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文化常识」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

「文化常识」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

时间:2022-12-02 06:27:59

相关推荐

「文化常识」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

1、飞廉 古人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总的主宰的同时,又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各自的主持者,而且把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飞廉即“风伯”,是古代传说中主风之神,如《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王逸注:“飞廉,风伯也。”

2、荓翳 古代传说中的云雨雷电之神,因云雨雷电有时同时,有时交错,有时先后发生,统称荓翳,亦作蓱、蓱翳、屏翳。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上说:“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荓翳(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其实,古人也以荓翳兼指云雨雷电的主宰者。

3、丰隆 古代传说中的云师,亦称云中君、云神。《楚辞·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王逸注:“丰隆,云师。”丰隆,一说指雷神,俗称雷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穆天子传》曰:‘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丰隆,雷公也。”

4、羲和 古代传说中和太阳有关的神,见“荓翳”条。一说“羲和”为驾日车的神,传说太阳每天要乘六龙驾的车从东方而来,《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意思是说我要命令羲和不要急于驾日车向西山。一说“羲和”为太阳的母亲,《山海经·大荒南经》:“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羲和者,帝俊之妻(帝俊,中国古代东方部族所传之帝),生十日。”一说“羲和”为掌天文历法的官吏,《史记·历书》“索隐”引《系本》:“黄帝命羲和占日。”《尚书·尧典》:“乃命羲和,敬授人时。”也有说“羲和”为主日月之神。

5、二十八宿 也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古人为了准确地观测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往往是以恒星为背景的,以相对固定的位置作为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的位置。经过长期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标志,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以北斗斗柄所指的角宿为起点,由西向东排列,与“四象”(我国古代表示天空东、南、西、北四大区星象的四组动物)的关系是: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6、十二次 即“十二星次”。古人为了说明日、月及五大行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个等分,叫做“十二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如星纪有斗、牛二宿,玄枵有女、虚、危三宿等。不过,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是广狭不一的,因此,十二次诸次的起讫界限不能和宿与宿的分界一致,也就是说,有些宿是跨属于相邻的两个星次的。古代的十二次主要有两种用途:第一,用来指示一年四季太阳所在的位置以说明节气的变换,如太阳在星纪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第二,说明岁星运行位置据以纪年,如某年“岁在星纪”,次年则“岁在玄枵”,等等。

7、分野 这是古书上常见的古人占星术的概念。古人观测天象时,把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又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由西向东分十二个星次(详见“二十八宿”“十二星次”诸条),又认为天上的星宿分域与地上的州郡邦国相对应,这种对应关系可以互称“分野”,即称某星为某国的分星,某某星宿为某某州国的分野,也可反过来称之。《汉书·地理志》:“齐地,虚危之分野也。”古人往往认为某天区发生的天象预兆着各对应地方的吉凶,因而可以观天之变,占卜地上之祸福。一般认为分野源于春秋战国,最早见于《左传》《国语》等书。分野只是古人的想象,但了解它有助于古籍阅读。

8、三光 指日、月、星。《白虎通·封公侯》:“天有三光,日、月、星。”又指房、心、尾三颗星宿。《礼记·乡饮酒义》:“立三宾以象三光。”

9、三星 明亮而距离较近的三颗星,一般指“参宿三星”“心宿三星”和“河鼓三星”。据近人朱文鑫研究,《诗·唐风·绸缪》首章“绸缪束薪,三星在天”指参宿三星;二章“绸缪束刍,三星在隅”,指心宿三星;末章“绸缪束楚,三星在户”,指河鼓三星。

10、五行 古人认为的万物之源,指金、木、水、火、土。这种看法在战国时已颇为流行,出现了“五行相生相胜”的论述。“相生”是说两者互相促进,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等。“相胜”也就是“相克”,是说两者互相排斥,如“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等。

11、四时 指春、夏、秋、冬四季或朝、暮、昼、夜。《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12、五车 星官名。属毕宿,共五星。《晋书·天文志》:“五车五星,三柱九星,在毕北。五车者,五帝车舍也,五帝坐也。”“五车”又指五种兵车。

13、四象 古人在观测天象时,将“二十八宿”按东、北、西、南分为四组,在殷代前后,把春天黄昏时出现在东方的一组想象为一条龙形,把北方的一组想象为龟蛇形,把西方的一组想象为一只虎形,把南方的一组想象为一只鸟形,这种把各方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动物形象以示星象称为“四象”。春秋战国时五方配五色说法流行,“四象”除形外,又添了颜色,后有“东方青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之说。这与古代外国把某些星座想象为某些动物的形状(如大熊、狮子、天蝎等)相似。另说,四象指春、夏、秋、冬四时,或指水、木、火、金,布于四方,或指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其说不一。

