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十万个为什么之植物有哪些自卫武器

十万个为什么之植物有哪些自卫武器

时间:2021-08-27 17:11:20

相关推荐

十万个为什么之植物有哪些自卫武器

【导语】在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病菌、昆虫和高等动物每时每刻都在向植物侵袭,但有趣的是,地球上的植物依然郁郁葱葱。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是分享的十万个为什么之植物有哪些自卫武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昙花一现”是为了自我保护吗】

“昙花一现”是老少皆知的成语。意思是昙花的花朵非常美丽,但开花时间只有3~4小时,与普通植物相比较,实在是太短了。所以,自古以来就用这个成语比喻美好的事物、景象或风云人物,出现了一下又很快消失。昙花的开花时间为什么那么短暂,其中有什么生物学意义呢?

昙花属于仙人掌家族成员,但与普通的仙人掌植物相比有个很大差别,那就是全身上下没有尖刺。它的老家在干旱的热带荒漠之地,那儿的气候非常炎热,雨水稀少,而且阳光特别强烈,但昙花天生就具备忍耐高温酷热的本领,完全能够适应。可是,昙花虽然不怕烈日曝晒,但是它绽放出的花朵却很害怕火辣辣的阳光。因为热带荒漠的白天气温特别高,烈日酷热难挡,而到了晚上却一下子凉快了下去,昼夜温差相当悬殊。如果在白天开花,或者开花期较长,很容易受到曝晒灼烤,娇嫩的花朵会有灼伤晒焦的危险。根据“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自然选择原理,那些白天开花的种类渐渐被淘汰,而选择在夜晚开花的昙花种类则得以幸存。久而久之,“昙花一现”的特性便一代代遗传下来了。

【植物有哪些自卫武器】

在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病菌、昆虫和高等动物每时每刻都在向植物侵袭,但有趣的是,地球上的植物依然郁郁葱葱。这是什么原因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在千百年的生物进化历程中,许多植物为了能在自然界生存,进化出种种奇特的防身方法。

植物防身最犀利的武器是体内产生各种各样的毒素,不明真相的动物啃咬之后会感到很难受,甚至丧命。它们的悲剧也是在告诉同伴,千万别碰这种植物。有趣的是,植物的毒素往往不是遍布全身,而常常集中在叶片、果实、花萼等容易受到动物攻击的部位。科学家对大量的植物毒素进行生化分析后发现,它们大多是生物碱或酯类等有机化合物,能给中毒动物带来各种难熬的痛苦。

例如,常春藤体内的有毒生物碱,会引起动物皮肤红肿、奇痒难忍。还有亚麻叶和一些蔷薇科植物的种子中含有氢氰酸,能麻痹呼吸和血管中枢神经,动物不慎吞食后,轻度表现为异常兴奋、呼吸急促、腹泻和痉挛,严重的会出现心跳缓慢、昏迷、失去知觉,甚至死亡。金丝桃科的一些植物,还会分泌一种非常奇特的“光敏毒素”,动物一旦误食之后,在遮阴处不会有什么反应,可一到明亮的阳光下,立即就会感到难受,如果时间久了还会有性命之忧。

有些植物本身没有毒性,或者毒性很微弱,但它含有难以入口的刺激性物质,有时还会发出难闻的恶臭。这也是植物用来防守的一种方法。一旦动物尝过这种又苦又涩的味道,就会牢牢记住该植物,以后再也不会去吃了。

味道和气味关系密切,植物释放出各种难闻的气味,动物闻到后,还没吃就已经认为它肯定难吃。具有怪味的植物有茴香、烟草、水毒芹等。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原始森林中,有一种花朵巨大的植物叫大王花。它能散发出一种尸体腐烂般的恶臭味,人和动物闻到后,都会掩鼻躲避。有趣的是,这种臭味却能吸引小昆虫来帮它传粉。看来,大王花的臭味既能抵御食草动物,又能吸引昆虫帮助传播花粉,真是一举两得。

当然,植物最直观的武器还是锐利的尖刺和荆棘,使动物不敢贸然靠近。

能够适应恶劣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付食草动物的方式之一。例如在干旱地区,气候条件极差,食草动物稀少,但耐旱植物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因为它们早已“锻炼”出一套对付干旱的本领。对它们来说,食草动物比恶劣气候更可怕。

除此之外,植物还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御敌方法。例如有些植物的叶片边缘长有硬硬的锯齿,这能刺痛动物的嘴巴。有些植物虽然没有锯齿,但叶片中充满二氧化硅沉积物。如很多禾本科的植物叶片又粗又硬,叶缘还薄得像刀片,动物嘴巴碰上它,很容易被割得“唇破血流”。

我们了解了各种植物的自卫本领后,必须牢牢记住:植物的种种奇妙防御手段,都是在极为漫长的进化岁月中,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逐步形成的。

【为什么植物的叶片会“流汗”】

在夏天的清晨,如果你经过遍地小草的绿化地,时常会见到那些小草的叶片上挂满了水滴,仿佛“汗水淋淋”的样子。这种现象很普通,而且大部分人都会随口解释说:叶片上的水滴是露水。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叶片上的水滴既可能是露水,也可能是植物自己吐出来的。

叶片向外面分泌水分现象,是植物正常的生理现象,在植物生理学上被称为“吐水”。人流汗是因为太热了,需要通过汗水加速散发体表热量,而植物叶片“流汗”的原因却与根部“喝水”太多直接有关。植物吐水现象常常发生在气温较高、夜晚无风、空气中湿度接近饱和的夏季。因为叶片到了晚上,表面的气孔都关闭了,蒸腾作用受到了抑制,而根系在温热的土壤中依然不停地吸水。在水分有进无出的情况下,或者说在植物体内水分的吸入量大大超过水分的蒸腾量的情况下,体内的水分会越来越多。多余的水分无法通过气孔蒸腾而出,只能通过叶尖或叶缘的水孔分泌出去,结果就形成一滴滴晶莹的水珠。

植物吐的水并非纯净水,里面往往含有一些矿物质和简单有机物,如葡萄糖、蔗糖、有机酸等,但含量都很少,不会造成营养物质的大量流失。

不同植物的吐水量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吐水量也不一样,地下土壤越是潮湿,吐水的量越多。有些植物的吐水只有几滴,但有些植物的吐水量很大,例如爆竹柳的吐水,有时在白天也滴滴答答地流个不停。尤其在热带雨林中,植物“满头大汗”状的吐水现象随处可见,关键的原因就是雨林中湿度大、温度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