公设云阳寨主,为麻寮都督总管守御所。又以龙潭、天星岩为二大寨,分把诸路关隘,苗蛮靖氛。一日,宿于拦渡江下,闻九处猿啼,爱而乐之。又居舍于大路滩。翌日,游览属境,创立衙署,名曰南府。周围数十余里,筑堑掘壕,副员军丁守汛防御。以大岩关之内设靖安隘把总,把守虎把渡……明洪武元年闺七月,太祖高皇帝御宇一统。右丞相徐达讨剿岳、常、澧、安,(唐涌)公乃分土防御关隘,倡义起兵,且战且守。洪武二年,夏明升余党为寇,丞相兵屯三江口。公统所隘军属设诚徐达、邓愈二公驾下,纳土归附,仍授原职,助粮佐征,平服十八土司。……蒙徐(达)丞相题奏,诰封武德将军,授麻寮都督总管守御所掌印正千户职,管辖四厅十隘,守御夷蛮诸峒,颁给铁券、方印。诰命其部下厅隘千(户)、百户职,同授爵秩,遇警听调”。洪武十六年,其子唐贤袭任父职。洪武二十三年,授昭信校尉。其土官世袭情况是:唐涌──唐贤──唐斌──唐盈──唐雄──唐冠──唐大全──唐大节──唐幸恩──唐幸爵──唐臣──唐仁──唐秉辅──唐国祯──唐宗韬──唐宗略──唐麟徽──唐德昌──唐仁爵──唐贤圣──唐维朝──唐世官──唐传玉。

明代嘉靖年间,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明世宗任命尚书张经为总督大臣,征调湖广土兵抗倭。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保靖宣慰使彭荩臣率领土兵奔赴苏州一带抗倭,麻寮所土官千户唐仁亦率兵参战,取得了“王江泾大捷”。《民国九溪卫志》记载了这一战功:“嘉靖十三年,海寇猖獗,张经总督军务,大征各卫所土兵、狼兵协剿。(唐)仁檄率土兵往战,辄有功”。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永顺、麻寮等地土兵围困勾结倭寇的海盗徐海、陈东于沈家庄。《民国九溪卫志》记载了唐仁诱捕徐海的战略:“(总督)胡宗宪继总军务。(唐)仁请见,陈方略。宗宪奇之,延入幕,参赞军事。贼势方炽,八路交集,仁或亲督战士,或决策帷幄。时陈东、徐海有隙,宗宪要(徐)海降。令缚(陈)东及麻叶以献,又令东党攻海,海投水死。未几,复诱获汪直,诛之。仁实与谋焉”。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彭志显率领麻寮、大喇、镇溪、桑植六千土兵焚烧倭营,倭寇多被杀死,取得了“舟山之捷”。慈利《周氏族谱》载:“都司调本所督军正千户唐仁、本隘唐荣督率十隘官兵一千,周勇督领所部弓弩手十五名、枪刀手十名、铳手五名,随本所征浙江舟山所巢。腊月二十九日子时,放火烧巢。一鼓而擒,攻城而进,所获甚多,斩首数人”。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唐仁征杭州城塘,平贼有功,战死疆场。钦命浙江巡抚建立忠臣祠楼、石柱牌坊,赐书“海上知名”匾字。

明末清初,中国爆发了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土家先民奋起响应。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部将马守应等攻陷澧州城,麻寮所千户唐国祯奉命率兵前往澧州城保护明宗室、华阳王朱敬一,而麻寮所署被起义军烧毁。“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袁(宗第)、塔(天保)、游、佘贼反澧,(唐)国祯公统隘员军丁至澧护王。贼诡退,公在澧未归,贼等潜突自北至所坪,烧毁二十八座官署。两所虽能对敌,决难取胜。请求于王,调九、永等卫兵同剿,贼始平”。明朝灭亡以后,麻寮所千户唐宗略率领土兵投诚了清王朝。清代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侄儿李过与高必正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九溪卫城,占据慈利县城,九溪卫一带土家人民纷纷响应起义军,清代《康熙九溪卫志》记载了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攻陷九溪卫城的过程:“有高、李二贼至添平所。一年之后,贼复南行。既而袁、张、牛、马诸营驻扎宿师,始破卫城。贼数营乃居住西山,倚持险要,盘踞五载。”麻寮所千户唐宗略又奉清王朝之命,率领土兵前往镇压,遂在慈利县通津铺修建新所署。“大清顺治年间,九溪苗贼猖獗,(唐)宗略公奉旨调征,复迁通津铺而建署焉。”其所辖四厅十隘各署从慈利县十七都、十八都、十九都等处陆续迁到慈利县二十二都、二十三都、二十四都和二十五都等地(即今慈利县东北部和西北部)。慈利县苗市镇《唐氏族谱·所衙记》也记载了麻寮所迁署到今慈利县通津铺镇所坪村的史实:“(唐)涌公于(元代)至正年间立为云阳寨主。于洪武二年助粮佐征,荷蒙皇恩,封为武德将军。设立衙署于所坪,把守容、桑等处。大清顺治年间,因九溪苗贼猖狂,我祖(唐)宗略公奉旨调征,于是建署于通津铺。历经两朝而南北衙署巍然犹存,岂不盛与?厥后,雍正年间辞职,而官署稍朽。我(唐)世官公于道光二年重修”。清代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麻寮所千户唐贤圣改土归流,颁给敕书。其地大部分改归慈利县,少部分改属鹤峰州。慈利县杉木桥镇发现了麻寮所土官千户唐德昌墓碑等民族文物。

土家族姓氏源流(张家界篇二)

明代嘉靖年间,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明世宗任命尚书张经为总督大臣,征调湖广土兵抗倭。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保靖宣慰使彭荩臣率领土兵奔赴苏州一带抗倭,麻寮所土官千户唐仁亦率兵参战,取得了“王江泾大捷”。《民国九溪卫志》记载了这一战功:“嘉靖十三年,海寇猖獗,张经总督军务,大征各卫所土兵、狼兵协剿。(唐)仁檄率土兵往战,辄有功”。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永顺、麻寮等地土兵围困勾结倭寇的海盗徐海、陈东于沈家庄。《民国九溪卫志》记载了唐仁诱捕徐海的战略:“(总督)胡宗宪继总军务。(唐)仁请见,陈方略。宗宪奇之,延入幕,参赞军事。贼势方炽,八路交集,仁或亲督战士,或决策帷幄。时陈东、徐海有隙,宗宪要(徐)海降。令缚(陈)东及麻叶以献,又令东党攻海,海投水死。未几,复诱获汪直,诛之。仁实与谋焉”。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彭志显率领麻寮、大喇、镇溪、桑植六千土兵焚烧倭营,倭寇多被杀死,取得了“舟山之捷”。慈利《周氏族谱》载:“都司调本所督军正千户唐仁、本隘唐荣督率十隘官兵一千,周勇督领所部弓弩手十五名、枪刀手十名、铳手五名,随本所征浙江舟山所巢。腊月二十九日子时,放火烧巢。一鼓而擒,攻城而进,所获甚多,斩首数人”。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唐仁征杭州城塘,平贼有功,战死疆场。钦命浙江巡抚建立忠臣祠楼、石柱牌坊,赐书“海上知名”匾字。