14、七曜 古人指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为“七曜”。“曜”,也作“耀”。“七耀”又称为“七纬”,北齐刘昼《刘子》:“七纬顺度,以光天象。”

15、九天 古人传说天有九重,称为“九天”。《淮南子·天文训》云:“天有九重。”后指“九”为约数,“九天”极言天之高。“九天”又指中央及四方四隅、九方之天。《楚辞·天问》:“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王逸注:“九天,东方曰皞天,东南方阳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东北方变天,中央钧天。”“九天”又称作“九野”。

16、金星 金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跟地球最接近的一颗,它在天空中的亮度仅次于日、月,最亮时白天都可以看见,夜里能使被照物体生影子。因其光色银白,亮度很强,故古人又称作“明星”“太白”。金星早晨出现在东方,叫做“启明”,黄昏出现在西方,叫做“长庚”。《诗·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17、北斗 也称“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排列在北天成斗(或杓)形组成,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身,古曰魁、斗魁,又名璇玑;玉衡、开阳、摇光组成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古人极重视北斗,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五倍的距离,便可以找到北极星,又名“指极星”,因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的不同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确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北斗七星的柄又称为天罡。

18、玉兔 月亮的代称。因古代传说月亮中有白兔,故名。

19、牛郎 即“牛郎星”,是星座“河鼓二”的俗称,又叫“牵牛”或“大将军”,是夏秋夜空中著名的亮星,与“织女星”隔银河相对。古人据二星名敷衍成神话故事,相传织女为天帝孙女,故织女星亦称天孙,长年织造云锦,自嫁与河西牛郎后,织乃中断。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夕(阴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古诗十九首》衍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至《荆楚岁时记》,内容有所发展。《风俗通》佚文又记织女会牛郎时,乌鹊于河上为之搭桥,名为“鹊桥”。

20、文曲星 即“文星”,也称“文昌星”“文昌”“文昌帝君”,旧时传说是上天主持文运科名的星宿。

21、彗星 “彗”旧读suì,“彗星”俗称“扫帚星”,古人叫做“妖星”“搀枪”,是绕行太阳的一种天体,形状很特别,远离太阳时,是一个发光的云雾状小斑点,接近太阳时,由彗核、彗发和彗尾三部分组成,形似扫帚。因彗星少见,又有一种朦胧神秘感,古人误认为它的出现是灾祸的预兆,往往会发生兵乱。《战国策·魏策·唐睢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22、地煞 煞,古代传说中的凶神。道教称北斗丛星中含有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后被小说家附会为梁山泊好汉一百单八将:三十六天罡附会成梁山三十六位首领,七十二地煞附会成七十二员猛将。

23、白虹贯日 意为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人间将有非常事件发生。这是古人一种迷信的看法。这里说的“虹”,实际上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古代科学不发达,故想象为恶兆。《战国策·魏策·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24、天干 简称为“干”,也叫“十天干”或“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古人通常用它表示序号或与“地支”合用纪年、纪日。

25、地支 简称为“支”,也叫“十二地支”或“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用以记时。

26、干支纪年法 用干支纪年,一般认为始于东汉,干支纪年就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搭配组合成六十个单位,称为六十甲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干支纪年法一个周期为六十年,循环不已,经久不乱,周而复始,永不穷尽,其缺点是易重复,不易辨识久远的具体年代。

27、十二生肖 是我国较古老的一种纪年方法。即以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搭配,组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来标志年份,人们哪年出生,就以当年的动物标志为属相,民间也依此推算年龄。一般认为十二生肖最晚形成于汉。

28年号纪年法 始于汉武帝,与干支纪年法比较,有优点: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同一个皇帝也可以有几个年号,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就补充了干支纪年重复难辨的不足。与干支纪年法搭配使用则更为清楚。

