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陈静静:真实学习何以发生 ——基于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的课堂观察日记

陈静静:真实学习何以发生 ——基于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的课堂观察日记

时间:2024-01-20 02:36:46

相关推荐

陈静静:真实学习何以发生 ——基于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的课堂观察日记

学习共同体,教育改革者的家

随着课堂观摩的不断深入,我的脑海中不断地在追问一个问题:学生的真实学习到底发生在什么时刻。学习是从未知走向已知之旅,学生开始产生疑问,形成新知,这无疑是学习的开始,但在很多课堂上却常常缺少这样的关键时刻。在一次课堂观察中,我连续观摩了四节课,深感学习真实发生的困难,这令我陷入了沉思。

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我们采用的观察方法是:基于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的课堂观察(Learning-process Observation and Critical-incidents Analysis,简称LOCA)。所谓焦点学生就是选择一位学生或一组学生作为观察对象,而不是对所有学生进行全面观察,这样有利于获取这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完整信息,避免信息的遗漏,可以对个体学生中呈现的学习困难、社会关系以及心理状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判断,从而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境与需求,这是我们进行课堂研究与改进的重要依据与线索。

一、脍炙人口的古诗,学生到底哪里不懂?

第一节课语文课,课题是《登鹳雀楼》。这首诗是王之涣的五言绝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很多学生在学前阶段就已经能够背诵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不禁有些好奇,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会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我所观察的焦点学生是一位名叫俊熙的男生。从上课第二分钟俊熙就开始举手,老师让学生读课文或者吟诵,他都反应很快,迅速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上课前12分钟都是朗读诗歌和吟诵诗歌的过程,俊熙同学表现得非常积极,老师要求读一遍,他都是读三、四遍,而且还要与对面的男生比赛来读。在吟诵的过程中,平仄音把握得非常准确,与其他学生共同读课文的时候,更是声音洪亮。从俊熙的表现来看,这篇文章他已经把这篇文章读得滚瓜烂熟了,而且都能够背诵下来了,即便是吟诵,他也是非常熟练的。那么,他对这首诗的理解到底在什么层面呢?

直到上课第14分钟的时候,我看到了一点端倪。当老师问学生:诗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哪些景色的时候。俊熙同学很快把头转向启航同学,两个人商量了一下,俊熙同学说到:景色有“山”和“日出”,而启航同学认为是正确的,因为时间不够,所以他们就没有继续讨论,恰巧老师找到这两位同学来分享,俊熙同学说出了“山”和“日出”,有同学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是“日落”而不是“日出”。这让我意识到虽然看似俊熙已经读得很熟练的,但是他好像并没有完全领会诗句的意思,否则他也不会把“白日依山尽”理解为“日出”了,另外如果他再好好品读,文章中描写的景色可不知一两处,但俊熙同学竟然连那么多明显的景物都没有看到。

在上课第27分钟的时候,老师让学生四人一组说一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先是对面的男同学说:“我会最后一句,意思是爬到山顶”,俊熙同学说:“他已经在山顶了,还要怎么爬呀。”对面的同学问了一句:“欲穷千里目的‘欲穷’是什么意思?”对面的女同学说:“欲穷千里目的‘千里目’是指很远的地方,‘欲穷’我也不知道。”俊熙很有底气地说:“‘欲穷’还不知道,就是穷的意思嘛。”听了他们2分钟简短地对话,我更加确认了之前的判断,原来俊熙和他的小伙伴们确实对这首诗的理解有着一些误区,俊熙同学认为作者已经在“山”顶了,但其实作者是在“楼”中,而且不是在“顶”。最神奇的是,俊熙同学认为“‘欲穷’的意识就是‘穷’,这说明他们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整首诗的内容来看,作者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则是阐释哲理,而‘欲穷’二字正是这两部分内容的承接,正是作者从眼中的景到心中的理之间的扣合之处,而学生们恰恰就在这个关键的地方没有弄清楚,可能是因为一是他们对‘欲’字的基本意义是不太理解的,而是他们被‘穷’的常用含义误导了,“穷”除了表示“贫穷”之外,还有“穷尽”之意,而学生们之前并没有遇到过这种解释。

听到这里,这我不禁豁然开朗,原来这里是学生的不解之处,从字面的含义来看,是不理解“欲穷”的意思,而实际上对本诗的深层次的意义不清楚,他们能够理解的是作者眼中的景物,不能理解的是作者心中的抱负。但是遗憾的是在后面的10多分钟里,老师并没有讲解“欲穷”的意思,也没有对这首诗的深意进行挖掘,这时候俊熙同学的学习热情开始衰退,表现出心不在焉,甚至两次打哈欠、抹眼睛,在临近下课的时候,眼睛已经红了。这让我看到当我们一直在重复学生已经懂的东西的时候,学生是多么的无聊;而当学生不懂的东西我们一直没有点播提及的时候,学生又是多么无奈。这节课对于俊熙同学来说,未能获得他期望得到的新知,对于这个学习能力极强的男孩来说,无疑是非常遗憾的。

二、用字母表示数,对学生们来说困难在哪里?

