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周姓家谱 周氏族谱 周氏家谱文献目录

周姓家谱 周氏族谱 周氏家谱文献目录

时间:2021-02-28 10:25:01

相关推荐

周姓家谱 周氏族谱 周氏家谱文献目录

-09-14 16:43来源:中华万家姓编辑:赵辉

周姓人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有修撰家谱的传统。

周朝建立后,专门设立了负责宗室世系、以及宗族事务管理的官员“小史”,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官修谱制度。后来传世的《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便是当时修撰的周先王的传衍情况,明显带有后来家谱的性质,因此被公认为是现存我国第一部姓氏学专著,可以看作是周姓人最早的家谱。

周姓人真正的家谱的出现应是在魏晋以后。魏晋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区分士庶,当时人对于谱牒十分重视,一时间,谱牒学提高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人们重视谱牒,纷纷撰写家谱。东晋时期,著名谱牒学家贾弼之编撰了《十八州百一十六郡谱》712卷,其中就包括了当时著名的汝南安成周氏谱、庐江舒城周氏谱以及义兴阳羡周氏谱。

周姓人为了更准确记载自己家族源流及发展历史、分衍情况,私撰族谱。由于时代久远,这一时期所修的周氏族谱已亡佚殆尽。

唐代,大一统的局面,更加有利于修撰谱牒。官方、私家修谱之风极为盛行,周姓人的家谱内容也进一步丰富。保存至今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谱》中,就有汝南安成周氏及其分支永安黄冈周氏两大著名周姓郡望的世系。

宋代以后,家谱的修撰越来越多,清朝以至民国以来,更是修谱成风。由于修撰时间距今较近,很多家谱都能保存下来,特别是明清以至民国所修家谱。有的家谱根据发展的需要,甚至一修再修。

在族谱中,对周姓人影响最大当是一些为族人所订立的宗规、宗训。

一些周姓族谱,还标明了自己的堂名,通过这些堂名,可以看出本族独特的文化旨趣。堂号本是某些周姓支派用于标榜和区别的标志,大多数周姓堂号都是根据与周姓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名、名称等来命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