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阳日:重塑商业重镇的美誉

阳日:重塑商业重镇的美誉

时间:2018-11-06 01:23:04

相关推荐

阳日:重塑商业重镇的美誉

神农架阳日镇地处南河南岸,关门河、锣溪河在此交汇,西有古水河注入。海拔460米,原名寺湾。因镇北曾建有一座唐代古刹净莲寺而得名。寺湾三面环山,居中有一条叫金凤铃的小山梁从中间伸出,而这小山梁的前端不远处正有一个圆圆的小山包耸立河边。若把湾比作龙口,湾中小山梁就如龙舌,而那小山包恰似龙口中舌前的一颗龙珠,而这湾的正对面也有一湾,也如一张开的龙口,恰似二龙戏珠。因阳日湾有如此地形,自然少不了龙的传说。相传有个叫阳的孩子被母亲独自抚养大,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里,在关门河畔误食一颗龙珠而化身蛟龙,因此称此地为阳儿湾,后讹为阳日湾。这当然只不过是传说,实际上是由于这里地势开阔平坦,日照时间较长改的名。周围青山逶迤,绿水蜿蜒。由于山湾水曲,地名多带湾字,如南河沿岸有后湾、吴家湾、小蛇湾、钱家湾、大湾、寺湾、沙湾、李传湾、窑湾等,真可谓一湾接一湾,大湾小湾相连。素有“小江南”之称,为神农架著名的水稻产地。

由于阳日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因而古人在此活动频繁,留下许多历史遗存。镇中心偏北的寺湾,湾以古刹净莲寺而得名。净莲寺就座落在金凤铃下,传这座古寺始建于唐代,后屡毁屡建,直至清末仍保存较好,后毁于一场大火。民国初年,由当地百姓捐资重建,大部却面目全非。目前,净莲寺仅存前殿6间、后殿3间,在净莲寺后殿门前地面,有一通断裂的碑石,为民国8年(19)年补修净莲寺时所刻,碑文记载:“湾镇之阳有古寺,号净莲。其山耸而翠,其水湾而环,其径亦曲而幽。是寺也,建自李唐,越宋而元而明,其间不无颓败。幸历朝多慈善家即废即兴,尚能恢复原状。”后殿山墙上,顺脊镶嵌着二龙戏珠砖雕,呈人字形排列。中间隔墙各有一圆形门框,用大块青砖砌拱,二龙戏珠砖雕和图案绕门框嵌砌。1985年,农民在后殿右边挖土建房时,挖出一高60厘米、宽55厘米、厚30厘米的砖雕龙头,龙头呈灰黑色,造形雄健威武。经鉴定,为唐代建筑装饰部件,是神农架目前发现最早的寺庙,对于研究神农架早期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无独有偶,出寺湾,沿古水河而下500余米,便到与古(鼓)水河交汇的南河南岸,那里也有一座清代的寺庙---万寿宫,因是迁居于此的江西人所建,所以又名江西馆。据说万寿宫初建时规模较大,但因年久损毁,现仅存殿堂一栋共三间,左间内墙嵌有高135厘米、宽70厘米的石碑一通,上刻有“阳日湾江西万寿宫碑志”字样,为清道光八年(1828年)建庙时所刻。碑文记载:“房之南,山水颇奇,林木亦茂。而阳日湾距治百八十里,虽僻处乡隅,然南走宜施,西通巴蜀,东下襄樊,亦四处之要道也。……故海内客商多至此焉。”碑文记载了阳日湾古来的地理、交通、商业等情况,表明阳日自古以来便是一个相对交通方便、客商云集的地方。

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朝中叶以来,不少游民进入川鄂边界谋生,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从四川贩运“私盐”来湖北进行谋利,为了避开官方的缉私,盐商多从神农架往返,于是这里就形成了一条沟通川东、鄂西的神农架川鄂古盐道,其中的一条是从保康的马桥沿南河水路上溯,到阳日,再经过山路从松柏到宋洛、徐家庄、黑水河、板仓,最后穿过大九湖进入四川的。直到清光绪年间,阳日湾已成为房县八大集镇之一,那时的阳日湾云集上百匹骡马,停靠四十余只木船,往来运输山货,在纤夫的号子声里,顺流而下荆襄间。现在阳日中心学校靠河一侧就是当年的水运码头,而阳日中心学校旁的那条五十米长的土街,当时有居民约600户,地摊商50余个,有商号的货店数家。从这里隔河可望见始建于清朝道光十七年(1837年)“三闾书院”,这栋由一个正堂带两间小厢房组成,除了正堂前小走廊上横梁顶端的小雕花饰隐隐透出点儿当年的气势,那扭曲的房梁和墙壁已显得它老态龙钟了,但那墙砖上的魏碑体的“武昌”二字依旧清晰有力。这也是老百姓叫它“武昌馆”的原因。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据说,在“江西馆”的后山坡上,还曾经建有一个“河南馆”,只是如今已经难觅其踪了。

如此种种,阳日镇这些残存的古建筑还是透露出往昔的风光,折射出它作为商业重镇的独特魅力。随着十(堰)宜(昌)铁路即将在此建站,阳日重塑商业重镇的机遇已来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