在接下来的数学课——《用字母表示数》,我所观察的是另外一位男生熙源同学。熙源同学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的坐姿一直非常端正,自始至终几乎姿势都没有变动过。表情变化也不大,只在老师故意打趣的地方,他表情有所缓和,有了一些笑容。

7分钟过去了,老师抛出了第一道问题,即学生的年龄是11岁,老师的年龄比学生大20岁,根据学生的岁数,填写老师的岁数。这个问题对熙源同学来说很简单,他直接就把5个空格补齐了,即学生在11岁、12岁、13岁、14岁、15岁的年龄老师依次为11+20、12+20、13+20、14+20和15+20岁。

在得出结论这个方框中,熙源犯了难,他不知道应该怎样表示,他看了一下边上竞帆同学的学习单,没有看懂,于是自己犹犹豫豫地写了一个式子,11+20+1+1+.....=?然后底下补充了一句话:岁数差永远是20岁。课后我又仔细研究了对面晏存同学的答案,他写道:加入a等于学生的岁数,那么a+20就等于老师的岁数。而边上竞帆同学的答案则是,学生的年龄A,老师的年龄是B,A+B=3111=A20=B。可见,熙源同学对如何用字母表示数还是不太清楚的,他还没有想到要用字母来表示学生的年龄,而20是固定的数字即常数,更没有理解学生年龄和老师年龄之间的关系;晏存同学的答案虽然看到了学生年龄a+20,但还没有清晰地表示出学生年龄和老师年龄之间的关系;竞帆同学虽然知道把学生的年龄用A表示,老师的年龄用B表示,但他对老师年龄和学生年龄之间的关系认识是错误的。

本组的四位同学中有三位对本节课最基本的问题都是存在疑问的。但是老师并没有看到这样的疑问,教学一直在继续,但是他们的疑问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但这些学生自己并不清楚自己的答案问题出在哪里,老师也没有安排时间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这个问题的探讨时间总共只有3分钟,学生得不出结论也是正常的。这个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部分,是本节课最为关键和困难的问题,但是我们没有把时间花在这个核心问题的探讨上,所以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有真正理解。

接下来老师进入了如何准确地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B-20,Q-2,Q*4,Q/5等等,我仔细观察熙源同学,他姿势一直保持不动,老师提问其他同学他都会认真倾听,眼神也会跟过去,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重要信息,熙源同学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在很多人齐声回答之后,其他人摇头或者点头,他都是紧跟其后.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表现出自身观点的独特性,一直在跟从状态,老师让看书自学字母表示方法的段落,他也是一带而过,没有进行圈画和标记,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自我学习意识比较弱的状态。在老师列出的自我检测题中,熙源同学的每一个问题回答都是正确的。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对于如何用字母来表示数,即写法方面学生是比较熟悉的,没有遇到很大的困难,而老师把32分钟都放在这个方面,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三、学生自我超越的契机在哪里?

第三节是英语课《No more toys》,这节课里我集中观察了两位男同学——可非和宣言,这两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们在上课开始之前,老师让同学把之前留的预习作业拿出来,互相分享,即“what toys do you have ?”可非同学把自己制作的小卡片拿出来,小卡片做得非常精致,中英文对照,他的玩具有“Teddy(泰迪熊)、Puzzle(拼图)、car(汽车)和kite(风筝)”。

与可非同学相比,另外一个宣言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卡片有些粗糙,当上面的单词却比较复杂:toy car(玩具车)、marble(弹珠)和bricolage(拼装)。有意思的是:宣言同学把自己带来的单词向同桌展示的时候,自己也不认识这些单词了,他问同桌marble(弹珠)和bricolage(拼装)两个单词怎么读,同桌可非同学也不知道。他们又问对面的两个伙伴,他们也都不知道怎样读。后面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宣言同学问老师这两个词怎么读,老师说:“我也不认识呢,你自己带来的词自己不知道怎么读吗?”宣言同说:“我爸爸帮我查了一下,也告诉我读音了,我给忘了。”过一会老师拿来了手机,于是宣言同学就拿着老师的手机,和几个小伙伴开始查单词,宣言同学不太熟悉手机查单词的方法,但总算还是有进展的,最后查到了这个单词,这个组所有的伙伴都凑过来要看看到底怎么读,并跟着手机读了几遍。另外一个词marble(弹珠)没有来得及查就开始上课了。在查字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伙伴热切的眼神,他们都渴望知道这两个新单词的读法。