明末清初,中国爆发了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土家先民奋起响应。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部将马守应等攻陷澧州城,麻寮所千户唐国祯奉命率兵前往澧州城保护明宗室、华阳王朱敬一,而麻寮所署被起义军烧毁。“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袁(宗第)、塔(天保)、游、佘贼反澧,(唐)国祯公统隘员军丁至澧护王。贼诡退,公在澧未归,贼等潜突自北至所坪,烧毁二十八座官署。两所虽能对敌,决难取胜。请求于王,调九、永等卫兵同剿,贼始平”。明朝灭亡以后,麻寮所千户唐宗略率领土兵投诚了清王朝。清代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侄儿李过与高必正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九溪卫城,占据慈利县城,九溪卫一带土家人民纷纷响应起义军,清代《康熙九溪卫志》记载了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攻陷九溪卫城的过程:“有高、李二贼至添平所。一年之后,贼复南行。既而袁、张、牛、马诸营驻扎宿师,始破卫城。贼数营乃居住西山,倚持险要,盘踞五载。”麻寮所千户唐宗略又奉清王朝之命,率领土兵前往镇压,遂在慈利县通津铺修建新所署。“大清顺治年间,九溪苗贼猖獗,(唐)宗略公奉旨调征,复迁通津铺而建署焉。”其所辖四厅十隘各署从慈利县十七都、十八都、十九都等处陆续迁到慈利县二十二都、二十三都、二十四都和二十五都等地(即今慈利县东北部和西北部)。慈利县苗市镇《唐氏族谱·所衙记》也记载了麻寮所迁署到今慈利县通津铺镇所坪村的史实:“(唐)涌公于(元代)至正年间立为云阳寨主。于洪武二年助粮佐征,荷蒙皇恩,封为武德将军。设立衙署于所坪,把守容、桑等处。大清顺治年间,因九溪苗贼猖狂,我祖(唐)宗略公奉旨调征,于是建署于通津铺。历经两朝而南北衙署巍然犹存,岂不盛与?厥后,雍正年间辞职,而官署稍朽。我(唐)世官公于道光二年重修”。清代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麻寮所千户唐贤圣改土归流,颁给敕书。其地大部分改归慈利县,少部分改属鹤峰州。慈利县杉木桥镇发现了麻寮所土官千户唐德昌墓碑等民族文物。麻寮所四厅、十隘三十二员正副千户、百户中,大部分是土官,其源流如下:

1、麻寮所四厅:麻寮所清军厅首任土官副千户为唐清,佐贰厅首任土官副千户为唐才,管操厅首任土官副千户为卓文德。巡捕厅首任副千户为刚洪,清代“改土归流”时千户是刚应烈。

唐清是唐涌亲弟,据《唐氏族谱》载:“唐清,(唐国)政三子,字北泉,号胜宗,别号澄江。吴元甲辰年入籍慈姑州,今慈利十七都。驻扎天星寨,自卫一方,今黄莲蓬、李家坪、官屋场等处。洪武己酉二年,右丞相徐达征夏明升寇党,屯兵三江口。贼兵木石甚危,难以进兵。约吾祖(唐)胜宗统兵三万七千应援,剿灭。徐丞相奏准敕诏一道,封世袭延安侯,敕赐尚方宝剑一口,武德将军唐清准此。”清军厅土官副千户世袭情况是:唐清──唐永高──唐思旻──唐昶──唐渊──唐明德──唐明善──唐夔──唐希皋──唐锵──唐之屏──唐嘉升──唐膺简──唐祚戎──唐开疆──唐鸿兆──唐业麟──唐弥光──唐岐峰。

佐贰厅土官副千户世袭情况是:唐才(唐涌次子)──唐之远──唐朝良──唐立政──唐用──唐惯──唐悦──唐鉴──唐嵩──唐玉──唐继斗──唐膺龙──唐宪高──唐安邦──唐世爵──唐代诰──唐启哲──唐文雅。

卓氏远祖为重庆府巴县人。宋代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始祖卓汝周因金人南侵,迁居天门山,生子休述、休福。卓休述生子字涟、字清。卓字涟生子本怀。卓本怀生子重道。卓重道生卓子成,迁到慈利九溪。卓子成长子卓文德与弟卓文庠于元末至正年间同唐涌等人征伐苗人,逮明代洪武二年,被授为麻寮所管操厅首任土官副千户、武德将军。据慈利县西河堂《卓氏族谱》载:“(卓)文德公与弟文痒公,于元末至正甲辰年(公元1364年),同唐涌等等倡义平苗。逮明洪武二年乙酉岁,合众投诚,同日授封正副千户、百户三十二员。吾文德公授麻寮所管操厅副千户,文痒公授麻寮所显信校尉、镇抚司正百户,赐铁券。封文德公为武德将军,子孙承袭,世守其土。清沿其例,赏给方印、号纸,至雍正十三年乙卯,诸蛮向化,献土缴印,凡十五传,共三百六十七年。以祖宗之战功,为子孙之衣冠。嗣后改千户为千总、百户为把总,颁给敕书一道,札符一纸,令其子孙世袭。”慈利县杉木桥镇赵家铺村发现了麻寮所世袭管操副千户卓文德墓碑。清代康熙年间,官操厅副千户卓启祥迁署至慈利县二十五都阳虎坪(在今慈利县东岳观镇枫坪村)。清代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麻寮所管操厅副千户卓启祥献土缴印,被授千总职衔,令 其子孙世袭。官操厅土官世系为:卓文德──卓槐──卓权──卓仁──卓景春──卓隆──卓思恭──卓宽──卓荣政──卓大宝──卓世懋──卓嵩──卓之璠──卓自扬──卓自焕──卓启祥。