29纪月法 古代纪月通常不用干支,而是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岁首的月份又叫“正月”,秦代因避秦始皇(嬴政)之讳,曾改为“端月”。在先秦时代,月份还有特定的名称,农历各月月令别名如下:正月:端月、孟陬、清阳、元月、寅月;二月:花月、桃月、仲阳、杏月、仲春;三月:桐月、佳月、季阳、青草、竹秋;四月:除月、梅月、清和、麦月、孟夏;五月:皋月、食月、蒲月、榴月、仲夏;六月:积月、荷月、伏月、未月、季夏;七月:相月、瓜月、巧月、凉月、孟秋;八月:壮月、桂月、观月、上秋、仲秋;九月:玄月、菊月、授衣、剥月、戍月;十月:阳月、良月、坤月、畅月、孟冬;十一月:德月、葭月、黄钟、龙潜、仲冬;十二月:涂月、腊月、大吕、临月、季冬。

30、孟、仲、季纪月法 每个季度的三个月,第一个月,古代叫孟;第二月,古代叫仲;第三个月,古代叫季。

31、四孟 古代指孟春、孟夏、孟秋、孟冬为“四孟”,即每个季节的首月,相对应的月份是阴历一月、四月、七月、十月。

32、四季 “四季”有两个含义:本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古人又称季春、季夏、季秋、季冬为“四季”,即每个季节的尾月,相对应的月份是阴历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

33、月建 古人把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与十二个月份相配称为“月建”。通常以冬至所在的阴历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十二月为“建丑之月”,以此类推,直到十月为“建亥之月”。

34、三正 指古代夏、殷、周三种以不同月建为正月的历法。周历以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夏历十一月)为正月(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夏历十二月)为正月,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为正月。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比夏历早两个月。由于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随之而异。

35、纪日法 我国古人用干支纪日,远在甲骨文时代就是这样。其实,古人用干支纪日远远早于干支纪年。《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成六十个单位,每个单位代表一天,“甲子日”后面是“乙丑日”“丙寅日”……古人纪日有时只用天干,不用地支。《楚辞·九章·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晚些时也有只用地支,不用天干的情形,大多限于特定的日子。《礼记·檀弓下》“子卯不乐。”

36、三巳 古代节日名,亦称“上巳”。本指阴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特指三月初三日,即“三月三”。

37、三元 古代节日名,每年阴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古人亦称阴历正月初一为“三元”,即有年、月、日起始之意。古人还称日、月、星为“三元”,谓三光之元。

38、元旦 古节日名,也叫“元日”。阴历一年的第一天。吴自牧《梦粱录·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今公历一月一日也叫元旦。

39、鸡日 古称阴历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北史·魏收传》引董勋答问礼俗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40、元宵 古称阴历正月十五为“上元日”,这天晚上为“元宵”“元夜”。旧俗元夜以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元夜吃的汤圆,也因之称为“元宵”。

41、清明 古之“清明节”,俗称“鬼节”,亦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节气的首日为“清明节”,今清明节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古人这天有扫墓踏青的习俗,至今流传。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42、寒食 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三天,也有说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的。相传这一节日是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为痛悼廉士介之推抱木被焚,而下令在其被焚之日(二月初三日)禁火三天,国中皆吃冷食,故得名。其实介之推被烧一事,并无史书记载,三月禁火是周之旧制,寒食过后,到清明重新起火,叫“新火”。

43、社日 “社”为土神,古人对土是特别敬重的,每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在秋分前后)进行祭社祈祷活动,分别叫“春社”和“秋社”。

44、花朝 旧俗阴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节”。一说为二月二日,又说为二月十五日。《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45、端午 即“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我国民间传统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阴历五月为建午之月(夏历),“端”为月初,故阴历五月五日称为“端午”。据记载此节日源于屈原投汨罗江一事: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后,人们用竹筒装米在每年的这一天投入江中祭奠他,后又在这一天划龙舟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这些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46、伏日 “伏”有避匿之意,除此之外“伏日”当与“伏腊祭”有关。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入初伏、第四个庚日入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入末伏,总称“三伏”。初伏、末伏都是十天,中伏有时十天,有时二十天。如果立秋在夏至的第四个庚日后,中伏十天,在第五个庚日后,中伏则二十天,总之,末伏必须在立秋后。因此,伏天有时三十天,有时四十天。自入初伏到出伏约在阳历七月中旬到八月下旬,正是我国夏季最热的时间,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故而“伏日”也是避盛暑、祈祭清爽的祭日,伏日祭祀也极为盛大。一般说“伏日”是指入初伏的那一天。