上课10分钟左右,老师让每一位同学拿一个自己手上的卡片到讲台上去,排队说出自己手中的单词,尽量不要重复。我看到可非和宣言两位同学都跑到讲台上去了,我观察着两个同学的表现。宣言是第6个同学,他说了一个单词basketball,这个词不在他的作业单当中,但在与宣言同学的交流中他说到过,他说自己的小区里面很多人在玩basketball。可非同学顺利通过了,老师把他的卡片贴在黑板上,可非同学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宣言同学是第7位,他拿了自己三个单词中唯一认识的一个词“toy car”,或许是很多学生都对car很感兴趣,前面有两个同学分别是car和mini car,都通过了,到宣言同学这里,当他说出“toy car”的时候,老师迟疑了一下,告诉他:“你的单词已经有人说过了。”我看到宣言同学不知所措地在台上停留了30秒,老师再次让他回到座位上的时候,他才反应过来,并慢慢地走下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以这个事件为转折点,之前那个很专心查字典的宣言同学陷入了沉默。后面老师说的每一个任务,包括唱英语歌或者进行对话分析,他都是面无表情,亦步亦趋跟着前面的可非同学在走。宣言同学说话的声音很小,几乎是听不见的,只能看到嘴在动,只有到“oh no”的时候,声音有所提升,底气也更足。

上课30分钟左右,老师要求按照学习单上布置的任务,每组选一个单词去替换原来的句子,并一起读出来。宣言同学没有听清楚,他问可非同学:“老师说什么?你当谁?”他们好不容易弄清楚了老师的任务,一遍还没有练习完,2分钟左右的时间,老师要检验学生的练习情况,可非同学举了手,但是宣言同学说:“还不行。”这时候这个小组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可非同学转向宣言同学说:“换成robotdog”,因为是四个人一起说,宣言同学就不情愿地跟着三个伙伴读了一下,老师表扬了这个小组,但宣言坐下去的时候,并不开心。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这个学习任务是让学生换歌词,对于可非同学来说,他并没有被替换歌词的任务所吸引,倒是有一个特殊的句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hi-ho——the derry-o,他不知道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于是他问边上的宣言同学这句话的意思,宣言同学的回答是:“这个我们二年级的时候学过的呀,我们学过的”。正当他们悄声地在讨论这个句子的意思,老师走过他们身边,我以为他们会问老师怎么读,没想到这两位同学都没有去问老师,而是选择装作自己已经会了,已经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在对这两个男同学进行观察的时候,有两处让我感到很受触动,一是在未开始上课的环节里学生拿出自己在家里制作的关于玩具的卡片,我把四位小朋友的卡片都拍照下来,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可非同学和宣言同学的卡片进行了对比。可非同学写了四个单词,宣言同学写了三个单词。但从难度上看,可非同学所用的单词无疑都是非常简单的:泰迪熊、拼图、汽车和风筝,这些单词都是之前学过的常用单词。可非同学曾经尝试用新单词,他写了“积木”,但后来又擦掉了,说明他不知道积木(building blocks)怎么写,所以改成了拼图(puzzle)这个词。而宣言同学三个单词中的两个都是非常生僻的词,老师一时都想不起如何读,可见其难度,但宣言同学还是写在上面了,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查了字典。从这个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可非同学的英语基础是相对比较好的,但是他一直不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也没有机会去认识和使用新的单词,他在追求自己尽量不要犯错。而宣言同学没有预见到选择这么难的单词会让他在上课展示的时候遇到困难,他或许只是单纯的想到自己最喜欢这几种玩具,不知道玩具的读法,就通过大人告知或者查字典的方式来认识。从这一点上看在上课还没有开始的阶段,宣言同学的学习态度是更加积极的、真实的。

但是,在进行单词展示的时候,宣言同学遭遇到了困境,他是所有上台展示的学生中唯一一位被筛选下来的,这让他的学习热情和信心遭受了极大的打击,导致一节课都在闷闷不乐之中。当他们再次遇到不认识的单词:hi-ho the herry-o的时候,可非同学保持了一贯的保守风格,没有去询问老师,而宣言同学也因为遭受了打击,而不敢再去询问了,他们在后半程都表现出退缩不前的学习状态。

四、海量信息面前学生的探究从哪里着手?