2、梅梓隘:明清时期,梅梓隘土官正百户为赵氏,土官副百户为周氏。慈利县赵姓人是土家人。慈利《赵氏族谱》说出了是土著人的真话:“赵至宋,化家为国,俨然皇族。吾今日之赵氏岂其苗裔欤?然吾不高攀。大抵为土著,慈利是可断言。按旧谱:赵维兴,宋末人……宦湖南,入籍大庸。生子龄,又徙慈利,生四子……赵禄,明洪武二年,征苗有功,封昭信校尉、麻寮所梅梓隘正百户”。《赵氏族谱》还载:“我祖(赵)道臣公……生维兴、维观。兴公于宋季宦游湖南,爱山水之清丽,乐风俗之浑朴,遂宅古大庸天门山,生二子:遐、龄。龄公转徙慈姑州黑龙泉,生厂、禄、炘、煊四公。厂公于明初以明经出宰顺天府宛平县,解组归黑龙泉。禄公具文武才,征苗有功,封昭信校尉,镇守麻寮所梅梓隘,落业三浯泉。”《赵氏族谱》还有明太祖于洪武二年给麻寮所梅梓隘正百户的敕书。梅梓隘正百户衙署在慈利县二十三都赵家坪,在今慈利县通津铺镇。其土官正百户世袭情况是:赵禄──赵均宝──赵天林──赵诚──赵之任──赵彦椿──赵文见──赵朝盛──赵廷臣──赵之藩──赵如云──赵宪章。

梅梓隘首任土官副百户是周亮。慈利县至德堂《周氏族谱》载:“周亮,祖母吴氏,魁梧越众,膂力超群,有古将之风。因云南边寨苗寇侵疆,奉先朝朱太祖命,同所君唐随征剿有功,职授世袭百户……”。其土官副百户世袭情况是:周亮──周永华──周元臣──周勇──周绍政──周流──周一国──周长爵──周汝杰。

3、九女隘:九女隘土官千户向飞雄的祖先是定居本地的土家人。慈利县左师堂《向氏族谱》记载:“九女隘属慈邑西北古夷地也。向氏得守此土,始自汉章武年间。(向)明德以部长助(诸葛)武侯征服南蛮,封土官把守隘口,由晋而隋而唐、宋、元,代有伟人,详载县志。明初,(向)孟祥公协征倭寇,调讨海贼有功。洪武时,赐敕札券、铜符,授千户职,永镇九女隘。暨清雍正十三年,各土司均改土归流,缴印解职,复敕千总职衔,子孙世袭”。其土官千户世袭情况是:向飞雄──向文明──向大高──向汉宗──向海深──向永──向孟祥──向荣华──向斌──向世武──向世廉──向万忠──向万全──向廷位──向元承──向国忠──向紫宸。

4、青山隘:土官正、副百户均为刘氏,宋为九溪部长,元为安抚司。慈利县《刘氏族谱》载:始祖(刘)“念庆以宋祥符六年授安抚……二世(刘)文思公以建炎四年迁(慈利)十七都小岩口、八方园等处,同胞弟(刘)静奉檄征十八峒。乾道二年,封左都督,袭土官职,赐铁券。配覃氏,俱葬灵罗庙前。三世(刘)知义公于元成祖元贞元年袭安抚司职,配唐氏,麻寮土司之女。四世(刘)源松,知义长子。元文帝天历元年袭安抚司职,配覃氏,添平土司之女。五世(刘)印富,源松长子,迁容美……”。明初,刘敬甫为麻寮所青山隘正百户。《民国九溪卫志》载:“青山隘土官百户。十二世(刘)世达以功授土官百户……二世(刘)朝将归清”。其土官世系为:刘敬甫──刘世达──刘志贵──刘得神──刘永华──刘广──刘名立──刘大海──刘良辅──刘尚德──刘安楚──刘朝将──刘应元──刘汉文。《民国九溪卫志》还载:“青山隘副百户……(刘)世贤为(刘)敬甫次子,以功授百户,至(刘)国政归清”。慈利《民国刘氏族谱》也载:“(刘)敬甫,(刘)印富长子。明洪武初,与麻寮土司唐涌等内附,改授公守御司,赐地青山。麻寮旋设所,青山遂名隘,属麻寮所……敬甫公有二子:世达公、世贤公。明洪武初,随土司唐涌归顺,遂受命为青山隘正、副百户,世袭其职,子孙蕃衍,沿溇水而下。”其土官世系是:刘世贤──刘志温──刘志禹──刘得拳──刘得君──刘永保──刘宽──刘宰──刘名月──刘名照──刘大麟──刘良材──刘良臣──刘尚龙──刘安起──刘国政──刘国联。

5、樱桃隘:樱桃隘正百户是邓氏,首任正百户邓梦友先在人潮溪创建衙署,其墓碑至今仍在桑植县白石乡南滩草场。后住杨柳坪,故慈利白石《光绪邓氏族谱》载有世家对联:“樱桃署杨柳,奕奕簪缨宏世业;貔虎隶麻寮,洋洋干羽沐和风。”清代“改土归流”时,正百户是邓永爵。慈利《光绪邓氏族谱》还载:“始祖(邓)梦友公于吴元甲辰(公元1364年),由吴迁楚。率军纳附,编授麻寮所樱桃隘正百户职事,已(遂)家于兹土矣。逮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投诚徐丞相、征南将军邓愈,剿土酋覃垕有功, 仍授原职,注(驻)防守御。又于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奉东川侯胡海檄征土蛮夏德忠等,赏给功牌。越明年,复以调征西川,平服诸寇,颁赐方印。俾得外备石、慈,内控容美、桑植土司,并苗疆猺道,隶常澧常(德)府,后隶九溪卫。迨后三代祖邓道鉴公,奉总兵赵调征广西,功授前军督府,题请发号纸回营守边,代荫世职,而前朝之恩不已渥(峨)哉。躬逢大清圣朝定鼎,(邓)光先公于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统率军舍投诚归顺,蒙皇恩仍授原职。至十代祖(邓)师圣公,于康熙十八年(公元1680年)年奉钦命宁南大将军、顺承王给委任事,抚招人民,著有劳绩,用加升赏。”

