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深得人心却最终失败 是什么阻止张士诚走向成功

深得人心却最终失败 是什么阻止张士诚走向成功

时间:2021-12-28 15:45:39

相关推荐

深得人心却最终失败 是什么阻止张士诚走向成功

有一种路程叫万水千山

发布时间:18-11-0121:41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运动如火如荼,可谓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而在这些起义者中,张士诚是难得被称为好人的领导者。张士诚出生于江苏泰州,他本来是一名贩盐的商人,他有兄弟四人都靠运盐为生。盐贩子是个十分辛苦的活,官府却严加克扣赋税,张士诚与他的兄弟们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但是张士诚为人十分忠厚、豪爽,只要他身边的人遇到困难,张士诚都会慷慨相助。久而久之,张士诚在当地盐商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

元朝末年,在当朝者暴政的重税压力之下,江浙地区由一个富裕的地区变成了民不聊生的贫瘠之地。为了让农业生产得以继续有序进行下去,张士诚亲自颁发了农桑令,还采取了具体的举措,帮助江浙人民开拓荒地、大修水利工程、还做到了控制物价上涨等。没过几年,张士诚率领自己的部队攻陷了平江,并且以此为根据地建立起了大周政权后。张士诚出身底层,深知底层人民的艰难困苦,他当政后第一件事,就是下达命令,废除元朝的各种税务,这一举措让底层民众的经济负担一下子减轻了很多,原本在重税之压下的民众终于可以喘一口气。往年农民拖欠元朝还不起的赋税,张士诚也十分大方地一笔勾销。就连当年已经交上去的税,张士诚退还了将近一半。在张士诚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下,江浙地区的经济起死回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逃亡外地的难民都选择回到故乡成家立业。

难能可贵的是,张士诚虽然本人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却十分明智地大力发展教育,他下令开办了弘文馆,还为学生提供饮食和津贴。弘文馆就好比现代的公立学校,无论是官宦子弟还是民间学子,通通都可以入读。不仅如此,张士诚还开办了礼贤馆,接纳江浙一带的知识分子。施耐庵、罗贯中、甚至朱元璋的大军师刘基都曾经是张士诚旗下的谋士。

尽管获得了江浙民众发自内心的支持和拥戴,但张士诚并没有笑到最后。朱元璋率领着大军攻打到平江城下,尽管张士诚回击,但是平江城仍然被朱元璋的大军围困,粮草也已经剩得不多。张士诚是个厚道人,他不忍手底下的士兵和民众活活饿死,就选择了弃城投降,并最后自缢身亡。

朱元璋占据平江之后,却发现几乎所有的平江人,都对张士诚没有死守城池的行为十分感恩,张士诚向朱元璋投降,不仅躲过了战争,保护了整个平江城不致于生灵涂炭。张士诚既然如此深得民心,又为何最终失败?对此,朱元璋给出的解释只有两个字:“器小”。

的确如此。张士诚是个典型的江浙商人,江浙自古就是富庶之地,在江浙生长的张士诚不免也沾上了“小富即安”的思想,且这种想法在他的头脑里已经根深蒂固。攻打下平江后,张士诚便再也没有积极进取的心思。心情好的时候,张士诚就在周边随便攻打一两个城池。打得下来固然好,打不下来也不会损失什么。就在张士诚不思进取,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安稳过日子的时候,他的敌人朱元璋与陈友谅都雄心勃勃,不断地向周边城池进攻,各自的版图也不断扩张。而当朱陈两方打得难舍难分,身为第三方的张士诚竟然毫无忧患之心,只一味在旁边作壁上观,想着坐山观虎斗,还能坐着收获渔人之利。但不幸的是,朱元璋很快就把陈友谅解决了。直到朱元璋已经攻打到平江城下,张士诚才反应过来,发现大事不妙。

倘若当时,朱陈双方打得难舍难分,彼此都元气大伤时,张士诚能够打起精神,趁机带兵攻打兵力十分空虚的南京,朱元璋哪会那么容易一家独大?哪怕没有攻打下南京,张士诚只要能出兵,朱元璋必定猝不及防,元气大伤,休养生息好几年才能恢复过来吧?尽管在为人处世上,张士诚宽厚待人,礼让下士;尽管在治城方面,张士诚体谅民情,减轻了重税,人民也尊敬与爱戴他,但是他还是败给了朱元璋。如果当初张士诚能够积极一点,多自我反省,朱元璋也不至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明朝,成为一番霸主。张士诚,一个被“器小”二字毁掉自己生命的悲剧英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