47、下九 指阴历每月的十九日。宋代无名氏《采兰杂志》:“古人以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十九日为下九。每月下九,置酒为妇女之欢……女子于是夜为藏钩诸戏,以待月明,至有忘寐而达曙者。”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48、中秋 阴历八月十五日在秋季正中,故称“中秋”又称“仲秋”。人们认为这天晚上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中秋”又是庆丰收、贺团圆的节日。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9、重阳 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人以奇数为阳,日月逢九,故称“重阳”,又称“重九”。古人在这一天有野游的习俗。趁秋高气爽登高、赏菊、饮酒,据说佩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祛邪避祸、消愁免灾。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0、小春 指阴历十月,因此时温暖如春,故名,又叫“小阳春”。宋代欧阳修《渔家傲》:“十月小春梅蕊绽,红炉画阁新装遍。”

51、初阳 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约在阴历十一月间。这时阳子初动,故称“初阳”。《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52、八蜡 古时腊月祭祀的名称。《礼记·郊特牲》:“八蜡以祀(据孙志祖校)四方。”郑玄注:“四方,方有祭也。蜡有八者:先啬一也,司啬二也,农三也,邮表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

53、腊日 古代祭祀的日子。今称“腊日”则在阴历十二月初八,即民间所称“腊八节”。据传阴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佛寺常于当日诵经,并效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取香谷及果实造粥供佛,名“腊八粥”。后成为一种民间习俗,以阴历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有庆丰收之意。

54、冬至 即“冬至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阴历十一月内,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故有“冬至十天阳历年”的俗语。冬至的前一日称为“小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史记·律书》:“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冬至当天昼最短,从此每天长两分钟左右,故又有“冬至当日回”的说法。冬至标志着冬将尽,春即来。唐代杜甫《小至》:“冬至阳生春又来。”

55、祭灶 即民间的“小年”。我国祭灶之风由来已久,《论语·八佾》王孙贾有“媚奥媚灶”之问。据传说灶君“每月晦日上天,白人罪恶”,为“灶君封住口,四季无灾忧”,人们以饴糖甜其嘴而祭之,即粘且甜。后来逐渐简化为一年送一次,这是人们不便于频繁祭祀的缘故。每年阴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祭灶(南方二十四、北方二十三)。

56、腊月 阴历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人们用纸马饴糖送灶君升天,谓之送灶;除夕夜又接回来,谓之迎灶,在家一年,保佑平安。两种仪式,女眷均不参加,俗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57、三九 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一直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至后第十九天至第二十七天为“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58、九九 是夏九九和冬九九的统称。我国古代将夏至后的八十一天及冬至后的八十一天各分为九个段落,每个段落九天,分别称“夏九九”和“冬九九”。排次定为头九、二九、三九、……九九。所谓“九九”往往指“冬九九”,又特指“九九”中的最末一个九天。

59、除夕 即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除”有除旧布新之意,“夕”为一岁中最后一个夜晚,将迎接新一年中的“元日”。一年中最后的一天叫“岁除”,俗称“年除日”。

60、三春 古人称阴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指春季的第三个月,即阴历三月。

61、三始 指阴历正月初一;颜师古注引郭如淳曰:“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犹朝也。”

62、三晡 古指傍晚的时候。庾信《春赋》:“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未醉莫还家。”晡,申时。三,指申时的上中下三刻。

63、三朝 指阴历正月初一,即“三始”。

64、七夕 即阴历七月初七日的晚上。古传说在这一天晚上天上的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届时天下的所有乌鹊将前往搭桥帮助。《荆楚岁时记》:“傅玄《拟天问》云:‘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

65、朔古 称阴历每月初一为朔。《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又借指北方。《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66、望古 称阴历每月十五或十六日为“望”,也称“望日”,即月圆之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67、既望 一般指在“望”后的日子为“既望”,表示望日刚刚过,指阴历十六日或十七日。

68、晦 古称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为“晦”。古时用“朔”“晦”两天,一般要和干支兼称。《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