樱桃隘首任土官副百户是黎志立。慈利土家学者吴恭亨曾经题词:“黎于溇北,土著高门”。黎氏始祖黎天赐为土著人。慈利《黎氏族谱》记载:“黎志立,字学礼。明洪武二年,充麻寮所唐勇总旗,获叛寇唐恭奴、夏得忠。丞相徐达题奏,论功颁给诰命一道,置樱桃隘宇边……尔麻寮所樱桃隘土官黎志立,质廪端方,膂力刚劲,素练兵机,久识地利。既率众以坚守,复助粮以佐证。宣此功能,允宜擢用。尔宜永御诸夷,益精武事。毋忘朕训,以建奇勋。”现存通津铺镇燕子村黎志立墓碑碑文也载:“自我(黎志)立公与忠公、权公始生;生而沉毅,才兼文武。前明初奉徐丞相札,调征土叛蛮洞有功,实授樱桃隘百户职司”。黎志立子黎谦于明代宣德七年世袭父职。其孙黎广于明代景泰元年世袭祖职。樱桃隘土官副百户黎氏衙署设在黎家坪,在今慈利县通津铺镇。其土官副百户世袭情况是:黎志立──黎谦──黎广──黎永珊──黎甫──黎宪威──黎元佐──黎正亨──黎拱宸──黎之毅──黎拱垣──黎之屏──黎维纯──黎之俊──黎显福──黎文炳──黎定荣──黎成祖──黎邦献。

6、在所隘:麻寮所在所隘土官百户为李氏,清代《嘉庆慈利县志》载有麻寮所在所隘正百户李世禄之名。另据慈利《观物李氏族谱》记载:“李文广,父李侗,兄文道。于宋淳熙时,文道任武陵刺史。文广在任时,土蛮为患正烈。文广以同族之类,便用恩信招抚,蛮尽归服,故全境都得安宁。宋光宗绍熙授(李)文广为镇抚司、武德将军之职。俾令镇守斯土,赐业袭,遂占慈利十里、县北二十五都观物坪。坪初无名,因府君服官,以居故名。李干,为李嗣胤公次子、膺臣公嫡孙,为始迁祖李(文)广十三世孙,世袭(麻寮所)在所隘昭信侯。十八世(李)元圭房世袭在所隘百户也……慈利俗云:土著姓皆有分,唐氏以所,王氏以甲,卓氏以家,李氏则以房,李氏旧分三房。”其土官百户世袭情况是:李膺臣──李嗣胤──李干──李时用──李极──李梁──李世禄──李元圭──李长贤。

7、曲溪隘:曲溪隘土官吴氏原为元末土司官,明为麻寮所曲溪隘土官副千户。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颁铁券,文曰:“敕封吴子仁,驻扎山峒,永镇诸夷,与世同休。”慈利土家学者吴恭亨在《明土千户吴君墓表》中写道:“自石门以西、慈利以北,蔓延渫、溇二流域,为土著五、六百年。一姓计口至十万者,明千户吴君子仁苗裔也。君祖(吴)道隆当元季寇扰,挈其(吴)道辅徙慈姑州,道隆居溇北,道辅在澧南,遂同焉著籍。吴元年甲辰,君与平苗乱,论功颁铁券,世戍曲溪、拦刀两隘。生四子,曰:文、行、忠、信。君即行也,宣德初袭职为千户,夫人唐氏、向氏、曾氏。”慈利县国太桥乡平溪村和杉木桥镇月亮村仍存麻寮所曲溪隘土官千户吴亮墓碑和吴大泽墓碑等民族文物。其土官千户世袭情况是;吴子仁──吴行──吴亮──吴永端──吴大泽──吴廷用──吴宗尧──吴一极──吴国藩──吴长祚──吴汝楫。

8、拦刀隘:拦刀隘土官千户亦为吴氏。明代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曲溪隘土官百户吴亮驻拦刀隘。明代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其子吴永端驻慈利二十二都平溪(今慈利县国太桥乡),并且兼任拦刀隘百户。明代天启年间,吴一极次子吴国缙单独袭任拦刀隘土官百户。死后,葬在平溪营盘台(在今慈利县国太桥乡)。慈利《吴氏族谱》记载了清朝给拦刀隘土官正百户吴载韬的敕书。其土官百户世袭情况是:吴国缙──吴长琏──吴汝梁──吴载韬。

9、山羊隘:山羊隘首任土官正百户向彦才为“八耳锅”之一向大望长子。据鹤峰《向氏族谱》载:“山羊隘,古夷地也。有明洪武年间平麻寮寨,爰设所隘,防御土、苗,遂改为麻寮所,下属十隘……山羊隘向。各有旗丁、军属,官不支俸,军不给粮,以本地之产膳。所隘军丁专以刀耕火种,所植惟秋粟、龙爪谷而已。赋税则有秋粮,牛角尖之外五隘免五征五,内五隘则有免七征三之例……今日之山羊司即古之山羊隘也。吾祖(向)彦才公自明洪武丙辰年为山羊隘百户。历两朝经四百余年,世袭十三辈。乾隆二年,诸土司向化,改设郡县,前各所隘职衔已为冗员,添平、麻寮两所二十隘正副千(户)、百户六十三员,一并裁汰。经总督部院迈(柱)题,请沿茅冈司世袭之例,复荷皇恩,准授以世袭千总、把总职衙,各给专敕一道。”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湖广平章杨璟移咨明军大都督府,题请授向彦才为山羊隘土官百户,子孙世袭,掌印守边。后驻慈利县十七都唐家坪,在今慈利县三合口乡。其土官百户世袭情况是:向彦才──向初文──向钧佐──向永斌──向辅──向大绍──向明表──向阳春──向维一──向绍勋──向九锡──向文玉──向文明。

10、靖安隘:靖安宣抚司原建治所在鹤峰县城东三里张爷庙。元末,靖安宣抚使向大雅卒,传长子向良金。后因容美土司强占辖地,遂迁治所于今桑植县西莲,设衙定居,辖今西莲至里溪。明初,废靖安宣抚司,置靖安隘,并入麻寮隘丁千户所,旨授向良金为靖安隘土官正百户。向良金死后,传子向祥。明代洪武年间,朝廷颁发铁券:“敕封向祥驻扎靖安隘,与镇诸蛮,与国同休。”其土官百户世袭情况是:向大雅──向良金──向祥──向拳甫──向永忠──向瑄──向世瑛──向昂──向廷辅──向汲──向元桐──向永爵──向日功──向九富──向子瑛──向庆历──向祚华。