第四节课是综合实践课——《研究“筝”有趣》。我所观察的焦点学生是袁洋(男生),以及慧慧(女生),对面坐着的两位也是一男一女——伟烨和钰彤。上课之前,我仔细研究了四位学生的预习单,发现袁洋同学的预习单内容内容最为复杂,不但包括风筝去的起源、风筝的作用、风筝的分类,还有风筝的做法和关于风筝的古诗。分类清晰、内容详实,还用了不同色块来进行分类,并彩打出来。慧慧关于风筝的预习内容是手写的,主要是风筝的来源、历史和传说,而且内容之间相互混杂,不太清晰。钰彤则画了一幅风筝的图画,上面写了9个字“风筝是用鱼骨造成的”,伟烨的学习单上写了两行字:“世界上最早的风筝是墨子用木头刻出来的一个风筝,不过飞了三天就坏了,(某)朝代时风筝还是求救的道具……”

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先让同学们把自己预习的资料讲给其他同伴听,慧慧先读了自己写的一段,是关于风筝的历史的,然后让袁洋也读一下,他收集的内容非常多,所以就读了其中的一段,也是关于风筝的历史的,伟烨同学因为写的文字比较少,而且不甚清晰,所以他站起来,不看预习单来交流,他还没有说完,时间到了,彤彤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接下来老师让同学们把这些观点进行分类,同学们找到的资料真的是五花八门,分类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袁洋和慧慧两位同学因为准备了比较多的材料,特别是袁洋,其他学生准备的资料他几乎都准备了,这使得他沉浸在自己准备的资料中不可自拔,一直在举手,但是可能因为他坐在最后一排,所以老师一直没有看到。于是他开始打哈欠了。其他人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也在读自己的资料,其中有个字“墨翟(di)”不认识,回头问我,我回答了。

在搜集和整理课题之后,老师请同学们组内讨论一下最想研究什么课题。这四位同学都表达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有的说研究“风筝的制作者”、有的说研究“风筝的做法”、有的说研究“风筝的古诗”,莫衷一是,最后慧慧同学说我们就写“关于风筝做法的研究”吧,于是袁洋拿过这个组内唯一的一张绿纸条,在上面写“关于风筝做法的研究”,对面两个同学说“看不清,不知道你写的什么?”袁洋不高兴了,说:“好好,你写吧,下一个你们写吧。”

当同学们把课题都汇聚到黑板上,老师让同学们对这些课题进行筛选,再思考应该做什么课题。这几位同学又讨论起来:“做风筝工艺品研究怎么样”,“风筝放飞的条件怎么样”,“最好不要和其他人做一样的。”最后还是袁洋同学写在了纸条上,字迹很淡,我仔细辨认了一下,是“关于风筝放飞条件的研究”,因为只有一张学习单,所以几个孩子都想由自己来写。最后还是慧慧同学写好,对面的伟烨同学贴在黑板上,在这之前让彤彤同学和袁洋同学把作业单后面的胶带撕掉,表示两个人也为这件事情贡献了力量。

在其他同学讲自己小组的想法的时候,慧慧同学忽然想到说:“我们应该制作风筝,并尝试放飞风筝,我们可以做一个表格,记录一下。”她默默说着,并让袁洋举手说出这个想法,袁洋的手被慧慧举起来。于是老师让袁洋回答,袁洋不知道如何回答,于是慧慧说一句,袁洋跟一句,如同“双簧”一样,把这个问题回答了一遍。

这节课是综合实践课,是以风筝的研究为例,教学生如何做课题,带领学生进行探究。这样的课我看得比较多,一个共性的特点是学生之前就查阅了很多资料,在课堂上学生们就是把自己准备好的资料以各种方式去交流一遍,有些学生占有的资料比较多,所以一节课都没有时间去思考,也没有意愿去倾听,他或她只想把自己掌握的资料一股脑地说出来。

据我观察,很多学生虽然找到了资料,但是并不一定理解和掌握自己查找的资料,有些资料是家长帮助查找的,虽然内容很详实,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于是我们必须要问一个问题,在这个海量信息的时代,我们到底如何指导学生去探究呢?学生进行探究的核心动力是什么呢?

其实,探究的核心东西就是——疑问!即学生所感兴趣的问题。只有以问题为抓手,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学生们所查找的资料才是真正有用的,学生们才知道如何对资料进行取舍和安排,而不是堆砌资料。对于研究来说,首先就要要确定问题,分析问题,然后才是解决问题,而查找资料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之一,运用得当有助于问题解决,资料占有过多,但没有被很好地理解和运用的话,有可能成为研究的障碍。在这节以探究为目的的课上,恰恰缺少了最关键的要素——提出问题。缺少问题意识,研究是无从谈起了。

一上午的课堂观察,留给我诸多思考,并让我对学习以及学习成果有了新的认识。学习既是学习者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也是学习者寻求自我突破的过程。如果在课堂上,我们总是有机会让学生有勇气去去探索和发现新的世界,去超越自己,那么我们的课堂无疑就是成功的,这也是学习真正发生的条件。当我们的教学没有触碰到学生真正的疑难点和问题点的话,学生就很可能处于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的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关键在于老师们对学生学习的理解和把握,用有效的学习设计来触动学生学习的发生,这就是课堂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整理发布,转载请提前告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