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以郭守敬的名义!中国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大恒星级黑洞

以郭守敬的名义!中国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大恒星级黑洞

时间:2019-08-28 11:31:12

相关推荐

以郭守敬的名义!中国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大恒星级黑洞

太长不看版: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刘继峰研究员和张昊彤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发现了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质量足足有太阳质量的68倍,其伴星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8倍,绕转周期79天。北京时间11月28日凌晨,相关论文在线发布于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

因为彼此相聚很远,所以没有X射线产生,因此,这次探测使用的是视向速度法,也就是看伴星所产生的谱线在光谱上的移动。

这个黑洞系统距离我们一万四千光年,最早是用我国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之后又用10.4米的GTC望远镜和10米的凯克望远镜进行了确认。

这是首次在银河系内发现这么重的黑洞!按照理论预言, 在太阳金属丰度下,恒星演化很难形成超过2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所以,这次的发现对目前的恒星演化模型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文字来源:“中国国家天文”微博)

五分钟了解发现黑洞的望远镜↓↓

图一 黑洞吸积喷射出X射线的艺术想象图(图片来源:网络)

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发现的二十多颗恒星级黑洞几乎都是通过黑洞吸积伴星气体所发出的X射线来识别的,质量均在3到20倍太阳质量。理论预测,银河系中应该有上亿颗恒星级黑洞,而在黑洞双星系统中,能够发出X射线辐射的只占一小部分。长期以来,天文学家认为径向速度监测可以发现X射线微弱的“平静态”黑洞,这颗迄今最大质量黑洞的发现恰好证实了这点。

星星在绕“谁”运动?

国家天文台刘继峰研究员和张昊彤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浩瀚星海中发现了一个表现异常的双星系统,这其中是否包含一颗深藏不露的黑洞呢?700多天的追逐之路饱含了艰辛和精彩。

初,LAMOST科学巡天部主任张昊彤研究员和云南天文台韩占文院士提出利用LAMOST观测双星光谱,开展双星系统的研究计划,并选择了开普勒一个天区(K2-0)中的3000多个天体进行了为期两年之久的光谱监测。其中有一颗“走路拉风”的B型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除了表现出规律地周期性运动,光谱中一条近乎静止且运行方向和B型星相反的明线(Hα发射线)给这颗星增添了足够的神秘感。研究人员怀疑这颗B型星背后一定有故事,它到底在绕着看不见的“谁”运动?莫非真的是黑洞!!!

为了进一步发掘这颗B型星背后的真相,研究人员申请了西班牙10.4米口径加纳利大望远镜(GTC)和美国10米口径凯克望远镜(Keck)的光谱观测,确认了B型星的性质。通过拟合B型星和Hα发射线的速度曲线(图二),结合B型星的质量大小(8倍太阳质量),研究人员计算出该双星系统中存在一个质量约为70倍太阳质量的不可见天体,它只能是黑洞。B型星背后的“大BOSS”就这样被天文学家挖了出来,这样的结果无疑是让人兴奋的,然而机遇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没有两年前茫茫星海的“撒网”,也便没有今天这个“主角”的出现。

图二 LB-1系统中B型星和黑洞的运动规律和速度曲线

为了纪念LAMOST在发现这颗巨大恒星级黑洞上做出的贡献,天文学家给这个包含黑洞的双星系统命名为LB-1。与其他已知的恒星级黑洞不同,LB-1从未在任何X射线观测中被探测到,这颗黑洞和它的伴星相距较远(1.5倍日地距离),是一个“平静温和”的恒星级黑洞 “冠军”。

图三 LB-1的艺术想象图(图片来源:喻京川绘)

从起,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及欧洲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的引力波观测实验已经发现了几十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质量远高于先前已知的恒星级黑洞。这颗银河系内近70倍太阳质量黑洞的发现,再一次刷新了人类对于恒星级黑洞质量上限的认知。

图四 LB-1和引力波并合事件、X射线方法发现的黑洞的质量分布

刘继峰研究员介绍说,一般模型认为大质量恒星级黑洞主要形成于低金属丰度环境中,LB-1却有一个与太阳金属丰度相近的B型星。目前恒星演化理论预言在太阳金属丰度下只能形成最大为2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而这颗新发现黑洞的质量已经进入了现有恒星演化理论的“禁区”。LIGO台长大卫·雷茨评论,“在银河系内发现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将迫使天文学家改写恒星级黑洞的形成模型。这一非凡的成果,将与过去四年里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及欧洲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探测到的双黑洞并合事件一起,推动黑洞天体物理研究的复兴”。

“光谱之王”和“黑洞之王”的彼此成就

这颗 “黑洞之王”的发现充分证实了LAMOST望远镜强大的光谱获取能力。LAMOST拥有4000颗眼睛(光纤),一次能观测近4000个天体,LAMOST成为全球首个突破千万的光谱巡天项目,被天文学家誉为全世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光谱之王”。

在这颗超级黑洞的发现过程中,LAMOST历时两年对一个天区内的3000多个目标进行了26次观测,累计曝光时间约40小时。如果利用一架普通四米口径望远镜专门来寻找这样一颗黑洞,同样的几率下,则需要40年的时间!这充分体现了LAMOST望远镜超高的观测效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LAMOST这台“天文利器”助力天文学家发现了今天的主角“黑洞之王”,而“黑洞之王”的现身也为“光谱之王”——LAMOST增添了更多精彩。这颗迄今为止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是LAMOST发现的第一颗黑洞,它的出现将标志着利用LAMOST巡天优势搜寻黑洞新时代的到来。相信“光谱之王”和“黑洞之王”的彼此成就将成为天文界津津乐道的一段佳话。

图五 LAMOST望远镜与星空(图片来源:国家天文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