11、黄家隘:黄家隘土官正百户为唐氏,后住安家坪(今慈利县象市镇);土官副百户为赵氏,后住黑龙泉(今慈利县杉木桥镇)。明清时期,黄家隘土官正百户世袭情况是:唐全(唐贤次子)──唐之华──唐朝龙──唐安宇──唐世雄──唐本忠──唐汉──唐一德──唐荣──唐如斗──唐思先──唐光爵──唐大戎──唐昌祚──唐文举──唐运兴。慈利《赵氏族谱》载:“赵炘,洪武二年,随兄助阵立功,封忠显校尉、麻寮所黄家隘副百敕书。其土官百户世袭情况是:吴国缙──吴长琏──吴汝梁──吴载韬。

9、山羊隘:山羊隘首任土官正百户向彦才为“八耳锅”之一向大望长子。据鹤峰《向氏族谱》载:“山羊隘,古夷地也。有明洪武年间平麻寮寨,爰设所隘,防御土、苗,遂改为麻寮所,下属十隘……山羊隘向。各有旗丁、军属,官不支俸,军不给粮,以本地之产膳。所隘军丁专以刀耕火种,所植惟秋粟、龙爪谷而已。赋税则有秋粮,牛角尖之外五隘免五征五,内五隘则有免七征三之例……今日之山羊司即古之山羊隘也。吾祖(向)彦才公自明洪武丙辰年为山羊隘百户。历两朝经四百余年,世袭十三辈。乾隆二年,诸土司向化,改设郡县,前各所隘职衔已为冗员,添平、麻寮两所二十隘正副千(户)、百户六十三员,一并裁汰。经总督部院迈(柱)题,请沿茅冈司世袭之例,复荷皇恩,准授以世袭千总、把总职衙,各给专敕一道。”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湖广平章杨璟移咨明军大都督府,题请授向彦才为山羊隘土官百户,子孙世袭,掌印守边。后驻慈利县十七都唐家坪,在今慈利县三合口乡。其土官百户世袭情况是:向彦才──向初文──向钧佐──向永斌──向辅──向大绍──向明表──向阳春──向维一──向绍勋──向九锡──向文玉──向文明。

10、靖安隘:靖安宣抚司原建治所在鹤峰县城东三里张爷庙。元末,靖安宣抚使向大雅卒,传长子向良金。后因容美土司强占辖地,遂迁治所于今桑植县西莲,设衙定居,辖今西莲至里溪。明初,废靖安宣抚司,置靖安隘,并入麻寮隘丁千户所,旨授向良金为靖安隘土官正百户。向良金死后,传子向祥。明代洪武年间,朝廷颁发铁券:“敕封向祥驻扎靖安隘,与镇诸蛮,与国同休。”其土官百户世袭情况是:向大雅──向良金──向祥──向拳甫──向永忠──向瑄──向世瑛──向昂──向廷辅──向汲──向元桐──向永爵──向日功──向九富──向子瑛──向庆历──向祚华。

11、黄家隘:黄家隘土官正百户为唐氏,后住安家坪(今慈利县象市镇);土官副百户为赵氏,后住黑龙泉(今慈利县杉木桥镇)。明清时期,黄家隘土官正百户世袭情况是:唐全(唐贤次子)──唐之华──唐朝龙──唐安宇──唐世雄──唐本忠──唐汉──唐一德──唐荣──唐如斗──唐思先──唐光爵──唐大戎──唐昌祚──唐文举──唐运兴。慈利《赵氏族谱》载:“赵炘,洪武二年,随兄助阵立功,封忠显校尉、麻寮所黄家隘副百户。赵栖,洪武九年袭职。”其土官副百户世袭情况是:赵炘──赵栖──赵一亨──赵试秀──赵万里──赵思信──赵舟──赵胜宗──赵正忠──赵国用──赵良翰──赵琦──赵一元──赵一普──赵世铭──赵玺──赵景川──赵光典。(三)添平隘丁千户所

北宋时期,石门设有台宜、天台、天平等寨。元代至元十二年(公元1347年),土酋覃绪祖为行军总管,在邓坪富石堡台创建衙署。吴元年(公元1364年),设立了台宜长官司。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土酋覃添顺被授予添平所土官正千户职,迁所署到刘家坪(在今石门县所街乡留驾坪)。明代《隆庆岳州府志》记载:“添平所,即宋添平、台宜寨。甲辰归附,洪武改。元代,夏克武举土酋覃(添)顺为寨官。二年以今地为所,仍以覃添(顺)等土酋为千户,领土兵守之。后分百户十人驻各隘以备,隶常德卫,更隶九溪卫。其酋长、隘兵任其耕艺,无租税,幕职禄给于九溪。设官土、汉杂用,千户四员。覃文孙,父(覃)添顺,宋施州总管(覃)伯坚四世孙。其先徙居添平,及(覃)添顺拓地益广,所统益众。元季依台宜为寨,洪武归附,至(覃)文孙征容美、安福有功,奏添平所改隶九溪卫。”《明洪武实录》卷四十三载:洪武二年六月,“置天(添)平千户所,时隘丁寨土酋覃(添)顺归降,遂置千户所。”明代《万历慈利县志》亦载:“添平隘丁千户所,在县北一百五十里,乃古添平、台宜寨,甲辰年归附。洪武元年,土官夏克武举土酋覃(添)顺为寨官。二年肇设今地为所。仍以(覃添)顺等土酋为千(户)、百户,领土兵守之,复分百户十人住各隘操备,隶常德卫,后改隶九溪卫。其酋长、隘兵任其耕艺,无赋税,若幕职俸例于澧州慈利县支给。正德中,千户覃善教重修。隘十,曰:鱼洋隘、走避隘、细沙隘、遥望隘、鹞儿隘、中靖隘、磨冈隘、石磊隘、长梯隘、龙溪隘,以上各以百户一人领隘兵分戍。”清代《同治续修石门县志》记载了添平所土官千户覃添顺及其子覃文孙的生平事迹:“覃添顺,添平所土官正千户。洪武四年,调取夹攻覃垕、田大于永定百丈峡,捕获解官。五年,调征上、下酉州,擒获苗寇解官。十一年,调征上、下监厂铁门关苗寇,招抚答谷聚种张鸭儿等,安民乐业,受赏,封武德将军,旧志作覃顺。覃文孙,添顺子,添平所土官正千户。洪武中,调征容美等峒,获苗唐大孙等官。二十二年,调征安福叛贼夏得忠,攻天火岭、石硝、柿溪、恶者等峒,又攻贺石关,屯驻永顺。八月,后户。赵栖,洪武九年袭职。”其土官副百户世袭情况是:赵炘──赵栖──赵一亨──赵试秀──赵万里──赵思信──赵舟──赵胜宗──赵正忠──赵国用──赵良翰──赵琦──赵一元──赵一普──赵世铭──赵玺──赵景川──赵光典。(三)添平隘丁千户所