69、纪时法 古人纪时起初只是根据天色运用模糊概念把昼夜分为若干段。殷商时代,把昼夜分为“日”“夕”两个大时段,“日”为太阳形,指白天;“夕”为月亮形,指夜晚。以后又推衍出许多一般概念——日出:旦、明、朝、蚤(早)、大食、晨近;日中:隅中;日正中:中日、日中日偏西:昃、下昃、日昳;日入:昏、莫(暮)、夕、湄日(昧日)、晚、小食;眺:古称晦。日月亮在西方为“眺”;旦:早上,指太阳刚刚升出地平线。《说文》:“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旦”还可引申为明亮;朝:指天蒙蒙亮的时候。意为太阳已从草丛中升起;可是月亮还没有下去。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明:指天亮时。《说文》:“古文‘明’从日;”《诗·齐风·鸡鸣》:“东方明矣”;晨:指鸣啼破晓时;暮:傍晚。“暮”的本字为“莫”,意思是太阳已经落到草窠里了,时候已经不早了。《石钟山记》:“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夕:指日落之时。《说文》:“夕,莫也,从月半见。”《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昏:指日已西沉。《说文》:“昏,日冥也。从日、氐(低省)。氐者,下也。一曰民声。”《聊斋志异·促织》:“自昏达曙,目不交睫”;昃:指太阳偏西的时候。《说文》:“昃,日在西方时,侧也。从日,仄声”;时:古人称时也为“时辰”。自汉起,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以十二地支名之,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亥时,每个时辰合现在两个小时;昧旦:也称“昧爽”,是天将亮的时间,指“鸡鸣”后、“平旦”前的一段时间。

70、更 古人计时的一种单位。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每夜约戌时入更,也就是晚上7点开始为一更天,约两个小时,亥时(21点至23点)为二更天,半夜子时为三更天、丑时四更天、寅时五更天,天将明。

71、点 古人计时的一种单位。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为五点,每点约合现在的二十四分钟。这种计时法一直沿用到现代。

72、刻 计时单位。古今计时单位都有“刻”,只是每一刻的长短略有不同。古人用铜壶滴漏计时,将一昼夜分为一百刻,每刻约十四分钟多一点;今天用钟表计时,一小时分为四刻,每刻十五分钟,每昼夜九十六刻。

73、日晷 又名“日规”“圭表”,是古人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日晷”也作“日影”解,指时间,《中山狼传》:“相持既久,日晷渐移。”意思是说日影渐渐移动,时间一点点过去。

74、刻漏 古人发明的一种计时仪器,也叫“漏刻”“漏壶”“壶漏”“铜壶滴漏”。刻漏与日晷在我国起用较早,历代所用刻漏种类也较多,大致有两大类:单壶和复壶。单壶较早,只一个壶贮水,计时短且精度低;复壶中较著名的要算元代延年间的了,这种刻漏有四个铜壶,由上而下,互相迭置,上面三个壶底有小孔,最上一个铜壶盛满水后,水即逐渐流入以下各壶,最下一个壶内装一直立浮标,标上刻时辰,水渐高标也渐升,看标可知时辰。梁启超《谭嗣同》:“时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漏”即“刻漏”,“漏三下”指三更时。

75、香篆 古人用的一种计时器,亦称“百刻香”。这种香,形似篆文,故名“香篆”。因燃香长度与时间对移成正比,香长可分十二辰,又分一百刻,总共燃一昼夜,所以又名“百刻香”。

76、金柝 古时军中守夜用以打更的器具,也称“刁斗”。铜器,像锅,三足一柄,白天用来烧煮食物,夜晚用来打更报时。

77、六合 古人有婚嫁要选择“良辰吉日”的习俗,男女双方要年、月、日干支六个方面都相适合,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叫“六合”。另一说是月建与日辰相合,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统称为“六合”。古乐府《孔雀东南飞》:“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六合”的另一个含义,是指一年十二个月中,季节相应的变化。《淮南子·时则训》:“六合: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

78、二十四节气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为配合农时以较准确地反映四季、土气、降雨、物候的变化,在“四时”“十二月”的基础上,把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以标示季节、气候。阳历二十四节气排列顺序是:二月立春、雨水三月惊蛰、春分四月清明、谷雨五月立夏、小满六月芒种、夏至七月小暑、大暑八月立秋、处暑九月白露、秋分十月寒露、霜降十一月 立冬、小雪十二月大雪、冬至一月小寒、大寒为帮助记忆,人们又编出《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在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两天。

79、七十二候 我国古代黄河流域的一种物候历法。这种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二十四气,共七十二候,每候都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叫“候应”。七十二候的候应有两大类:生物候应和非生物候应。生物候应,像动物类有鸿雁来、寒蝉鸣、蚯蚓出等,植物类有桃始华、萍始生、禾乃登等;非生物候应,如水始冰,凉风至、地始冻等。因起源甚早,也有些不科学的情况,如“鹰化为鸠”“雀入大水为蛤”等,因地域所限,流行不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