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王守仁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王守仁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时间:2023-12-30 07:31:28

相关推荐

王守仁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知和行的关系,始终无人能解决,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意思就是悟道很难,但是执行是很容易的。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意思就是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作用也是重要的。换而言之,要实现远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当然王阳明也不是一下就悟出来的,其悟道之路可谓艰辛。

王阳明的悟道之路:

1.兵家:研究兵法,练习骑马射箭。结果被父亲责骂,无用武之地。

2.理学:苦读朱熹著作。在1489年,王阳明就“格”自己家的竹子。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结果失败,对朱子观点产生了怀疑。

3辞章:结交明朝有名的文学流派前七子,结果认识到“学文乃余事”。

4道家:拜访高人,学习道家著作。结果王阳明不满道家对世事的逃避。

5佛家:钻研经书,拜访名僧。结果王阳明认为其有违人性。(佛教不能有七情六欲,而王与禅师交谈后发现禅师思念母亲,故认为其有违人性)

接二连三的“此路不通”,让王阳明年过三十,却一事无成。在得罪大太监刘瑾后,被贬龙场驿驿丞,1508年,龙场悟道,1509年,终于提出了“知行合一”。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5,王阳明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打出这个名字真的不容易),在没有朝廷的支持,对手又是养精蓄锐的藩王的情况下,平叛了!在这次的实践中,有平叛的志向,也要有切合实际的平息叛乱的策略,这就是“知行合一”。

王守仁的父亲去世后,王阳明离任(南京兵部尚书)回家守孝,经过父亲离世的打击,和大病一场后,开始一心一意的搞哲学。四处游历讲学,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后来,王学的弟子创建了七个学派。分别是江右王学学派,南中王学学派,浙中王学学派,楚中王学学派,北方王学学派,粤闽王学学派,泰州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王学门派也是人才百出,在政治,教育,文学,哲学,治国等,他们都是“知行合一”的践行者。读明史就会发现,好多名臣,名人,都是王学学派的。

王学门派比较有名的人:

邹元标:吏部尚书,太子少保,谥号“忠介”。

徐阶:内阁首辅,铲除严嵩父子,谥号“文贞”。

聂豹:兵部尚书,太子少保,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军事家,抗倭名将。

方献之:礼部尚书。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

罗洪光:地理制图学家,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伟大地理学家。

欧阳德:礼部尚书。

唐顺之:军事家,散文家,数学家,抗倭英雄。

李贽: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高中课本上出现过)。

王艮:哲学家,泰州学派的创立者。

等等。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影响的不止是中国人,日本东乡平八郎:“一生低首拜阳明”。可见,王阳明之伟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