北宋时期,石门设有台宜、天台、天平等寨。元代至元十二年(公元1347年),土酋覃绪祖为行军总管,在邓坪富石堡台创建衙署。吴元年(公元1364年),设立了台宜长官司。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土酋覃添顺被授予添平所土官正千户职,迁所署到刘家坪(在今石门县所街乡留驾坪)。明代《隆庆岳州府志》记载:“添平所,即宋添平、台宜寨。甲辰归附,洪武改。元代,夏克武举土酋覃(添)顺为寨官。二年以今地为所,仍以覃添(顺)等土酋为千户,领土兵守之。后分百户十人驻各隘以备,隶常德卫,更隶九溪卫。其酋长、隘兵任其耕艺,无租税,幕职禄给于九溪。设官土、汉杂用,千户四员。覃文孙,父(覃)添顺,宋施州总管(覃)伯坚四世孙。其先徙居添平,及(覃)添顺拓地益广,所统益众。元季依台宜为寨,洪武归附,至(覃)文孙征容美、安福有功,奏添平所改隶九溪卫。”《明洪武实录》卷四十三载:洪武二年六月,“置天(添)平千户所,时隘丁寨土酋覃(添)顺归降,遂置千户所。”明代《万历慈利县志》亦载:“添平隘丁千户所,在县北一百五十里,乃古添平、台宜寨,甲辰年归附。洪武元年,土官夏克武举土酋覃(添)顺为寨官。二年肇设今地为所。仍以(覃添)顺等土酋为千(户)、百户,领土兵守之,复分百户十人住各隘操备,隶常德卫,后改隶九溪卫。其酋长、隘兵任其耕艺,无赋税,若幕职俸例于澧州慈利县支给。正德中,千户覃善教重修。隘十,曰:鱼洋隘、走避隘、细沙隘、遥望隘、鹞儿隘、中靖隘、磨冈隘、石磊隘、长梯隘、龙溪隘,以上各以百户一人领隘兵分戍。”清代《同治续修石门县志》记载了添平所土官千户覃添顺及其子覃文孙的生平事迹:“覃添顺,添平所土官正千户。洪武四年,调取夹攻覃垕、田大于永定百丈峡,捕获解官。五年,调征上、下酉州,擒获苗寇解官。十一年,调征上、下监厂铁门关苗寇,招抚答谷聚种张鸭儿等,安民乐业,受赏,封武德将军,旧志作覃顺。覃文孙,添顺子,添平所土官正千户。洪武中,调征容美等峒,获苗唐大孙等官。二十二年,调征安福叛贼夏得忠,攻天火岭、石硝、柿溪、恶者等峒,又攻贺石关,屯驻永顺。八月,后攻桑木关、桑植等峒,擒获苗蛮百名,受赏。招抚溃散人户徐九长等八十九户、男妇二百八十九名。”覃添顺三世孙覃恒和四世孙覃彦璞迁到永定三潭坪、关门岩、西溪坪、青安坪、大庸桥、禹溪、袁家界等地。清《永定县乡土志》载:“覃添顺,天平所土官,其后(覃)彦璞迁永定。”添平所土官千户世袭情况是:覃添顺──覃文孙──覃绳武──覃昊──覃禹元──覃毅恭──覃善政──覃世奇──覃继勋──覃宗藩──覃光国──覃祚昌──覃家彦──覃声振──覃庆永。

据清《光绪石门县志》记载:明朝初年,添平所首任土官千户、百户是:清军厅土官副千户柳世华,管操厅土官副千户王赵夔,巡捕厅副千户覃志兴;镇抚司唐胜孙;鹞儿隘土官百户唐武,长梯隘土官百户覃券,磨冈隘土官百户唐宗源,遥望隘土官百户曾伏孙,石磊隘土官百户宋天荣,忠靖隘土官百户陈祥,渔洋(阳)隘土官百户邓添礼,走避隘土官百户王添宝,细沙隘土官百户伍彦材,细沙隘副百户盛华,龙溪隘土官百户郑仁拳。

九溪卫添平所和麻寮所在官制、兵制、学制、赋制、贡制、征调等方面与湘鄂西各土司同制同俗,与其它“所”不同。但是,学术界有人忽视九溪卫添平所及麻寮所的土司性质。其实,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七十八中早已阐明:九溪卫“苗獠出没,初立添平、麻寮以捍于东,其隘各十。添平、麻寮皆守御千户所,每所掌印土官千户一员……每隘各土官百户一员掌印,以防守容美夷寇,籍隶土军皆石门、慈利二县民充之……添平所土司放纵,据石门半境而不服徭役。”石门《覃氏族谱》记载的明朝万历皇帝处理石门县知县冯汝器夺添平所土官千户覃宗潘印引起纠纷的谕旨佐证了添平所土司性质及其民族类属。明神宗旨批:“土官世辖土军,此我祖宗‘以夷治夷’之深意也。今一旦改推选之制,夺土印而与汉官,彼上下素不相习,其肯帖然听命乎?地方官不识大体,轻变祖宗成法,生事起衅,渐不可长。”圣旨一下,吏部、兵部转发湖广衙门,遂将添平所印归还土官。可见,添平所是与其它地区卫所机构大相径庭的军政机构。清王朝建立后,添平所土官千户覃祚昌归附了清政府。据清《康熙九溪卫志》记载:“覃祚昌于顺治四年投诚。康熙十年,叨沐皇恩,颁给所印。照沿历朝旧制,管军守边。其本所地方,东抵澧州界,南抵九溪、慈利县界,西抵各土司界,北抵渔洋关、长阳、松滋县界。四至周围,千有数百余里,此形势之大略也。至于户口,原辖土军一千一百”。清代“改土归流”时,添平所大部分归属石门县,小部分改属鹤峰县。

(四)安福守御千户所

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朝廷在慈利县十六都地设置安福守御千户所,所城设在宋代“安福寨”遗址之上,即今桑植县澧源镇方家坪村。辖地十二处,其中,朱家台、杨公潭、新王塌在今桑植县。位于十九都的赵家岗在慈利县,康三峪、屯田坪在今永定区。安福守御千户所本来也是土官千户所,由土官夏克武任守御千户。后因其子夏得忠起义,遂废土官千户所,改由湖广都司委派千户,首任千户为李谯。明代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九溪卫左所千户李樵在酉水之南瓦窑岗(即今桑植县城所在地)修建安福所城。明代《嘉靖澧州志》记载:“安福守御千户所城,在慈利(县)西北二百九十里、十四都。周围三里四十步,高一丈七尺。洪武庚午,九溪(卫)左所千户李樵始筑之。有东、西、北三门,其南之前,阻山不通门,余各有楼及窝铺二十间,以宿司昏者……正德中,指挥常明重修,地并属慈利县。所治,洪武四年设在酉水之北,正当诸夷峒之口。以土官夏克武为千户,领土军守之,隶大庸卫。二十三年,其子得中叛,毁于兵火。既平,复以酉西地瓦窑洞更置。千户所设官垛军守御,改隶九溪卫,千户正、副十人,百户十人,领旗军隘丁二千二百四十人、户五百六十。”明代《隆庆岳州府志》详载:“安福守御千户所,洪武四年创于酉水之北,当诸夷峒口。以土官夏克武为千户,领土兵守之,隶大庸卫。洪武二十三年,子得中叛,调汉官守御,改隶九溪(卫),而九溪前所亦调此协守焉。所署毁于得中叛时。后兵既平,复以酉西地瓦窑冈创,为有吏目幕厅、军储仓。明代《万历慈利县志》也载:“安福守御千户所城在县西北二百九十里、十四都。周围三里四十步,高一丈七尺。洪武庚午,九溪左所千户李樵始筑之。有东、西、北三门,其南之前,阻山不通门,余各有楼及窝铺二十间,以宿司昏者……(明)正德中,指挥常明重修,隶九溪卫。千户正、副十人,百户十人,领旗军隘丁二千二百四十人、户五百六十。今见在者一千一百八十有二,户三百有六十。”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七十二中又说:“置安福所以控于西,其关有四。安福千户所防御桑植二峒夷寇,四关为九渊、闸口、野牛、三江口。每关旗甲一人,督同哨、獠人把守其所。”

四、元明清时期澧水流域的土民姓氏

元明清时期,澧水流域除土司机构和卫所机构的土官外,还有彭姓、田姓和庹姓等姓土民。

1、澧水流域土民彭姓源流

自五代时期彭士愁为溪州刺史以来,彭氏一直是酉水流域和澧水流域的土著大姓。关于彭氏来源于江西之说,见于地方志。如《民国永顺县志》谓:“彭瑊,江西吉水人,父辅为(唐)懿宗朝进士,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生子五:珏、琳、璋、玕、瑊,(彭)瑊因杨行密与黄巢战,兄弟皆流散。时马殷据湖南,瑊至依之,以功授辰州刺史……为永顺土司之祖。”主要依据来自明代正德年间永顺宣慰使彭世麒所撰《永顺宣慰司志》。

对溪州刺史彭士愁(又名彭彦晞)先世的真伪,早就有人提出质疑。清代《乾隆永顺府志·杂记》中对《保靖司家乘》把彭氏之先追溯到唐懿宗进士彭辅提出异议:“彭辅之说……子孙夸大其先人,恐未足凭也。”谭其骧教授在《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发表在《史学年报》第2卷第5期》一文中认为:彭士愁为“蛮族血统”,与彭玕、彭瑊“为风牛马之不相及,断乎绝无关系者也。”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土家族简史》写道:“大量的历史资料证明彭士愁不是汉人,而是溪州‘土著’。”将彭士愁与彭瑊联系起来确实没有根据。根据五代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楚王马希范与彭士愁缔结的盟约《复溪州铜柱记》记载:“溪州彭士愁,世传郡印,家总州兵,布惠立威,识恩知劝,故能历三、四代,长千万夫……”这根本不是刚到酉水流域的外地人。《复溪州铜柱记》还记载彭士愁之前担任溪州刺史的有彭允韬、彭师佐二人,而不是彭瑊。可见,将彭士愁与彭瑊联系起来显系伪托。史籍说土著彭氏是少数民族的比比皆是,如《旧五代史》卷133说彭士愁为“溪州洞蛮”。《资治通鉴》卷289说彭士愁的儿子彭师暠为“蛮酋”。南宋陆游在《南唐书·彭师暠传》说中“师暠不知其家世”。《宋史·西南溪洞诸蛮》称“北江蛮酋最大者曰彭氏,世有溪州”等等。元明清时期,以彭氏为少数民族的史料更属多见。由此可见,彭氏系土著的少数民族而非汉人。明代,彭世麒修通谱时将彭士愁与彭瑊联系起来,究其原因,乃受汉族正统的夷夏之防的思想影响所致。在长达数千年的民族压迫下,为了避免民族歧视,只好攀附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作为宗族始祖。这种现象,在土家族现存的其它姓氏族谱中不乏其例。很多姓氏都说家族祖先来源于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大栗树土地就是害怕压迫、攀龙附凤的假说。

据慈利县江垭镇《彭氏通谱》记载:彭士愁后裔彭嗣祖(又名彭宏先)于元代泰定甲子年(公元1324年)任慈姑州牧。卒于任所后,葬在饭甑山(在今慈利县零阳镇甑山村)。彭嗣祖四子文甫、胜甫、仁甫、君甫始为土民。彭文甫迁到慈利县八都渔浦(在今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其子为伯恒、伯桓、伯烜。彭伯恒生在慈利县八都阳和坪(在今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为茅冈土司覃垕之婿。明太祖时,敕封大元帅。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彭胜甫偕其子克让、克斋、克绳、克礼迁至桑植瑞塔铺高堰塔。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彭景芳随父彭克让解押楠木入南京。归来之后,在岭峰山修建了黑神庙。开光之时,彭景芳去世,彭姓土家人遂尊黑神为祖神。桑植县空壳树乡清代嘉庆年间立的《彭氏先后派序》碑记载了土家彭氏宗族的历史沿革。土家彭姓后嗣主要聚居在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江垭镇、苗市镇、甘堰土家族乡、零阳镇和桑植县瑞塔铺镇、空壳树乡及永定区合作桥、新桥、西溪坪、教字垭、后坪镇等地。

2、澧水流域土人田姓迁徙源流

澧水流域土家田氏以北宋武口寨“抚夷通判”田承满及其后裔为多。据《南齐书》载:南朝刘宋时期,“酉溪(今酉水)蛮”王田头拟因汉官禁断鱼盐,怒杀郡吏,被处赔款,气死。其子田都逃入僚人界中,以求庇护。及至北宋真宗咸平、祥符年间,田氏沿酉溪自建州、峒甚多,后称“溪州蛮”。五代时期,设二十个羁縻州,以下溪州为“都誓主”,归彭氏;其余都叫“誓下州”。其中,高州(今湖北省宣恩县)田氏势力最大。据元代脱脱撰的《宋史·西南溪峒诸蛮》载:高州刺史田景迁卒,其子田彦伊继为刺史。田彦伊子侄为酋长者甚多。其中,田承进掌军务;田承海为防虞指挥使;田承宝为山河使、九溪十峒抚谕都监。由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高州“生蛮”掠夺汉人四百余人,夔州路转运使丁谓集中“蛮豪子弟”勒令退回汉人,设寨控扼。北宋朝廷决定对高州田氏采取“部分种族”措施,以削弱其势力。宋真宗祥符三年(公元10),慈利县土家人互相仇杀,宋真宗派遣使者言和,并筑武口寨。《民国慈利县志》载:“宋真宗祥符三年,慈利蛮相仇杀。诏澧州知州刘仁霸宣敕谕解之,乃筑武口、安福、杨泉、索溪、西牛五寨以资钤控。”据《慈利田氏族谱》载:高州土人田均长子田承满于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被任命为太保、“抚夷通判”,率领部族迁来慈利县,进驻澧水与武溪交汇之地武口寨(治所在今永定区大庸所武溪口寨,故名),并于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修建衙署,创建“紫荆书馆”。后来,田承满归葬于莫家岗,其孙田泽济为其立了石人石马。因此,田承满成为田氏各支始祖。《慈利田氏族谱》卷一亦载:“(田)均公,原籍江西,其后子孙迁至慈利者,逮今凡五支……即以(田)均公论之,一载公生一子,讳(田)承满……上满公官宋仁宗庆历时,以战贼功,赐名‘抚叛’。”该谱还载:罗城峒民叛乱之时,田承满恩威兼施,得以平息。田承满六子田世明、田世修、田世德、田世亨(通)、田世邦、田世彰成为慈利、大庸等地土民。慈利县许家坊土家族乡老人相传:田氏因“义不臣元”受到元蒙镇压,某支兄弟九人分别逃亡之时,用一支水牛角,锯成九节,号为“日”“月”“星”“明”“亮”“龙”“凤”“虎”“满”。田氏兄弟九人按大小从头至尾各执一节,作为以后重逢相认的信物,是为《九节牛角》的故事梗概。

永定区紫荆堂《田氏族谱》叙其祖先原籍时,认为田承满“系成都进士,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来抚武口寨(在今永定区后坪镇武口村)。”而清代侯昌铭在《永定县乡土志·氏族》则谓“田承满,江西南康人也,明初,自成都迁岳州,以征蛮功,官永定,遂著族焉。”二说相距三百多年。至于“进士”学位,《田氏族谱》有,似不可信,因《永定县乡土志》无。田承满为江西祖亦不可信。诸多矛盾,有待进一步考证。这与封建社会讳言少数民族血统、攀附名城望族的风习有关,实在使人难以置信。

3、澧水流域土民庹氏得姓缘由及其后裔分布

清代《永定县乡土志·氏族》记载:“庹姓一族在本境约近百户。考其得姓之由,羌无故实。相传其先田氏世为宋显官。义不臣元,横被诛戮。因惧株连族坐,遂改而为庹,其事颇不经见考。”另据永定区《庹氏族谱》记载:土家庹姓源于土家田姓。田姓始祖田承满后裔田熙及其三子田龙(又名田大)、田虎、田彪(良)割据武溪数载。明朝洪武年间,土酋覃垕王首举明初农民起义大旗以后,田大及田虎参加了起义军,反抗朝廷,反对军屯占田,血战仙人溪。洪武四年(公元1370年),覃垕被杀以后,朝廷通缉土民田虎为“草寇”,下令诛其九族。

田虎九子宗国、宗祖、宗君、宗臣、宗朝、宗官、宗宰、宗相、宗文在官兵追捕下,东逃西躲,无法生存。他们秘密商议,化装成放排的,顺澧水河而下,逃往他乡。他们驶着木排行到白龙泉一带,一队官兵气势汹汹地追来了。一位官员大声地问道:“放排的,你们姓甚?”宗朝大胆地说:“莫管他们的,我们只管拖!”因为白龙泉水响,官员未听清楚,马上应道:“你们姓拖的拖字怎样写?”宗朝随机应变,顺口答道:“我们庹字是头带斗笠,背穿蓑衣,手拿撑篙,挑上二十人拿有量尺。”可是,官员就是猜不着。宗朝接着说;“广字头,廿字腰,尺字腿,不是庹字吗!”“你们不姓田,姓庹呀!你们走!”宗朝就这样用智慧编造一个象形字瞒天过海,化凶为吉。之后,宗朝改为庹姓,成为土家庹姓始祖。死后,葬在大庸东门外田氏祖茔大花园,墓碑正面书“庹宗朝”,背面书“田宗朝”。由“拖”得“庹”,即庹宗朝所为。故民间传说,田、庹是一家,两姓不通婚。庹宗朝之妻杨氏生有四子,分别叫庹赞日、庹赞月、庹赞星、庹赞辰(又叫庹义忠)。庹赞日之子叫庹安佐,庹赞月之子叫庹安俊,庹赞星之子叫庹安美,庹赞辰迁至桑植以后生子庹守株、庹守珍。庹守株后代庹钦、庹麒、庹麟迁到慈利县庹家塔。庹守珍在桑植庹家湾垒土围城有功,被封为千户,并生庹简、庹范二子。故庹氏《创修族谱凡例》载:“澧水流域所辖之庹姓本属田改,又何以不同宗且世代参差不等?盖田虎之变,族人甚繁,时为避祸计,各自逃散流落何地者即为何地之祖。子姓蕃息者,世代自多宗。”

现在,土家族庹姓始祖庹宗朝的后裔分布在永定区合作桥乡、三家馆乡、尹家溪镇、阳湖坪镇、枫香岗乡、沙堤乡和桑植县官地坪镇、芙蓉桥白族乡及慈利县零阳镇等乡(镇),保留着土家族遗风遗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